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夏語螢:大研古城夜市
麗江古城的夜市應該是最具風情的了,一入夜,整座古城被裝點得燈火輝煌,萬家燈火,流光溢彩。
城內撲鼻而來的是各種小吃的香味,空氣中游蕩的是小酒館裏駐唱的吉他彈唱聲,還有街頭主播歇斯底裏的喊話聲。
熱鬧的酒館、露天的投影、滿河的河燈、滿巷子的燈籠、匪夷所思的國營飯店、空中随風晃蕩的油紙傘……顯得整座小鎮現實又魔幻。
街道兩旁的攤位上賣着手工皮具、東巴紙燈、民族服飾、珠寶玉石、紫檀手串、手鼓、泥人……時尚與古典,民族與世界,在這裏融合交彙。
入夜,全長500餘米、被1600多個燈籠妝點着的振興巷,以及紙傘悠悠,燈火相映的現文巷,成了古城內最受歡迎的打卡點。
美食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常規的燒烤小吃,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納西菜有三疊水、八大碗、至高部,菌菇類如松茸、雞枞、羊肚菌,不僅名貴,且味美滋補,也是麗江獨有的佳肴。
大研古城的四方街,也許是最文藝的夜市了……
都說,是先有的四方街,後有的麗江古城;這短短的一句話也暴露了四方街在麗江古城的地位。大研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有名的小吃一條街,短短窄窄的街道兩側排列了數十家小餐館,基本上每家餐館都有雲南特有的米線,種類有砂鍋米線、煮米線,因此這條街又有“麗江米線街”之稱。
說四方街文藝,是因為四方街的沿街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酒吧,一到晚上,便成了所有文藝青年的邂逅聖地。
麗江的夜市主要位于古城出來到新大街三岔路口一帶,夜市主要經營燒烤、啤酒。這些夜市主要由麗江本地的私人經營,一般在晚上七八點開始營業,一直到深夜甚至淩晨。由于游客衆多而且麗江本地青年人也喜歡把夜市當作一種交流場所,因此麗江夜市也異常熱鬧。游客可在此品嘗燒土豆烤雞翅等風味,并與世界各地游者聊天交友。
麗江的各種粑粑,口味非常多,可分為鹹甜兩類,可以根據各自口味任意選用。
麗江粑粑是納西族獨具的風味食品,有着悠久的歷史,明代《徐霞客游記》中即有記載。其特點之一是色、香、味俱佳,其制作的主要原料是用麗江出産的精細麥面,加注從玉龍雪山流下來的清泉合成面團,在大理石石板上抹搽植物油,再擀成一塊塊薄片,抹上化油,撒上火腿末或白糖後卷成圓筒狀,兩頭搭攏按扁,中間包入芝麻、核桃仁等佐料,再以平底鍋文火烤熟煎成金黃色,即可制成。其色澤金黃,香味撲鼻,吃起來酥脆可口,有的加喝酥油茶,更是其味無窮。
在古城四方街,有許多專營麗江粑粑的鋪子,多為成年女子經營,她們有着娴熟的技巧和精湛的手藝,生意紅火,顧客盈門。麗江粑粑的第二個特點是不易變質變味,做好後放置數天,不會發黴,無論帶着出遠門或将它作為禮物饋贈給遠方的親朋好友,你都不用擔心,只要到時候把它拿出來随便地蒸或煎一下,它依然酥脆香甜。麗江粑粑過去曾經是馬幫商隊備用的幹糧,就因其放置多日不會變質變味,倍受旅人喜愛。
如果在山內,正巧遇上當地彜族人擺攤出售雞枞菌,建議一定要買些回去,價格便宜、約¥15-30/袋,可以在附近的飯店,讓老板為你炒一盤雞枞菌肉片,非常好吃。這種雞枞可是菌類的珍品,在昆明市區購買得花上百來元。
我和沈庭遠在夜市逛得流連忘返,雖然晚餐已經吃過了,可還是忍不住的一路逛吃逛吃逛吃,直到肚子都吃撐了、人都快走不動了才罷休……
我們都被對方的吃貨模樣逗得笑不停口,原來沈庭遠和我一樣嘴饞,哈哈!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