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柔貴妃
鎮北将軍得勝回朝, 覓雙待在永寧宮中都能感覺到宮外的喧鬧,更別說是鎮北将軍得勝回朝後立馬就被皇上召入宮中賜宴。
這宮宴還是覓雙看着置辦的呢!
宮中的後妃衆多,但唯有覓雙喝方貴妃有此殊榮參加這場宮宴。
鎮北将軍是方貴妃的親哥哥, 因而皇上特下旨意讓方貴妃參加。
覓雙則是因為她是宮中的實際掌權者。
十多年的宮廷生涯早就讓覓雙和十多年前表現出來的軟弱可欺成了兩般模樣。
十多年間, 她手中掌着宮權,還頗有心計的經營着自己的勢力。
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手掌握權勢同樣會增加威儀, 若不是因為“柔”這個封號,她都快要忘記自己當初的行事了。
覓雙剛剛出了自己的宮殿, 就在路上遇到了同樣去參加宮宴的方貴妃,覓雙剛要讓行,就被方貴妃揮了揮手阻止了。
兩人的品級雖然同為貴妃,但有個先來後到,且因着方貴妃那次的讓權,讓覓雙對她的觀感不錯, 也樂意在公衆場合擡舉方貴妃。
方貴妃拒絕後, 兩人坐着轎辇并行在宮道上。
“鎮北将軍得勝回朝, 恭喜方姐姐了。”覓雙說道。
她說完, 卻見方貴妃異常的露出滿臉愁容。
“還不知道是喜是悲呢!”方貴妃突然說道。
覓雙被吓了一跳, 連忙擡頭張望, 看了看自己和方貴妃的身邊的這些宮人。
方貴妃的話她了解,且還是受益者。
Advertisement
也不知道皇上什麽時候改變了注意, 再或者皇上的心思一直都是這樣, 打壓世家勢力, 扶持寒門士子。
方貴妃的家族就屬世家,本來在方貴妃的放權和識趣下,皇上對方家擡了一手, 但鎮北将軍得勝歸朝,這般大的功勞和美名,還真是說不準是福是禍。
這麽些年,皇上打壓世家的手段一直算隐秘,又是真的抓住了錯處懲治的,倒不怎麽顯眼。
這就讓一些人完全沒有意識到皇上的真正想法。
也真是窺視到了皇上的這個想法,這幾年覓雙才一直淡定的穩坐在後宮中。
那怕是和妃和三皇子在前朝造出了很大的勢,她也從不放在心上。
那個位置,那個位置誰不想要呢?
從她還沒有生下的兒子的時候就隐隐的想過,等她生下皇四子,她便一直在準備着。
從昭儀到柔妃,到掌管後宮的柔貴妃,她一直在做着準備。
等和皇上的儀仗彙聚到一塊,她們才随着皇上一塊到了正殿。
吉樂聲中,皇上召鎮北将軍入殿參加宮宴。
鎮北将軍看起來比方貴妃大的多,臉上皺紋不少,但可能是逢喜事,臉上喜氣洋洋的。
但覓雙卻被驚的變了臉色。
她的視線從皇上、衆人身上掃過,見沒有注意到,才悄悄的用袖子掩了掩臉,讓臉上的表情恢複正常。
但那怕是臉上的表情恢複了正常,但她的心中也驚濤駭浪。
她看到了什麽?她竟然看到了那個被發配邊疆的親兄長,就在鎮北将軍的身後跟着。
十多年的養氣功夫、心中默念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她才能正常的應酬敬酒。
她的兄長安文舉,記憶中還是那個十來歲的少年模樣,但出現在面前的卻是三十多歲一臉滄桑的壯年男子,但因為在腦中臨摹了千百遍,那怕是長的大變樣了,她也依舊在人群中一眼就認了出來。
失去了親人的她,夢想着再次見到親人一直都是埋藏在心裏的執念,只這麽多年,怕得到的是壞消息,一直都不敢卻碰觸。
若是大兄安文舉還在,那她的幼弟安文魁呢?是否也還活在人世間。
但安家的案子在那擺着,她不敢認。
宮中知道她是罪臣之女的出身不在少數,但皇上不在意,誰又奈何不了她,可她的兄長就說不好了。
若是案子不平反,根本就沒有走上前朝的可能。
況且,她記着皇上送來的帖上寫着,鎮北将軍攜副将安常勝參加宮宴。
安常勝,安常勝,如何在十不存一的流放途中脫身,還投身軍中出人頭地了呢?
回過神來的覓雙發現,鎮北将軍已經帶着安常勝坐在席上,她悄悄的觀察安常勝,發現他的視線從來都沒有往這邊看過。
十多年近二十年不見,大兄是已經忘記了她的模樣,不認識她了嗎?
一場宮宴,覓雙渾渾噩噩的參加完,回到永寧宮時,還久久的不能回神。
“那位安将軍怕是要發達了!”覓雙身邊的蔡姑姑說道。
覓雙被“安将軍”這三個字喚回了神。
“怎麽說?”她狀若好奇的問道。
“那鎮北将軍人也不知道怎麽回事,開始還好好的,可席間出去了一趟回來之後既然在皇上面前認罪,說是北邊大捷,和他并沒多大關系,而是他身邊的副将安将軍智勇雙全,帶兵贏下的大戰,讓皇上收回對他的獎賞,将功勞算在真正的功臣安将軍身上。”蔡姑姑說道。
覓雙擡起杯子喝了口茶掩飾了一下,真長宮宴她都在胡思亂想,席間發生了什麽事竟然忽略過去了。
“皇上說鎮北将軍差點讓他虧待了有功将士,罰鎮北将軍閉門思過去了,鎮北軍暫時由安将軍掌管,雖說暫時的,但誰知道會不會變成固定的,這不是發達了嘛!這安将軍竟然和娘娘還是一個姓氏!”蔡姑姑說着說着驚奇的道。
“是好巧!”覓雙說道。
想到大兄就在京城,她想要派人出宮和大兄聯系的想法蠢蠢欲動,但又克制了,只派出了幾個心腹悄悄的出宮去打聽安常勝将軍的情況。
聽說,安常勝是在十二年前從軍,在鎮北軍中從底層一步步殺上來的,聽說他年過三十還未娶妻,唯有一個身體虛弱的幼弟為伴,得知這一消息,迷上将自己關在屋子中,狠狠的哭了一場,喜極而泣。
父親的心一直在外室身上,他們這些正室子女和父親的感情都不怎麽好,母親又是在他們眼前自盡的,唯有感情最好的大兄和幼弟被判了流放。
一個十多歲的孩子帶着一個幾歲的小孩,兩個小孩走上了流放之路,路途艱險,差役可惡,她從來不敢想他們還活在這個世上。
覓雙壓抑着激動的心,但不想幾天後,一個更加勁爆的消息出現在了她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