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回娘家
趙靜婉從那天大哥趙大力來時就知道, 等趙晉升回來,鐵定一家三口得回家回娘家一趟,這已經是近年來的習慣。
這兩日她也沒想起這件事, 趙晉升此時提起, 似乎是避無可避。趙靜婉淡淡道:“好啊, 那明天回去,我也好久沒見到娘了。”
她模仿着原主的語氣, 以往原主對于回娘家其實興致不高, 也就對親娘還有些許惦記。
倒是小胖墩雖然蹲在院子地上,玩着趙晉升新給他磨制的玩具, 卻一直豎着小耳朵在聽爹娘說話。
小孩子很是幸福,爺爺奶奶疼他,外婆對他也是愛屋及烏, 因此小胖墩對于去外婆家也很樂意。
他拍拍小手道歡呼道:“好耶,晨晨也想外婆了。”
趙靜婉被他逗笑, 沒有思緒去想其他,走一步算一步吧, 縱然趙晉升可能在懷疑她, 縱使在原主親娘面前她可能會露餡。
午後趙母又提了一大把青菜過來,聽說老三一家三口要回娘家, 連連點頭贊同道:“是得回去一趟,老三這麽久回來一次肯定得去看看親家的。”
她頗有感觸道望着趙靜婉:“你娘肯定也想你了, 看到你肯定高興。”
趙母生了三個兒子, 一直想要個女兒, 這麽多年兒子一直陪在身旁。
空了閑了她也會想,如果自己有女兒遠嫁後,這麽久才回來一趟, 當娘的肯定惦記着。
親家看見老三媳婦如今截然不同的精氣神,肯定也高興,趙母如是想。
“對,我們明天一早吃過飯就過去。”趙晉升緩緩道,他此行也是有一個疑惑要解開。
趙母回去趙家一趟,又急匆匆地又提着一包裹東西過來,才剛一到院子門口就喊道:“老三媳婦,你快出來一趟。”
聽到這聲響,見趙母去而複返,趙靜婉還以為有什麽急事,跑出來一看。
趙母敞開包裹一樣一樣指點道:“這是一點紅糖、十二個雞蛋,還有些雜貨。”
她細細交代道:“這些你明天一并拿回去,東西不多,也算是我們趙家的一點兒心意。”
“娘不用了,您留着自己吃就好,我們明天随便帶點東西回去就好。”趙靜婉下意識地拒絕。
趙母不同意,笑着糾正道:“你不懂,女兒回娘家,這婆家總得添些東西的,你大嫂二嫂回娘家,娘也是給這麽多。沒道理你回娘家我就不給啊!”
這是十裏八鄉的不約而同的習俗,婆家給添的東西越多,代表着女兒在婆家越是受到重視,這樣娘家的人看到也安心。
最近老三媳婦很是安分,趙母這心裏舒坦,也樂得為她添臉。
話都說到這個地步,趙靜婉只好收下,她領會到趙母的一片心意,握住趙母的手熨帖道:“如此那就謝謝娘了。”
趙母回握住,輕拍趙靜婉的手背:“不礙事不礙事。”
回屋後,趙靜婉把趙母新拿來的東西,準備和先前準備好帶回去的東西一并放在一起。
她打開那個麻袋,驀然發現裏頭還多了兩斤白面粉,還有不少的精細大米。
不用細想,這該是趙晉升後來添進去的,趙靜婉默默把趙母拿的東西放進去,綁住麻袋,放回原位。
今晚趙家的燈滅得格外早,連月亮都為之詫異,試圖從窗外探頭一看究竟。狡黠月光傾灑之處,一室無話。
第二天一早,太陽還掩藏在山頭間,在周圍幾家還毫無動靜時,趙家宅院就已經熱鬧起來了。
因為事先商量好的,今日趙靜婉喚小胖墩起床時格外順利。
