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波濤暗湧
(o(n_n)o謝謝小兵地打賞~~~)等到村裏的人都陸陸續續地來完了,村長石顯才帶了一雙兒女——石文翰和石秋蘭,姍姍來遲。
微微發福的石顯一身喜氣洋洋的暗紅色外袍,腆着微微發福的肚子,笑得臉上的三塊肉球緊緊地擠在一起,拱着說:“感謝各位父老鄉親看得起我石某人,還特地都來給我祝壽,我在這裏謝過大家了。”
衆鄉親鼓掌,又此起彼伏地說“這是應該的,村長太客氣”“祝村長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村長領着我們一路奔富裕”之類的奉承的話。
石顯眉開眼笑,看來聽得是心裏分外熨帖。
擡手止住衆人的奉承,石顯志得意滿:“今天之所以讓鄉親們等得久了,那是因為咱們一直期待的那位京城的大皇商來了!我剛剛見過大皇商,将他們一行人安排在咱們鎮上最好的客棧——福滿客棧!”
石顯這一語掀起了今晚的高潮,底下的人們都沸騰了,一個個漲紅着臉,十分興奮地展望起跟這位京城的皇商搭上線之後,他們會有多少的金山銀山!
石顯很得意,因為這位皇商是他找來的,招商引資,給了大家夥兒生活的希望!一旁的石秋蘭與有榮焉,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石文翰則只是微笑,他向來不屑于讓對金錢的渴望玷污了自己的清高。
石顯在衆人的歡呼聲中,沒有談起自己的壽辰,倒是大肆誇贊那位京城裏來的皇商怎麽怎麽地了不起,富可敵國,連當今皇上都忌憚這位皇商三分呢!惹得百姓們更是熱血沸騰,對富裕充足的未來有着狂熱的期待。
苗子茜看着這熱鬧的場景,心想這位京城裏來的皇商不知道到底有什麽三頭六臂,讓大家都把他當做財神爺一般地期待。苗子茜心底所知道的鼎鼎有名大商人,也不過沈萬三和胡雪岩那幾個,可是據她所知,這幾個跟朝廷關系良好的大商賈,還不是得巴結權貴,打通關節,受權勢的鉗制。聽說新朝皇帝為人猜忌、嚴苛,連**女眷都不放過,他會讓皇商威脅自己的國庫安全和江山安寧嗎?
想到母親口中和百姓口耳相傳的新皇,苗子茜不禁懷疑這位皇商到底有沒有石顯口中那麽地無敵,竟然連嚴苛的新皇都忌憚他。再說了,要是大秦國真的有這麽一位了不起的皇商,怎麽沒聽自家母親提起過了?這麽一想,苗子茜決定回家後跟母親打聽一下這位傳奇的皇商,看他是不是真的有那麽神。
苗子茜正想着呢,石顯已經宣布壽宴進入正題,吩咐家丁們安排大家坐定了,苗家三口被安排在院子裏,恰巧與石老大和石楊氏夫婦桌兒挨着桌兒坐着,這讓苗子茜不禁替自己捏了一把冷汗。
待客廳裏的貴客和院子裏的百姓凳子上都坐好了之後,石顯才又十分欣慰地說:“各位父老鄉親,大年初一的時候,我說過為了表示大家為我祝壽的感謝,每送上一份賀禮,就由小兒作詩一首,以示答謝。現在,請大家先吃些茶果,待獻禮答詩結束之後,咱們就擺開壽宴,不醉不歸!”
石顯此話一出,客廳裏的情形苗子茜看不見,院子裏的人倒是十個裏有七八個臉色窘迫,偷偷地将自己的壽禮往不顯眼的地方藏。苗子茜偷偷瞄了一眼石楊氏,只見石楊氏揚起下巴笑得得意,輕蔑地看了看那些藏壽禮的人。想起前些日子村裏傳言石老大百年難得一遇地下地幹活兒的時候竟然挖出了一塊上等古玉,苗子茜想,只怕石楊氏這次是把那塊古玉拿來作為壽禮了。
石楊氏感覺到別人的注視,扭頭看了過來,苗子茜早已先一步別開了臉。石楊氏看了苗老大面前的木匣子一眼,不屑地嗤聲。
苗子茜只當是沒聽見,暗地裏給苗老大加油鼓勁兒!
獻禮答詩自然從客廳裏坐着的貴客開始,所謂的貴客,就是指那些在石家莊有金錢有地位的人,譬如小商販,譬如小地主,他們拿的壽禮自然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的手裏所能比的,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石顯對石家莊的統治,所以石顯對他們格外禮遇。
Advertisement
因為隔着一定的距離,石文翰所作的詩苗子茜聽得并不真切,那些貴客所獻的壽禮苗子茜也看不清,偶爾聽進去兩句詩,由于石文翰作詩講究用詞和用典過了頭,美則美矣,但根本聽不出別人到底送的是何東西,只能從石顯爽朗的笑聲裏推測,估計價值不菲。
客廳裏貴客獻完了壽禮,就輪到院子裏的百姓了。
苗子茜一個一個地仔細看過去,大多數都是些普通的了賀禮,諸如讨好石顯的銅錢串的或是金銀線繡的壽字,讨好石文翰的比較難得的書冊或是筆墨紙硯之類的,也有讨好石秋蘭的自家精心紡織的布匹,等等,不一而足。
苗子茜覺得,從花費的金錢上評價,倒是都比自家準備的壽禮值錢,可是構思上就沒有自家的那麽精巧了。苗子茜想,若不是先前開罪了大小姐石秋蘭,憑着這份“獨出心裁”以及因為做裝運奇石的木箱子跟石顯建立起來的關系,或許自家的這份“舐犢情深”兼“金山銀海”會在同等價值上下的壽禮裏奪魁呢!
一邊看別人的壽禮,苗子茜一邊聽石文翰作詩,還要苗子路仔細地聽着,學習借鑒,畢竟石文翰是在縣學裏學過的,倒真有些真材實料。但聽了幾首,前世于中國文學頗有研究的苗子茜連連搖頭,覺得石文翰詩作得倒是有水平,可惜于遣詞造句上過于雕琢,少了份随意灑脫、情真意切,匠意十足,實在算不上是上等佳作。
苗子茜個人覺得,石文翰清高過了頭,有時候財物倒真是表達情感的一種最為真實、實在的手段。這石大公子,估計是從小錦衣玉食,不知民間疾苦,又到縣學裏讀了幾年書,便自以為是林間高士,視俗世的一切為污濁,生怕自己沾染上了一丁點兒。要知道,在座多沒有讀過什麽書,有些認識自己的名字都極為困難,誰知道他石大公子詩裏的那些生僻的典故,佶屈聱牙的字眼?雖然鼓掌叫好得熱鬧,也不過是看在石顯的面子上,在她周圍,就有人小聲抱怨石大公子為人冷傲,不平易近人之類的。
看了一眼身邊一臉崇拜地看着石文翰的苗子路,苗子茜嘆息,拍拍他的小腦袋,可不想自家弟弟有一天成了石文翰那樣的掉書袋,一點靈氣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