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Harbor-阿忱這個賬號, 言忱的粉絲都不陌生。
這不就是那個把言忱的笑拍得很好看的帥氣站哥嗎?
随着言忱熱度的上漲,沈淵那個微博賬號的粉絲已經突破50W,是她所有個站裏粉絲最多的。
所以這會兒她一艾特, 粉絲們都懵了。
這是男朋友?
這不應該是男友粉嗎?
于是網友帶着#言忱男友是Harbor-阿忱#的詞條一路刷上熱搜。
[那要是這麽看,這兩人早就官宣了啊。]
[我靠,我原地裂開,真的不敢相信。]
[為什麽男友粉會直接變成男朋友?還一起錄歌?]
[那個小哥哥是長得很好看,但……有課代表告訴我這倆咋在一起的嗎?]
[第一次看到這種男朋友為愛追星的, 我打算去考個古。]
……
于是粉絲們直接去扒言忱和沈淵的微博。
言忱的微博沒什麽好扒的, 除了營業幾乎不發博。所以大家主要扒沈淵。
這才發現他很早以前就說過:有女朋友。
Advertisement
并且附了言忱的圖片。
當時大家都沒認真,而且紛紛留言:好巧,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老婆。
所有人都以為他只是個稀奇的男友粉, 沒想到他是真的男朋友。
日。
于是粉絲們一條條往下扒,發現在“岩漿”CP鬧得最兇時, 他就公開說過:你磕的CP都是假的。
大家還以為是男友粉對CP 粉的詛咒, 沒想到他是認真在宣示主權。
日。
他還發過別的個站沒有的言忱照片, 幾乎從不艾特言忱。
而且言忱出節目後關注的第一個人就是他。
很多老粉開始回憶。
[他去拍照那天,言寶給大家買了奶茶和蛋糕!]
[也是那天, 大家拍到了言寶在笑!當時還以為是因為看到了帥哥,沒想到是因為看到了男朋友。]
[我靠靠靠, 這張動圖我磕暈了。]
[當時潇姐拍到的那張,你們仔細看言忱眼睛的角度。]
[看到了看到了,她回頭時還冷着臉,但看見男朋友以後就笑了。]
……
粉絲們紛紛磕起了過期的糖。
而幾分鐘後, 沈淵也轉發了言忱那條打歌的微博。
@Harbor-阿忱:早說過了這是我女朋友。
粉絲:謝邀, 有被秀到。
[之前爆料不是說言忱男朋友是她高中同學嗎?所以……]
[我想知道在這短暫的日子裏, 言忱是不是換了新男友。]
[不是吧,那些爆料還有人信?]
[也對,都是些假料,真的好無語。]
……
@言忱回複:沒換,就談過這一個。
她之前發的那篇萬字文章裏也提到過男友,她說在最初就沒想過隐瞞戀情,後來考慮到諸多因素,這才沒有公開,本打算出一專後就公開的,沒想到還是遲了。
她說:首先我希望自己是個獨立的人,是音樂人,最後才是你們所期待的偶像。
而公司這一次主動擔下了責任,白城發布了去年言忱在出道後錄制第一個節目直接公開男友的采訪視頻。
主持人問“何出此言呢?是不想炒CP嗎?現在對CP的定義也不是絕對的情侶,只是說你們兩人之間有氛圍感。”
“不是。我有CP 的話,我男朋友會很不高興。”她在提及男朋友時眉眼帶笑,語氣也軟下來,“他心眼小,特別容易吃醋。”
粉絲:!!!
