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大房心動

趙晉升倒是沒有想到, 自家二哥難得上門,原是為了竹扇子那件事。

他突然又想起上回在縣城鋪子裏,自家二哥突然問起竹扇子的事, 原來在之前就早有跡象。

也不怪乎趙晉升多想, 實在是兄弟長大各自成家後, 也就有了各自的心思。

方才趙晉仲說的那番話,強調說會去其他縣城賣, 一定不會搶他的生意, 這不也是怕他多想嗎?

本就各懷心思,趙晉升笑道:“原來二哥也對這竹扇子感興趣, 不過我這扇子實在是制作起來比較難,怕是給不了二哥多少。”

“二哥你也知道的,我這鋪子裏每日也不過是賣九把竹扇子。若是有能力做多些, 我也是想多賺些銀錢的。”

“這?”趙晉仲聽了,一時無言。畢竟三弟說的都是實話, 他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趙晉仲想說要不他幫忙制作扇子,可又知道這編織竹扇子的技法是很重要的方子, 不可能讓他知道的。

“二哥, 其實你如果來我這拿竹扇子去其他縣城賣,一把我最多以十文錢賣給你, 你能賺的其實很少。”趙晉升見自家二哥百般糾結,面容憂愁, 實在是忍不住說清楚。

“我知道, 這也是少有的辦法了, 若是靠田裏那些地過活,總是困難些。”趙晉仲苦笑道。

趙晉升見他如此,也就說道:“二哥, 說實話,我近來也去了其他縣城,或是郡城,也是為了竹扇子的事。我們沒有那麽多的人力去制作扇子,所以決定把那竹扇子給賣了。”

“賣了?這話怎麽說?”趙晉仲聽了很是驚訝,這竹扇子可謂是頭一家,三弟家居然賣方子,那自己?他有點動心,想要了解更多的情況。

趙晉升道:“對,二哥我也不瞞你,我是在每個縣城都選定一家鋪子,和他們簽下契約,他們制作出來的扇子也只能在那個縣城賣。”

“那這價錢?”趙晉仲聽了眼神一亮,他也可以制作扇子出來去其他縣城賣。

可惜下一秒趙晉升的話直接打破了他的美夢,他說道:“縣城的鋪子,我賣與他們是三十兩銀子;若是郡城的,我賣與他們八十兩銀子。”

“嘶!”趙晉仲驚呼,他實在想不到這方子的價錢如此貴,随便賣出一次,便是他們四五年才能賺到的銀錢,更別說是還要花銷了。

“這價錢,我确實是沒法子了。”

趙晉升也不意外,這價錢确實只有少數人能承受得起。他把這些事情說出來,也不怕自家二哥外傳,也不怕其他人惦記。他們如今已經分家,所得的銀錢自然和趙家沒有關系。

等送走趙家二哥,趙晉升才進屋。

屋內,趙靜婉正倚在床頭邊,扇着竹扇子乘涼,剛洗完澡的她渾身清爽,很是舒适。見着趙晉升進屋,她笑着問道:“你二哥找你什麽事?”

方才趙晉仲來敲門時的聲響,趙靜婉在屋裏也聽見了。

“也沒什麽大事。”趙晉升簡單地将自家二哥的想法說了下,也把自己的态度言明。

趙靜婉笑道:“你想清楚就好,若是二哥真的想要做的話,那麽按照一開始定價的二十兩賣也可以。”

見趙晉升沒有因為那人是他二哥而無條件妥協,趙靜婉也很是高興。若是關系尚可的親戚,可以稍微賣便宜些,但不能白給。她主動提出按照一開始定的二十兩銀子賣,也算是給趙家人情。

趙家二老對三房很好,但手心手背都是肉,自然也希望大房二房都能過好。對比起三十兩,趙靜婉覺得二十兩也剛好說得過去。

趙晉升聽了點點頭:“行,那就聽小婉的,若是二哥願意拿二十兩來買,我便把這方子給他。”

他先前沒有和趙晉仲多說些什麽,也是想着這事得問過小婉的意見後才行,畢竟這法子主要是小婉想出來的。

“你到時看情況吧,如果二哥态度堅決的話,你就讓他每個月都還些銀錢,總是能回本的。”趙靜婉說道。

不過很大概率,趙家二哥會放棄,畢竟二十兩銀子也不容易攢,而李荷花整天拿銀錢補貼娘家,二房也沒有多少銀錢。

這件事情在趙家三房這,轉瞬既忘。他們忙着生活,小胖墩上學堂,趙晉升開鋪子,趙靜婉則偶爾收顧大嫂她們編織的絡子手鏈,讓趙晉升代為拿去繡鋪。

竹扇子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每日仍舊有不少人在鋪子門前蹲守着。不管客官的呼聲如何強烈,趙晉升也始終是每天只賣九把扇子。

至于趙晉仲也沒有再上門過。

倒是其他縣城的人特別上道,亦或是知道這竹扇子的受歡迎程度,抓緊着制作竹扇子,很快也在自己所在的縣城開始賣了起來。

随着時間的發酵,趙晉升依舊安穩地經營着自家的鋪子,殊不知外頭風言風語傳得厲害,都是關于他家的竹扇子的。

這竹扇子新奇,在這炎熱夏天也有着足夠的吸引力和市場。趙晉升守着鋪子,突然有客官走進來,他笑着詢問:“請問這位客官想買些什麽?”

