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因為我要做沒完沒了的學生工作,所以常常要弄到好晚才能回寝室睡覺,可回到寝室時卻又熄燈了,我常常無法做功課。加之自己常常為誰沒有打掃衛生的事和班上的某個“落後分子”展開激烈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弄得大家都不愉快。現在想來都不知道當時我怎麽會那麽認真。由于在寝室裏和這個人處得不好,空氣常很緊張,一次,和他大吵了一架後,我便從寝室搬了出來。

我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屋,小屋座落在空曠的草坪上,四周種滿了翠竹,小屋在竹林的包圍中若隐若現,微風吹得竹葉沙沙作響,婉如笛哨輕鳴,到了晚上,月光透過竹葉,竹影斑駁的洩在門外的小路上,很清冷幽靜的樣子,遠遠望去仿佛世外的桃園。

初初住進去時,隔壁沒有鄰居,只有孤燈照在窗前,聽見門口風吹竹葉,竹枝掃着房門的時候,在寒冷的冬夜裏感到幾絲凄清。可沒想到就是在這間小房裏,留下了我與昭共同生活的許多場景,我在這裏度過了五個難忘而刻骨銘心的青春年華。

住進小屋後,我把小屋前後園子都認真的拾綴了一下,自已沒什麽愛好,只是十分喜歡養花,總認為養花可以怡情,也頗精通一些養花之道。我很費力地把小屋門前的空地平整出來,燒了些草灰,種上各式的花草,看到花草生長起來時,心中充滿了希望,對生命的希望。昭來我這時,很主動的幫着我鋤地,松土,澆水,他雖然懂得不多,可挺幫得上忙的,

初夏正是菊花扡插的季節,我把園子又翻整了一遍,種上一棵棵菊苗,我是很愛菊的,當時家裏種了幾十個品種,上百盆花,因為我讀大學都荒掉了,所以就把菊苗搬到園子裏來,認認真真的打尖、剪枝,扡插,對菊花寄予了許多希望,很喜歡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感覺。我的門前擡頭也能看見南山,總覺得這種感覺很好,總覺得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昭在團總支的工作是很勤勉的,我也一直很高興的認為自己又為黨輸送了一份新鮮血液,因為昭的表現,我很快就感到把昭選進團總支來是多麽正确的決定,并準備培養其為下屆團總支負責人的候選人。在當時,團的工作在我心目中是個很重要的工作,團總支的負責人也算是學生官中的大官了,一定不能選錯人,而且一定要培養好接班人,沒想到小小的年紀倒挺官迷心竅的,其實,那時也許是出于對黨的一片赤誠吧。

因為住在外面,自己做飯吃挺方便的。加上我又好客,也常常招待些同學來吃飯,昭也時常上來,并且很快就和我們同級的同學們熟悉了。昭給人的印象就是總是謙和的,似乎沒有什麽缺點,我和昭也日漸的熟稔起來。常在一起背單詞,兩個人進步都很快。

每當夕陽西斜,我們坐在小屋門口納涼,看陽光将天邊的白雲染成彩霞。小屋周圍不時有鳥兒婉轉啼鳴,常對他說,“其實我向往的就是這種日子,普通卻隽永”。

他依然沒有太多的言語,只是輕聲的附合:“是呀,景色很好。”

夏天的夜晚,小屋旁偶有蛙鳴,更顯小屋的寧靜與和諧,不管工作怎麽忙,一回到小屋,心很自然的就靜了下來,也許是因為夜的靜,也許是因為在小屋裏,我才會真正的感到無案牍之勞形吧。昭常上來納涼,彼此間不需要太多的語言,只覺得他來時我很高興,昭來時也常幫着我做些他能做的事,每次上來他都很主動,我感到有個這樣的朋友很幸福。不是在乎他做了多少,關鍵是他能想得到。園子裏的菊花長得很好,翠綠翠綠的,我的心境也很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