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在楊揚抵達倫敦的第二天,他跟教練和隊醫等人一起去比賽場地熟悉環境。他那一雙眼睛跟鷹似的,一會兒工夫就把熱身池掃了遍,但沒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于是楊揚開始熱身,邊熱身邊等,因為他覺得今天上午樸信中肯定也會來的。後來楊揚準備得差不多了,就下池子游了幾圈,還跟一個在澳洲訓練時認識的美國選手連說帶比劃聊了兩句。
轉眼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樸信中還是沒來,就在楊揚揣着一顆失落的心要上岸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一個人白色泳帽上的小太極旗,再一看臉,果然是樸信中,他在自己左邊不太遠的地方。于是楊揚爬過幾道浮标,還擠散了兩個扒在浮标上聊天的姑娘,毛手毛腳的到了與樸信中相鄰的泳道。這時樸信中游的是仰泳,楊揚還是自由泳,在他旁邊慢慢跟着。
樸信中游着游着,突然感到身邊多了個人,他用餘光一掃,見是楊揚,心裏一跳,然後便暖了起來。他們都沒有開口說話,就這樣在一起游着,不疾不徐,像是湖光山色間的兩只水鳥。這時樸信中突然想到,如果我和他能一直這樣游下去,不用在賽場上拼得你死我活就好了。但他旋即意識到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大賽前夕,正是需要鬥志昂揚的時候,怎麽能這樣頹廢呢?枉費了自己身經百戰的經驗,這是哪根筋搭錯了……
兩個人又游一程,泳道快到頭了,樸信中翻轉身體,也換成了自由泳,然後跟楊揚一起到邊。岸上的記者們見這兩個生死相争的對手竟然游得跟鴛鴦戲水似的,這還了得?于是他們紛紛圍攏過來,架起了長‖槍‖短‖炮。樸信中本來想對楊揚笑一笑的,這時眼睛的餘光掃到這個陣勢,只好作罷。但是突然之間,他感到自己在水下的右手被握住了,楊揚的拇指在他手心摩挲幾下,然後松手,上岸離開了。樸信中愣了一下,又繼續游了起來,但他一直感到右手手心發燙,像是握着一團火。
楊揚回到住處之後照例浏覽新聞,也沒看到什麽有價值的,只是有一條鋪天蓋地,就是昨天樸信中抵達倫敦之後接受采訪時,面對中方記者關于楊揚的提問所表達的襯托論,即“他(指楊揚)來倫敦是一個錯誤,只能襯托我的速度。”其實這條新聞楊揚昨天就看到了,都是中國媒體報道的,他并沒有當真,他不相信那個彬彬有禮溫和謙遜的樸信中會這樣狂妄。而後來也證實了他的确沒有說過這樣的話,他當時的原話是“我這次的目标主要是世界紀錄,其他人的狀态我并不關注。”就是這樣一句不溫不火的話,媒體們為了博眼球,竟然給歪曲成那個樣子。而不知情的國人們也紛紛被煽動起來,群情激憤,樸信中在中國的形象跌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
當然,那時的楊揚還不知道這些,他一開始只是憑着一腔信任,覺得樸信中斷然不會說那樣的話。而後來随着各家媒體的報道越來越密集,三人成虎,楊揚的心裏就有些動搖了,他想也許是為了戰術安排,樸信中便故意這樣說的吧。可是即便把那句話理解為戰術,楊揚還是覺得委屈。他是在對樸信中的追随中成長起來的,那是他的偶像,一開始那個身影站在世界之巅,高不可攀,是他憑借近乎執拗的努力,抛灑着汗水和淚水一步步趕了上來,終于有資格做他的對手。戰勝他、讓他看到自己的努力是楊揚多年的夙願,而現在那個人竟然這樣藐視自己,那我在他心裏豈不是半點位置都沒有了?所以楊揚覺得委屈,同時也迷茫起來,心想到底怎麽樣你才能認可我?
在随後的幾天裏,随着中韓媒體繼續炒作,雙方輿論都是硝煙彌漫,一觸即發。7月27日,是奧運會游泳比賽開始的前一天,這一天樸信中在訓練時,400米游出了比世界紀錄還要快兩秒的成績,而這個成績是09年世錦賽時,比德爾曼身穿高科技泳衣創造的。但其實今天的成績對樸信中來說并不算驚喜,因為之前在澳洲訓練時,他已經很多次都超過了世界紀錄。現在的他狀态正佳,躊躇滿志,想要在明天400米的比賽中完成自己破紀錄的夙願。
這一天樸信中訓練時,楊揚的教練丹尼斯也在場,他親眼看到了樸信中的實力,回去之後跟楊揚說了這件事,表情很凝重,讓他明天比賽時千萬要當心這個對手。楊揚聽了丹尼斯的話,便又想起那個襯托論,心說難怪你這樣看不起我,原來成績這麽好,可我的成績也不差,明天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其實這個炮制出來的襯托論倒更像是楊揚能說出來的話,因為一直以來,他才是那個率性而為、言語由心的人。早在2007年,他第一次見樸信中,就對媒體表示“他是我的偶像,但我以後要戰勝他”;2010年他赴澳訓練,第一次見到長距離之王哈克特的時候,也曾說過“以後我要打破你的紀錄”。而就現在來說,後者他已經做到了,至于前者能否實現,只等明天放手一搏!
