第103章 辦大學

身為一位華人, 陶嬌杏被評選為《時代周刊》的世紀人物,這是蠍子粑粑——獨一份。

更別提陶嬌杏還獲得了一個人出版的書籍就比其它人加一塊還多還厚的殊榮。

憑借《時代周刊》的影響力,陶嬌杏的名字一下子就在歐美風靡了起來,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買書的行列中去, 然後被那細膩的文筆與感人至深的故事所打動。

尤其是看到萬物集團助農時的篇章——陶嬌杏用極其深刻的筆觸寫了鼓勵種植農作物、經濟作物等植物對于保護環境的好處, 還給算了一筆賬,每多一畝林地, 就能為保護臭氧層與保護冰山不被融化而做出多大的貢獻……

歐美人的保護環境之魂立馬就被點醒了。

那些社會福利保障制度好一點國-家民衆對此的感受還不算太深, 那些福利保障差的國-家的民衆看書看着看着就得了紅眼病——如果不是自家政-府把萬物集團驅趕出市場,萬物集團會撤掉櫃臺嗎?會解聘員工嗎?

如果萬物集團還在, 那自己買個東西還需要跑去那些萬物集團櫃臺還開着的國-家去買?

而且不是只要去買就一定能夠買到, 因為萬物集團按照自家政-府的要求,直接減少了百分之六十的貨物供應, 很多好東西搶都搶不到,想買只能漂洋過海地去找代購!

有人實在忍受不了這些愚蠢的政策,扛着旗幟扯着橫幅就走上了街頭。

他們呼喚萬物集團回歸市場, 呼喚政-府解除對萬物集團的禁令,呼喚萬物集團将僅限于華夏的助農活動推廣向全球, 為全人類的繁榮做出貢獻。

為了保住自家國內工廠生産線而殚精竭慮的各國政-府:“……”

麻了。

一只蝴蝶扇動了下翅膀, 沒想到就引燃了一大片的風暴,而且這風暴還呈現出愈演愈烈的趨勢。

為了平息民衆的憤怒,歐-聯-邦只能派出專員來找萬物集團商談, 希望萬物集團能夠重返歐-聯-邦市場, 但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1.開放優質食品出口;

2.生産線與生産技術向歐-聯-邦內轉移, 保證當地的就業率不變;

Advertisement

3.在歐-聯-邦生産的産品需要保證稅收符合當地的法律;

4.萬物集團在歐-聯-邦所有盈利産生的淨利潤的百分之十用于歐-聯-邦內的公益事業, 包括但不限于公共教育事業、公共衛生事業、公共建設事業等。

這四條要求帶着大段大段的說明呈現到了陶嬌杏的辦公桌上。

陶嬌杏仔細看完, 樂了, “好家夥,求人還放不下身段,在這兒頤指氣使地裝什麽洋大人呢?”

萬物集團海外事業部的員工每天都會像總部彙報海外的情況,那些游-行事件陶嬌杏清清楚楚,海外民衆的呼籲她也知道。

這事兒還真不好辦。

她要是拒絕了歐-聯-邦的要求,難免會被歐-聯-邦倒打一耙,說是萬物集團沒有重返歐洲市場的誠意,将民衆的怒火轉移到萬物集團身上。

她要是答應了,那未免太過卑微了些,這四條要求,哪一條不是給萬物集團劃定條條框框?哪一條不得給她定規矩?

“還是得迂回一下,把這個皮球給踢回去。”

陶嬌杏回頭就給了歐-聯-邦專員的答複:

1.同意開放優質食品出口,并會在歐-聯-邦內設置符合當地經濟生産條件的工廠,轉移相關生産線與生産技術,挖掘歐-聯-邦的特色産物,向全球輸送高價值産品;

2.在歐-聯-邦內設置的工廠的營業利潤遵循當地的稅收政策,但不保證工廠會均勻分布在所有歐-聯-邦的國-家,以商業利益為驅動來選擇工廠地址;

3.萬物集團在歐-聯-邦設置的工廠的定價會采用分別定價的模式,結合國際金融稅收政策進行調整,産生淨利潤的百分之十用于歐-聯-邦內的公共教育事業。

這樣一來,不僅符合了歐-聯-邦開出的條件,還給萬物集團留出了充足的生存空間與騰挪空間。

價格随便定,那就賣高點,保證繳稅之後自己的營業額也不會變少,順帶着分化一下歐-聯-邦各國的關系,挑那些稅收低的國-家去建廠,讓歐-聯-邦內部卷起來。

至于投資公共教育事業這事兒,陶嬌杏想到了史古生在上-海市搞的那個萬物醫學研究院。

那邊起先只是做皮膚學相關的醫學與藥學研究,後來在雄厚的財力支持下,逐漸向着其它領域擴展,通過高昂的薪資待遇吸引全球人才,如今已經發展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綜合性醫療研究單位,配套的附屬醫院也成為了全球頂尖的醫院,吸引了全球各國的權貴人士前來求醫。

當初無心插柳,如今不僅柳以成蔭,還帶來了豐厚的饋贈。

陶嬌杏琢磨着,在歐-聯-邦投資公共教育事業,培養出來的人心屬于東方還是西方,這可說不定,只要鋤頭揮得好,歐-聯-邦這一招保不準就變成了偷雞不成蝕把米。

她回頭就安排專人在柏林注冊建設了喜馬拉雅大學(University of Himalaya),取這個名字的意思是希望科研人員能夠永攀科研高峰,挑戰那些懸在人類心智之上的難題。

人才團隊難以組建?

