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堂哥李達的婚事
第二天一早,劉海吃過早餐就提着背包回去了,連走的時後,才想起來背包裏拿出這次新跟李樂買來的一雙白色的高跟皮鞋,還讓李樂試穿了一下,穿上高跟鞋的李樂笑眯眯的在劉海的臉上親吻了幾下,還嬌聲嬌氣地對他說:“劉海哥,謝謝你!我愛死你啦!”
劉海也邪魅的一笑,在她的臉上也親吻了幾下才滿意地走了,連走時對李樂說道:“記住,明天下午四五點鐘,我來這裏接你去我家,明天見!”還對着李樂飛吻了幾下。
李樂也連忙回道:“不用啦!在你們村的路口接我們就行!”
看着眼前的妖孽男人,李樂真沒想到他還挺風趣幽默,而且還會痛人!常常跟李樂買禮品買衣物;在以前沒有跟劉海在一起的時候,以為這個妖孽男人整天不言不語,孤陋寡聞悶葫蘆一個,沒想到他還有這樣可愛饒人喜歡的一面,她算是找對了人,後悔前世時不該放手。
不過,李樂在前世的時候,跟現在一樣,既風趣幽默落落大方,又喜歡撒嬌粘人,只不過沒有現在睿智、有膽識、有沖勁,就因為這一點,才錯過了很多不該錯過的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包括親情、愛情與友情!以及職業與事業!
所以,來到這一世之後,憑着閱歷與經驗,再也不想重韬覆轍,只要有半點機會她一定努力争取,絕對不會放棄,不會錯過!珍惜現在的親情愛情與友情!
第二天一早三哥李磊也來到了服裝店看門,而劉雲也在她爹的幹貨攤裏賣貨,李樂只好叫哥哥李磊跟劉雲一起明天下午晚點提着禮物去劉家屯的路口等她。還交代他們倆一定要親親熱熱的回他們家裏,故意暴露她們倆的關系。
吃過早餐李小芳就來約李樂一起回家了,她們倆穿成像孿生姐妹一樣,最裏面是一件白色襯衣,套一件紅色羊毛衫,再穿上李曉林做的套裝。
李樂是軍綠色的,李小芳則是淺藍色,外面再套上一件黑色的呢子長大衣,高跟皮靴,脖頸上圍了一條圍巾,一人帶一頂水紅色的帽子,黑色手套,這些都是李樂精心挑選打扮成,整個像二十世紀的摩登女郎。
李樂還提着一臺三洋,另一邊挎着黑色背包,兩個人一前一後來到村裏,伯父伯母家就在村口過來兩個門,遠遠的望去,一片青色的瓦房,連三兩重,老式樣的大門與窗戶,窗戶很小,使用木框做成,大門上貼着紅紙對聯:
上聯是:萬裏長征欣比翼下聯是:百年好合喜同心橫批: 比翼同心
門口和上下堂屋裏,聚集了很多的客人,這些客人大部分是村裏的人,也有堂嫂家裏來的人,他們都好奇擡眼傻傻的望着李樂和小芳,沒有人認出來是他們倆,就連她們倆的爹娘也恐怕不知道是她們倆。
看着家人傻傻的呆望着,李樂和李小芳不禁一邊撲哧撲哧的笑了起來,一邊忙着跟門口的客人招呼,見到堂哥李達也站在堂屋,李樂快步走過去招呼道:“堂哥,恭喜你啊!這個拿着,只是妹妹送給你和堂嫂的結婚禮物,一點心意!”
李達忙接過禮物傻傻地望着李樂說:“堂妹,原來是你呀!大家還以為是哪個大城市來的大明星哎!來就來呗!還送這麽好的禮物幹嘛!快,快我們正在等你們兩個一起去接親呢!”
這時,伯父伯母也從房裏鑽出來,媒人黃桂枝李佳亮(李小芳爹娘)還有堂嫂堂哥李飛張春鳳、大哥李光二哥李明等也出來了,李樂李小芳忙着跟他們一一招呼。
又跟伯父伯母道喜,看着堂哥李達兌給伯父伯母的禮物,他們感到有些好奇,聽說是李樂送的,更是客氣地說道:“樂樂啊!你爹娘都送過禮了,你一個孩子家,就不用破費了吧!”
Advertisement
李樂連忙笑了笑對他們說道:“伯父伯母,這是小侄女的一點心意,您就收下吧!我爹娘送的是他們的一片心啊!也是應該的。”
“那好吧!難得侄女有這份孝心,那伯父伯母就收下啰!你們兩個吃過早飯了吧!沒吃的話,就去廚房叫你爹娘弄點吃的給你們好嗎?馬上你們兩個就要随李達一起去接人啦!”
站在一傍的黃桂枝對李樂李小芳笑呵呵地說道:“看你們倆個,打扮成這樣,差點都沒認出來,這裏面又穿着套裝,外面還穿着這麽長的大衣,又是帽子又是手套的,應該不會冷了吧!”