他睜開惺忪睡眼定神一會,就立即蹦起床,自己穿好衣裳,乖乖去吃早餐。一家人踏着晨曦的微光出發。
兩個大人一左一右走着,小胖墩一只手牽一個,蹦蹦跳跳走着,嘴邊還一直哼唱新學的歌謠。
趙靜婉手裏空空,一直盯着小胖墩,土路上石子不少,生怕他一個踩空摔着,到時四腳朝天哇哇大哭。
趙晉升另一只手提着麻袋,偶爾應答小胖墩的奇思妙想。
從趙家村那走回娘家,需要跨越一座山頭,最艱難的是越走路越窄,石子增多,山路崎岖。這不小胖墩的體力有限,一開始多有精氣神,現在就有多疲憊。
他喘着粗氣,擺擺手道:“不行了,晨晨真的走不動了,爹,要不你背我吧?”小胖墩也知道不能累着娘,那麽只能勞累爹爹了。
趙晉升見他這模樣,點頭應允,他放下麻袋,彎下腰将厚實的背面向小胖墩:“來,晨晨上來吧。”
“要不我來拿麻袋吧?”趙靜婉見狀主動提議道。
小胖墩一把趴上趙晉升的背,雙手緊緊環住他的脖頸,兩腿勾住他的勁腰,心安理得地将小腦袋靠在他背上:“爹我可以了。”
趙晉升背手勾住小胖墩,穩當地站起來:“不用,那麻袋重,我來拿就好。”說着他另一只手提起麻袋,交代小胖墩攬住他不要松手,便繼續向前。
就這麽以這樣的方式越過山頭,又是走過一個村莊,才終于到達原主的娘家。
這個村莊名叫王家村,卻是有很多外姓人長久住在這,比如趙家人。
他們三月左右過來一趟,村裏的人大多都看着眼生。這不一進村,就有恰好經過的村民好奇打招呼問:“哎你們來找哪家呀?我怎麽從來沒有見過,真是奇了個怪。”
這一看就是個村裏通,趙晉升托着小胖墩,手拿麻袋,依舊面不紅氣不喘笑着道:“哦今兒回娘家,找趙大力的。”
那人一聽趙大力,微眯着眼睛望着趙晉升身後的趙靜婉,忽而感嘆道:“這女娃娃變化真大。”
他對小小年紀便撐起整個趙家的趙大力很有好感,但是對于趙家的女兒卻是很少見過。
只知道是嫁去山頭對面的趙家村,偶爾會回來,但是從來沒有碰到過。他點點頭指着村裏岔路口右轉方向:“趙大力家往這個方向走,有空可得多回來轉轉。”
盡管趙晉升仍然記得那方向,還是笑着謝過:“那就謝過大爺了。”
進了王家村,道路開闊,縱然還是土路,石子卻是很少見的。
歇了這麽久,小胖墩此時又恢複了精神,在打過招呼後從趙晉升的後背一滑而落,邁着小胳膊小腿走着。
一路上是各種探究的眼神,趙靜婉感受到原主先前在王家村的存在感有多弱。她的名聲和性子一直被親娘保護得好好的,不曾洩露風聲。
最終走到平整的屋子前,趙晉升停下步伐,上前敲門:“娘,我和小婉回來了。”趙靜婉就知道這是原主的家了。
小胖墩左顧右盼,牽着趙靜婉的手難得羞澀。
很快屋裏一老妪神色驚喜走出來,第一眼望向的是趙靜婉:“小婉回來啦,快讓娘瞧瞧。”
感受到如此真切的關懷,趙靜婉盡量以原主的神态,近乎小女孩撒嬌似的挽住老妪的臂彎:“娘,我也想你了。”
這可高興得老妪連連笑道:“好,我前兒個還在和你哥唠叨你呢。”她終于分了些許眼神給趙晉升,同樣的溫和寬厚,
“晉升可算是回來了,快進屋來,這在外頭跑來跑去,瞧着消瘦不少。”
小胖墩見心心念念的外婆半點眼神也沒給自己,趕緊上前拽拽她的衣袖,強行給自己加戲份,小聲委屈道:“外婆,晨晨在這裏,你看看我瘦了沒?”