那人卻是拱手客氣道:“趙掌櫃,我是離這不遠的寧武縣雜貨鋪的掌櫃,此行前來是想與趙掌櫃您談論有關竹扇子的事情。”

趙晉升在腦海裏搜索一番,寧武縣不在之前做過生意的縣城範圍內,他笑着說道:“遠道而來,掌櫃的您也請進。”

那掌櫃的也是心急,他一邊跟着趙晉升走進鋪子裏面,一邊笑道:

“貴鋪的竹扇子實在是遠近聞名,我以往只聽說過紙扇和蒲扇,倒沒想到有朝一日會有竹扇子,這價錢相對低廉,效能卻是相差無幾。”

這是開頭的鋪墊,趙晉升這陣子聽得不少,他也笑着回應道:“是內子琢磨出來的法子,倒沒想到當真能夠緩解暑氣燥熱。”

掌櫃的又是好一頓誇,這才表明自己的來意。他說:“我這從其他縣城那聽說,趙掌櫃在每一個縣城尋找合适的鋪子,願意賣與竹扇子的方子,不知我是否有這個榮幸?”

他将自家鋪子的大概情況全都說與趙晉升聽。趙晉升也聽得認真,寧武縣他不曾了解,諒掌櫃的也不敢太過于虛造信息,畢竟以後還要長久合作,這些事情一打聽可就翻車了。

趙晉升又和他讨論了一番常規的事情,最後問道:“想來掌櫃的您也聽說過,這竹扇子制作出來只能在本縣城賣,我們是要簽訂契約的,您能接受嗎?”

既是能夠主動尋上門來談生意,掌櫃自是對這些事情很是清楚,他高興地點頭道:“趙掌櫃您就放心吧,這些我都了解,我也願意接受,并且會遵守契約的。”

最後趙晉升送走這位掌櫃的,自家則又進賬三十兩銀子。

陸陸續續有不少其他縣城或是郡城的鋪子掌櫃尋上門來,有些更是原先已經賣過一次竹扇子的縣城鋪子過來求方子,甚至試圖通過加價的形式來購買,趙晉升也堅持原先的約定,一一拒絕了。

當然這些銀兩也都是交給趙靜婉來保管。

至于說擔心原先買過竹扇子制作方法的那些鋪子進行二次倒賣,這個可能性很小。畢竟自家掌握的方子,哪怕只是在當地賣竹扇子,那購買的人也是不少的。

而當時簽訂的契約,違反約定要賠付的銀錢更是定得很高,很多鋪子輕易負擔不起。

竹扇子經過這些鋪子在當地的售賣,慢慢火了起來。那些鋪子用三十兩買來這制作竹扇子的手法,不到一兩個月就回本,剩下的都是在賺錢,更別說還有以後長久的日子。

趙家三房的小日子并沒有因此受到任何影響,還是和以往一般平平無奇。倒是小胖墩的煩惱減輕很多。

之前他愛拿小扇子去學堂,不少同學覺着新奇。後來竹扇子火了起來,他們也都知道這賣竹扇子的鋪子是小胖墩家的,因着這竹扇子實在是難買,也有不少人求着小胖墩賣與他們。

小胖墩為此苦惱不已,倒是平時一起玩的玩伴替他回擋了其他不太相熟的人的困擾。現在過了一個多月,這竹扇子也不再那麽緊俏,實在真想買,去隔壁縣城也可以買到。

小家夥這才算是避開了這些煩惱。

至于趙家老二那是糾結萬分。

而趙家大房那也不平靜。一開始村裏聽聞風聲,說是那竹扇子很是賺錢時,陳秀梅也沒什麽反應,畢竟自家也不是吃那飯的。趙母和趙老爹每日拿着竹扇子在那晃着,偶爾她熱了,也會去借來扇動一二。

陳秀梅沒有什麽壞心思,她只是日常羨慕三房能賺那麽多銀錢,自家則還在省吃儉用。

她也聽見趙母在感慨:“這老三家真是賺挺多銀兩的,聽說現在還把竹扇子的方子賣給其他縣城,直接賺一筆錢。”那時陳秀梅仍舊沒有起心思。

直到某一天她提着一桶衣裳去村裏河邊,就聽見那群人在談論說道:“這趙大強家的老三啊,現在可是賺大錢了,聽說這賣給其他縣城方子,能賺不少錢呢。”

另一八卦老妪道:“這算什麽,哪怕是不賣方子,他那竹扇子一把十二文錢,那一天也能賺不少錢呢?”

最後聊着感慨道:“要我說,這最有福的還是趙大強兩口氣,兒子争氣,孝敬的錢怕是不少。”

“要不是我家沒銀錢,我都想去買那方子回來,制成那竹扇子拿去賣了,穩賺錢的事。”

當時陳秀梅在一旁聽着,手上搓洗衣裳的動作不停,腦子裏想的事情也不少。

最後提着一桶洗幹淨的衣裳回家,她将那衣裳全部晾到竹竿上,便急匆匆回屋,關上房門,翻箱倒櫃。

幾乎是把大房這些年攢的銀錢全部都翻出來了,一兩塊碎銀子,成串的銅板散落在桌子上,陳秀梅一個個數着,清點着。

再次打開房屋門後,陳秀梅狀若無事地去做飯,吃飯。等到夜晚洗完碗,陳秀梅回屋,就見自家男人露着臂膀躺在床上乘涼。

她走過去,脫下鞋子解衣,只着亵衣上床坐着。陳秀梅一把拉拽起翹着二郎腿的趙晉元:“你給我坐起來,我有事和你說。”

“有什麽事是躺着不能說的?”趙晉元掙脫開陳秀梅的手,繼續悠閑地躺着,一動不動,讓陳秀梅直說。

陳秀梅最是看不慣他這幅懶散模樣,成日裏除了在地裏幹活,回家就是躺床上歇息,啥也不着急。

她說道:“你知道你三弟家竹扇子的事吧?聽說可賺錢了,他也把方子賣給其他縣城的人,咱要不也出銀錢買一份,回頭做扇子去賣,這可是穩賺不賠的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