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化解矛盾

就在陸沉菀打開藥包的時候, 老皇上突然伸手把藥包打落在地。白色的細粉落在地上,像撒了薄薄的面粉。

陸沉菀對上老皇上那雙威怒的眼睛,又趕緊低下頭去, 後背起了一層冷汗。

“你這算盤倒是打得好!”老皇上緩緩直起身子,把手背在後面, “起來吧!”

“兒媳不敢!”

“哼!都敢出言威脅朕了,還有什麽不敢的?”老皇上睨着她,語氣帶着隐忍的怒火。

陸沉菀也不再客氣,從地上站了起來。因跪得有點久,腿腳都麻了, 膝蓋隐隐作疼。

她沒有吱聲, 恭順地站在原處, 殿內氣氛因安靜而顯得極為壓抑。

“那你就拿出你的證據, 讓朕看看你的才華,看看你所言之雜交水稻是否真如你所言這般神通廣大。”皇上拖長了語調。

陸沉菀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實驗數據,将之呈給皇上,“此乃兒媳和王爺在符陽這幾年躬身耕作得來的數據,請皇上過目。”

老皇上接過手,陸沉菀呈上來的只是數張記錄了産量變化的紙, 老皇上粗略看了眼, “你給朕這幾張紙,是想讓朕信你什麽?”

“這些數據并非兒媳捏造,皇上不信兒媳,那總該知道今年黔州一帶的百姓豐收之事實。”陸沉菀不卑不亢道。

皇上一時無言,其實他倒也不是不信,只是覺得心口窩氣。

“黔州百姓今年種的便是雜交水稻?”

“不是,此物今年才剛培育完成, 還未得以推廣,明年即可用于生産。”陸沉菀如實回答。

“那黔州今年又因何豐收?”

陸沉菀:“一是王爺親自走訪黔州各地,指導百姓合理耕作;二是樓小将軍游歷北部國家帶回了玉米一物,此物生長快,産量高,可代替糧食充饑。”

Advertisement

“玉米?”

“此物狀如高粱,莖稈上結果,可與紅薯同種。清明前後播種,端午左右即可成熟,嫩玉米可直接煮,口感甜糯,老玉米可曬幹儲存,磨成粉餅米糊等充饑。”

皇上:“你有此物?”

“安王府有,安王府的玻璃棚內亦有種植。”陸沉菀道。

皇上面上神情漸緩,又瞟了眼陸沉菀呈上的紙,“這些數據只是一部分,另外的在何處?”

“在兒媳心中。”

“你倒是比你的祖父、比你爹有膽識。”皇上此話也不知是誇還是損,“那你便和朕說說你心中那部分。”

陸沉菀仔細講了水稻育種的過程,并重點提到了篩選出來的幾個優良品種。

皇上一只手肘擱在扶手上,身體微微前傾聽陸沉菀的講解,對一些不懂之處也追問到底。

他吃過顧君瑜送來的嫁接桃李,知道這種處理過的品種比原本的品種會有一些不同的特性,倒也很容易理解雜交品種的性狀。

眼前女子容貌清絕,看似溫婉乖順,實際上卻很有主見,而且也很聰慧,說的內容井井有條,即使他從來沒有接觸過雜交水稻,但聽了她的講解,也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老皇上目光幽深,心中漸漸生出幾絲欣慰來,自己的兒子看中的女人,果然與衆不同,并非花架子。她心中有真材實料,講的東西有理有據卻通俗易懂,比之朝堂中那些吹噓遛馬的臣子更務實。

雜交水稻此物,顧君瑜也和老皇上提及過。皇上對此物也有非常大的興趣和期待,不過此前顧君瑜并未和他詳細提及。

而今陸沉菀把各種水稻的性狀、産量和雜交育種的過程全都仔細道來,讓皇上心中有了一個更詳盡的概念。

雜交水稻若真能增産這麽多,那今年水災引發的饑荒問題便可得以解決。如若年年都能穩紮穩打地生産出如許多的糧食,錦國抵禦天災的能力也會相應增強,唯有國富民安,大錦國的江山才能千秋萬代。

如此看來,選育雜交水稻或許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大事。

蘇家雖強大,但也正如陸沉菀所言,關系錯綜複雜,與他們合作,少不得又要給他們好處,給多了沒準又成了第二個汪家,今後反而容易受到牽制。

汪家、蘇家這些大家族都是錦國存在的隐患,他們的權勢已經威脅到皇權,而朝廷對他們還沒法下重手。無論是皇上還是景王,都與這些世家相互依存,世家需要權勢,而皇權也得借助世家之力,才能站穩腳跟。

老皇上眸色越發深不見底——蘇冉冉這顆棋該換一種用法了。

一番講述之後,老皇上道:“朕給你一年時間,明年秋收時節,朕要看你所言的雜交水稻,是否真如你所說的這般神奇。淑妃那邊,朕會去給她說,你與阿瑜既是真心相愛,便當盡全力輔佐他。翰林院之職,朕也給你留着,你要好好珍惜這次機會。”

“兒媳謝過皇上!”

“退下罷!”

