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步入盼望已久的學校
一起考上的有劉雲,李小芳李曉林,還有兩個‘護身符 ’劉純武張小虎等人。收到了錄取通知,李建華和孟來英很是高興,只要是孩子能夠上學,兩夫妻是盡力支持,哪怕自己再苦再累,都毫無怨言。
李樂本人認為那是意料之中的事,沒有太大的驚喜,只是她知道上高中,又得給家裏添一筆不小開支,學費,鋪蓋,蚊帳、毛巾、臉盆還有生活費等等,她還正在為此發愁呢,這孩子天生就懂事。
為了不給家裏增加負擔,她只好趁這暑假期間,除了幫家裏做些家務活外,每天抽出很多時間來織些衣物之類的東西,委托劉純武的姐姐來賣,就是劉雲叫她去玩李樂都謝絕了,平時也很少出門,一心一意地抓緊時間來織衣物。
由于天氣炎熱,酷暑難耐,就即使有時間來織,也是進度不大,因為手上老出汗,所以到了快開學之前,李樂把暑假織的衣物和着平時織的湊到一起,才賣了七八十塊錢。
李曉林也織了點衣物,李樂一并都幫着賣了,所以孟桃英(李曉林娘)也非常高興,一個勁連連道謝!
錢雖是不多,供她上學的一切費用綽綽有餘,這讓孟來英和李建華很是誇贊她,感覺這閨女就是上天派給他們家的福星!
新的學期又到了,因為離家太遠,一個星期才能回家一趟,一起的同班同學基本上都是扛着行李上學去。
報名那天李樂和幾個哥們、發下、閨蜜,大家一起挑着行李整裝出發;從家裏去高中需要兩個多小時的走路,大熱的天,幾個人一路上汗流浃背,走一路歇一路很是辛苦,要說在舊社會:十年寒窗路苦讀,為了一朝能進京為官。
可如今十年寒窗苦讀,卻為了他日找份好的工作謀生。經過好幾個村莊,然後穿過鎮集市街,再過鄉政府一條街,又穿過一座廊橋就到了。
剛剛來到校門口,只見那高高的大門上方,挂着一幅紅底黑字的醒目橫幅:熱烈歡迎新生來某某學校入學,大門兩邊是一人多高的圍牆,牆外是綠綠匆匆的參天大樹。
一進學校大門,中央立了一塊碩大的石碑,石碑上書寫着幾個醒目的大字:以教育為本。下面石碑是還寫了些黑板報,專欄,好人好事,批評專欄等等,還有新生入學提示專欄等。
靠門口院牆前面兩邊是學生教室,左右兩邊一邊一排也是教室,做成四合院的形式,靠後面一大排全部是教師住宿以及辦公地點,靠左邊的第二排就是女生宿舍,第三排前面一棟是男生宿舍,後面一棟就是學校的飯堂,還有飯堂師傅的宿舍。
院子裏熙熙攘攘的長着幾顆參天大樹,靠學生宿舍空地上,拉有一排排的鐵絲,上面花花綠綠、五彩斑斓的曬了很多衣服與被子。
從院子的後門出去,就是一個很大的操場兼籃球場,在後面就是山地,總觀來說,學校是面向街邊的一條長長的河流,背靠一大片的山地,座北朝南,相比以往李樂所有的學校來說,顯得氣勢磅礴、環境優美,人來人往熱鬧了許多。
無論是從學校外觀,內在的擺設,還是老師級別都是上了一個大的臺階,他們幾乎都是有一定學歷,或是經過培訓出來的教師,而以前在初小學校裏的老師,一般就是高中水平,也有一些還根本沒有讀過高中,所以無論從宏觀還是從硬件來看,差距就很大。
哥們幾個進到學校,先是看了一下自己的分班情況和分宿舍的位置。
Advertisement
确定了位置以後大家都分頭行動,把行李放好,然後去各自的教室裏報名。李樂跟劉純武分在理科一班,李曉林跟張小虎分在理科二班;劉雲李小芳均在文科,只有一個文科班。
女生宿舍是用床隔開兩半,李樂李曉林住一起,在後半截,而劉雲李小芳住一起在前半;,男宿舍裏就兩個守護神還住一起。
把行李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就都去各個班級裏報名,李樂的一一班在右邊中間一排的第二間,等她來到教室門口,裏面還有一堆人圍着,遠遠的看見劉純武正在交學費。
中央坐一中年男人,四十來歲,低着頭邊做筆記邊數錢,平頭頭發有些枯黃,一米七的樣子,長臉單眼皮,不大不小的眼睛,長鼻梁,嘴唇有點厚,身穿一件白色襯衣,套一條深藍色褲,腳上是一雙黑色的絲襪黑色的涼鞋,一眼望去整個人還算精神、利落。
教師的中央,擺了二十四張桌子,可以容納四十多位學生,前面的黑板上用紅白兩樣粉筆寫着幾個醒目的大字:熱烈歡迎新生到來!
