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陸晉的信裏沒寫他做什麽去了,更沒寫他什麽時候回來。

但這一車東西,她是可以安心收下了。

說是如此說,在林如海回來之後,還是讓他先看過。

“此事為父已經知道,聖上那裏也知道,你只管安心收着。”

瑩玉驚訝了:“父親怎會知道?”

說到這個,林如海心情挺複雜:“陸世子給皇上的信裏專門提到了。”皇帝不知出于什麽心情,在下朝之後,專門把他叫到禦書房,跟他說了這事。

“也不知道師兄什麽時候回來。”她對于接下來的功法,還是非常期待的。

林如海神色更複雜了:“世子是為聖上辦差,該回來時,自然就回來了。”

這道理不用說,瑩玉也知道的。但好奇心也是控制不住的,更別說那是她師兄呢,是僅次于林如海和林黛玉之外她最重視的人,她也是會擔心的。

替皇帝辦差是很重要,能替皇帝辦差,這是多少人求不來的機會。可陸晉的年紀也不大,認真算起來,還是個小孩子呢。這麽小年紀就出去辦差,怎能不讓人擔心?

林如海說這些東西她完全可以自己處理,她就又翻了一遍,直接分了一半給林黛玉。林黛玉那裏其實也有,瑩玉陸晉給忠孝王妃送了,王妃自然沒漏了黛玉,只是有歸有,數量可不像瑩玉這樣,是論車算的。

兩姐妹幹脆把所有珠子拿出來,挑了大小顏色一樣的出來,用來做首飾。還有一些數量少,但顏色稀奇的,各自挑喜歡的顏色,收藏也好,或是拿來做首飾也行。對于女孩子來說,這些東西總是不嫌多的。

林黛玉一回到家,賈家就又派人來請。這一次不光請黛玉,連着瑩玉也在邀請的名單上。

可惜,如今的黛玉不好請了,直接把人打發了。更是對着瑩玉道:“義母跟我說,元春大姐姐那個夫家,有些不妥當。”

瑩玉好奇:“不妥當?哪裏不妥當?那個男人不好嗎?”

黛玉搖頭:“人到是極不錯的。”

Advertisement

這就奇怪了:“人既然好,想來賈大姑娘嫁過去也不會吃苦受罪。又是哪裏不妥當?”

黛玉看了看周圍,見只她們姐妹,這才小聲道:“聽說那人以前是跟着老義忠親王的。”

瑩玉想了一會兒才想起來這老義忠親王是誰來。之前有一位“壞了事的”,說的是太上皇期間的太子。太上皇壽數太長,太子坐了幾十年還是太子,便有些沉不住氣。後來發動宮變,意圖造反。就是陸晉母親受傷早産身亡的那一次……前太子自然沒成功。太上皇到是氣怒攻心,直接中風。

後來傳位于當今,太上皇休養許久,到是慢慢好了,又想起前太子的好。讓當今給個封號,當今心裏膈應,封了義忠二字。這兩個字,可謂諷刺之極。太子許是也看出來了,本就因為壞事受了傷,如此氣怒交加,得了封號沒多久,人就沒了。後來封號傳到他的一個兒子頭上,又改成忠義親王。

但要說起老義忠親王,就只有那一位了。

謀反是大罪,太子除了他自己,跟随他的沒一個得了好。據說賈家也曾摻和其中,在那之後,賈敬辭官去修道。賈赦徹底諸事不管,任何母親弟弟奪權作賤,大概也有這樣的原因。因為怕當今皇帝清算,不如自己就先去泥裏滾一圈,擺給皇帝看。讓皇帝知道,你看我都這樣了,根本不值得你動手,沒什麽意義還髒了自己的手。

皇帝能怎麽辦?太上皇還在,總要給點面子。

但現在,賈元春又跟老義忠親王的舊部扯上關系,要是讓皇帝注意到,那可就有些不好說了。

“賈家想幹什麽?”

