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村裏人的趣聞
一覺醒來,天也是大亮,李樂只覺得頭昏腦漲,兩眼昏花,打了個大大的哈欠,伸了下小小的懶腰,又睡了會兒,才穿衣起床,腦子裏面又想起昨晚上她這麽忽悠人的精彩片段,不禁抿着嘴角、微微地睜開雙眼笑了。
她用力地睜開眼睛望了望窗外,那金色的陽光已是鋪滿了一望無際的稻田、遠遠地望去,穿着五顏六色的村民在那金色的稻田裏飛舞着鐮刀,此起彼伏。
李樂忽然才想起來,她身上還背負着一大重任,全家人都去隊裏幹活了,還得去做早飯,平時都在學校,只有在假日才幫着,沒有讓她跟着去幹農活已經是很優惠的待遇了。
這些李樂已經是心知肚明、暗暗欣喜,要擱在前世她也早就起了床,跟着大人一起去收割稻子掙那六七分工錢。于是迅速來到廚房,首先燒上一鍋開水,加上幾片茶葉少許的鹽巴,泡上一桶茶水放涼,等待一家人勞作歸來的時候解解暑,減減疲乏。
這種泡茶的技術,還是在前世的娘那裏學來的,說是幹活太勞累了,出汗也多了,也就流失了身上的很多的鹽分,茶水裏面加鹽喝下去既可以補一補鹽分,喝起來很是爽口。
接着,一邊燒火做飯、洗漱,一邊喂豬、喂雞鴨,然後就在院子裏摘了些菜備好,當然,對于這樣的家務活,在她眼裏那是不費吹灰之力,分分鐘搞定。
很快早飯熟了,爹娘和哥哥他們回來已經是j□j點鐘了,他們也一定很餓了,李樂麻利地擺好桌椅飯菜,等待他們一起用餐
爹娘和哥哥他們很快吃完早飯,稍稍休息,扯了下早上發生在稻田裏的事情。聽說是村頭那禿頭子老婆劉秀蓮跟李樂的伯母張大連吵架了,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罵了一早上,要不是村民拉的拉,勸的勸差點就打了起來。
其實,也沒什麽大事,那是昨天下午,劉秀蓮那禿頭老公放牛的時候,不小心讓牛跑去張大連家的小菜園裏,把他們家的蔬菜吃的七零八落所剩無幾。
雖然那禿頭知道是做錯在先一再賠不是,可張大連硬說他家是故意害的,那麻臉子老婆劉秀蓮哪能服氣,平時裏東家長西家短的嚼人舌頭,仗着弟弟又是村支書,人人見了她好像見鬼似的躲避都來不及。
很巧的是她這次偏偏碰上這不怕鬼的張大連,本來就蠻不講理的主,兩個人平日裏就針尖對麥芒、水火不容,攤上這種事,張大連巴不得趁此機收拾收拾那麻臉劉秀蓮,不依不饒地要他們家裏賠錢,劉秀蓮死活哪能吃這種虧,死活就不同意,就送了幾樣菜給她們家。
這下那張大連基業不從,這不從昨天晚上吵起,沒想今大早又幹起來。恐怕要得好多天,生産隊都不得安寧!
