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告之
第31章 告之
“有的,姑娘請稍等。”夥計知道許雪和許永益跟許熙是一夥的,招呼他們一起坐下,自己去拿了圖冊給許熙看。
許熙一頁頁地翻看着。
她在現代是學工業設計的,雖然方向偏機械設計,但産品設計也沒多大問題。
因為專業的關系,她又是個愛美的女性,所以在現代時就時常關注首飾大師們的設計,對此還算頗有心得。她想,用現代思維和眼光去設計首飾,起碼比這時代的首飾工匠們要多一份新穎吧?
許家缺錢,做生意缺少本錢,許熙自然要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賺取第一桶金。
她一頁頁的翻看,并且在腦子歸類、作比較,然後把它們的共通點記在心裏。等把這本首飾圖冊翻完,她對這時代的首飾設計風格已有了大致了解。
“就這一本嗎?還有沒有?”她擡頭問夥計。
夥計笑了一下:“客官,只有這本。”
許熙點頭,轉頭對湊在她旁邊看圖冊的許雪問道:“有沒有看中的?”說着,朝許雪眨了眨眼。
許雪心領神會,趕緊搖頭:“我覺得都不好看。”
“我也覺得。”許熙把圖冊放下,站了起來,問夥計,“如果我拿自己設計的圖案來定作首飾,你們是怎麽算的?”
今天來看榜,許熙、許雪都穿了自己最好的衣裙,但依然是半新舊的細布衣裙,頭上也沒有金銀首飾;許永益的衣着也是如此。夥計想着,這幾人即便買首飾,也都是那種式樣最簡單最便宜的。因此接待的熱情就不高。
店裏自然還有一本圖冊,但不是貴客不會拿出來給人看,以免被人偷師學了去。有些首飾的式樣,是他們昌明閣獨有的,圖冊自然不會輕易拿出來示人。
如今聽許熙這麽問,他便覺得在找借口。不過店裏的規矩讓他不好得罪客人,便淡淡道:“這個要問掌櫃。姑娘把圖案拿過來再說吧。工藝在那裏,有些圖案并不一定能做得出來,得看姑娘的圖案而定。”
許熙點點頭,對許永益道:“叔,那我們回去吧。”
許永益這才松了一口氣,領着兩人出了門。
出了門,許熙在旁邊的店裏買了三個包子,問店家道:“請問縣裏的銀樓,就只有這一家昌明閣嗎?”
她買了東西,店家自然就十分熱情,道:“縣裏有兩家銀樓,除了昌明閣,還有一家裕隆閣,比昌明閣要稍大一些。”
許熙謝過店家,拿着包子往前走了幾步,這才遞給許永益:“叔,放在包袱裏吧。咱們晚上不用做飯了,吃這些包子點心就盡夠了。”
許永益打開包袱讓她放進去,問道:“咱們還要去那個什麽裕隆閣嗎?”
許熙搖頭:“不去了。咱們回去吧。”
三人去了騾車停放的地方,上了騾車,回了村子。
村子裏,阮嬷嬷已等侯多時了,心裏對許熙整日往縣裏跑很是不滿,暗自下決心:一旦許熙被接回侯府,她一定要跟老夫人進言,請個教養嬷嬷來好生教導。女孩兒家要以貞靜為好,侯府裏的姑娘們,可是一年到頭也出不了幾次府的。哪像許熙這般,成天跑出去玩呢?
許熙她們一早出去,看了榜又逛了一回街,回來的時候也不過是午時。
“怎的才回來?阮嬷嬷都等了差不多兩個時辰了。”謝氏迎出來,嗔怪着說了一句,眼睛卻眨呀眨,也不知在暗示什麽。
許熙卻會意,笑道:“看了榜,我們在街上多逛了一會兒。”轉頭對阮嬷嬷道,“也不知阮嬷嬷來,叫你久等了。”
阮嬷嬷臉上笑眯眯的,半點看不出惱怒與不耐煩:“沒事沒事,也是我沒打招呼就來了,是我的不是。”說着她好奇地問,“看榜?姑娘看什麽榜?”
“昨日我去縣裏,是去參加女子書院的考試去了。因生怕考不上丢臉,也沒敢往外說。”許熙笑道,“今日去看榜,倒是僥幸中了。”
許雪早就想跟母親炫耀了,因阮嬷嬷在,也不知能不能說,一直憋着。
這會子聽許熙說了出來,她趕緊摟着謝氏的胳膊,興奮地嚷道:“娘,我也中了。我跟姐姐後日就要去書院上學了。”
“真的?”謝氏大喜過望,抱着女兒欣喜不已,完全忘了阮嬷嬷的存在,“啊呀,我得好好地準備一下,咱們晚上慶賀慶賀。”
說着她又問許永益:“你買了肉回來沒有?”
許永益尴尬地扯了扯嘴角:“忘了。”他這一路被許熙拉着逛街買東西,還跑到銀樓裏去忽悠人家夥計,哪裏顧得上買肉?
謝氏瞪了他一眼:“你可真是的。行了,我去鄰村看看。”說着,她轉過身來,正想回屋拿錢,就看到阮嬷嬷正滿臉震驚地站在她身後。
她連忙對阮嬷嬷笑道:“我去買肉,嬷嬷晚上在這兒吃飯吧。”
“不了,我跟熙姑娘說幾句話就走。”阮嬷嬷斂了心神,擺擺手,對許熙道,“熙姑娘,能不能借一步說話?”
“好,進我屋裏說吧。”許熙點點頭,朝她住的屋子走去。
兩人進了門,許熙指着椅子朝阮嬷嬷作了個手勢:“嬷嬷自便。”
她則提起瓷壺倒了兩杯水,一杯放到阮嬷嬷面前,自己拿起水杯咕嘟咕嘟地把水給喝了,動作麻溜得阮嬷嬷來不及說一句推辭的話或主動上前倒水。
阮嬷嬷站在一旁,一言難盡地看許熙喝完水,見她抹了抹嘴打算坐下,這才問道:“熙姑娘,您真考上女子書院了?”
女子書院啊,一年也就招幾十個人。這是晉朝女子晉身的唯一渠道,不知多少人擠破頭都要擠進去。京城的豪門勳貴家的姑娘,哪時不使盡手段想進書院鍍金?只是礙于聖德皇後定下的規矩和如今執行者的身份尊貴,才不得不按規矩來。
即便是縣一級的女子書院,也是不容易進的。
“是啊。”許熙笑了笑,“這種事我們怎麽敢扯謊?嬷嬷去一查便知。”
“我不是這個意思。”阮嬷嬷連忙擺手,“我只是覺得,女子書院難進是出了名的。姑娘在許家這樣的小門戶裏長大,還能考進去,可見姑娘的優秀聰慧。要是老夫人得知,不知如何高興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