只見李小芳笑嘻嘻地對黃桂枝說道:“娘,當然不冷,這帽子手套都是李樂織的,大衣也在她店裏拿的,還有這套西裝是李樂設計,李曉林幫忙做的呢!我兩一人一套,好看吧!”
黃桂枝連忙有些歉意地回答道:
“好看是好看,李樂這丫頭還真是能幹善良,那天我跟你爹(李佳亮)一起從你店裏回來,路過她的服裝店買了兩件棉衣,就身上穿的很好看吧,質量又好,她硬是不肯收錢,最後還是打本賣給我們,你說她還會打扮人,你們兩個穿成這樣,還真像一對雙胞胎姐妹呢!你要跟李樂一樣有本事就好啰!”
“娘啊!你又來了,就不能給你閨女留點面子呀!”李小芳撒嬌地說道。
傍邊的人都呵呵笑了起來,二哥李明堂哥李飛還有在場的那些人都叽叽喳喳地說着:“趕明我們都去樂樂的服裝店買衣服,你可要打本賣給我們喲!
還有小芳,我們去你的批發部裏買東西也不準賺錢!”有的還不停地誇贊李樂和小芳。只見李樂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嬸嬸,我哪有大家說的那麽好,你看,小芳不也開始做買賣了嗎?您不知道他們店裏的生意很好耶!到時候您們老兩口就看着她賺錢來給您們用吧!還有啊!曉林也是一樣,不也開縫紉店了嗎?她做的衣服也很好看啊!其實她們都很優秀,我還要跟他們學呢!”
這時,孟桃英(曉林娘)孟來英(李樂娘)聽說李樂李小芳回來,也從廚房裏走了出來,看見她們倆這身裝扮,半天也沒認出來,李樂李小芳忙上前打招呼,只見孟桃英對他們倆說道:“曉林跟你們做的西裝好看嗎?來,給我們瞧瞧!”
李樂和小芳忙脫下外面的大衣給他們看,整個屋裏面的人都驚呆了,一個勁的誇過不停,還說她們倆真像電影裏面的演員。
正在這時候,伯母慌忙地跑過來跟媒人黃桂枝悄悄說道:“桂枝啊!時候不早了,趕快帶他們去接親吧!今天結婚的人多期大,還是盡量早去早回吧!”
随後,新郎官李達走在前面,後面一群人跟在後面,有媒人黃桂枝老媒婆徐阿姨,接親的李樂李小芳,還有堂哥李飛二哥李明大哥李光等等一行七八十來個人,在證婚人李佳亮點燃的鞭炮聲中出了門。
經過了幾條小路來到河邊的一座小橋,過了小橋又經過張家巷村還有一個劉姓的村莊,再走幾條小路就到了徐家村,村裏面大部分是老式的青磚瓦屋。
只見女方家裏的門口上集聚一堆人,有的一個男客人拿着一封鞭炮,點燃準備迎接男方的接親的到來,李樂和堂哥李達一行人來到大門口,那鞭炮噼裏啪啦就響過不停,大門緊閉,必須要李達拿出紅包還有開門禮才會給予進去,這是農村千百年來的一套風俗。
等付過開門禮之後,就撒上一些糖果來表示熱鬧喜慶,那時候,新郎新娘除了穿着上比平時講究之外,新娘也沒怎麽打扮,男方過來的人稍是休息之後不久,女方就忙着收拾嫁妝,準備出行。
一般女方必須要六個至八個同村的姑娘,陪着送新娘一起去男家家裏,還有幾個挑着嫁裝的行人同去,岳父岳母還感覺不舍閨女就此離去,将以哭來表示歉意與不舍的心情!
随着女方家門口的鞭炮聲響,李樂和李小芳就拼命拉起不舍離去,還抱着爹娘哭泣的新娘出了大門,而閨女的爹娘卻拉住李達哭訴着,希望這個準女婿今後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的閨女。
挑着嫁妝的行人走在最前面,李樂李小芳護着新娘跟在後面,李達這時也安撫好岳父岳母跑着追上李樂李小芳和新娘子,還有那幾個陪送的姑娘,這時,堂哥李達摟住新娘關心安慰着她,幫她擦去臉上的淚痕,撫平她不舍爹娘的苦痛心情!
