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一生一死
第二日,大理寺便派了人來傳喚了蘇葉過去,又過了兩日,李紀、何毅二人罪證如板上釘釘,右相将二人革職,抄家之後關入大牢,等待秋後問斬。
判決後的第二日,皇宮中又有一批賞賜來到王爺府內,兩功相加,裝金銀的箱子将王府的院子擺滿,布匹填滿了三間屋子,各種數之不盡的珍寶不斷送入,直到深夜才搬完。
又過了一日,一直跟在皇後身邊的老太監出了宮,給王爺捎來口信,說是皇後幾日不見王爺,心中甚是想念,讓他這幾日尋個時間進趟宮。
穆子懷這幾日忙于教導龍磊領兵之法,不知此事,只道是母子情深,見到任丹楓從書房出來也只是打了招呼便去練武場尋龍磊了。
當日晚上,王爺一身便裝,乘小轎來到宮門外,又在公公的帶領下入了坤寧宮。
王爺進屋,公公便關上了門,守在門口,不讓任何人進入。
此時已經是戌時黃昏時分,坤寧宮內除了皇後還有一人。
“二哥。”王爺行了禮,又被皇甫仁浩扶起來,對方一臉親密。
“弟弟多禮了,這裏只我們母子三人,這些禮節便不用了。”
王爺高興的點點頭,又喚了一聲母後,才被皇甫仁浩拉着在椅子上坐下。
皇後微笑着看他們兄友弟恭,不由放下了心,看着皇甫雲華的目光也溫柔了許多。
“今日叫你們過來,其實還有要事相商。”
皇甫雲華裝出一副不懂的樣子,歪着頭道:“母後有何事只管說便是,兒子都是聽從的。”
皇後滿意一笑,先倒了一杯茶遞給皇甫雲華,這才緩緩開口。
“今日太醫已經給那個懷孕的昭儀把了脈,說是過不了五日即可臨盆,這宮內又會再添一子。”皇後聲音低低的,似是有散不開的清愁。
皇甫雲華自是看出來了。“宮中添子是好事,母後為何如此擔憂?”
皇後擡眼看了看他,只當他是真傻,當了王爺便只知道逍遙,不問宮中之事。整顆心都放在那些個男寵身上,真是恨鐵不成鋼。不過轉而又想這樣也好,省的兩兄弟日後還鬧得個面紅耳赤,你死我活。
“你父皇如今已經六十有餘,過兩年便是古稀之年,可是這東宮之位卻一直空懸,後宮所有人的心都跟着一起空懸着啊。如今皇上對那懷了孕的昭儀喜歡得緊,就連岚貴妃所在的華清殿也去得少了。”
皇後嘆了一口氣,搖搖頭,滿心的愁苦解不開。“如今皇上老來得子,這幾日日日去儲秀宮看望,什麽首飾布匹都送了過去。這一年下來得的賞賜,加起來恐怕是你前幾日受的兩倍還多啊。這麽下去,不少人都開始擔心,若是此子誕下,母憑子貴,昭儀肯定能一舉成為後宮又一勢力。”
皇甫元華也沒了笑意,微微皺眉,像是知道了皇後的意思。“那母後認為?”
皇後終于重新露出了些笑意,看了二皇子皇甫仁浩一眼,道:“你二哥和岚貴妃所生的大皇子年歲相仿,前後也只差了一天,若立太子,恐怕也是順位先他。就算如此,本宮身為皇後,也有自己的主意,并不曾怕他。可是若是那昭儀之子長大,後宮中便又多了一方窺觑之人。後宮現下的局勢已經開始改變,不少妃嫔都去看了那得勢的昭儀,恐要轉投她下。”
如此一來,皇後與岚貴妃分庭抗禮的局面将會打破,多了一個競争對手,對誰來說都不是好事,而且這個對手現在勢頭正足得很。
而皇後的意思,不過就是将這個想要出頭的小鳥給打下去,最好能牽上另一邊的岚貴妃和大皇子。
“母後......是要殺了那胎中孩兒?”似是被自己說出的話吓了一跳,皇甫雲華聲音變得很小,眼睛驚恐的四處看了看,見屋內只有哥哥和母後,又有些放心下來。
倒是皇後微微搖了搖頭。“若是如此便最好,可是這十幾年來宮中無子嗣出世,恐怕皇上也感到其中危險,自查出胎中為皇子便日日派人保護,就連伺候的宮女太監也都是新換的,每個去探望的人都需檢查一遍,送去的東西也是極其小心。根本接近不得。”
“那該如何是好?”皇甫雲華眉頭緊鎖,再次問道。
皇後與二皇子對視一眼。“若是不能将此子除去,那便讓皇上無心歡喜,無意賞賜。”
“如此複雜,該怎麽辦呢?難道母後和哥哥已經有了計謀?”
皇甫仁浩笑了起來,“此事自有人去辦,五弟只需知道你與我們骨肉相親,是不能分割的。”
皇甫雲華點點頭,忍不住擡高了聲音,理所當然道:“這是當然,這世間與雲華最親的就是母後和哥哥了。”
“自然是如此。”皇後笑道:“你哥哥自小聰明,現在已經開始學習治國之道,日後你也可一輩子做你的逍遙王爺。”
皇甫雲華想了想,當真點頭應是,看上去還開心得很。
二皇子又道:“你赈災時候皇上給你派了五千精兵,為何不見與你同歸?”
