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2
2.
何思源在床上滾了一會,舉了一個小鏡子左看右看,巴拉着一頭黃毛,不屑道:“切,老古板,虧他還是年輕人,這樣多帥氣。”床上躺夠了,爬起來咬着筆杆寫了兩道題又開始心煩意亂,肚子不停上演饑餓交響曲,下午啃得兩個玉米棒子已經消化幹淨了。
少年正是長身體的年紀,身量拔高,校服褲子裹在腿上穿成了九分褲的效果。
何沁遠聽見開門聲頭也不回,道:“回去寫作業,飯好了我叫你。”
何思源靠在門邊上沒說話,看見他哥關了火,左胳膊肘撐着竈臺,右手伸的直直的去拿架子上的盤子。
不論做什麽,何沁遠都會用一只手撐着輪椅穩住身子,另一只手做事。累了就換一只手,交替着辛苦的把事情做完。胸部以下沒有知覺,讓他覺得自己總像坐在一根鋼絲上,左搖右晃。他根本不敢把身子往前探,稍不注意就會摔下輪椅。
“哥,我不想讀書了……”何思源突然道。
何沁遠正在盛土豆絲,聽他這麽一說,放下鍋鏟轉動輪椅回頭看向他,皺着眉頭有些不悅道:“你說什麽?再說一遍。”
何思源立馬谄媚笑道:“我看哥辛苦,想掙錢照顧哥。”
何沁遠長的秀氣,可是嚴肅起來,思源是怕的。“何思源,你今個兒逃學我還沒和你算賬,別以為我現在出不了門就不知道你的情況,我在後山烤玉米那會三麻子就來告訴我了。這事還沒算清,你又來新的幺蛾子,你這是挑戰我的極限是吧?何思源,我若是能去上學,何苦還逼着你讀書?還是那句話,你若想一輩子呆在這個小鎮子,窮地方,想住着小平房,和老爹一樣混社會,我無話可說。那你現在就收拾東西給我滾出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你若是想擺脫這暗無天日的生活,那我告訴你,除了讀書,沒有別的法子。”
中二少年哪裏聽得進去,懶洋洋敷衍道:“我去寫作業了。”
沁遠看着弟弟的背影,低頭看自己歪歪斜斜靠在一邊的雙腿,用力狠狠的錘了兩下。他深呼吸,讓自己不要那麽沮喪,繼續将鍋裏的菜盛到了盤子裏。
兩兄弟吃了飯,何思源洗了碗收拾妥當,回到卧室時就看見自家哥哥閉着眼趴在床上。剛癱瘓那會,少年不懂定時減壓,床上躺了小半年,屁股、小腿肚、後腳跟全部壓出了褥瘡,差點截肢。從那之後,何沁遠便明白了一件事情,這年頭再苦再累只能靠自己,于是買了不少醫學書,開始了自學成才的道路。
何思源走過去給哥哥做了一個背部spa,就聽見沁遠不停的抽氣,最後少年幹脆把臉埋進枕頭,把壓抑的痛呼全部堵了回去。
“哥,我真的不是讀書的料,我……”
思源還未說完,就被沁遠嚴厲的打斷。
“閉嘴,再敢說打斷你的腿。”他用手肘撐起上半身,皺着眉頭看向弟弟,道:“何思源,我苦口婆心說了那麽多,你都當我放屁是吧,覺得我逼你是嗎?你今年初二了,滿打滿算十四歲,不小了。我在你這個年紀已經當家了,思源,你長點心吧,別把壓力都壓在我一個人身上,懂嗎?”
何思源羞愧的低下頭。是呀,他哥哥十六歲就癱瘓了,卻還一直照顧他,他是不是有點太不懂事了。
何沁遠癱瘓之後只能辍學,一是住院花了太多的錢,家裏的老本用的幹淨不說,當年攢錢置辦的電視冰箱都賣了幹淨,窮的他都沒時間去頹廢,絞盡腦汁想着賺錢養家;二是他行動不便,小鎮不大但是道路坑坑窪窪,輪椅又老舊失修,推起來頗為費力,常常磨得滿手血泡;這三嘛,有些難以啓齒,他一個十七歲的小夥子生病之後便夾不住尿,精神頭好的時候倒也能感覺到尿意,但是有了尿意就要立即拿尿壺接着,不然就會流出來尿濕褲子。要是得點頭疼腦熱,那就完全沒有了感覺,下面像壞了的龍頭,時不時就會滲漏。大冬天毛褲棉褲不容易幹,他只好墊着墊布,防止打濕褲子。然後嚴格控制攝水量,定點定時按摩腹部,把尿液擠出來。
沁遠的病其實是被延誤了,加上小縣城醫療條件有限,所以預後效果十分不好。胸部以下麻木不堪,觸覺微弱,越往下便越嚴重,到了肚臍就一點知覺都沒有了。沒錢複建,才一年半時間,少年原本修長矯健的雙腿萎縮的蒼白細軟,久坐腫脹的腳踝一按一個坑。少年只能自己看書研究,久病成醫,倒也研究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複建方法。沒有支架,他就趴在桌子上,将兩條腿自然垂落,增加下肢的循環。坐上一個鐘頭就用手肘撐起臀部,一來減壓二來鍛煉,把兩條長胳膊練得都有了腱子肉。
何沁遠讀書那會是個學霸,他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只可惜造化弄人,熊熊鬥志被無情的命運裏外澆了一個透心涼。也頹廢過,傷心過,可是看着年幼的弟弟,也只能咬着牙爬起來,在千瘡百孔的現實中讨生活。
可謂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十七歲的少年真的是又當爹又當媽,把所有的寄托都押在了何思源的身上。
哪知道這個混賬弟弟不僅長得和自己不像,連性格也是完全不同。
何思源被發配七班時,把他氣得病了一周,出門都覺得沒臉見人。
何沁遠守在屋裏監督弟弟學習,休息夠了便爬起來趴在桌上,伸手拿了一支筆,道:“今天接了幾單?”
何思源從書包掏出來幾張卷子和習題冊推了過去,擔憂道:“哥,你臉色不好……”
何沁遠恨鐵不成鋼:“看你一頭黃毛,我就一肚子邪火,早晚被你氣死。”他說着不再看弟弟,一手撐着桌子,一手拿筆,埋首在習題集中。
何沁遠的副業,兼職寫作業,一張卷子五元,一頁習題冊一元。他當年成績優異,應付初中作業簡直是小意思。他準确率高,又能按時交貨,于是這口碑是一傳十,十傳百,生意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