好不容易哄好了新娘子才走過中間的一個村子,那幾個陪送的姑娘就不肯走了,笑堂哥李達給糖果吃,還要什麽過橋禮,堂哥左看右看,只見前面靠村村口那邊有一段石板路,卻根本就沒見着什麽橋,看着新娘子也跟着幾個姑娘一樣不肯走,實在拗不過,只好拿出糖果來分給她們,又付了一筆小小的過橋費,
這才領着新娘子往家裏趕去,好不容易來到張家巷村河邊的小橋頭,只見那幾個陪送的姑娘又站着不走了,新娘子也陪着不走。
河對門那邊的橋頭上聚集一群李家灣村村裏的頑皮小孩,嘻嘻哈哈的在等着新娘新郎過橋去,都拿着一些棍子、刺條叫過不停,還不時對着新娘子說些好笑好玩的髒話,弄得新娘子也不敢過去。
在橋頭足足傻站磨蹭了半個時辰,堂哥李達為了早點結新娘子回家,又拿出一些糖果,一人給了一份小小的過橋費,他們才笑着向橋頭那邊走去,剛剛過來橋,李家村裏的那些俏皮的孩子把新娘子團團圍住,
拼命地往身上頭上紮刺球,有些大孩子還胡亂的在新娘子身上揉來揉去,李達趕緊去護着新娘子,拼命往家裏面跑去,直到護着新娘一直跑進新房裏 ,才算躲過這幫頑皮的孩子。
這時,大門口鞭炮響起,堂屋上下鑼鼓齊鳴,李樂李小芳才算超額完成任務,把新娘子接回家裏,又幫忙招待女方那邊來的幾個陪送的姑娘;
而後,進廚房跟她娘孟來英李建華孟桃英說話聊天去了,新娘新郎在新房裏稍是休息收拾,然後牽嬌娘馬上端來兩碗婆婆做好的雞湯,給他們吃,又斟滿兩杯喜酒,在牽嬌娘的見證下喝一個交杯酒,牽嬌娘跟新郎新娘祝福些百年好合,早生貴子之類的祝福!
這時,堂屋外面的證婚人以及牽嬌娘又趕緊叫着新娘與新郎出門來拜堂。
過來一會,堂哥李達護着新娘子來到堂屋的上堂,證婚人宣布拜堂開始,鑼鼓停了下來,只見證婚人喊着:一拜高堂!二拜爹娘!再夫妻對拜!随後就是公公婆婆上前來受禮送紅包!
接着,就是家裏的七大姑八大姨的拿着紅包上前來獻禮,少則二十、五十,多則一百二百塊錢不等,再就是親朋好友上前來受禮!
最後,證婚人宣布:受禮完畢,鳴炮,鑼鼓又聲聲響起,歡送新娘新郎進入洞房!
頓時傍邊的小孩子小夥子一起沖新娘新郎圍過去,有的用鍋底粉來抹黑他們的臉,抹黑媒人的臉,有的用鑼錘去敲打他們的頭和媒人的頭,有的用刺球去紮他們,吓得新郎新娘拼命往房間裏跑去,也弄得媒人黃桂枝一臉的黑油,頭發亂糟糟的好不熱鬧!
那時候的結婚都是這樣,在結婚那天打得新郎新娘與媒人都四處亂逃,有仇的必報,無仇的也要湊個熱鬧,不然就沒有了機會,無論這些人怎麽跟新郎新娘開玩笑都得裝着高興不能發火,這就叫越打越發。
到了晚上,主人家還要請村民,一家一個的人,來家裏喝喜酒撒喜帳,這時候,新郎新娘畢恭畢敬坐在床上,等待着撒喜帳的先生,拿出米炮火花紙片不停地往新郎新娘身上撒;一邊撒花紙片一邊還要說喜帳文,其中的帳文基本如下之類,待本人回憶一點來以添些趣味。
撒喜帳先生說:一進新人房呀!
喝喜酒的村民:喜呀
新人房中喜洋洋。
喜呀
老者前面請坐下呀!
、、、、、
少者一起來幫忙。
、、、、、
什麽床上的鴛鴦戲水;
、、、、、、
什麽床下的子孫滿堂!
、、、、、、
等等等等。
一陣陣喜氣洋溢的帳文詞令過後,那些來家裏喝喜酒的人村民又出來,齊刷刷的坐到堂屋裏,等待新郎新娘擡着茶盤端過一杯一杯的茶水恭恭敬敬的給他們喝,還要陪着這些村民說茶令!
在這個時候,無論村裏的大小人等,叔侄爹娘都不分大小,可以亂開玩笑,亂說些髒話,甚至還可以親嘴、摟抱都行! 這樣也要玩到半夜,村民們才感覺盡興!
到了半夜,等到新郎新娘睡得正香甜的時候,還會有人跑去新房裏鬧洞房,一般這種時候新郎新娘幾乎都是和衣而睡,免得鬧洞房的人悄悄拿掉了被子,或是拿走了新郎新娘的衣服,顯得尴尬難為情!
農村的這些趣味,老土的風俗,還真是一代接一代,樂此不疲的流傳至今,給每一對新人留下了畢生一來記憶深刻的印象,等到兒孫滿堂,臨近終老的那一天,也還不忘這個開心快樂的時刻!甚至每每想起的時候,還會露出激動開心的喜悅!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