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吳思陽一直在趙硯那句“我們和好吧”自帶回音效果的話中沒法回神過來。
回到家後,他躺在沙發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
剛才是他出現的幻覺吧?那句話是他出現的幻聽吧?趙硯竟然說要跟他和好?分開了三年的前戀人突然出現,出現時還為難自己了一下,現在竟然說要跟自己和好?還會有比這個更加莫名其妙的事情嗎?
吳思陽有些想笑。
和好,多麽帶有誘|惑性的字眼。
剛分開的時候,吳思陽是有多麽不舍,多麽無法相信,多麽希望趙硯只是跟他發發脾氣并不是認真的,等到他睡一覺|醒來的時候他們又會是好好的。
可這個念想沒有得到實現,而他也在這樣的幻想中被現實抽打着認清了事實。
有些人分手後也許還可以做朋友,但是他們分手後,連最初最單純的哥哥弟弟關系都回不去了。提到趙硯,他最多只能說一句“哦,那是我媽朋友的兒子”,僅此而已。
回憶無聲而深刻。
吳思陽一開始是有點害怕趙硯的。
畢竟那時趙硯是大學生,而他只是個初中生,年齡上的差距已經讓他有了些不敢放肆的壓力感;再聽說這個小硯哥哥學習成績好,功課門門優秀,可自己的成績只是個大體中游蕩蕩偶爾還中下晃悠或中上徘徊的水平。
尤其是趙硯開始給他補習功課的時候,總是很嚴肅,板着張臉不大愛笑,有副真的是老師的樣子。
吳思陽學習不認真,上課愛走神,作業也不好好寫,來不及了就随便抄一點同學的答案。所以每次成績考下來都不是很理想。
以前吳思陽覺得沒有什麽的,他也不太把成績當回事情。可是趙硯就不一樣了,看到吳思陽的成績單,就皺着眉頭坐在那裏沉默不語。趙硯不說話,吳思陽也不敢說話;吳思陽一開小差,趙硯就說“你就考了這麽點成績還好意思走神”,趙硯說這種話時,就算只是很平淡的語氣,也自帶了嘲諷效果。
饒是吳思陽的臉皮再怎麽厚實,多聽了都有些招架不住。
吳思陽真正把心思放到學習上來時是趙硯對他說完“對你講的這些,只要是放點心思的,豬都能學會了”後又跟他爸媽說了“陽陽心思不在學習上,我就算一天給他補25個小時都沒用”這句話。
Advertisement
正值叛逆期的吳思陽覺得自己被趙硯羞辱得很難堪。但他還是在媽媽|的逼|迫下去跟趙硯道了歉,并保證以後一定好好學習,補課再也不走神了。
當時趙硯這麽回答他來着的“希望你下次考試出來的成績對得起你今天拉下臉來說出口的這句道歉”。
羞辱升級!
那次吳思陽是真的被刺|激到了!
發誓下次月考一定要做一個班級進步最大的學生!
事實證明吳思陽的智商絕對是沒有問題的,因為第二次考試,成績的确進步了很多。這讓趙硯欣慰了不少,看着成績的時候說了一句“這麽看來中考倒是有些希望的樣子了”,然後才繼續回來給他補課。
這麽一補,就一直補到了吳思陽高中畢業。
大概是兩個人相識的時間久了,感情發展得也很自然,後來也就自然而來的在一起了。
吳思陽的大學考到了B市。剛好趙硯又在B市工作,而且趙硯的房子離吳思陽的大學很近。
趙硯就對他說:“你別住學校了,搬過來跟我住吧。”
吳思陽也沒有猶豫,很幹脆地答應了。
兩人之間誰也沒有開口說過“我們在一起吧”這種明确關系的話,可他們的關系就是這麽水到渠成地這麽發展了。
雖然趙硯總是愛說吳思陽這裏做的不對,那裏需要改進,但也是真心疼吳思陽的。後來吳思陽很大一部分的壞習慣臭毛病都是被趙硯一手慣出來的。
吳思陽不會燒菜,從買菜到洗碗的活都是趙硯一手包辦;吳思陽愛吃零食,趙硯雖然會說多吃不好但家裏吳思陽愛吃的零食從未斷過;甚至大晚上的吳思陽說了一句突然想吃蛇果,趙硯都會開車去給他扛一箱回來。
這哪裏只是當成愛人對待,就算說是當成孩子在養也不為過。
吳思陽知道趙硯對自己的好,他覺得趙硯真的是除了父母以外對自己最好最用心的人,甚至在某些事情上面,比他的父母還上心。
有時吳思陽睡醒,看到自己身邊還閉着眼睛在沉睡的趙硯,一股滿滿的滿足跟自豪感就會溢上來,他會在心頭想到,這個人是我的,天吶,這麽優秀的一個人,竟然是我的。
他是真心誠意想跟趙硯在一起的。
趙硯何止是他的一輩子,簡直是他世界的一切。
可是,還是有些地方出錯了。
他跟趙硯還是分開了。
他被他的世界抛棄了。
吳思陽用力地眨了眨眼睛,他以為自己是可以放下這一切的。只是從他少年到青年的這九年,裏面包含|着的感情實在過于深刻跟沉重。人的一生會有多少個九年,又有哪一個九年可以用來被遺忘?
今天趙硯對他說“我們和好吧”的時候,他恍然之間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好像他跟趙硯,并沒有三年未見,一切都只是在他們剛剛分手的第二天。
有種抛棄他的世界又回來找他了的感覺。
其實他心裏還沒有放下趙硯,或者來說,他心裏根本放不下趙硯。
只是趙硯呢?趙硯對他這麽說,真的是發自內心的嗎?真的是出于還愛他嗎?如果真是這樣,那為什麽三年前要跟他分手還不給他分手的理由,又為什麽整整三年不跟他聯系?
趙硯那麽優秀,想來身邊也不會缺人追捧,三年裏說不定又跟多少人在一起過了呢。吳思陽在心裏有些不舒服地想着,也許趙硯只是在逗他,想看看他會是什麽樣的反應也說不定啊。
可不管趙硯是出于什麽心态什麽理由,就算只是為了逗逗吳思陽才說出來的話,都足以對吳思陽産生很大的影響。
這樣真是太可怕了。
自己的心态想法會為了另一個人的只言片語而發生變化。
吳思陽有些可恥的懦弱了,他覺得自己還是不要再見趙硯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