@巨華傳媒-白城:言忱确實一直沒隐瞞戀愛事實,甚至很早以前就想公開,但那時她剛出道,加之男友又是素人,怕影響到她的音樂事業,也怕對她男友的生活造成影響,所以我勸她等到了合适的時機再公開,我方從未刻意炒過CP ,也未捆綁任何男藝人,更沒有發過言忱cp感方面的通稿。因為這件事對言忱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我深感抱歉,日後會以藝人的想法優先,言忱也會努力成為優秀的音樂人,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她的作品,遠離私生活。
[那視頻真就磕死了。]
[我本可以那麽早知道她戀情的,狗公司。]
[談戀愛就是要這樣,大大方方多好,粉絲也祝福。]
[我現在信了言忱她哥的話,一旦接受了那個設定,真感覺韓江沅每次看言忱的眼神都像是職場性騷丨擾。]
[所以言忱早就看出來了,只不過礙于他的前輩身份沒敢說。]
[現在回去翻他們的同框綜藝,言忱避他好像還蠻明顯的。]
[我他媽到底磕了個什麽玩意兒。]
……
網上輿論逐漸換了方向。
而言忱在晚上收到了沈淵的信息:【我媽想見你。】
席露見她是因為工作上的事。
目前席露執導的《一秒鐘》還在緊張的拍攝中,但有天她收到老友發來的微信消息,是沈淵的照片,拿來和她确認是不是她兒子,在得到肯定答案後就聊起了言忱。
也是在那時,席露才知道沈淵和言忱早已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
她吃了一口遲到的親兒子的瓜。
那位老友是一直在做女性向紀錄片的導演,這麽多年做過鄉村女孩兒走出大山的紀錄片,也做過女子中學的紀錄片,她拍攝的內容大多都聚焦在女性生活上,最火爆的是一個關于家庭主婦的紀錄片,曾在網上引起熱議。
她找到席露是想通過席露來聯系言忱,因為在網上看到言忱那一篇博文,對她過往的經歷很感興趣,所以想以她為原型拍一個紀錄片,形式還沒想好,但之後一切都可以協商。
席露也沒給她打包票,只說試試。
畢竟她也沒親眼見過未來兒媳。
她問了沈淵,又讓沈淵問一下言忱。
兩人先通了電話,随後約好了見面的時間。
見面時間定在1月中旬,這時席露的《一秒鐘》拍到了第三篇章的尾聲,有短暫的休息時間。
言忱和沈淵先到,他們在包廂裏還在聊到底要不要接下來這個拍攝。
言忱不太想把自己的過往在公衆面前攤開來,如果拍了還有可能被認為是賣慘。
她無意這樣做,但沈淵說先靜觀其變。
正聊着,包廂門被推開。
沈淵先站起來打招呼,“李莉阿姨。”
“圓圓。”李莉溫和地笑:“好久不見。”
她穿着灰色呢子大衣,內搭白色的高領緊身毛衣,黑色長褲,低幫運動鞋,一頭黑色的卷發随意紮起來,見人先露三分笑,說話時溫柔又知性,和沈淵打過招呼後便朝言忱伸手,“你好,我是李莉。”
“您好,言忱。”言忱和她握了握手。
三人坐下後,李莉也沒直接切入正題,而是跟沈淵寒暄,問了問他的近況。
又等了會兒,席露才姍姍來遲。
她一推開門便道歉 ,“不好意思,路上堵,我來遲了。”
言忱立馬站起來,沈淵卻坐在位置上拉了拉她的衣角,笑着朝她做口型——緊張?
言忱:“……”
廢話。
席露關上門就和言忱的視線對了個正着,錯愕兩秒之後便揚起笑,“是言忱吧,長得真漂亮。”
“阿姨好。”言忱朝她颔首,表情乖巧,還帶着幾分局促。
她也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事兒。
雖說來談工作,但畢竟是沈淵的媽媽,對方的身份擺在那裏,她也不可能無視。
“你好。”席露說:“你坐吧,要吃什麽盡管點,阿姨請客。”
言忱點頭,“哦。”
等她坐下以後,沈淵湊在她耳邊悄悄說:“你別怕,我媽不吃人。”
“我知道。”言忱說:“我沒怕。”
沈淵盯着她飄忽不定的眼神笑了笑,沒拆穿她。
席露作為中間人,起先說得都是工作上的事情。
