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節

第 59 章節

…”劉徹瞪着東方朔,試圖将他唬住,只是他忘了自己此刻仰躺着,因為生病的緣故皮膚蒼白細膩,這樣一瞪雖有些氣勢,卻不足以唬住人,東方朔見他倔強,搖頭失笑。

幫助劉徹翻了個身,又用絹帛幫他拭汗,劉徹一直閉着眼,臉上有些暈紅。待東方朔做完這些,劉徹便道:“朕要歇息,你先下去。”

東方朔道:“如此,臣便告退了。”

“等等。”劉徹叫住他,道,“東方朔,再等朕些時日。”

東方朔看着劉徹晶亮的眼睛,點頭道:“好。”

出了宮才見日頭西移,天色漸暗,東方朔騎馬走在路上,不免又是一陣感懷。他是想一人獨占劉徹,可他同時也是教歷史的,知道帝王若無子嗣,皇位必然不穩當。匈奴尚未攻破,藩王勢力猶存,朝政之上不服劉徹的,也大有人在,若只為了兒女情長,而耽誤了家國大事,那才是千古罪人。

與歷史長河相比,他東方朔不過一個小小的浪花而已。

愛情也并非生命的全部,雖需盡力争取,然若求而不得,則也不必抱憾。

盡管心裏有些難受,但他知劉徹心裏有自己,也算是安慰。

劉徹,若助你坐擁天下四海升平,子嗣孝順可堪大任,你可否還我情有獨鐘?

東方朔正式複職,劉徹的病也見好。前夜落了場雨,總算是不那麽悶熱,匈奴使者的氣焰愈發高漲,劉徹已下定決心,也遣人通知他,今日早朝便要一揭分曉。

路上竟碰巧遇見了禦史大夫韓安國的車架,他朝自己招呼,東方朔于是下馬登上了他的車架。

韓安國好似對東方朔印象不錯,敬佩他有才能,故而先笑道:“東方老弟複職,真是可喜可賀。我一直未能有空閑登門,還請見諒。”

“韓大人說哪裏話,該是下官登門造訪才是。”東方朔連忙謙讓。

韓安國笑道:“你我算是師出同門,何須如此客氣。若不嫌棄,稱呼一聲兄長如何?”撚須而笑,倒是一派博愛。

Advertisement

東方朔還真不大了解韓安國這人。照理說他是極有才能的,不然劉徹也不會讓他擔任禦史大夫這一要職。只是韓安國在未曾發跡時,曾以錢財賄賂過田蚡,只是田蚡收了東西不辦事,兩人才生出龃龉,待韓安國當上禦史大夫,兩人甚是不對付。

這次和親一事,韓安國主和,田蚡主戰,兩人争吵良久,直吵得面紅耳赤,就差動手了。只是明眼人皆能看出劉徹是鐵了心要打匈奴,所以韓安國此舉,是在拉攏他了?

東方朔腦子裏迅速轉了一圈,低眉笑道:“韓大人高居禦史大夫,統領百官,位尊職高,下官不敢高攀。”

韓安國碰了個軟釘子,可也不惱,自顧自老弟的叫:“東方老弟,依你之見,皇上今日早朝,可會回絕匈奴求親?”

東方朔心裏暗道,你倒是直接,只是面上沒有表現出來,打了個太極:“韓大人何必如此心急,早朝時自然見分曉。”

韓安國不理他,繼續道:“我也知皇上雄才偉略,有意攻打匈奴,但匈奴鐵騎實力強盛,非我漢軍能檔。昔日高祖皇帝被困白登山,匈奴圍得滴水不漏,高祖皇帝斷糧七日,回來之後都不曾有怨恨之心,反而派使臣與匈奴結親,至此邊疆安定。再者,孝文皇帝雖曾舉兵攻打匈奴,然重兵北上,朝堂空虛,引得濟北王劉興居發兵襲擊荥陽,以期謀權篡位,孝文皇帝只能匆忙收兵,無功而返。後又恢複和親,老弟,非我願見匈奴屢犯邊疆,實乃我朝國力未盛,匈奴路遠,外兵不可久出啊。”

這話雖有些道理,只是東方朔縱使不知曉歷史也要反問了:“那依韓大人之見,朝廷要見邊疆百姓安危于不顧了?”