卻不想黛玉又道:“義母還說,東府裏的蓉兒媳婦,可能是老義忠親王的女兒。”

瑩玉這下真的驚了,“怎麽可能?她不是……”

“這事兒義母既然知道,想上宮裏知道的也不少。本來她老實給蓉哥兒當媳婦,誰也不會在意她。可如今卻跳出來,給大姐姐說了這麽一個婆家……”黛玉滿目憂愁:“日後,賈家那邊,只怕是不能再去了。”

瑩玉這會兒是懵的,秦可卿是先太子的女兒?這……雖然怎麽想都覺得荒唐,可如果這是真的,到也能解釋。秦可卿出生不明,只有一個養父秦業,乃是工部營繕郎,小小的七品官。至于他祖上如何,瑩玉從未關注過,所以不得而知。但知道一點,秦家很窮,窮到給自家兒子延請教師的錢都沒有。

但瑩玉是去過秦可卿的房間的,那裏面的擺件,任何一件拿出來,都是千金難得。她之前就好奇,秦家是哪裏弄出來這麽一筆嫁妝的?而秦業又哪來那麽大的心,這些好東西給一個養女帶走,半點不給親兒子留?這根本不符合時下人們的觀念……但如果秦可卿真的是前太子的女兒,那麽一切就說得通了。

秦可卿雖然成了秦家的養女,但太子那邊應該還是跟她有聯系的。好東西可着她來,甚至給她高攀了一門貴親。瑩玉雖然瞧不上賈家,但卻不得不承認,賈家的門弟,确實很高。不是小小的工部營繕郎能攀上的,尤其是嫡長媳,連黛玉這樣的出身,都不容易嫁給嫡長子,更別說秦可卿了。

“那便不去。”瑩玉随意道。

“只是覺得有些對不住外祖母。”黛玉心裏頭煩悶。可再如何,她也不能将林家拖進這些事情裏。她不知道賈家想幹什麽,可她知道,龍椅上坐的是當今聖上。

瑩玉見不得她不高興,直道:“老太君但凡心疼你一些,也不會在這樣的情況下,再拖着你。”

黛玉一怔,她如何不知?只是一年的撫育愛護之情,也不是立時就能舍棄的。“罷了,且慢慢看罷。”若是有事,她這個親外孫女無論如何是逃不過的。可若無事,她也不想再過去。

等到晚上,只瑩玉和林如海一起時,瑩玉又提起這事。

林如海只知道賈元春說好了親,到不知道這親事背後還有這些。此時聽了也覺驚詫,然後做了同樣的決定:“以後,你跟你姐姐跟那邊少些走動便是。”兩府的情況人人都知道,黛玉是那邊老太太的親外孫女,不可能撇開。但态度要擺出來,“聖上英明。”若是在意,也不會給黛玉縣主之封。

瑩玉便心中有數,同時也好奇:“現在看來,那位老義忠親王還留了不少人手啊。這個時候折騰這些,不會是還想重操舊業吧?”想造當今的反?可老義忠親王都死了。

“太上皇身體越發康健,最近一些老臣經常去大明宮觐見。”

“太上皇不會又想重新當皇帝,跟當今聖上争權吧?這讓有些人多想了,覺得太上皇是想把當今趕下龍椅,把他們再推上去?”

“癡心妄想罷了。”太上皇念權是真,但那也是當了一輩子帝王的人,又怎麽可能做出這樣的糊塗事?那位比誰都明白,江山社稷,不是這麽玩的。更別說,當今聖上全無過錯。他算是臨危受命,之後更是将江山打理的一帆風順。有功無過,便是太上皇,也沒資格把人趕下去。

瑩玉就笑了:“若是如此,這翻蹦跶的越厲害的,日後下場只怕越糟糕啊。”寧國府在他們娶了秦可卿的那一刻,就已經牽扯進去了。如今,榮國府二房也扯了進去……這賈家,怕是毀在賈元春和秦可卿兩個女人手裏了。賈家生死存亡她不在意,就是有些可惜,大房純粹是無妄之災!“就是賈家大房有些可惜了。”

林如海點了她一下:“大房确實可惜。只是他們如今這情況,卻也難脫身。”

瑩玉眨了眨眼,突的道:“父親,不如給賈琏謀個差事,不太起眼,甚至是吃苦受罪不讨好的那種,把他們一家子遠遠的打發出去。”

林如海便笑道:“跟為父想到一處去了。”在收欠款一事上,賈赦幫了他大忙。又時常幫着照顧他的兩個女兒,這人情得還。且便是為了黛玉,那邊能拉拔的人,他也不能放手不管。

“這證明我們父女心有靈犀。”

“哈哈哈……”林如海欣慰而笑。

待他笑罷,瑩玉又問:“今日賈家又着人來請姐姐,被姐姐打發了。想來到了明日,琏二嫂子是必要來一趟的。女兒可否将這件事跟她說一說?”