她先介紹了李莉一直在做的事情,又表達了李莉的需求,随後李莉拿出了她的計劃書,內容不多,就針對言忱的那些事去定制的一個拍攝計劃,但看得出來滿滿的誠意。
“我大概知道你在顧慮什麽。”李莉說:“我接觸過很多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女孩兒,80%的人不願意讓人知道自己以前過着怎樣的生活,她們也非常不想把自己放在公衆面前,那種自卑、抗拒和逃避已經刻在了骨子裏。我曾拍攝過20個不同原生家庭的女孩兒讓,從心理學角度剖析她們的性格養成,最終結果表明,經受過家庭暴力的女孩兒膽子更小,處事也更猶豫不決,在公開的社交場合會盡力讓自己變成隐形人。但你不一樣,毫不誇張地說,你是我見到最獨特的個例,所以我對你的經歷和成長過程以及性格養成很感興趣。”
言忱抿唇低頭看那份計劃書,幾乎是要把她過去的生活重現。
其中還間雜着心理治療和犀利采訪。
“你也不用考慮露露他們的想法啦。”李莉怕她因為席露等人對她的印象而拒絕,所以提前給她吃了定心丸,“我跟露露認識三十多年,她不會因為你的過往就對你有看法,也不會幹涉她兒子的戀愛。圓圓呢,你倆認識這麽久,他對你的事情也早知道了,你不必擔心。”
言忱仍安靜地思考。
“我一直都在告訴所有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女孩兒,這不是你們的錯,是別人錯了,你們不應該為別人的錯誤買單。”李莉的聲音愈發溫和,卻把利弊都告訴她,“你可以認真考慮一下。這個紀錄片會從各個層次剖析你,讓你直面內心的恐懼,對拍攝中的你來說應該很不友好,但拍攝結束以後,你應該會開始新的人生。”
她說完以後給言忱遞了一個U盤過去,“這裏有我以前拍過的兩則紀錄片,她們的情況跟你或多或少有些相似吧,一位是被丈夫家庭暴力多年的女人,一位是幼時遭到性丨侵的女孩兒。我能告訴你的是,在拍攝過程中,她們的情緒幾度崩潰,但在一次次崩潰後又治愈,現在她們的生活回到了正軌,性格也有了很大變化。”
言忱接過U盤,手指輕輕劃過光滑的金屬表面,“我考慮一下。”
李莉笑道:“你什麽時候考慮好了就告訴我,我們加個微信,有什麽問題随時問我。”
在加微信的過程中,李莉還說:“對了,如果要拍攝的話,你要提前問一下你媽媽的意見,因為這其中必定會涉及到她的過往,她想不想出鏡都可以,但畢竟關乎個人隐私,還是要征求她的同意。”
“好。”
言忱加了她的微信。
不得不說,她最後那句話讓言忱對她的好感一下子拉到了高點。
這是一個懂得尊重和保護別人隐私的人。
聊完這些事之後,李莉又對席露說:“小姑娘很不錯,圓圓有眼光。”
“那肯定,也不看是誰兒子。”席露順着她的揶揄笑道:“圓圓随我,聰明又有眼光。”
沈淵笑了下,“您可真會聊。”
包廂內的氛圍一下子就被帶回了日常聚會。
剛才聊得沉重的工作直接淪為過去的話題,兩個長輩也沒給她們壓力,就像是許久未見的好閨蜜随意聊聊,直接把他們晾在一邊,這倒讓他們更自在一些。
這頓飯吃得還算輕松,吃完飯後,席露喊言忱,“空了讓圓圓帶你回家吃飯,等我忙完這段時間,我回家給你做我拿手菜。”
“好。”言忱答應。
席露和李莉約着去逛街,沈淵和言忱坐電梯去停車場。
剛到車裏,沈淵就扔給言忱一個精致的首飾盒。
言忱疑惑,“這什麽?”
“我媽給你的見面禮。”沈淵說:“但怕你不好意思,就讓我私下裏給你。”
言忱:“……”
席露是真的很體貼,吃飯全程沒有太忽略言忱,但也沒過多關注。
大抵也知道她的性格,沒讓她感覺到不自在。
言忱打開首飾盒看,是一條鉑金的手鏈。
她戴上去以後才想到,“我是不是有點不懂事?”
“嗯?”
“第一次見面沒給你媽媽準備禮物,反倒收了你媽的見面禮。”言忱問:“你媽喜歡什麽?”
“素材。”沈淵說:“她喜歡一切新鮮的素材。”
言忱:“……”
“她給你見面禮,不是應該的嗎?”沈淵說:“未來婆婆給你的,好好收着就完事兒了。她送你禮物,開心着呢。”
言忱:“……”
“那我得回禮吧?”言忱說:“阿姨缺項鏈嗎?”
