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帝心

裕親王大敗噶爾丹的消息傳回京城,康熙的臉上終于有了笑容,但是随後又傳來了噶爾丹投降求和的消息,朝中上下自是歡喜一片,但是康熙,卻突然收斂了笑容,下了旨。

噶爾丹雖認罪立誓、上書請降。但人殊狡詐、難以深信。我大兵撤後。背盟妄行、亦未可定。且谕噶爾丹敕內、有厲兵秣馬、見俱整備之語。仍宜發兵預備。萬一有悖叛之信、則夕聞朝發、即可撲滅。若侍有變而後發兵、緩不及事矣。見在各佐領、有喂肥馬匹。著每佐領派護軍七名、甲兵五名六名、整頓備之。其即會議。尋議政大臣、以預備官兵人數啓奏。上谕曰、左翼軍、令都統瓦岱、化善、護軍統領洪海、副都統方額、領之。右翼軍、令都統喀岱、護軍統領惠蘭、副都統托賴、馬錫、領之。以托賴署前鋒統領。據議每翼派都統一員、副都統二員。今減去副都統一員。其左翼、特多派都統化善。此軍非為出征而派也。以噶爾丹雖降、而人殊狡猾、不可深信。萬一叵測、所以派出備之。其以此故、曉谕官兵知之得到旨意的裕親王等人便不敢懈怠,繼續追擊噶爾丹。但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消息是,內大臣佟國綱陣亡。

這一消息在九月初的時候傳到了康熙的手裏,康熙大怒,但是并沒有因此而下旨斥責誰。

“四哥,皇阿瑪是個會做皇帝的皇帝。”胤禩這樣說。

這個時候,他很清楚,什麽是輕什麽是重。這些年,其實自己有怨過皇阿瑪,覺得他太無情,對額娘無情,對後宮所有人都無情。但是他現在好像突然間明白,不是無情,而是身為帝王,應該如此。

胤禩如往常一般去看良貴人,之間她正在做衣服,他其實很好奇為什麽自己的額娘不愛打扮,不喜與人交流。只天天的念佛縫衣,漸漸的他明白,額娘的位份低微,出身不好,皇阿瑪也不上心,額娘,其實從來不曾真正享受過一個“主子”的待遇。看到這樣無求無望的額娘,他更加确定自己要強大起來。

“額娘,別縫了,會累了眼睛的。”

“沒事,額娘閑着也是閑着,做件衣服穿額娘心裏也高興。”良貴人,放下手中的活計。

“額娘,我會照顧好你的。兒子長大了。”胤禩走過去抱住良貴人。他不想自己的額娘再受苦了。這些年自己漸漸長大了,也聽懂了別人的話,額娘的才情,根本不應該受這些污名诟病。

良貴人看着抱着自己的胤禩,微不可聽的一聲嘆息。“別想那麽多,額娘好的很,你自己要好好學師傅教的東西。別總是顧着玩。”

“是,兒子知道。”

“萬歲呀駕到。”門口李德全的聲音,讓良貴人和胤禩都是一愣,康熙這個時候來了?怎麽也想不通,不過現在最重要的是迎駕。

康熙大步走進來“都起來吧,別行禮了。”

“胤禩也在,正好,等會随朕一起用晚膳吧。李德全,今晚朕在這用膳。”

“是,奴才這就吩咐下去。”

康熙在榻上一坐,舒了口氣道:“這些日子太忙了,朕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

Advertisement

良貴人一如既往的溫和“那皇上今日怎麽到奴婢這來了?”

康熙端起茶,喝了一口道:“後宮裏,你最恬靜,舒服。”康熙并不避諱的說道,這些天他自己也确實沒有休息好,今日難得閑下來,便想到了這個女子,她不吵不鬧,總是恰恰好的讓他放松,舒服。

“皇上,凡事別急,總會好的。”

康熙點點頭,看向了站着的胤禩。“你四哥近日要去戶部,你一個人可是無聊的很?”

