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當年那……
楊河邊,龍澎湃和姚瑤竹林蔭下漫步沙灘,聽着頭頂竹葉沙沙,靜靜體味着迎面吹來的涼風。
兩人都沒說話,任由一股奇怪的寧谥在他們之間生出、彌漫、籠罩。
河道在這裏拐了個大彎,造就了前後數公裏河段最大的沙灘。在上流截水建壩後,河床見底,沙灘更是擴大了數倍。
因為楊河河道太小和河中亂石過多原因,并沒有受前幾年挖沙船到處瘋狂亂挖的荼毒,而楊田村村民也因為成本問題沒有打這裏的主意,這片沙灘得以完整保存下來。
沙灘外,河床露出大半,大大小小的石頭胡亂分布,像被發脾氣的熊孩子從天上亂扔下來的一樣。
大概只有五米左右的水面清澈見底,緩緩流淌,直去數百米後,在一堵懸崖下打了個旋,再隐沒在另一個彎道後面。
河這邊是綿密漫長的竹林,對面是巨大的斷崖石壁,黑黝黝的壁面上,頑強生長着稀疏的雜草小樹。
龍澎湃停下腳步,盯着對面面積超過千平米的石壁陷入沉思。
姚瑤正享受流轉在兩人之間的寧靜,不知道想起了什麽,俏臉微紅,腳步卻越來越輕盈。
她本來落後一步,龍澎湃突然停頓側身,她根本收不住腳步,半邊身子都撞到他手臂上。
彈性十足的觸感讓龍澎湃愣了一下,愕然看向姚瑤。
“啊?!”
回過神的姚瑤觸電般後退,手足無措,本來微紅的俏臉瞬間通紅。
“怎麽走神了?”
“沒……沒事。”姚瑤目光躲閃,根本不敢看向他。
搖搖頭,龍澎湃指着對面石壁道:“那邊還是楊田村的嗎?”
“是。”
姚瑤深呼吸壓下情緒:“那邊有些山地,是屬于楊田村的,但好多年沒人耕種了。”
“那就行。”
龍澎湃心裏有了底,擡腳走向河床,看着腳下的亂石道:“上游一般什麽情況下會放水?”
“很少。”
姚瑤肯定的說:“我在這裏工作這麽久,都沒見放過一次。根據村委備案,每次放水都會有通知。”
“汛期呢?”
“按照近年降水量,汛期的水也不是太大。不會漫到岸上。”姚瑤說着指指竹林後面。
那後面是個三四米高的陡坡,上面就是楊田村的水田。
大概估計了下,如果漫到竹林後面,水面已經超過了五十米,這個可能性的确很小。
姚瑤已經恢複正常,看着他問道:“有什麽想法了嗎?”
“有一點。”龍澎湃指指對面石壁:“把這個利用起來。”
姚瑤美眸又亮起來:“怎麽利用?”
“企劃書裏會說清楚的。嗯……這些石頭挺滑的。”
龍澎湃彎腰撿起一塊拳頭大的褐黃色圓石詳端。
“啊……忘了跟你說,楊河是北木江的支流,同樣産出金沙玉。你手裏這塊就是。”
“金沙玉?”
“是的,也叫黃色翡翠,和黃龍玉一樣。雕琢後的金沙玉會顯出星光點點,在光照下和金沙一樣。”
“值錢嗎?”