這時候就需要鈔能力發揮作用了,開出高昂的薪水,承諾出貴重的設備,在許以巨量的研究經費。

只要鋤頭揮得猛,哪有挖不動的牆角?

至于說答應歐-聯-邦這些看起來‘咄咄逼人’的條約會不會丢人,陶嬌杏覺得為了賺錢嘛,不丢人。

現在丢了臉,那回頭就把面子和裏子都從錢上賺回來。

歐-聯-邦想要賺個高高在上的面子,總得多出點血。

能被歐-聯-邦派出來的訪問團,怎麽會看不出陶嬌杏給的回複中故意露出來的漏洞?那就差明晃晃地擺在那兒了。

雙方都心知肚明,并且達成一項各取所需的合作罷了。

——————

萬物集團重返歐-聯-邦,規模是要遠超過之前在歐-聯-邦的投資規模的。

陶嬌杏都特地在歐-聯-邦各國走了一圈,挑了一些當地的特産進行潛力挖掘,找了幾口溫泉,打造了一款用于引用的高檔溫泉水,專供歐-聯-邦銷售,還在當地搞起了珍惜黑松露的人工培育,鵝肝、魚子醬等的生産線也都如火如荼地搞了起來。

鵝肝、魚子醬等在華夏的需求量很低,只有少數的高檔西餐廳會用到,多數還是賣給歐-聯-邦內部。

陶嬌杏砸錢投資把廠子建起來,在歐-聯-邦招到員工生産、銷售一條龍安排上,最終抽取其中的利益為喜馬拉雅大學培育人才,還有一批錢會打到萬物集團的賬戶上。

賺得比之前還要多上許多,都能分出一部分來反哺國內的助農政策了。

萬物集團在助農上做的努力算是帶了一個好頭,有很多工廠有樣學樣地跟着做了起來。

他們沒有像萬物集團一樣做規模那麽大的野心,只想守着手裏的技術賺點錢,比如陶嬌杏建設沙棘果種植基地與食品廠的那邊,當地的一個老牌食品醋廠就學着沙棘食品廠的模樣做了起來,生産的老陳醋不再局限于周邊省份與城市,而是朝着全國市場伸出了觸角。

國外要求萬物集團出口優質食品,點名要‘特級牛奶’和‘特級複原乳粉’,陶嬌杏便安排東方食源去那些适合養殖奶牛的地方聯系當地的奶站與養殖廠,與當地合作生産‘特級複原乳粉’,就如同當初與助長奶粉廠合作一樣,只是這回合作的奶粉廠更多,規模有大的,有小的,但都有一個共性——生産出來的牛奶沒什麽花活兒,都能拿來制備‘特級複原乳粉’。

還有一些沒被陶嬌杏看入眼的蔬菜,菜農有些舍不得,便主動找上了門,希望能夠搭乘供銷總社的銷售渠道,向周邊地區售賣,陶嬌杏正瞅着供銷總社的民間寄遞服務沒盤活,還被郵政壓着打,遇到送上門來的生意,可不得答應下來?

她不僅答應了,還給了這些老鄉一個很優惠的價格,寄的越多,單價越便宜,還免費幫忙送到周邊城市的超市去。

——————

生産制造業欣欣向榮,老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各種稅收財政自然多了起來,國庫随之漸漸充盈。

轟動全球的史上最大基建活動拉開了序幕。

東方重工推出了潛心多年研發的各種重型裝備設備,為最大基建活動提供鼎力支持。

另外一邊,東方重工自打成立之初就肩負的使命也終于走到了陽光下。

在普通人眼中,東方重工是造車的、造船的,地上跑的和水裏游的都造的很好,目前還在造天上飛的大飛機,卻鮮少有人知道,東方重工的真正面目是軍工生産線,從軍工生産線上淘汰下來的一些技術才會下放到民用的車船與飛機上。

陶嬌杏建立東方重工的初心,就是因為當年同濱海理工大學的合作不算愉快,她決定抛開臃腫的學術界自己另起爐竈搞技術搞生産。

如今接到高層的通知——儲備多年的技術可以啓用了,東方重工的造船塢立馬就清空了,各種機密倉庫中的零部件有條不紊地調用出來,開始了組裝裝配工作。

東方重工的造船塢有三十個,陶嬌杏給出的指導意見是“全力組裝”,接到意見的三十個造船塢裏都安排上了裝配工,核-動-力巨獸向着深海亮出了獠牙。

作者有話說:

我以為我會在畢業季游刃有餘……沒想到還是高估了自己,各種填表各種彙報和小組會,忙到虛脫,大家見諒。還有一周,應該就能把各種手續跑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