胤禩癟癟嘴,随後又點了點頭。

“小孩子心性。你最近帶着老九老十安穩點。別讓他們到處鬧騰”

“是,兒子知道。”

“你現在好好學習學習,過兩年你歲數也大了,朕讓你随你四哥行走朝堂。”

“謝皇阿瑪。”

良貴人聽着皇上的話,心裏難免會有驚訝,以前皇上對胤禩不怎麽聞問,有的時候更是嚴厲居多,怎麽現在卻是這樣的語氣語言?

良貴人心下雖然詫異,但是也不敢多問。用完了晚膳康熙便回去了。胤禩也回了阿哥所。

回去的之後看見胤禛正在房間裏等他。“四哥,你等我?”

“嗯。”說完,胤禛起身拉着胤禩的手走到桌子前坐下,動作很輕柔。

“明日我便要去戶部了,你一個人凡事都要小心,老九老十的性子雖然鬧騰,但是卻還是純良的,你與他們在一塊兒,倒也不用擔心有人會欺負你,這兩個混世魔王在,我也放心。但是終究還是要叮囑你一些的。”

“四哥,我真的不小了。”

“不小卻也不大,記住,小心太子爺,還有,不要太過于信人。這宮裏,這麽多年,你該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胤禩嗯了一聲,不知道為了什麽,他就是很自然的抱住了胤禛的腰,把自己的頭靠在他的懷裏。就像小時候受了委屈一樣“四哥。”

“傻樣,我還沒搬出宮呢,有空我總還是會回來與一起去上書房的。”

“嗯。”

“不早了,睡吧。”

兩人抵足而眠。胤禩很快的睡去,卻依舊僅僅的抱着胤禛,而胤禛沒有忍住,輕輕的吻在了他的唇邊。

康熙二十九年十一月,噶爾丹逃往沙俄境。裕親王等回京。

回京當天,康熙便命裕親王進宮,當着文武百官的面,裕親王福全請罪。康熙對自己舅舅佟國綱戰死之事頗為震怒,但是,卻沒有重責。并下旨,衆将士依舊論功行賞。此舉,使得軍心大振。

同時,康熙将胤褆召上殿來。衆大臣便想,皇上估計是要将這二人一并處罰。胤褆自己也是這樣想的,在軍營裏鬧事,說白了,其實根本就是死罪,但是康熙一直什麽都不說,什麽都不做,讓他的心也不定,做什麽事都是七上八下的。

“朕知道衆卿一直疑惑朕為何對胤褆軍中鬧事之事不予罪罰。今日便将其喊來,一并處置。”

“胤褆,你且将事情原由寫出來,若是于裕親王所言有所出誤不實之處,朕定不饒你。”

胤褆知道當時康熙召他回京之事便有向裕親王取證過。此時一聽,便俯跪于地“兒臣所要說的與皇叔所陳奏的無異處。”如此便是認罪了。

康熙看着胤褆不說話,而另一邊裕親王則俯首拜下“臣亦有罪,還請皇上治臣之罪罷。”

康熙依舊不說話,良久才道:“若是當時你二人如此,何至于此。今日你二人皆有所悟,便罷了,下不為例。”

胤褆和福全都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衆大臣也都跪下贊康熙仁慈。

至此,很多人都覺得,康熙便是為了不讓大阿哥和裕親王反目才來此一招的。但是唯有索額圖一身冷汗。他明白,康熙什麽都知道了。

帝心難測,他在不知不覺中查知自己的所作所為,同時在他想不到的時候給與警告。而康熙将胤褆和裕親王的罪輕易赦免帶過,其實,是為了告訴自己,這天下姓愛新覺羅,他今日可以赦免別人的罪,明日便可将別人的罪扣給他。

索額圖不笨,不然也不會走到今天這個位置。但是,他遠遠不及康熙。

作者有話要說:求書評啊!~~~~~~~~~~~~~~~~~~~~沒書評沒動力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