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暴君20
皇帝再次蘇醒,又是在寝宮。
這昏暗而熟悉的環境,以及無法動彈的身體,讓他心中生出了莫大的恐懼。
他連忙轉動眼珠子死命朝外看。
立刻就看見了殿中還有其他人。
太子,皇後,以及數位重臣。
他才松了一口氣,突然聽見一邊傳來蕭致蕭太醫的聲音:“恕微臣學藝不精,此毒霸道難解,糾纏入骨,之前本已壓制下去,如今卻再次毒發,恐怕……恐怕是藥石罔效了!”
這一聲嘆息輕飄飄的,卻宛如重錘一記,擊在皇帝心口。
大臣們不清楚內情,聽到他的話都不由神色大變。
皇帝自是不信他的鬼話,咬牙死死瞪着這個曾經被自己用來對付太子,如今卻反過來咬了他一口的家夥。
他怒目而視,蕭致卻不慌不忙,神情坦然,沒有半點心虛之意。
——反正一切都有太子殿下在身後擔待。他既說治不好,那無論是真是假,都代表着皇帝必然是“治不好”了。
周皇後哭天搶地地撲到了皇帝身上,把皇帝胸口壓的發悶,險些喘不過氣來。
她只是擡起頭來,淚眼婆娑地看向原不為,哀求道:“宣兒,你一定要救救你父皇!這毒一定能解的!宣兒,你答應母後……”
“母後這話……好似認定了兒臣也有蕭太醫這等出神入化的醫術似的。”原不為奇道,“兒臣的本領,母後還不清楚嗎?縱使有心,亦無能為力啊。”
他遺憾地嘆了口氣。
周皇後還想再說什麽,擡眼間卻撞進了青年那黑漆漆的雙瞳中,其中沒有浮于表面的遺憾與無奈,亦沒有多少歡喜與愉快,有的只是冷靜的審視。
仿佛一個局外之人,将她整個人從裏到外,都看了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周皇後下意識咬住了唇,連即将落下的眼淚都不知不覺憋了回去,只用一種無比陌生的目光怔怔看着這個大兒子。
此時,以蘇丞相為首,寝殿中還有數位大臣候着。
他們能走到如今的位置,當然不是什麽傻瓜,這天家最尊貴的一家三口言行舉止如此古怪,自是讓他們看出了端倪。
原不為淡然站在原地,巍然不動迎接着來自四面八方打量與懷疑的目光。
他可以不着急,大臣們也可以不着急,但躺在榻上的皇帝卻不能不着急。
已經麻木的四肢百駭徹底失去了知覺,皇帝只感覺自己的意識像是被人塞進了一具木頭人身體裏,除了還能指揮眼珠子動一動,幾乎什麽也做不了。
漸漸的,他甚至感覺自己的意識都開始昏沉,像是要墜入無底深淵之中。
熟悉的寝宮,熟悉的麻痹感,熟悉的昏暗襲來……之前那一個月裏險些将他逼瘋的記憶再次浮現出來,只要一想到即将再次落入同樣的處境,皇帝的理智便迅速瓦解,只有求生的本能在叫嚣。
“不,你能解!”
意識徘徊在死亡邊緣,皇帝像是一個溺水之人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他不管不顧,幾乎歇斯底裏地喊道:
“這毒就是你下的,你怎麽會沒有解藥?朕都聽到了,此毒名為半日醉,是蕭太醫獨創,他怎麽會沒有解藥?!”
此話一出,可謂石破天驚。
周皇後一下子跌坐在榻上,臉上神情幾分驚惶幾分無措,卻沒有太過意外。
……似乎她潛意識中早有所料,只是此前一直在逃避,不願面對而已。
但衆位大臣卻不敢置信,紛紛順着皇帝直勾勾的目光看向了神色淡淡的太子殿下,企圖從他臉上看出什麽端倪。
原不為好整以暇地撣了撣衣袖,目光一一掃過去,轉過一圈落在皇帝身上。
“看來父皇已是毒性入腦,徹底糊塗了。”他又是一嘆,語氣不疾不徐。
“衆所周知,父皇心胸寬廣,乃是當世明君。這許多年來,從未因孤領軍在外而心生猜忌,還擋下了朝野諸多流言蜚語,甚至允許孤以太子之身開辟神武大将軍府,招募親軍……而孤亦深感父皇信重,披甲八年,飲盡敵血。”
“——這般父慈子孝,君臣相得的佳話,便是放到青史之上,也足以流芳百載。父皇若不是毒性入腦,怎會生出如此荒誕不經的幻覺?”