“不算值錢,一般的幾塊十幾塊一斤。”
“這樣啊……”
龍澎湃呵呵笑起來:“回去找一塊成品我看看,或許又多一個吸引人的噱頭。”
姚瑤答應下來,興致勃勃的和他一起在亂石中找起金沙石來,時不時發出小女孩般欣喜嬌笑。
下一站,兩人直撲集體主義巅峰時期的遺留“人民公社大食堂”。
大食堂在下村,地處村中心地帶,三面都有寬闊平地,算是整個楊田村活動中心,以前露天電影、戲曲班子或者其他集會都是在這裏進行的。
兩人剛一出現,就吸引了周圍三個小賣部裏的人注意,一個個五六七十歲的人兩眼放光的随着姚瑤身形移動,讓她沒來由的感到渾身不舒坦。
以前這些人也是這樣看她,但除了剛來那段日子,後面都沒這種感覺了。
瞥向旁邊的龍澎湃,見他雙眼已經看向房子,心裏才舒了口氣。
這座曾經的人民公社大食堂由三幢高大平房組成:食堂、廚房、倉庫,屋檐的高度也超過了六米。主屋長度超過四十米,寬度超過十五米,和龍家祖宅一般占地廣闊。
大食堂因為集體主義巅峰而來,它的建築風格同樣達到了極簡主義巅峰:除了正門有門廊外,其他所有屋檐都幾乎和牆面齊平,看不到任何柱子痕跡。
牆面更是一片平坦,以堅固平整的青磚砌就,石灰線就像強迫症畫患者上去一般,橫平豎直,極端的規整。
“這得多精湛的手藝才能把牆砌成這樣。”龍澎湃撫摸着牆壁感嘆道。
六十年了,這房子看起來依舊嶄然,沒有一點破敗跡象。
“是很讓人佩服。”
姚瑤終于做到無視幾個小賣部門口老男人的眼神:“聽我爺爺奶奶說,當年他們哪怕餓着肚子,只要一聲令下,做什麽都幹勁十足,拿出全部本事。”
龍澎湃笑笑沒說話。當年的各種紀錄片和資料看多了,比姚瑤更加了解情況。
打開門,走進屋內,空曠的空間散發着歷史的味道,連輕微的腳步聲都能給你回音。
七八個村民跟着進來,視線在姚瑤身上飄來飄去,嘴裏說着他們經歷過或者聽說來的歷史:“當年那,一到飯點大家就沖來這裏……”
“第一碗不能裝滿,最多裝大半碗,能扒多快就扒多快,吃完立刻再裝。飯量小的能裝多滿就多滿,飯量大的繼續八分滿,扒完了就去搶,第三碗盡量裝多點,保證能吃飽。”
“是啊,第一碗就裝滿肯定虧,扒完再去排隊,最多還能搶個半碗。”
“那時候的米都沒啥米膠,小孩子都要吃兩碗,大人一斤半米的飯都能輕松吃下去……”
……
在衆人的述說中,龍澎湃和姚瑤仿佛經歷了一次歷史回光,身邊無數男女穿梭往來,嘻哈大笑着在瓦缸裏打飯、扒飯、搶菜,一個個男人故意和女人擠到一起争搶,各種謾罵大笑交織。
在他們腳下,瘦小的孩子端着碗,眼巴巴的等待大人能記起他們……
龍澎湃眼睛一陣酸澀,輕輕嘆息一聲。
他記得祖父說過,這裏除了是曾經的大食堂外......
看向撫着牆壁合眼緬懷的龍澎湃,姚瑤心中一陣悸動,說不出是什麽滋味。
良久,龍澎湃終于睜開眼睛,迎上她的目光,勉強笑笑。
“你還好吧?”
龍澎湃點點頭:“歷史終究是歷史,都過去了。”
姚瑤嗯了聲:“我們記得就行。”
應付完一幫熱情的村民,兩人就在店裏買了些吃的,走進深藏在一座座平房內的各姓宗祠。
在姚瑤和村民介紹下得知,楊田村歷史超過了五百年,但因為各種原因,村裏歷史最悠久的宗祠都不超過兩百年,而且還是在舊址上重建的。
看了一圈,除了廊柱窗檐有些不甚高明的木雕外,并沒有什麽亮點可言,最大的建築也只是中規中矩的三進兩偏廳,還不如龍家祖宅。
下午,姚瑤帶着龍澎湃再次去了風門塘水庫,從壩頭到塘尾,一路走了三四公裏。
龍澎湃也終于見到了大金頂下的瀑布,還有水庫最深處巨大的風動岩,一個個奇思妙想從心底冒出來,慢慢形成縱橫整個楊田村的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