無論是在那個年代還是那個村莊,這種事情只是司空見慣,時有發生。隊長的哨聲響起,李樂爹娘李建華孟來英、哥哥李光李明李磊拿着鐮刀去了。
她也忙着洗碗、抹桌,洗衣服,一家人的衣服就堆了一大盤,還要打掃房間、雞舍、鴨舍、豬圈,因為一星期才回家一趟。李樂也盡量讓自己多幹點,徹徹底底的把前屋後院來一次大掃除,努力分擔家人的辛苦。
家裏整理完以後,還得去弄些豬草回家煮豬食。這些天家裏人一忙了,吃的就更簡單,最多就兩個菜,有的時候就一個白菜倒上一些米湯煮成一大盆白菜湯,幾點油星,對付着過。
就連豬也跟着受苦,沒有豬草煮食,用洗碗水燒開,泡上一二瓢米糠,就成了豬的食物,吃完上餐,沒到下餐,那豬就餓得在豬圈裏面亂叫亂撞。
Advertisement
人們不是常說:狗急了也要跳牆。沒想到豬也一樣,聽哥哥他們講,家裏的豬常常餓得跳了出來,跑去生産隊裏的稻田裏吃稻谷、肯田埂的草來吃,為此,被隊長劃了幾十分。
爹娘他們很是心痛,既覺得心痛豬,最主要還是心痛劃那麽多的工分。你想想,一個勞日的工分最多就十分,被劃去幾十個工分,需要一個人辛辛苦苦做好幾天的活,能不心痛嗎?
平時,村民一般情況下是不準空工,除非有人生病起不來床了;就這樣還得寫張請假條才能批準,你說一個農民搞成像軍隊打仗一樣嚴格。這就是那種年代農民的生活。
就拿收割稻谷來說吧!天晴的時候才行,萬一遇上幾天下雨,鋪在稻田裏的谷子被雨水淋濕容易長出牙來,生産隊裏的稻谷本來産量就底,一經長牙,就會浪費很多,因此在收割稻子的時候一定要看好天氣。
那種年代,國家氣象技術水平底,雖說每家每戶都有廣播,可經常出錯,農民那時候大多數是憑一輩又一輩留下來的看天氣的經驗,感覺到明天不會下雨才能去收割稻子。
要麽就是上午割完一片,下午就捆起來挑到禾場裏叫有技術的人堆成垛,上面蓋上張塑料紙、然後塑料紙上加一層厚厚的稻草,以備下雨。
要麽就是感覺晚上不會下雨,那就趕緊連夜把稻谷鋪在禾場上用牛套上石磙,把稻谷碾出來,第二天曬幹放進創庫,整整的碾一個晚上。
到了半夜,人又累又好困,有些人便鑽進草垛裏睡覺,偶爾還會安排幾個人做些夜食來吃,
比如:炸油餅,(一般是用糯米煮熟,揣成泥做成圓團,再壓成圓圓的片包上用綠豆煮熟揣成泥和一起壓成餅,然後放鍋裏炸成金黃)。
有時是炸的面窩:用黃豆白天泡好,磨成漿,再用那種特制的面窩瓢,張上薄薄一層放油鍋裏炸成金黃.吃起來香脆可口。
有的時候就做糍粑:這就比較簡單,用糯米煮熟揣成泥,加一點炒熟的米粉混合白糖就行。
村民們雖然辛苦,可每到要吃這些夜食的時候,一個個眼睛裏放着綠光,那灰黑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喜色。
因為,平時這些吃食在他們來說,那就是昂貴的奢侈品,只有在過年、或是在生産隊夜裏幹活的時候才能吃得上;也只是偶爾能有那麽一回。
如果弄的多了吃不完,那就平攤分給大家,有的人高高興興地拿回家給小孩子吃,有的就拿回家給老人吃。在那個年代,能夠吃上這些那是一種滿足的幸福!
李樂也吃過,每次都是爹娘他們把她從夢中叫醒,李樂總是賴着不肯起床,可是只要聽爹娘說是吃,油餅、面窩、糍粑;那叫一鯉魚打挺,眼睛突然放大,嘴邊留起了口水,生怕有人跟她搶似的,一陣狼吞虎咽下去,吓得她爹李建華趕緊拿來水給她,整個一個夢游情節。看到李樂這種如夢如幻的吃相,李建華和孟來英美美的、甜甜的、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這就是一個家庭主婦穿越到這丫的生活,也是七十年代村民們的苦辣酸甜生活寫照,更是李樂前世今生的親力親為;正因為這樣,她才更加心痛、珍惜着如今的每一位家人,希望同他們一起齊心協力過好每一天,每一年,還要一天比一天更好,一年比一年更好!