“不清楚。”沈淵說:“我媽工作狂,很少戴首飾,年輕時候還因為經常不戴結婚戒指和我爸吵架,現在唯一的首飾也只有結婚戒指了。”
言忱:“……好吧。”
最後沈淵見她一直在想這件事兒,把手機遞給她,“你跟她發句語音說個謝謝,我覺得最實在。”
言忱:“……!!!”
思考兩秒後,她還是妥協。
她劃拉沈淵手機,“密碼。”
“你生日。”
言忱用自己的生日成功解鎖他手機,然後發現他屏保是她的照片。
就是當初在天臺時拍的那張,他後來還用那張暗戳戳秀恩愛來着。
言忱打開微信,席露的微信就在最上邊。
因為她剛連着給沈淵發了好幾條消息。
【寶貝兒媳收到禮物了嗎?】
【她喜不喜歡?】
【我感覺她本人比電視上好看。】
【要不是你李莉阿姨搶了先,我都想拍一下她。】
【不過你告訴她不用看我的面子,一切跟着她的心走,她要是不願意,我去回拒李莉。】
言忱盯着屏幕,又跟沈淵确認了一遍,“那我發啦?”
“發吧。”沈淵說。
言忱摁着屏幕,對着聽筒乖巧地說:“阿姨,我是言忱,我收到禮物了,很漂亮,我很喜歡,謝謝。下次見面的時候,我也送您一個禮物吧,您有什麽喜歡的嗎?”
她說完以後才松了口氣,沈淵忽然啧了一聲。
“怎麽了?”言忱問。
沈淵;“此刻我竟然有點嫉妒我媽。”
“啊?”
“你從來沒用剛剛那種語氣跟我說過話。”沈淵趁着紅燈間隙,伸手在她臉上捏了把,“又軟又乖。”
言忱:“???”
你在說誰?
随後她不小心點開自己發的那條。
帶着幾分小心翼翼 ,平常高冷的煙嗓這會兒竟然脆生生的,聽上去跟十幾歲的小女孩兒撒嬌一樣。
言忱:“……”
日,這不是她。
不過席露立馬回過來語音,“阿忱啊,喜歡就好。阿姨沒啥特別喜歡的,等這周五阿姨片子播的時候,你給轉發一下就行。”
言忱立馬回複軟萌表情包:【好的.jpg】
言忱晚上回去窩在床上,把李莉給她的U盤插入電腦。
其實這都是在網上能找到的資源,她在剛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就查過李莉,這個導演雖然小衆,但一直把目光投向女性困境。
她所給的這兩個資源,言忱之前大致了解了一下,在網絡上評價極高。
有很多人說看的時候致郁,看完以後是治愈。
許多有相同經歷的人說看完這個紀錄片之後就放下了。
但沒想到,李莉給她的版本包含了她們前期策劃選題的過程,還包含了和當事人商量拍攝的過程,就是從前期準備工作到後期的拍攝,全部記錄在案。
真正剪出來的內容其實只有60分鐘,但整個片子長達三個小時。
李莉多次和當事人聊天勸說,然後請來了專業的心理學家,前期是很催淚的過程。
言忱在當事人開口說第一句話的時候,眼淚就在眼眶裏打轉。
昏暗的畫面,微弱的光亮,秒針劃過表盤的聲音,那個女人第一句話是:“為什麽是我?”
這是很多受害者都會問的問題:為什麽是我?
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在別人口中會變成:因為你性格不好/因為你差勁/因為你跟別人不一樣……
自然而然就變成了“受害者有罪論”。
為什麽是我被傷害?
因為你有問題,不然為什麽他不傷害別人,只傷害你。
為什麽是我被家暴?
因為你做得不好。
……
這些問題被一個個抛出來又用常規答案去回答時,聽得人心酸又難過。
片頭開始時的名字是:《受害者》。
下邊帶的小标題是——你沒做錯,只是運氣不好。
言忱用一晚上看完了第一部 片子,然後第二天早上醒來又開始看第二部,沈淵值完夜班回來時,她正聚精會神地看那個被性丨侵女孩的故事。
第二個紀錄片的質感要比第一個好很多,兩個的拍攝時間隔了兩年,李莉的進步肉眼可見。
如果說第一個看得言忱心酸有共鳴,那第二個就看得言忱害怕,毫不誇張地說,她看的時候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十二歲的女孩兒遭到了來自男性親屬的第一次性丨侵。
這個紀錄片中的女孩兒沒露臉,聲音也被打碼。
她講述了自己被性丨侵的經歷,十二歲發生了第一次,十四歲滿身傷痕。
十六歲報警抓了那個人,然後辍學逃離那座城市。
幾經輾轉,追她的人很多,但她沒敢談過戀愛。
心理醫生在給她做檢測時,發現她是重度抑郁患者。
……
言忱在沈淵的陪同下看完了第二個紀錄片,看完之後深呼吸了一口氣。
她握着沈淵的手低聲問:“我要去嗎?”