教師的兩邊和後面的牆上,熙熙攘攘的貼了一些j□j、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的畫像與偉大的名言語錄。
屋裏屋外人來人去,待李樂進去,那劉純武就已經辦完了一切手續出來,很是不好意思地紅了個臉沖李樂笑了笑,好像見鬼似的逃之夭夭。
這樣突如其來的轉變讓李樂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剛剛還一起挑着行李來的,就這樣走了一遭,一下子變了個人,時熱時冷,情窦初開的年紀真讓人捉摸不透,幸虧李樂不在意。
等李樂報名完了,那李曉、林小芳她們也搞定,總算是步入了這盼望已久的學校。
不愧是閨蜜同村好友,還有劉雲,因為是第一次離開爹娘出遠門,難免有很多東西不是帶得齊全,例如:飯盒、臉盆、毛巾牙刷牙膏,還有女性用品之類,幾個人湊一起去河對面的集市裏,添加一點需要的東西。
她們有說有笑地;來到橋上的時候,都不禁的贊嘆了起來,李曉林‘哇塞’了一下,長這麽大有的人才第一次看到這樣好看的橋,她們一夥恐怕就李小芳見過多次,因為她姐姐就住在附近不遠的鄉鎮府宿舍。其餘人平時來過集市上,可根本很少來到後邊這座橋。
從橋上往兩邊望去一條玉帶似的河穿橋而過,河岸兩邊有點是綠油油的稻田,還有看滿黃花的油菜,河邊偶爾長了些樹木、東一塊西一塊青灰色的瓦房,每到了做飯時間,那屋頂上升騰着寥寥炊煙飄向那浩瀚的天空,別有一番美景。
近看這橋下的涓涓流水清澈見底,還不時能看見有魚兒在歡快地游來游去,如是丢下一塊石頭下去,就會濺起碧玉似的水花,等你在靜下來看時,那些魚兒瞬間就不見了蹤影。
這橋身是有混凝土做成的,下面一共有五個大大的圓形拱橋橋墩,就是靠着五個橋墩來支撐着橋面,橋面上有覆蓋了一層厚實的木板,兩邊還有般人高的扶手,扶手的中間夾雜着一根根粗大的圓形立柱,大概有二米高,上面鑲嵌有一排排的橫梁,沒有用一個螺釘,就憑着能工巧匠用師傅的智慧,把整個木架打孔連接而成,也看見一絲絲的縫隙。
橫梁頂蓋上一層暗紅色的琉璃瓦,橋面的扶手和立柱以及橫梁都是暗紅色,從這邊橋頭望去,好像是一只暗紅色的游龍,氣勢恢宏,古樸典雅。難怪古往今來,一些文人雅士,總是游走于小橋流水之間,不禁感概,甚至詩興大發,娟寫出一首首金典絕句、千古絕唱來。
只可惜本美女不勝才力、空造就了一身好皮囊啊!只有那一丁點的小農意識,無論咋樣,必須讓家人過上好日子,奔向小j□j活,如果哪怕還有一丁點希望的活,也好帶動一下周圍滴人過上好的日子!說起來是不是有些‘俗’,這豈止是‘俗’那是相當的‘俗’喔!
不瞞你說,幾個人看了半天玩了半天,也只是覺得新奇,沒有什麽感概,現在時間不早了,只見李小芳提出來說:“喂,該辦事去了,已經不早了,咱們就在外面随便吃點,還得趕上下午蒸飯呢!不然明天早上又沒飯吃。
于是她們一同來到市面上,随便吃了點,買好一些用品,物件就回了學校。
第二天上午,學校全校師生就在教室外面的空地上,帶上各自的凳子,坐在石碑後面,開始了新的一年開學典禮,也歡迎這次新生的到來。
只見中間石碑上面寫着:熱烈慶祝新學年開學典禮,歡迎新學年的新生到來!
