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幾位道友不上來聚一聚嗎?”
黃世傑看向秦長歌幾人淡淡說道。
其餘人也好奇的看過去,那晴月淡淡一笑道:“諸位仙長,若是不嫌棄的話,不妨上來喝杯酒水如何?”
慕容瑤幾人看向秦長歌。
尤其是慕容瑤,眼中帶着殷切之色,她剛才就想上這艘大花船看看了。
“那我們便卻之不恭了。”
秦長歌淡淡道,身影一躍,輕飄飄的上了數米高的花船,其餘幾人也紛紛跟上。
至于原先的那個船夫,早已經驚呆了。
沒想到,自己居然搭了幾個修仙者。
這,這……回去後一定要跟同行好好吹噓一波。
花船上,晴月讓人多準備了幾個位置,招待秦長歌等人。
“幾位道友,既然來了,不妨摘下面具,坦誠相待吧。”黃世傑淡淡說道。
而伴随着面具摘下,秦長歌的真實面目流露出來,晴月眼中浮現出一抹異色,公子無雙,不外如是。
“在下自在門柳玄風。”
柳玄風為衆人介紹起幾人,而自在門三個字一出,不少人為之嘩然。
畢竟,這可是大乾王朝四大門派之一。
Advertisement
黃世傑也露出玩味的笑容,“自在門,有意思。”
而當柳玄風介紹到秦長歌的時候,衆人更是倒吸了一口冷氣,露出駭然之色。
“自在門聖子,劍仙轉世的秦長歌!”
“果然如傳聞中一般,風采斐然,那額頭上的銀色劍痕,想必就是劍仙轉世的證明。”
“沒想到能夠在此地一睹劍仙風采。”
衆人不敢相信,尋常的修仙者對他們來說便會很少接觸到的大人物了。
更別說,聖子,還是劍仙轉世的這一類存在。
這就好像,一個貧民突然遇到了當朝皇上,而且還跟對方坐在一起吃飯一樣不可思議。
“劍仙轉世……”
黃世傑看着秦長歌,打量着對方。
秦長歌雖然沒出過自在門,但這個劍仙轉世的名頭卻早已經傳遍了大乾王朝,他自然也是有所耳聞的。
“諸位,詩會繼續吧。”
晴月見衆人的心思全都落在秦長歌的身上,再這樣下去,大家都不用做什麽,幹看着對方了,便提議道。
“好。”
衆人回過神來,內心雖然對劍仙轉世還很好奇,但也沒在一直看着對方。
“剛才已用‘湖’‘山’為主題做過詩了,我看今天月色甚美,不如這一次用‘月’為主題作一首詩吧。”
坐在黃世傑旁邊的一個青年淡淡笑道。
“好,那便依黃兄所言。”
“哈,那便開始吧。”
衆人也沒有拒絕,而在那黃兄旁邊的黃世傑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接着,衆人開始冥思苦想。
“師兄,你們會作詩嗎?”
慕容瑤悄咪咪的問柳玄風,葉天逸幾人。
柳玄風搖了搖頭,其餘人也都是面面相觑,一臉為難的模樣。
“我這十幾年來都在自在門中修行,哪會作詩啊。”
“我也一樣。”
“那豈不是要丢臉了。”
所謂術業有專攻,他們雖然是修仙者,但像這種詩詞歌賦,卻是他們的弱項,哪裏比得上在場的才子佳人?
“我先來。”
一個青年站了出來,高聲吟道:“月弄波上勾,光陰盡一燈……”
“好!”
“不錯,不錯。”
一首詩寫完,衆人皆是鼓掌叫好,其餘人也一一說出自己的寫的詩。
此時。
黃世傑站了起來,高聲吟道:“晴天春意并無窮,月移花影過庭除。絕頂歸雲過竹邊,色幌寒金酒滿樓。”
此詩一出,衆人頓時露出回味無窮的表情。
“好詩,好詩啊。”
“不愧是仙人,此詩雖只有四句,但卻引人無限遐想啊。”
“千古名篇,不外如是啊。”
黃世傑做的詩極好嗎?
也不盡然,但關鍵是這首詩乃是黃世傑所做。
這就不一樣了。
就算是不好,也要說好,敢不給仙人面子,活膩了吧。
“等等,你們沒聽出來嗎?這首詩,是一首藏頭詩啊。”
一個青年笑道:“此四句詩的第一個字連在一起,便是……晴月絕色!”
此言一出,衆人更是嘩然,看向晴月姑娘。
“這首詩,送給晴月姑娘。”黃世傑朝晴月拱手一笑,眼中帶着款款情意。
“多謝公子。”
晴月雖然有點驚訝,但很快便回過神來了,淡淡一笑。
這些年來,不少達官貴人,王候世爵為了讨她歡心,可謂是花樣百出,一首藏頭詩,并不算什麽。
唯一的區別便是,黃世傑是一位修仙者。
看到晴月反應平淡,黃世傑眉宇微蹙,但随即便舒展開來,他不信以自己的身份,還拿不下一個凡間女子。
“對了,不知道自在門的幾位,可有什麽佳作,拿出來讓我們品鑒一下。”
黃世傑看向秦長歌幾人淡淡一笑。
幾人面面相觑。
最終,只有慕容瑤咳了兩聲,說道:“月照一山明,雲雨已生風……”
她勉強寫了一首,在衆人看來,不好也不壞。
“就這?”
黃世傑卻是輕笑一聲,看着柳玄風等人,道:“諸位不會就靠一個小姑娘來撐門面吧。”
聽到他的話,柳玄風幾人眉宇一蹙,有些不滿。
這黃世傑,對自在門似乎懷有敵意啊。
“怎麽,劍仙轉世怎麽不說話呢?”黃世傑将矛頭指向秦長歌玩味一笑道。
柳玄風更加不滿了。
他正想要說些什麽的時候,一個淡漠的聲音響起了。
“一首打油詩,便讓你驕傲至此嗎?”
是秦長歌說話了。
黃世傑眉宇一挑,“打油詩?哦,那我倒是想看看道友有什麽絕世佳作。”
“既然你要自取其辱,那我便不妨成全你,你且聽好了。”
秦長歌喝了杯酒,潤潤嗓子,“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這兩句詩一出,晴月頓時眼前一亮,朝身邊的侍女道:“快,拿來筆墨,将此詩一字不落記下。”
秦長歌所作的,正是蘇轼的水調歌頭。
在前世那個文采粲然的古老文明中,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詩人,而在數之不盡的詠月詩篇中,水調歌頭無疑是不得不提的一篇。
甚至有‘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的說法。
可見,這篇千古名篇在詩詞中的地位。
而在今夜,一個恬不知恥的穿越者,将這首千古名篇搬運到了異界。
今夜過後,水調歌頭将在這個世界上的文壇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婵娟……”
随着最後一句落下,滿船寂靜,無人言語,所有人都沉寂在這千古名篇所描繪的意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