有希望,才能有動力。
“現在是中午時間,十一點鐘。”牆上的廣播裏一個女中音的聲音,就這樣打斷了李樂那感概萬千的思緒,也是這樣的聲音讓她知道應該去做午飯了。
回到廚房,李樂看了一下,家裏面就只有一樣青菜,又在院子裏面摘幾個辣椒茄子,弄了些蒜苗、蔥,這個時節,既要收割晚稻,又要播種油菜下去,其中的艱辛李樂當然清楚。
平日裏一個月也可能吃不上一次肉,幸好家裏還多養了幾只雞、鴨,下的蛋爹娘也舍不得吃,這時也該派上用場,她從瓷譚裏拿了三個雞蛋。這也算是家裏最好的營養菜了。
每到午飯時間,河對門那賣豆腐老頭在村頭:賣、、、豆腐啰!賣、、、豆腐啰!叫着,李樂摸了摸口袋好像還有點錢,也是平時的零花錢省下來的,拿了個碗跑去村頭買一些塊豆腐回來,那豆腐就是第二道營養菜啰!這平時家裏很受花錢買來吃。
做好一些準備,李樂邊做飯邊聽廣播,裏面的(報紙和摘要節目)她是最關心的。自從j□j同志擔任中國j□jj□j主席,打倒‘j□j’,他老人家的一系列政策下來以後,國家的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特別是沿海的發達地區,經濟一天比一天好,各行各業蒸蒸日上,尤其是工業日新月異,農村鄉鎮進工廠,做買賣的人越來越多,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
相對而言,內地一些中心城市與邊遠鄉鎮地區發展比較慢,雖然有些大中城市也開始建立小工廠、集市上也在做買賣、做生意,可畢竟封閉了那麽多年,人們還不敢大規模往這方面發展,相信随着國家政策越來越開放,這些地區也會積極行動起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李樂從小就生長生活在邊遠地區的小鄉村,這裏的鄉鎮基本上還沒有大的改變,很多地方小鄉鎮的集市上,多了些做買賣的人,比起以往要熱鬧些,農民也可以賣些雞蛋,蔬菜、水果、谷物之類的東西。
還有些地方食品店、供銷社、小型工廠開始解散,承包到了個人,農民們上街買東西也可以讨價還價,不用賣主說了算,田地也徹底分到了各家各戶,這已經給了人們很大的驚喜。
也帶給了他們一定的希望;但是這些在李樂看來,就一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終究遲早都會預期到來。
這時只見三哥李磊提着鐮刀,光着腳丫站在院子裏叫着:“哎呀!妹妹做些什麽好吃的,老遠就問到一股香香的味道。”
接着二哥李明大哥李光和李建華孟來英(李樂爹娘)也陸續排隊回來,李樂手忙腳亂地擺桌椅、飯菜準備吃飯。
他們進到廚房首先喝上一碗帶有一點鹹味的涼茶,然後坐下來休息了片刻,李樂這時已經擺好飯菜,一家人開始吃了起來,看到一桌子香香的美味佳肴。所謂的美味佳肴,就一碗青菜,一碗醋溜豆腐,一碗炒辣椒茄子,蔥花苕粉坨,外加一盆蒸雞蛋羹。
幾個哥哥一陣陣狼吞虎咽起來。只見孟來英笑咪咪地看着哥哥他們說:“喂,喂你們一個個慢點吃,也沒人跟你們搶,別噎着啦!”
“娘,好久都沒有吃到這麽好吃的菜了,您每天就弄一個大菜,一點油星都看不到,今天難得有這多菜,我們那還不急嘛!”李磊邊吃邊埋怨地說。
“是啊!是啊!弟弟說的對,您看您做的菜都快把我們給吃了,爹您說是吧!”李明李光也不約而同地跟着埋怨說。
這是,只見李建華很是溫和地對着幾個哥哥溫怒道:“呵呵,幾時還能得到你們這幫小兔崽子來埋怨你娘了,她每天那麽辛苦弄給你們吃,你們就知足吧!老頭子還沒說話呢!”