石碑後面從高一到高二按順序、按各班名次排列而坐,一個班主任帶一個班學生,有條不紊地坐着,石碑的前面主席臺,有學校校長、教導主任以及其他的校領導,還有鎮黨委領導以及鎮教育部的領導作了慢慢一排。
首先是陳校長講話:現在宣布,本學期的開學典禮開幕!一陣熱烈的掌聲、、、、
陳校長,五十來歲,滿臉創傷的模樣,顯得有些老卻很精幹,黝黑的皮膚,堅毅的眼神,一股不服輸的性格。他任教三十多年,從一個毛頭小孩,一步步走到今天,經歷了無數的坎坷。
從j□j,住過牛棚,插過隊,挨過批鬥、上街游行等等,最後還是穩穩地坐在了全鎮最高教育機構位置上,憑的就是他那不服輸的性格、還有他那滿腹經綸,才華橫溢學問。
他帶領着全校師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大學生,始終堅定不移地走在教育事業的最前沿,哪怕擊倒了爬起來,再擊倒又再爬起來、、、
此時的他站在主席臺上笑容可掬地說道:
第二:歡迎各位黨委、鄉鎮政府領導能在萬忙之中來參加本校的開學典禮表示衷心感謝!一陣熱烈的掌聲、、、、
向再坐各位老師多年來辛苦教育事業、對本校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接着:向全校師生表示感謝!掌聲、、、最後,要特別這一期新來的同學表示最熱烈的歡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裏好好學習、努力進取為本校争光!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接下來就是鎮政府領導一一講話。
在接下來就是學校其他領導講話,各班主任一一發言,安排各班級學習事宜,教學老師分配問題,飯堂管理以及各班級教室、宿舍的清潔管理等等。一切的一切安排完畢。
最後校長宣布:開學典禮結束,請大家有次序的回到各個班教室,謝謝大家!
回到教室李樂班裏的主任王老師,有重複地講了一遍關于學習安排,宿舍安排以及班幹部安排等等,接下來就是三天的集訓以後,就開始正式上課、、、、、、
初次來到學校,李樂就嘗到了一種挫敗感,以前一直是班幹部的她,現在狗屁都不是,同樣其他的幾個哥們都是如此,人們常常說:天外有天,還真一點都不假。
從那個小小的學校,衆星捧月的待遇,突然走進這樣一個陌生的大學校,冷若冰霜的感覺,那種失落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每天扳着指頭數,恨不得馬上就是星期天,她好像經常夢見自己與爹娘和哥哥他們一起吃飯、聊天的情景,就是提不起精神。
小時候的守護神劉純武、張小虎打進高中以來,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張小虎很少見面即使不小心碰上,也只是相視一笑,而劉純武天天在教室見面,确好像老鼠見到貓似的躲躲藏藏,不像以前那個守護神了,更像一個陌生的過客。
幸好李樂和李曉林分在同一室住、吃,還是同一張床睡覺,那種關心同以前一樣一如既往的海枯石爛,親密的像一對情侶。當然兩個人談到更多的還是家裏。而劉雲與李曉林也只是偶爾見見面各忙各的學習。
好不容易熬過了一星期,這一個星期好像過了一年,李樂和李曉琳迫不及待就收拾東西去約李小芳和劉雲回家,可她兩都說有事,不能一同回,李樂只好跟李曉琳走了。
回到家裏,感覺親切了很多,這時候正趕上挖花生,接下來還要收割晚稻,家裏人都忙得不可開交,李樂家現在算是勞力大戶,所以平時李樂也從不外出幹活,基本上跟李曉琳一樣在家中做些家務之類的活計。
吃過晚飯,李樂打理完一切家務,坐在院子裏織起衣物來,爹娘一個勁問李樂在學校的情況,看見她眼眶都廋了一圈,很是不放心的樣子,可樂只是一一回答,一切很好,還特意安慰了他們幾句。
看到爹娘他們那樣辛苦,還如此的關心自己,李樂鼻子一酸,還是忍住不讓眼淚流出來,很快就到了上學時間,李樂實在是不願離開這個雖然簡陋卻裝滿了無限溫暖的家。
連走的時候爹娘又塞了一些錢李樂,還一再囑咐她要好好照顧自己,然後他們才去忙自己的事,李樂也捏着鼻子心酸地和李曉琳李小芳一道回到了學校。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