王月蘭這才低下頭看着小不點,抱住他:“哎呦讓外婆瞧瞧,這晨晨是不是最近吃好喝好,看着圓潤不少。”
小胖墩頓時懷疑人生了。
屋裏趙大力媳婦王桂花出來,熱情道:“妹妹妹夫快進來,我讓孩子去叫大力回來了。”天兒正好,趙大力吃過早飯就去田裏了。
一行人進屋,趙靜婉不動聲色打量着這屋子裏的擺設,寬敞而整潔,可見一家子都是會過日子的。
她從原主的記憶中了解到,這屋子還是後來趙大力拼命幹農活,得便去縣城打小工,攢了好久才翻新的。
王月蘭見到女兒女婿高興,多日的相思惦記之情得到纾解,聊了一個又一個話題。媳婦王桂花在廚房煮東西,她也還是惦記着親自下廚煮豐盛點。
趙晉升連連勸她:“娘,你歇着就好,不用為我們太過勞累。”
“哎晉升你說你們難得回來一趟,我肯定得好吃好喝招待着,娘的手藝你們放心。”王月蘭堅持道。
實際上卻是惦記着女兒出嫁前向來愛吃自己做的菜,這難得回來一趟,她可得讓這妮子開心一回。
趙靜婉主動跟着王月蘭進廚房,留下趙晉升父子倆和趙大力在堂屋裏。她盡量和王月蘭話家常,平淡且溫馨,最是能讓老人家放心。
王月蘭興致勃勃聽着,開心得直點頭:“這日子可不就得這樣過,小婉娘一早就跟你說過,晉升這人錯不了。只要你好好過日子,肯定得紅紅火火。”
親娘眼裏女兒所有的毛病都只是小問題,只想盼着她過好日子,開開心心,幸幸福福。
一進廚房,王桂花剛和王月蘭打完招呼,就見她身後跟着進來的趙靜婉。她嫁進趙家這麽多年,還是頭一回見到這小姑子進廚房,王桂花面色不變打招呼。
她方才在清點麻袋裏頭的東西,發現這回小姑子帶回來的東西過于豐盛,像什麽大米面粉肉雞蛋一應俱全。王桂花心驚,直接和王月蘭說道。
王月蘭瞧了一眼,卻是笑了:“這不說明小婉婆家看重她嗎?我瞧着高興。”她親自上手,拿出看家手藝做菜。
午飯自是豐盛無比,大人們主要在交談,小胖墩則是滿心沉浸在飯菜中,笑得王月蘭直道:“晨晨好胃口,能吃是福。”
午後王月蘭拉着趙靜婉進屋說體己話,趙晉升則一直在堂屋與趙大力交談,小胖墩與趙大力的孩子玩成一片。
待到太陽漸沉,趙靜婉一家臨走前,趙晉升終于尋找機會獨自見到王月蘭。彼時王月蘭正在後院拿着包裹收拾東西,準備給女兒的回禮。
見趙晉升突然出現,王月蘭有一瞬間的疑惑,笑着道:“晉升怎麽過來了?”
趙晉升笑着與她交談幾句,多是一些日常事,與趙靜婉有關。關于自家女兒的事,王月蘭那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說起來就停不下來。
他全都耐心聽着,後來又是不經意間問道:“娘,我記得小婉身上有顆紅痣,最近又在晨晨身上看到,才想着可能是胎記。”
過往趙晉升和自家婆娘親近時,不曾在意過這些細節,如今是心中有疑惑才突然想起,好像是有一紅點,只不過記不清在哪了。
王月蘭一聽笑道:“這妮子還真有,就在那右肩往下呢,也就你我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