“你們姑娘家想說什麽,難道為父還能管不成?”

這就是同意了。

也對,如今情況越發複雜,林如海也不好跟賈家再走近。他才是林家的風向标,他的一舉一動,都可能被人過度解讀。所以,這件事要跟賈家通氣,卻也只能通過她們的嘴了。

不出所料,第二天王熙鳳果然來了。目的也如他們所猜,賈老太太不請到人不罷休,派下人請不來,就派了王熙鳳來。這兩年,一直都是這麽個流程。

唯一不同的就是,以前都只王熙鳳一個人來。這一次,卻還多了一個賈元春。

都上了門,自然不能不讓進。請進來,話說了一籮筐。黛玉卻只是推脫,理由也有,“義母芳辰将至,我欲給義母準備禮物,實在沒有時間。”

這樣的理由,賈家實在沒法子說什麽。

這話題至此結束,黛玉又拉着賈元春說些詩詞歌賦。瑩玉聽得頭疼:“唉喲,最是聽不得你們這些才女說這些詩詞歌賦,聽得我頭疼。”

黛玉氣的戳了下她的額頭:“平日裏叫你讀書你不讀,這會兒到來編排我。”

“姐姐可饒了我吧,你知道我不喜這些的。”說起起身:“你跟大姐姐聊吧,我去外面走走去。”又問王熙鳳:“二嫂子可願跟我一起去走走?院子裏還有些未敗的花,到也能一看的。”

王熙鳳連忙應道:“我是個不識字的,她們說這些天書我半個字也不懂。正想找借口離了呢。”

于是兩人結伴出來,到了園子裏,瑩玉就示意王熙鳳把侍候的人打發的遠一些。這才将事情跟她說了,王熙鳳管家有些本事,可這樣的事,她哪裏經過?一時間,臉色慘白,一身冷汗止也止不住。

“二嫂子也不必驚慌,回去之後,只管将這件事跟大舅老爺和琏二哥說清楚。父親有意,給琏二哥謀個差事,許不那麽好差事,但必定躲得遠遠的。到時二嫂子帶着孩子一并跟了去,脫了這一攤子混水。即便将來出了事,也牽連不到你們一家。”

王熙鳳被她一這說,那心到是稍微穩了些。這會兒也反應過來,氣得牙咬的咯吱作響:“真正是沒想到,大姑娘的野心居然這麽大!可恨竟是把咱們一家子的命都搭上了。最可恨的,他們拿一家子命去博,竟只瞞着我們一家。”不管是秦可卿的身份,還是賈元春親事的事,他們一家都被蒙在鼓裏。

賈元春不甘于嫁一個小官,一輩子被人壓一頭。所以,才打這從龍之功的主意。“呸,也不看看,她有沒有這個命。”

“嫂子莫氣。如今既已知道了,防備着些就是。”

王熙鳳卻是個辣子,吃了這麽大的虧,哪裏會甘心:“且瞧着吧,我饒不了她。”

唔,這個瑩玉就不管了。能給賈元春添點堵,瑩玉是樂于看到的。一想到她在學賈母的字跡,她這心裏就一直懸着。偏她還不能直接将這事跟別人說,說了也只怕沒人信的。猶豫再三,便把這事拜托給王熙鳳,到惹得她又罵了一氣。

兩人在園子裏又轉了許久,後又讓人送了茶水點心,幹脆不回去了。直到黛玉派人來找,這才回轉。王熙鳳和賈元春告辭離開,黛玉終究是沒去。

待人走了,黛玉皺着眉,拉着她說話:“大姐姐今天說的話,我有些不明白。”

瑩玉:“她說了什麽?”

“先說老太太如何想我念我,又說寶玉如何如何好。這也罷了,她說起母親曾給外祖母寫了信,她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