說起此事,皇甫雲華大嘆一口氣,苦着臉道:“哪裏是什麽精兵,竟還不如我,去了那邊受不得苦,十個跑了九個,只剩下不到一千,也都是些老弱病殘之人,萬事還需照顧着。現在在京城五裏之外駐紮,不知該如何是好。”
二皇子看了皇後一眼,似乎有些失望,頓時變得興趣缺缺,但也打好精神安慰皇甫雲華。“弟弟莫要傷心了,以後不要管便是。”
皇甫雲華點點頭,情緒有些低落。皇後雖然也有些失望,但還是連忙打圓場。
“你不是喜歡那個府上的穆公子嗎?本宮今日已和左相說了,給他某個差事,日後也好有個說頭。”
聞言皇甫雲華眼睛一亮,歡喜道:“母後當真?”
“本宮還能騙你不成?”
皇甫雲華便嘻嘻笑了起來,又和二人說了一些瑣碎事,等到夜深了才離去。
過了四日,傍晚時分便傳來儲秀宮昭儀即将誕下龍子的消息。皇上放下政務親自在門外等候,皇後趕到的時候院子裏已經站了不少人,除了随時候命的宮女太監,後宮的嫔妃差不多都來了,還未搬出皇宮的皇子皇女也都趕了過來。
皇後走上前,與岚貴妃并列站在皇上身後,二人對視一眼,又毫無波瀾的錯開,靜靜等待着。
房間裏痛苦的呼喊一直持續到了夜幕降臨,皇上心急如焚,揮揮手叫人撤了禦膳,只等皇子出世。
皇上不吃飯,衆人誰也不敢吃,只得陪着。
黑夜裏一聲啼哭破空響起,轉而響亮的嬰兒哭聲便接踵而至。皇上臉上挂着顯而易見的喜色,丢開扶着手的太監上前一步。
緊接着,房間的門吱呀一聲來了,一個嬷嬷抱着一個嬰孩走了出來,臉上滿是歡喜。
剛出生的嬰兒用黃色的襁褓裹着,一路被抱出來的時候一直在奮力啼哭,聲音洪亮有力,讓人聽了心喜。
嬷嬷抱着剛出世的九皇子向皇上走去,連路說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是個小皇子。”
皇上往那襁褓間看了一眼,只見這孩兒竟不似一般孩子那般皺皺巴巴,才剛出生便面色紅潤,頭上胎發濃黑,圓臉紅唇,一看就是有福之相。
如此,皇上更是大喜,伸着手要将這老來之子抱入懷中好好看看。
嬷嬷伸着手小心的将小皇子送去皇上手中,又轉身回了房,伺候生産完的昭儀。
皇上看着懷中胎兒,越看越喜歡。那胎兒也是極有靈性,此時竟然不哭了,窩在皇上懷裏竟還笑了起來。
既已成功誕子,衆人都松了一口氣,皇上抱着胎兒,等着裏面收拾完了便進去探望。偏偏此時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太監卻跌跌撞撞的跑了進來。
一邊跑一邊張嘴大哭,一路來到皇上面前,二話不說便跪趴在地上哭訴起來。
“皇上!皇上!六皇子跌進池塘,等撈起來已經沒氣了!”
小太監的聲音很大,帶着哭腔,一時間在場所有人都聽見了。人群中擠出一個衣着貴氣的妃子,剛到小太監身前就癱倒在地。
此人正是六皇子之母——淑妃。只見她眼中已含着淚水,滿臉俱是驚恐,聲音凄厲。“你說什麽?”
小太監哆嗦着身體,哭着又說了一遍。“方才小人去禦花園打理荷花,舟行至水中央,就看到一件衣服漂在水面上,原以為是哪個皇子的衣服掉落在此,近了一看,原來是六皇子!臉色發青,撈上來已經沒了生氣。”
說話間,淑妃早已哭成淚人,趴在地上起不來。下午就尋不着他的人,原以為又跑到什麽地方玩鬧去了,卻沒想到……
皇上猛聽六子身死,手裏一抖,裹着胎兒的襁褓竟從手中滑落,要掉到地上。
那小太監趴在地上一面哭一面害怕,皇上一言不發有些驚恐,擡頭看了一眼卻整好看到那襁褓落下,急忙伸手接住。
孩子受了驚吓,又哇哇大哭起來。
站在皇上身邊的皇後這時才急忙迎過來,狠狠瞪了小太監一眼,又将胎兒抱過來哄了哄。
皇上聽見哭聲,驚醒一般看了襁褓中孩兒一眼,眼中卻再無方才的心喜。尚不知情況的嬷嬷出來說已經打理好,可以看望昭儀時,皇上也沒理會,反而轉身走了。
臨走前抖着右手指着那小太監,冷聲道:“将所有人都叫到交泰殿,朕要徹查此事。”
皇上走後,人也散去了大半,只幾個與淑妃交好的人留下安慰她。
皇後将手中停止哭鬧的嬰兒交給嬷嬷,看也不看房裏昭儀一眼,轉身便離去。岚貴妃也緊随其後,一時間熱鬧的儲秀宮變得蕭索凄涼,只聽得淑妃的哭鬧聲凄厲駭人。
一刻鐘前還是集萬千寵愛一身的昭儀躺在床上,忍着下/身的痛處,臉上帶着笑等着接受皇上的賞賜,腦海中已經開始描繪日後被萬人寵愛榮華富貴的場景。
卻不知,她卻再也等不到皇上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