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章節
想留校,我想去搞藝術,現在既然你在這公司。作為男朋友,我怎麽也得來幫着你。而且學校這頭也都挺好的。既能當老師,還有時間來幫助你,這何樂而不為呢?
尚雪菲知道,這是張揚在幫着機。一般家庭要是能留校當老師,那是了不得的事情。但張揚家買賣做的那麽大,他不在乎學校固定工作的。沒想到為了自己,張揚竟付出了這麽多。
她眼淚巴巴地瞅着張揚說,謝謝你,先幫助我吧,想搞你的藝術還是可以搞的,我不會過多的牽扯到你。
張揚拍拍她的小腦子說,你就是我搞藝術的靈感。你以後是我老婆,我哪能不管你呢。
尚雪菲用小拳頭打着張揚說,你這人真壞,也不告訴我,我還成天替你擔心呢。
特殊的蒙古大餐
當這群人在草原上瘋完了走回蒙古包時,這戶女主人已經把這羊肉都已經煮好了,在等着他們回來。
這些城市來的孩子也都特別好奇。尚雪菲幾個學醫的女生,更是沒有機會去感受當地那種風土人情的。
藝術系這幫人倒很随意,他們每年出去采風也到各地去,見到的也比較多一些。只是這蒙古餐他們還沒有吃過。
這家的男主人也都回來了。這兩口子在這地方放牧,其孩子也都考上大學在外地讀書。
今天張揚他們來時,正趕上他去上城裏修農具去了!接到老婆的電話,說有幫孩子在這吃飯。
蒙古人天生熱情好客,而且有北方漢子那般的豪爽。
男主人對這幫人獻上了潔白的哈達,以表達對來客的敬意。
帶領大家走進了他那蒙古包。他這蒙古包還是很大的。他讓大家坐下把自己釀制的奶酒拿得出來給大家敬上。
這些學生們也沒有經過這些,搞得特別拘束。生怕做錯了什麽。
男主人說,你們不用這麽拘束。現在蒙古族也不像以往那麽多禮節了,受內地影響比較重。只是飲食上還保持我們的傳統。
這麽一說大家也就放松了。這一大盤一大盤的羊肉也都擺在桌上了。大家圍着桌坐着,這主人對大家連敬三杯以後,告訴大家可以随意去喝。
尚雪菲偷摸的拉了拉張揚悄悄說道,怎麽沒有筷子呢?
張揚說,蒙古人都用手去抓的,而且用刀去割肉。沒看那大盤上那幾把刀嗎?咱們也都用手抓吧,入鄉随俗嘛。
男主人把羊肉最好的部分給這幾個女同學用刀割了下來。遞給這幾個女同學。說道,我們這把最好的都給這些女客人。
今天這女主人殺的羊比較大。用大托盤子擺了一大桌。這男人讓大家用刀自己去割肉。說你們體驗體驗蒙古族正宗的家庭生活吧!他讓女主人拿來了他們制作的奶皮子,奶豆腐等奶制品讓大家嘗嘗。
這幫人哪見過這麽豐盛的全羊餐。紛紛拿起刀來在那割肉,大口吃着,喝着他們釀制的奶酒。這個酒味兒很好,酸裏透出一種牛奶的味道。
唐豔問這男主人,我們在飯店也喝這酒,怎麽沒有這個味道好呢?
男人微微笑着說,他那是商業行為,我們這是自己釀的,是給自己喝的。如果像我們這麽釀制方法,他們怎麽能掙錢呢?