“想去嗎?”沈淵反問她。
言忱閉了閉眼,聲音有些啞,“我想試試。”
她也想從過去走出來。
“那就去。”沈淵篤定地說:“你想做就去做,我會陪着你。”
>>>
言忱和唐宛如打了一通很長的視頻。
她把自己想拍這個紀錄片的想法告訴唐宛如,并且說其中會涉及到她的一些事情。
唐宛如盯着屏幕裏的她,眼含淚水,“你想做什麽就去做,媽媽什麽都幫不了你,但不能拖你的後腿。”
前段時間的新聞她都知道了,但陸斯越給她打電話,讓她不要出面。
言忱也讓她不要發聲。
她什麽都做不了,只能看着女兒被網絡上不認識的人罵。
現在言忱做什麽,她都是支持的。
在征得了唐宛如的同意之後,言忱給李莉發了條微信:【阿姨,拍攝時間定在2月份可以嗎?】
李莉秒回:【我随時。】
言忱向她解釋:【這個月我要錄制一專,我讓經紀人把下個月的時間空出來,然後拍。】
李莉:【好。】
敲定時間之後,言忱就開始了緊張又忙碌的一專錄制。
一切都和她預料的不差,在2月的第一天她完成了一專歌曲的錄制,随後的發行預售工作都交給了白城,她帶着小白去和李莉見面,拍攝地點在北城。
沈淵那邊的工作也忙得差不多,他帶着資料跟着言忱進了組,一邊陪言忱一邊完成論文。
而李莉在這次專程為言忱請來了特殊的心理醫生——陸斯越。
兩人在組裏碰面時,言忱忽然看着陸斯越笑了,“就知道你不會錯過的。”
“是啊。”陸斯越單手插兜,又酷又飒,“我一直都很好奇,到底什麽樣的壞境會讓你養成這樣的性格,可惜你一直都沒給我了解的機會,現在機會放在眼前,我怎麽可能不來?”
言忱輕笑,“是我跟導演舉薦的你。”
陸斯越在她腦袋上揉了一把,“算你有良心。”
說實話,在拍攝前,言忱還蠻擔心的。
她雖然有過電視節目的錄制經驗,但還是第一次拍這種類型的片子。
不知道自己會發揮成什麽樣,會不會有情緒崩潰的時候。
一切都是未知數。
但李莉是這方面的老手,她通過環境的布置和語言的藝術,引導言忱一點點說出過去的故事。
幾乎是事無巨細地說出那些最害怕的事情。
在情緒最高點時,她幾乎是對着鏡頭嘶喊,“我哪知道我做錯了什麽啊,難道就因為我是女孩,我就錯了嗎?”
“我相信過他的,但他在大火裏把我扔下。”
“女孩兒難道就不是他的孩子嗎?”
“我知道我除了自己誰都不能信。”
“哭只會換來一頓打,不會換來糖果。”
“……”
果不其然,在錄制過程中,言忱的情緒幾度崩潰。
在一個昏暗的小房間裏,她哭着說:“我只能往前走,我不能停。”
“撒嬌和哭不會讓我活下去,但冷漠和強勢可以。”
>>>
言忱的紀錄片一共錄制了一周時間。
在錄制完之後,陸斯越和她進行了1對1的心理輔導,李莉也和她進行過談話。
她在結束之後說:“就感覺一下子釋懷了。”
那是一種很奇妙的體驗,沒有親身經歷過不會相信。
原來發洩完之後會慢慢把一直以來不敢言說的負擔放下。
她和沈淵回到北城,生活回到正軌。
但沒想到有天晚上,沈淵的名字竟然挂在了熱搜上。
#《一秒鐘》沈淵好帥#
原來《一秒鐘》播到第二篇章,沈淵的片段被放出。
他作為助理醫師穿着白大褂出鏡,雖跟在執業醫師身後,但風頭不減,起初戴着口罩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随後摘下口罩更是驚為天人。
當時彈幕都在瘋狂刷:
[從此我看的醫生文男主都有了臉。]
[不是吧?真的有這麽帥的男醫生。]
[不說了,姐妹們我先去三院骨科挂個號。]
[這确定不是節目組請來的演員?]
