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攆走了周瑞一行,林……

第16章 攆走了周瑞一行,林……

而另一頭,張河家的已經将主子交代的話告知了賈母,夫妻兩個便沒再打聽榮國府的事了,按照主子的安排,安心留在京城看房子。王服一家回揚州複命去了。

張河夫妻沒再管榮國府的後續,不代表沒人管。

太子妃林清自從接到林家要入京送中秋節禮的帖子,就心下奇怪怎麽今年的節禮這麽早來了?當然,林清的敏感度不是榮國府能比的,當時林清就留了意。

等看完林如海寫的信,林清徹底明白了:兄弟這是提醒自己徹查平日裏絕對不會懷疑的人呢。親信一旦背叛起來,殺傷力比千軍萬馬還大。林清光是射向一番,已經吓出一身冷汗。

當然,林家的信就是普通家書,平鋪直敘,絕對沒有直接提醒的任何字眼,不管被哪家的細作劫去都挑不出分毫內外勾結的不是。人家壓根沒談朝堂中事,難道親姐弟還不能敘家常麽?

聞弦歌而知雅意,這敘家常足以給林清提醒了,如果林清這點敏感度都沒有,她夫妻兩個不會穩坐東宮二十多年。

有了警惕的林清跟太子商量之後,不但開始梳理自家的用人,還格外關注榮國府的動向。林家把原本在京城看房子的一房人捆了禁足的事東宮也知道了。

這日,林清對太子說:“能留在京城看房子的人,自然是心腹。誰知道這樣的人也能背主,我兄弟家裏這件事,倒是給咱們提了個醒。如今離鐵網山圍獵沒幾個月了,殿下用人上,不要出任何差錯才好。尤其是那些親信侍衛,一旦闖出什麽禍事來,殿下百口莫辯。”

如今那些不安分的兄弟都蠢蠢欲動,太子對京城暗流洶湧的局勢感受最深,暴風雨要來啊,太子早有預感。林家這件事确實給自己提了個性,太子握了林清的手說:“如海的學問自不用說,就是這份天生的敏銳,也是常人所不及,不然會剛出翰林,父皇就将如海放去蘭臺寺。如海這次這樣提醒咱們,自是有些道理。”

入住東宮,表面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實則如何如履薄冰,也只有太子夫妻兩個知道。林清見丈夫肯聽勸,心中大是寬慰。

接下來的日子,太子夫妻兩個暗中排查身邊親信,不必細述。

而遠在揚州的林家,在打發人進京送禮之後不足十日,便收到了京城榮國府的來信。就是張河夫妻和王服夫妻腳程再快,也不過剛到京城數日,此時榮國府的來信,送信人必然是林家節禮送到之前便出發了,也不知是什麽事。

說來也巧,周瑞到林家這日,恰巧休沐,林家一家用過午膳,都在上房說話,屋內一片歡聲笑語。

經過這一月的調理,賈敏身子好了不少。當然,不獨賈敏,林家四口的身子都好了不少。

黛玉姐弟早就停了健脾開胃的藥。用柳行的話說,孩童身子雖弱,卻最是身子自愈能力最強的時候,只要打開了胃口,便需激發五髒自身的調節能力才好,小小年紀就長期用藥,沒得壞了五髒自身的潛能。用後世醫學的話說:別形成了耐藥性。

Advertisement

停藥之後,林家姐弟除了注意膳食,多些活動而外,就是偶爾用些山楂、魚腥草等煮茶喝,如此下來,姐弟兩個當真瞧着好了不少。尤其黛玉,将打會吃飯就吃的藥都撂開了。

林如海夫妻當年為了求子,可沒少用各種方子,林家這樣的人家,用藥是極仔細的,那些方子也都是多方求證是安全的才用。但是單獨一個方子毒性不大,也經不得這樣經年累月的用,兩人都是傷了身子的。

後來,兩人到九江赴任,路途上停了各種方子,又沒有陳嬷嬷下藥,兩人剛到九江就有了黛玉;再過一年有了林佑。這于林家而言自然是天大的喜事,但是彼時夫妻兩個的身子都沒調理得極好,就生兒育女,這一雙子女生來便比之尋常嬰兒弱些。

也是因此,黛玉自會吃飯就吃藥,林佑雖比黛玉強些,也比不上正常嬰兒。

幸得林家祖上得了一本《柳氏雜術》,林家也大氣,不将此書據為己有,柳行感念林家贈書之德,根據林家每人身體底子不同,一人一方的開膳食方子。這些時日将林家廚娘忙的喲,黛玉又給廚房增加了人手,但是效果确實叫人驚喜。

初時也瞧不出什麽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這麽堅持一月下來,林如海夫婦皆覺身子輕省了不少,沒那麽容易覺得疲累。至于黛玉姐弟,用柳行的話說,越是尚未長成的小兒,調理起來越快,兩人臉色都紅潤了些。

府中剛上下整肅過,沒有奴才敢作妖;一家子的身子也好了不少,林家最近的氛圍自然是其樂融融。就在這時候,管事婆子來回話說榮國府來信了。

林如海就問:“來送信的是誰,信呈上來沒有?”

管事婆子道:“回老爺,來的是榮國府的管事周瑞并兩個嫂子,嫂子我帶進來了,在門外候着。周管家在門房喝茶。信倒是沒呈上來。”

周瑞啊,賈王氏的陪房,咬人的狗。

“将幾個婆子傳進來給太太請安。帶周瑞去前花廳吧。”林如海道。

管事應是去了,很快,帶了兩個榮國府的三等仆婦進來。

黛玉擡眼一瞧,沒想到在這時候能夠見到故人,這不就是前世來接自己進榮國府,帶自己走角門的兩個三等仆婦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