7月28日,是奧運會游泳比賽的第一天,男子400米自由泳這個項目首當其沖,被安排在上午11:30預賽,晚上7:30決賽。
上午預賽之前,所有參加這個項目的選手都在待機室等候,等前面的比賽結束,他們就可以進場了。這二十多位選手被分成三組,樸信中在第二組,楊揚在第三組。這時大家都很專注自己的狀态,眼觀鼻鼻觀心,沒有一個人說話,耳邊只能聽到賽場上解說員模糊不清的聲音,還有觀衆們時不時發出的加油助威聲。
又等了一會兒,第一組的八個人被帶進場去。楊揚突然有些緊張,心神不寧的感覺,于是他擡起頭,向樸信中看去。樸信中就坐在他對面錯開幾個人的位置,離得并不遠,他感覺到楊揚的目光,便也擡頭看過來。但楊揚又躲閃着低下頭去,裝作什麽都沒有發生的樣子。其實要在平時的話,他肯定會咧開嘴對着樸信中傻笑,但現在不是正因為那個襯托論心裏鬧別扭嘛。
很快,樸信中那一組也進場了,楊揚心裏愈加忐忑起來。不過一個預賽而已,怎麽竟然這麽緊張?楊揚心想。這種情況以前是沒有過的,因為以他的成績,只要不出意外,進決賽絕對沒有問題。
第二組游程将半的時候,第三組進場。由于楊揚和樸信中是報名成績最好的兩個,所以他們都被分在第四泳道,楊揚就站在出發臺旁邊,認真地看着眼前的樸信中游賽程的後半段,在心裏默默估算着他的實力。樸信中游得并不快,但楊揚是知道他的,一向都這麽狡猾,在預賽中從不顯示真正的實力,比如10年廣亞時他以第五名的成績進入決賽,11年上海世錦賽時他以第七名的成績進入決賽,但最後都奪得了冠軍。
很快,樸信中第一個觸壁了,楊揚估算他的成績應該是3分46秒多。他擡頭看顯示時間的電子板,3分46秒68,自己的感覺還是很準的,他有一點小得意。但是馬上,樸信中的名字和成績消失了,電子板上一片空白。怎麽回事?楊揚感覺自己心裏突的顫了一下。然後緊接着,第二組其他七名選手的成績依次顯示出來,樸信中的名字被壓在最下面,本應顯示成績的地方赫然出現三個字母:DSQ(取消比賽資格)。
什麽?他怎麽了?為什麽會這樣?楊揚心中疾跳,他低頭看樸信中,見他滿臉蒼白,也是一副驚訝又茫然的樣子,然後便低着頭上岸去了。旁邊的第三泳道是中國選手郝運,楊揚便轉頭問道:“怎麽回事?”可是郝運哪裏知道,也只能茫然搖頭。楊揚四下裏張望一眼,見樸信中低着頭向出口走去,其餘在場的十幾位選手有一臉茫然的,有兩個湊在一起竊竊私語的,當然,也會有歡欣慶幸的。楊揚轉頭看看自己身後,那裏是裁判的位置。
Advertisement
“what’s wrong with my park?”楊揚問道。
但裁判根本不回答他,只是指指出發臺,意思是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楊揚只覺得荒誕無比,他指着成績板冷笑起來。
“楊揚,快回去!回去!快!!”楊揚的教練就在場邊,他大喊起來,但場上人太多他怕楊揚聽不見,就一邊喊一邊瘋狂打手勢,生怕楊揚在這樣重大的場合做出傻事來。
楊揚看着自己的教練,他也知道數年之功成敗在此一舉,今天必須克制,于是只好回到出發臺。比賽很快就開始了,楊揚從第一個轉身便開始領先,最終以3分45秒07的成績獲得小組第一,也是預賽總排名第一,順利進入決賽。
比賽結束之後,楊揚照例還要接受記者的采訪。但這時他惦記樸信中,心急如焚,便簡單說了幾句,然後他回到教練身邊,悄悄說道:“我想去看看樸信中。”
“楊揚,這是什麽場合?什麽場合你知道嗎?你是第一次參加比賽嗎?”教練簡直驚呆了,這個時候凡是進入決賽的選手都要全副身心專注于調整自己的狀态,等待晚上的大決戰,怎麽還能有心思去想着別人?
“知道,是奧運會……”楊揚低着頭小聲說道。
“既然知道你就不要做傻事,該幹什麽幹什麽去。”
楊揚被罵了一頓,只好耷拉着腦袋走了,但始終還是懸着一顆心,希望樸信中的團隊能盡快想辦法。
作者有話要說: 關于襯托論,不是我洗白,而是媒體太無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