他的語調抑揚頓挫,極富情感,竟生生讓在場衆位大臣生出了一種聽評書的感覺,心緒都不由随之被感染。
但青年微微垂下的眸子裏,望向皇帝的目光卻含着幾許漠然的笑意。
似乎很是好奇他接下來會如何做。
皇帝心中一個咯噔。
如今他的生死全然掌握在太子手中,宮中禁軍也都換成了太子的人。只要太子一直裝傻充愣,無論如何也不願意替他解毒,他就唯有等死一途。
對于蕭致所制出的毒藥有多厲害,沒有誰比皇帝更了解了。
在原本的歷史之中,這位蕭太醫就曾以驚人的壯舉留名青史——數年之後,他毒殺了自家滿門上下,父親,繼母,弟弟,一個都沒有被放過。
犯下如此惡劣的大罪,要不是恰逢瘟疫,身為皇帝的齊宣欣賞他在醫學上的出衆才能,又查出他在家中遭到了凄慘戕害,是被迫無奈反擊,這才留他一命将功補過,他早就一命嗚呼了。
除了蕭致本人,沒有第二個人可以化解他親手調配出來的毒藥。
死亡的恐懼吞噬着皇帝的心靈,太子方才的話言猶在耳——
父慈子孝,君臣相得,因此,生性純孝的太子當然不可能對皇帝下手。唯有先證明父不慈,君不明……
皇帝頓時恍然,自認明白了太子心思。這是要讓他在群臣面前認罪啊!如此一來,太子才好清清白白地上位。
涉及性命,皇帝也不在乎名聲了,他毫不猶豫地開口,語氣滿是悔恨:“此事是朕有錯在先,是朕忌憚太子功高震主,一時犯了糊塗……”
“太子身邊的親衛統領秦墨是朕派去的,太子所中的蝕心之毒也是朕命蕭太醫下的……”
在一衆臣子震驚而古怪的目光注視中,饒是以皇帝自認成大事不拘小節的心性,也感覺臉上燒得慌。
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如今,這兩人都已成為了太子你的人。朕身上的毒就是蕭太醫所制……将他們叫來,朕可以當場對質,朕方才所言絕無一絲虛假。”
皇帝字字懇切,幾乎推心置腹,語氣中充滿了誠摯的悔意。他一通話說下來,重重喘了一口氣。
“太子一向純孝,又有大功于朝。都怪朕先犯了糊塗,罔顧父子之情,太子才一時沖動反擊,朕不怪你……”
說到這裏,皇帝頓了一頓,強行平複內心翻滾的情緒,繼續道:
“只要解了毒,朕甘願寫下罪己诏,退位讓賢,從此不再過問朝中之事。皇後與衆位愛卿作證,朕此言發自肺腑,若有違背,将來必遭天譴!”
話語擲地有聲,群臣盡皆默然。
以往皇帝雖然理政水平一般,但對外塑造出的形象卻是寬和大度,仁政愛民,且一向對太子極為信重,數十萬大軍交到太子手中,都不曾有過絲毫猜疑。
對于信奉“垂拱而治”的衆多文臣而言,皇帝的能力不重要,只要他寬和、仁愛,能放權于下,便是聖主明君。
而現在,皇帝主動揭穿了自身陰暗的一面,哪怕他用“一時糊塗”作為借口,卻也騙不過這些成了人精的大臣。
望着這位一動不動癱在榻上,已然徹底失去了身為皇帝的驕傲與尊嚴,一心只想茍全性命的陛下,群臣陷入沉默。
哪怕是蘇丞相等人,也是要面皮的。
見此,皇帝有些失望地看向周皇後 :“梓潼,難道你也這般不念舊情,要眼睜睜地看着朕去死嗎?”
他的聲音溫柔而又沉痛。
“還記得當初朕答應過你,待将來退位之後,便帶你去游歷大江南北……”
周皇後一下子嗚咽出聲:“陛下……”
她跌坐在榻上,雙手牢牢握緊了皇帝毫無知覺的手,擡起眼來,一雙含着淚的眼睛期盼地看向原不為。
“宣兒,你父皇他知道錯了。父子相殺,蒼天不容……你就原諒他一回吧。”
突然,周皇後又想起近日以來,兩個兒子愈發親近和睦,她連忙道:
“……還有煜兒!煜兒他也定不願看到這一幕。母後不想你們兄弟倆将來反目成仇,那時便悔之莫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