說完又轉過頭來和顏悅色地對着孟來英說:
“孩子她娘,你以後啊!炒菜的時候多加點油,現在田地已經分到自己家了,等稻谷收割完我們就把自家的田地整理出來,就按咱閨女說的,多種幾畝油菜,到了明年這時候,家裏的油根本就吃不完。孩子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菜也就一個那油還是多加點,再怎麽苦也不能太苦小孩子們,你說是吧!”
看到娘的臉顯得有些不好受,李樂也趕緊安慰着她娘道:“是啊是啊!爹說的對,娘,以後您就不用太節省了,這田地也分了,我們以後把田地種好點,根本就吃不完,還會多好多糧食、油啊!拿到集市上去賣錢呢!往後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這時,那孟來英本來拉得很長的臉,經李樂這麽安慰幾句一下子舒展開來,馬上調頭對着李樂用筷子敲了敲她的頭笑眯眯地說:
“傻丫頭,就你古靈精怪,長着一張甜嘴還會安撫人了,要不讓那幾個兔崽子把娘給冤死啦!”說完還笑嘻嘻的朝李光李明和李磊瞪了幾眼,吓得幾個哥哥漲紅着臉底下了頭吃飯,再也不敢出聲。連李建華也只是悶着頭吃飯。
今天的這頓飯孟來英感到有些委屈,經過李樂這麽安慰幾句,總算是雨過天晴,很快一大桌子的飯菜吃的精光,連鍋裏的鍋巴粥也一點不剩,只見二哥李明捂着肚子說:“啊!今天吃的真是太舒服了,妹妹,你以後還多做點,二哥我都有點舍不得你走了。”
“二哥說的也是,你就不走了吧!你一走我們又該受苦啰!”李光李磊接着訴苦道。
這時只見孟來英狠狠地瞪了他們幾個一眼,然後起身去外面收衣服去了。
李建華坐在廚房門口拿着用紙包的煙長長地吸了一口,用深邃的眼神望了望哥哥他們,然後語氣溫和地說:“你們啊!不要這樣講,你娘吃的苦就你們幾個加起來也不夠,你娘也是為了這個家,都一個個這麽大了,還不如你妹妹懂事!”
幾句語重心長的話,說得哥哥他們慚愧得紅了個臉,不好意思慢慢地一個一個走回了他們的卧室。李樂一邊聽到這些話,一邊收拾桌椅碗筷,心裏也很不是滋味。
眼前的爹可比起當初自己剛剛穿越來時看見的爹,那是千差萬別,短短的五六年,那黝黑的臉上爬滿了皺紋,深邃的眼睛明顯感覺到無比的疲倦,烏黑的頭發變得斑白;
雖然人還是那麽的高大魁梧,心還那麽溫和善良、細致入微;對幾個孩子無比痛愛,尤其是對這個閨女李樂更是倍加呵護,可是才四十出頭的人,一下子好像老了十幾歲。
再想想現在的娘,以前枯黃的頭發也抽出縷縷白絲,那張明顯營養不良的臉變成了灰黃,瘦弱嬌小的身軀顯得更加單薄,一雙粗糙的大手爬滿了一道道溝紋。
讓人無法想象,就是這樣的一個女人,從早到晚屋裏外的忙個不停,毫無怨言地撐起這麽大的家。無論家裏怎麽窮,還要供她們幾個上學,吃好穿暖。
想着想着不禁淚流滿面,傷心之餘忽然想起還坐在門口的爹(李建華),這時李樂才發現李建華的人早已經走了,家裏面空空無人,寂靜無聲,只有雞鴨貓狗陪伴身邊搶着地下吃剩的食物,其他人全部去收稻谷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