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鋒芒
在這一代大部分學生的眼中,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已經完全落伍了,在經濟市場的沖擊和某些利己主義思潮的流行下,老一輩的精神已如泛黃的舊照片,成為了過去的歷史。
而且是皺皺巴巴的、土裏土氣的老照片。
“哼,說的那麽好聽,也不過是說大話而已。”一個不屑的聲音從旁邊傳來,那是一個個頭高挑、皮膚白皙的女孩兒,雖然跟大家一樣穿着校服,但觀其形貌就知道家境不錯。
她叫陳茜喬,是班裏的語文課代表,也是班裏公認的才女,平時喜歡寫點傷春悲秋的散文和詩歌。
“你說誰說大話呢?”徐倩橫了她一眼,“陳茜(xi)喬,你給我說清楚!”
陳茜喬面色高傲,從嶄新的筆袋裏抽出一支水筆來搖了搖:“我這支筆是進口的,價格雖然貴點,但比國産的好用多了。這種小東西用國外的不就得了,反正也就是幾塊錢的事,還費勁巴拉地‘科技創新’,說着都不嫌害臊嗎?”
這話說的很像在和華鋒語打擂臺,同學們互相看看,交頭接耳起來。
“我覺得陳茜喬說的沒錯啊,不過就是一支筆而已。”
“确實,這還扯什麽科技創新,太誇張了。”
“徐倩那個化妝品也是,這也能算科技創新?很多工廠不都能做嗎?”
聽着同學們竊竊私語,徐倩有點生氣了,雖然她也沒覺得自己要幹什麽大事,但華鋒語是為了她才說這些話被人群嘲的,她不允許他們這麽說!
“怎麽不是科技創新了,怎麽不是了?”徐倩大聲反駁着,費盡腦汁地思索該怎麽辯,在這種緊要關頭她的腦子突然變得十分好使。
“以前沒有國産水筆,現在有了,這就是創新!以前沒有好用又對皮膚好的化妝品,我以後做出來了,也是創新!說我們不是創新的,你們在國內找出一個相似的來啊!”
陳茜喬被堵得白淨的臉上都有了些紅暈,她不甘示弱地回敬:“笑死我了,水筆以前我們國家沒有,但是外國有啊!不就是模仿抄襲而已,也叫創新?”
“誰模仿抄襲?你亂說什麽呢?”徐倩吵出了真火,正打算撸起袖子認真掰頭,卻被一只幹燥溫暖的手給按住了。
華鋒語按住徐倩的小臂,面色依舊溫和,似乎一點兒也不生氣。
Advertisement
“陳茜喬同學,你說的沒錯,這些外國都有,但……外國有,不代表我國有。從無到有,就是創新。”
說着華鋒語彎腰從腳邊的泡面箱中抽出一本八年級歷史課本,這本的內容是近代史,是祖國最苦難最不忍直視的傷疤。
“近代史同學們都學過,為什麽到了清朝,我們會從全世界都向往的□□上國淪落到泥土裏,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科技已遠遠落後于世界諸國,工業革命使他們擁有了堅船利炮,而我們落後就要挨打。
挨打,又豈止是軍事上的?工業革命帶來生産力大幅提高,降低了洋貨的生産成本,又因為片面最惠國待遇導致關稅形同虛設,便宜好用的洋貨大肆向國內傾銷,國內實業遭受重創。
此消彼長,外國從對華貿易中掠取了大量的白銀,而清廷越來越窮,那些被掠走的白銀又反哺了外國更多的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
就連小小一盒洋火,多麽不起眼又廉價的日用品,也讓外國賺的盆滿缽滿。
他們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吸食的我國人民的血液。
被打的痛了,就連腐朽的清廷都知道要開展洋務運動,要師夷長技以制夷,要革新技術。我不明白,現在已是21世紀了,怎麽還會有學生說出——一支筆不重要,外國有了,本國就不需要有這樣的話來?”
華鋒語的目光如劍,被她掃視過的人都如芒刺在背,這個一直顯得溫和無害的女孩,頭一次赤.裸地展示出了她的鋒芒。
“這不是一支筆幾塊錢的事,正如一盒洋火也不是幾角錢的問題,從來……都不是。”
華鋒語的聲音并不大,但每一個字都清晰可聞,像是敲在他們的心上。
有的人面露不屑,有的人皺眉沉思,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教育他們的都是好好讀書以後找個好工作,而誰要說是為了報效祖國而讀書,別人都還會笑他/她虛僞,裝模作樣。
而他們這個時候已經能夠接觸到網絡,其中很多人都會用按鍵手機登錄各種論壇、BBS,在裏面灌水聊天。
而在網上聊天發帖的時候,誰要說什麽愛國之類的話,基本會被人嘲笑,什麽“小粉紅”啊,“虛僞”啊之類的帽子就扣了下來。
說來悲哀,這個年代的網絡上,流行“個性”,各個來網上沖浪的年輕人都有一種衆人皆醉我獨醒的錯覺,他們大部分覺得自己的國家哪哪兒都不好,很向往國外的生活。
其中更有有不少所謂的“知識分子”大肆鼓吹國民的劣根性,提到自己人就不停地鼓吹反思、反思、還特麽的是反思;提到外國人就歌功頌德,似乎個個都是真善美的帶慈善家。
在這種大環境下,像這些年輕的學生,又怎麽可能不被各種惡臭思想所帶偏呢?
被華鋒語的目光刺到,陳茜喬咬了咬唇反駁:“但我說的是事實啊!外國就是比較先進,而且很有素質,我之前去國外旅游,那裏的街道都很幹淨,到處都是高樓大廈,比我們這裏好多了。”
“首先,你去的地方肯定是他們的大城市,用來跟我們鎮比是不公平的。其次——”
華鋒語撕下一頁已經寫滿了的草稿紙,唰唰唰幾下把它撕成幾片,然後往地上一扔。
她指着地上的碎紙說:“街道髒了,那我們就親自清掃幹淨。”彎腰一片片撿起了碎紙丢進挂在桌鎖上的垃圾袋裏。
又撕下一頁草稿紙,纖長的手指靈活地折了幾折,疊出了一棟大樓來,将它托在掌心,華鋒語掃視全場:“沒有高樓大廈,那就自己建!”
“很難嗎?”華鋒語的嘴角浮起淡淡的笑意,祖國日後會成為基建狂魔,高樓大廈算什麽?
由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他們将空間站發送到了太空,将紅式基建修到了外星!
她神态自信、語氣铿锵,渾身上下洋溢着不可思議的自信。這種自信是發自內心的,有着別樣的感染力。
就連陳茜喬也被她似乎有魔力的自信感染了片刻,随即搖了搖頭繼續反駁:“你這是盲目的自信。你沒有出過國吧,外國人的素質就是高一些,他們都會自覺的愛護環境,但是我們就不一樣。
你說街道弄髒了你來清掃,但你掃了別人就會丢,難道你還能跟着別人後頭随時撿垃圾嗎?”
“為什麽只有我呢?”華鋒語靜靜地反問,目光相繼落到每一個人身上,“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将國家當成自己家一樣愛護和建設,一開始是有更多的人清掃垃圾,到最後沒有人再扔垃圾,這不就是非常輕易就能完成的任務嗎?”
“不可能!”陳茜喬斷然說道,“這不可能。”
“為什麽不可能?”
“因為國人沒有這樣的素質。”說到這裏,陳茜喬感覺自己終于找回了主導權,說話有底氣起來,“而且也不可能跟國外的高樓大廈相比,因為我們沒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