大家說确實,商人的目的是為了掙錢。咱們釀制自己喝的,味道肯定是很正宗的,不會摻什麽假的。
男人說,今天我出去沒在家。只為你大嬸一人在家,她也忙不過來。否則就會給你們做烤全羊了。但那東西比較費時間,所以今天做這些東西都是我們正常生活中所吃的,你們也不要見外。
張揚說,我們主要就想體驗體驗你們正常吃的什麽,好壞并無所謂。蒙古族也是一個很古老的民族。在我們那地方也有開飯店的,但在這地方确實不一樣,這地方更加淳樸自然。
大家紛紛說這羊肉做的特別好吃而且特別肥嫩。在飯店也從來沒有吃過這些東西。
尚雪菲問那大嬸兒說,這東西是不得加不少調料啊?大嬸說,這東西就是加了點鹽,別的沒有放其它調料,這保持的原汁原味兒。
尚雪菲說,我說怎麽吃的味道就不同哪?這羊肉特別好吃,而且羊肉的膻味一點也不重。
大嬸說,我們不像內地有時間做菜加各種調料等,我們更多的就是用大鍋在那煮。我們牧民有很多的活得做啊?往往一煮就是一大鍋。
這時那牧民男人說道,咱那還有煮的牛肉給他們搞上一些,讓這些孩子們也嘗嘗蒙古的牛肉。
牧民大嬸又端了一盆牛肉。大夥兒用刀在那割着牛肉吃。這味道也特別好,只是不象內地做得那麽軟爛,很有嚼勁兒。大夥兒說這牛肉做的也是特別好吃。
這牧民兩口子微笑着看着這些孩子們在大口的吃着肉,心中也很滿足。仿佛看到自己孩子吃一般。
這牧民不停的用手拆解這些羊肉分給大家。這些同學們在家一般也沒做過什麽飯。都笨手笨腳的,看得這男牧民只在那兒樂。
心想還是自己動手吧,這幫小家夥兒哪會搞這東西。大家看這男牧民用刀快速準确,完全就像一個外科醫生一般。看得李柔這幾位學醫的同學也是目瞪口呆。
心想這男人,對這動物太了解了。下刀完全按着這動物的骨骼在運作,也不拖泥帶水。這學醫的外科醫生也未必有他們這麽準确。
李柔在那看的是津津有味兒。張穎說,你別看光看了還是吃吧?人家這輩子就是這麽搞牛羊肉的,這叫熟能生巧。要是給你扔在這地方一二十年,我想你也會這樣熟練了。
高飛說,你們處理那東西,跟這東西又沒法比。這東西能吃,你那東西能吃嗎?
唐豔氣的用拳頭就打的高飛一下,你不能說點好聽的,說完了我們該惡心了。
這男主人說,怎麽難道這羊肉不好吃嗎?唐豔兒搖了搖頭說,這東西特別好吃。我們幾個是學醫的,剛才他們給我們開玩笑。
男農民笑了笑說道,這東西就是熟能生巧,而且我們祖祖輩輩都是這麽吃法。你們做醫生做的是人,哪有那麽多人讓你們這麽去下刀呀。
這一說完,大家哄堂大笑,說道,只有屠宰場可以,在醫院那還了得了。
張揚向這牧民請教了一些蒙古族的日常生活,及一些節假日的生活細節。他對牧民這種細節特別留意。想到以後若是搞創作,這都是自己應該了解的。
二位牧民也是詳細的把蒙古族的一些生活細節告訴了他們。
男主人說,你們來的晚,否則若是提前準備的話,我會能給你們準備更好吃的菜。像烤全羊等,但那都比較費工夫的。
張揚說,有機會我們還會來的,跟你們在一起感覺很自在。不像城市那種處處留意,在你這地方感覺任何形式都是多餘的,只有那粗犷的感情是真誠的。
藝術系的這幫同學對張揚還是特別認可的,這小子不單畫得好,而且對生活細節特別留意。否則學校也未必能留他。
男牧民不停地勸着大家喝酒。他說,若是在景區的話,可能都有表演。以往我們那些人聚在一起喝酒,高興了也唱着祝酒歌等,但現在人很難聚到一起了。他無奈地搖了搖頭。
唐豔說,來時也沒看到有多少人,這地方人口挺少的。
這男牧民說,現在草地比較少,過些天他們也得轉場去別的地方,不能把這地方草都吃光了,得讓草有時間生長。現在草原少了,而且景區不讓放牧,一些人沒辦法只能上南方打工去了。剩下的牧民并不是特別多。現在牧場也少了,有些地方不讓放牧。只能去打工了。
牧民的無奈
張揚看着這男牧民無奈的的表情,也很同情他。知道他更多的懷念已往的生活。對現在的生活有些不适應。
這男牧民說,多年以前放牧的還是很多的,當時草原上羊馬成群,綠草也很肥沃,我們策馬揚鞭奔馳在草原上。而且我們也常常聚在一起。現在不行了,草原沙漠化的很嚴重,不少地方又搞成了景區。沒有辦法,不少人只能另謀職業了。
張楊說,這也是大勢所趨。這些年景區搞的比較多,把很多自然景觀搞得都變了味了。缺少那種古樸自然的美了。到下的都是人為雕琢的。
這幫藝術系的同學們也說,現在上農村去采風,很少能看到袅袅春煙,人們趕着牛羊的景色了。這些東西也只能封存在記憶裏了。
這對牧民夫婦也很懷念以前那種生活。說,當時雖說條件不是特別好,但人活的一點也不累。相互間更加淳樸和包容。現在也很難找到這樣的情景了。
這男牧民也說,很久以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