韓安國額上霎時見了汗,疊聲道:“我并無此意,并無此意。只是此事來日方長,需得小心計算。”

東方朔呵呵而笑,道:“韓大人之意,下官明白,然皇上登基數載,國力已十分強盛,我漢朝雖不擅騎射,兵力卻是不弱,再者我朝人才濟濟,由大将領兵,何愁不勝。韓大人的顧慮也是十分有理,還請在朝上多多提醒皇上。”

此話一出,韓安國頓時知道東方朔主戰了,而他自己也有動搖,畢竟他只是一介臣子,無法幹涉皇上的決議。

到了宮門口,二人下了車,東方朔略慢他一步,韓安國面色凝重,倒是不再和顏悅色。

領了笏牌,稍作歇息,東方朔依舊站在不起眼的角落,司馬相如進來,一眼便瞧見他,頓時面上露喜,幾步跨過來,執起他手道:“兄長,一別數月,相如甚是思念。”

東方朔笑道:“為兄也頗為想念賢弟。”

司馬相如道:“不知兄長家裏如何,嫂夫人可好,兩個子侄可曾開始讀書?”

東方朔一一答了,這時有太監來通知早朝。

跪拜之後,劉徹道了句平身,文武分站兩旁,皆低頭直視腳面。劉徹不等所忠喊那句“有事起奏,無事退朝”,自己先開口:“衆卿家,我朝與匈奴和親尚不足一載,便不顧協定,屢次犯我邊疆,今匈奴又遣人來和親,朕深感憤怒,相信衆卿家心有戚焉。朕已決心出兵,衆卿家可有異議?”

田蚡首先出列,許久不見,田蚡仍是一副幹瘦模樣,穿着深色官服,宛如一只黑烏鴉。他行禮道:“皇上聖明,匈奴欺人太甚,早該發兵,臣願領兵請戰。”

此話一出,朝中頓時有嗤笑聲,劉徹也有些憋不住,嘴角直抽。田蚡十分尴尬,臉上黑裏泛紅。劉徹為他解圍道:“愛卿身為丞相,責任重大,須在朕身邊輔佐,領兵一事,還是交由他人吧。”

田蚡連忙踩着臺階下來:“是是是,臣确實一時忘情。”說罷,連忙退了回去。

這是韓安國依舊出列道:“回皇上,臣以為不妥,如今出兵,非最佳時機。”

劉徹早知他主和,也不惱,道:“韓愛卿的顧慮,朕已知悉。匈奴固然強盛,我大漢也并非無人,不堪一擊。若是無他緣由,朕依舊出兵。”

韓安國知道勸說無用,又沒能拉攏到東方朔,再說下去也只是徒惹劉徹不快。因此只草草說幾處需注意的地方,也就退下去了。

朝上一時平靜下來,東方朔站在中間位置,看着劉徹面帶威嚴,做最後的總結與動員。雖然沒他的戲份,但是心滿意足。

劉徹聲音低沉,回蕩在朝殿上:“擢韓安國為護軍将軍,李廣為骁騎将軍,公孫賀為輕車将軍,王恢為将屯将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将軍,統領兵三十萬,十日後出征!”

李廣在雲中未歸,故只有三人上前領命。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祝我軍旗開得勝,大破匈奴!”田蚡又跳出來戴高帽。衆臣早已習慣他這溜須拍馬的功夫,跟着他一起朝劉徹跪拜。

劉徹站起身,放聲大笑,道:“好,朕就等着愛卿凱旋!”

下了朝,東方朔被楊得意叫住,其他三人由所忠通知,四人到了宣室,劉徹已經等在那裏。摘了頭冠,依舊不減威儀,只是露出一張年輕英俊的臉來。

劉徹道:“朕知道愛卿心裏有疑問,但制敵之計知道的人愈少愈好。王愛卿,此計是由你想出,便細說與幾位愛卿聽聽。”

王恢長的很不錯,身高馬大,比東方朔還高一些,濃眉大眼,十分勇猛。但他卻沒有一般武将莽撞,反而十分謙遜。他行禮道:“臣不敢居功,此乃馬邑一名土豪,名聶壹告知于臣,臣覺得可行,故而禀告給皇上。”

劉徹擺手道:“無論是由何人想出,你都當大功,不必廢言,說。”

“諾。”王恢再行一禮,道,“匈奴雖累犯邊疆,但一直與大漢和親,故而不會懷疑我們突然發兵。若是能将匈奴主力引誘進來,以精兵伏擊,一定能打的他們措手不及!”

韓安國道:“如何引誘?”

“匈奴地處沙漠,缺衣少食,故而一直擾我北郡。由聶壹收買一些匈奴人,與之交易貨物,取得軍臣單于信任。之後由聶壹向軍臣單于假意獻計,讓自己的手下混在馬邑城裏,殺掉城裏的官吏,拿下馬邑。到時軍臣單于貪圖財物,必定上當。我軍便設伏在路中,只要匈奴派大軍來到,便突然發難,一舉殲滅!”

韓安國心思活泛,立刻便領會了,補充道:“那官吏可由死刑囚犯充當。”

劉徹道:“不錯。軍臣所領之兵必定為精銳,韓安國,便由你統一指揮,李廣,公孫賀,王恢兵分三路,襲擊敵後運輸辎重。記住,切不可走漏計劃,令軍臣提前獲悉!”

韓安國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