陸沉菀從千秋殿走出來時,太陽已經西斜,迎面而來的冷風吹在臉上,頓時讓人清醒了幾分。心中的石頭卸下,她的腳步也終于不再那麽沉重,她看向夕陽下的偌大皇宮,只有一些侍衛如木頭人般來回巡視。

陸沉菀想起符陽的日子,其實後來戰亂之際,符陽的莊子也有侍衛日夜巡邏,但卻不會像眼前這一幕給人一種死寂感。

她擡步往宮門方向走去,這次路過的甬道似乎沒那麽漫長。

不多時,便見宮門口一人正站在夕陽中溫柔地看着自己。

陸沉菀面色一喜,快步朝那人走去。

“終于出來了,談得怎麽樣?”

“嗯,還好,已經沒事了。”陸沉菀微微揚起唇角。

這是她此生以來做過的最大膽的事,現在回過頭去看,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有這樣一人站在自己身邊,無論做什麽,仿佛都不再是一個人面對。

“那就好,父皇有沒有又給你出什麽難題?”顧君瑜牽起陸沉菀微冷的手,放在自己掌心捂熱。

陸沉菀擡眸看他,微微一笑,“當然有,讓我明年把雜交水稻做出成績給他看,不然就要拿我問罪。”

顧君瑜也松了口氣,“沒事,我們一起,讓世人見識我們這幾年的成績。”

“好!”陸沉菀心口湧起一股暖流。

顧君瑜忽然能體會陪孩子高考的家長們的心态了,簡直比進考場的學生還要緊張。不過陸沉菀能自己處理好,顧君瑜也替她高興,畢竟這件事讓陸沉菀去化解比自己去找皇上說理更妥當。

陸沉菀能說服老皇上,說明皇上已經認可陸沉菀了。

“走吧,我們回家好好慶祝!”

“這有什麽好慶祝的?”陸沉菀翹着唇角問。

“慶祝本王的王妃長大了,終于對我敞開了心扉,也慶祝本王逃過一劫。”顧君瑜說得不甚正經。

陸沉菀聽後沒有說話,只是用力反握住了顧君瑜的手掌。

她真的恍如做了一場噩夢。

幸好,及時清醒了。

接下來幾天時間,蘇冉冉都沒再去安王的莊子。

顧君瑜對此倒沒怎麽在意,反正蘇冉冉過來,他也有各種辦法打發她。這個時代的女性總體說來都偏溫和,因為她們的地位不高,蘇冉冉或許也并非真的喜歡他,只是某些利益驅使,讓她到自己面前找存在感。

“王爺,這土水泥當真是個妙物!短短數日,便可凝結成塊,堅不可摧,跟石塊相差無幾,不知此法王爺是從何處得來?”明以微欣喜地給顧君瑜展示前些日鋪的一小片水泥地。

他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神奇之物,之前明明如泥濘之地,沒想被風一吹,竟然可以凝固成塊。人走在上面平整無比,又不像雪地那般光滑,不至于滑倒在地。

“此物也是我從天書上看來的。”顧君瑜稍微一提,而後又道:“明大人,渠溝段我們便用此物,不知滴灌可有方法解決?”

“此法不難,下官已請來了木匠,只是京城這邊的大竹不多,要麽得從益州之地運來,要麽就得另尋他物取代。”

顧君瑜想了下,現在又沒有塑料水管,竹子的成本算是最低的,換用別的木料會增加成本和大量人工費,而且還不知道會不會漏水。

“這樣吧,我們先修溝渠,大竹的問題我會尋人解決。”顧君瑜道。

在莊子忙碌了一整日,今日顧君瑜比往日回去得早一些,因為今日是陸沉菀入翰林院的第一天,他打算順道去接陸沉菀。他們現在這樣,頗有些丈夫接妻子下班的意味。

陸沉菀雖然入了翰林院,不過她所擔任之職是最不起眼的,便是校對、編修一些實錄史料等,并不涉及到起草诏書、或是涉及軍事的部分,說白了就是個閑職。

因她身份特殊,翰林院給她安排了單獨的院子供她工作休憩。

下屬李明空手回來,小心禀報道:“王妃,你要的地方志……孫大人說找不到了。”

“怎會找不到?難道不是你們故意拿喬王妃?”百合惱道。顧君瑜知道翰林院這邊都是男子,陸沉菀一個女子在這邊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便讓百合和王府另外兩名丫鬟過來貼身跟随王妃。百合跟在陸沉菀身邊比較久,算是陸沉菀身邊的大丫鬟,這種時候自然護着陸沉菀。

“這個……請王妃息怒,可能是孫大人真的不知道放到哪裏去了……”李明極力解釋道,他兩邊都不想得罪,不過他這說法又太沒有說服力。

陸沉菀面上倒看不出什麽情緒,只淡聲阻止又要動怒的百合,“罷了!孫大人可能年紀大了,我自己去找。”

“這……”李明見陸沉菀起身,便又趕緊阻止,“王妃稍等,下官再去看看……”

外面一群官員正在讨論着安王妃,若是安王妃現在出去,場面定然尴尬,李明只得盡力勸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