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平靜的生活(一)
安寧正疑惑地環顧着四周,房間的門“吱呀”一聲被推開了,接着,一個身材适中的身影蹒跚着走了進來。
她手中端着一個黑色的魚碗,碗邊還有些崎岖不平的缺口。她輕輕将碗放在屋子正中那張褪了色的木桌上,然後才緩緩向安寧走了過來。
安寧見她的樣子也不像什麽壞人,便趕緊掙紮着從炕上坐了起來。
“哎,姑娘你醒啦?”見安寧起身,她愣了半秒,然後趕緊跑過來扶起了她。
安寧這才看清她的樣子,是個五十歲左右的老婦人,頭發有些花白,臉上的皺紋也十分明顯,但這些皺紋卻在她臉上平添出了一縷慈祥。
安寧向她點了點頭,問道:“請問是您救了我嗎?”
老太太笑着搖了搖頭,“是我家老頭子。不過也算你運氣好,那裏一般沒人會去的,正好那天我家的小羊跑丢一只,老頭子出去尋羊正好經過那裏。”說到這她有疑惑地問道,“不過,你一個姑娘家,怎麽跑到那種地方去了?”
安寧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算了。”老太太從床邊站了起來,“這兵荒馬亂的年代,大家都被戰争害苦了,既然你不願意說,就不說了吧。”
安寧擡頭感激地看了她一眼。
“那你以後有什麽打算呢?”見她不說話,老太太又問道。
“不知道。”安寧繼續搖頭,“不過我不會在這裏打擾很久的,等我體力恢複了就會離開。”
“看你說的傻話。”老太太倒不在意,笑着打趣道,“什麽打擾不打擾的,反正這一帶也就我和老頭子兩個人住,我們正愁悶得慌呢,你來了正好給我們做個伴。”
“可是……”
“反正你現在不是也沒打算嗎?在你想好之前盡管安心地留在這裏好了。現在你身子這麽虛,就算不為了自己也要為孩子想想吧,再勞累下去,恐怕孩子就真的會有危險了。”老太太好心提醒道。
“那……就打擾您們了。”見老太太已經這樣說了,安寧也就不再推辭,她現在的身體,确實是需要調養一段時間了。無論如何,現在她不能讓這個孩子出事。
Advertisement
“對了,還不知道你叫什麽名字呢?”老太太笑着走到桌旁端起那個黑碗遞給安寧,“這裏面是我老伴兒出去采的藥,有利于安胎的,你快趁熱喝了吧!”
“哦!”安寧接過碗,捏着鼻子将碗中黑乎乎的藥一飲而盡。再怎麽說這也是別人的一番好意,她怎好辜負呢?
擦幹淨了嘴,安寧才看着老太太緩緩道:“我叫喬安寧,您叫我安寧就行了。”
“安寧。”老太太咀嚼着這個名字,“是個好名字。”然後又道,“你可以叫我李嬸兒,我老伴姓何,你叫他何叔就成。”
“哦,好的。”安寧乖巧地點了點頭。
李嬸兒和何叔都是典型的農民出生,但由于何叔年輕時曾進過學堂,後來由于戰争負了傷,才退役回了家。但他們原先居住的那個小村莊已經因為不堪戰争的負重,幾乎所有村民都遷走了,後來他們也遷到了這裏,在這裏開辟了一塊小天地,過起了自給自足的小日子,也還算自得其樂。
安寧在這裏住了下來,平時沒事她便會幫李嬸兒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但李嬸兒總怕她磕着碰着,對她小心翼翼地呵護着。
安寧想,如果能在這片寧谧的淨土上生下她的寶寶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何叔已經為孩子去好了名,就叫喬謙,謙和的謙。小名喬喬。這個名字通俗大方卻又不失內涵,男女皆宜,安寧也挺喜歡的。
在這裏住了一個多月,雖然生活沒有了往日的奢華,卻多了一份平淡與溫馨。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平淡的生活原來真的可以這樣美好,無欲亦無求。
安寧本以為,這樣的日子可以持續到她生下喬喬,可是這美好的憧憬卻在何叔進了一趟城後被徹底湮滅。
何叔從城裏帶回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消息:永軍和寧軍開戰了。
安寧突然明白過來,為何熠宸會娶袁錦,為何許谌要想盡千方百計留下自己的孩子。
袁錦的父親是永軍中很有威望也很有實力的老将,熠宸要在此時對寧軍宣戰,勢必要取得這位老将的支持。而這位袁将軍的女兒安寧也見過,确實是個不可多得的将門女子。
在熠宸被送到景程山莊之前他們就是青梅竹馬的玩伴,那時督軍夫人十分喜歡這位聰慧的小女孩,若不是夫人過世得早,袁錦恐怕早就是熠宸明媒正娶的妻子了吧!
而且安寧也看得出,這位袁小姐也絕對不是只把熠宸當做哥哥那麽簡單,同為女生,她能感覺得到袁錦對熠宸的情誼。
這是這位袁小姐是位大家閨秀,有出國留過幾年洋,是個受過西式教育的新女性,骨子裏那份傲氣确是誰都無法比拟的,既然熠宸一直沒有開口,那她也就将那份愛深深地埋進了骨子裏。
可此番她卻不明白,如此一個心高氣傲的女子,竟真的也會有一天為了自己愛的人而放下身段嗎?
不過就算放下又如何,安寧現在已經看出來了,熠宸的心裏除了天下,大概已經裝不下任何人了。這次對寧軍宣戰也恰恰說明,他娶袁錦不過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實力。
至于許谌,他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知道許靜萱獨占督軍府女主人地位的計劃又落空了,所以無奈之下他才想到了安寧腹中的孩子,想要在這上面做文章。
但他這招未免也太拙劣了一些。
“看來攻下永寧的日子已經不遠了。”何叔坐在門檻上,一邊裹着煙,一般幽幽地嘆道。
安寧沒有接話,倒是陷入了自己的沉思。
目前的寧荊交戰中,寧軍仍然占據着微弱的優勢,如今永軍來插一腳,很明顯局勢就會立即對荊軍更有利了。
可是安寧想不明白,熠宸為何偏偏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去插那一腳。永軍剛結束南邊的戰争不久,按熠宸的計劃,現在本應是整頓內部,休養生息的時候,為何他會在此時來做如此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本來他只需隔岸觀火,等着坐收漁利就好了,可現在他卻要将自己攪進來,這場戰争無論勝負,都只是對荊軍有利,就算最後攻下永寧,永軍最多也就可以占據永寧和與憲州比鄰的那個省份,而剩下的兩個省份,荊軍可以不費絲毫力氣便将其收入囊中。
而那時永軍也必定會有傷亡,再加上荊軍勢力的增長,熠宸肯定不敢輕易對荊軍宣戰,這樣下去,反而為自己培養出一個強盛的對手。
如果留下寧軍,讓荊寧兩軍繼續鬥下去,等到雙方兩敗俱傷,養精蓄銳好的永軍再趁虛而入,這不是一本萬利的事嗎?
熠宸究竟在想什麽?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