[真的好帥啊,這顏值真吊打娛樂圈一衆小鮮肉。]
[我以為韓彧就是顏值天花板了,沒想到真正的顏值天花板在這裏。]
[又帥又溫柔,一分鐘內,我要這帥哥的全部資料。]
[這個小帥哥叫沈淵,是我們川大醫學院的院草,不!是川大校草!]
[這鏡頭轉換和濾鏡都很垃圾,學長現實中更帥。]
[講真,上次把我外校來的姐妹帥到腿軟。]
……
于是,沈淵憑借着為數不多的鏡頭竟然上了熱搜。
沒過多久,#言忱男友是沈淵#的詞條也跟着上去。
[我沒認錯吧,那帥哥發出來的照片和《一秒鐘》裏的是同一個人。]
[應該是真的,我問了我平川大學的朋友,她說醫學院的同學都知道他們談戀愛了。]
[平川大學?我靠,竟然是我校友。]
[對,妥妥的學霸,平川大學研二,校草,被他們學校女生稱為高嶺之花,人間可遇不可求。]
[這也太絕了吧,簡直是夢幻聯動。]
……
晚些時候,言忱才轉發了《一秒鐘》官微今晚的播出宣傳。
@言忱:抱歉,忙着一專把這件事忘了。今晚有@Harbor-阿忱出現,前方沈醫生出沒,高能預警。
[殺狗了殺狗了。]
[我人傻了,她真的有點戀愛腦。]
[樓上的剛看出來嗎?我從她官宣那天就看出來了。]
[這很正常,我要有個這樣的男朋友,恨不得天天炫耀。]
[厭世鬼才歌手X學霸骨科醫生的組合也好好磕啊,而且她只有在看見他的時候才笑,錯過六年還能重遇。]
[前面的別說了,已經在代入了,有點帶感。]
……
網上的輿論鬧過一陣也就散了。
2月19那天,言忱發博又為沈淵慶生,還有人拍到了兩人牽手逛商場,一起吃火鍋的照片。
言忱現在出門毫不遮掩,帽子不戴,口罩不戴,一點兒沒把自己當明星。
在網友偶遇他倆的熱搜上完之後,音樂平臺在19:02時上線一專,言忱微博同步宣傳。
0219,1902。
粉絲們立刻發現了這巧妙的時間點。
[靠,真情侶就是最甜的。]
[沒想到姐姐發歌都要在男朋友生日這一天。]
[她真的好愛她男朋友。]
[這樣戀愛腦不行啊姐姐!]
……
但粉絲很快發現,言忱一專的主打歌雖然是新歌,但也出了三首新歌。
其中有一首風格和她平日大相徑庭,是首小甜歌,比《戀愛序曲》還甜。
粉絲聽完直呼想戀愛。
于是大家的評論瞬間變成了:
[姐姐談戀愛吧,我酸了。]
[甜甜的戀愛什麽時候才能輪到我啊?]
[原來這就是談了戀愛的女歌手嗎?這歌真的好甜。]
[我聽着旋律都想跳舞,沒有小哥哥跟我一起分個耳機嗎?]
……
一專上線之後,言忱就開始奔波于各大音樂節和各綜藝節目的打歌活動。
一直到三月底,李莉說紀錄片已經剪好了,但還沒想好叫什麽名字,想讓言忱來取,并且把成片給言忱發了過來。
言忱抽空看完了72分鐘的成片。
李莉的拍攝手法真的很絕,鏡頭的氛圍感拉得特別足。
在看的時候,她的心仍舊被揪着,但看完以後卻渾身輕松。
然後又覺得,那些過去不過如此。
李莉說想在言忱生日那天零點上線,正好是個節點。
言忱同意,只是名字還需要再想想。
4月23日零點,一則紀錄片悄然上線。
李莉發博:這是我見過最桀骜不馴的女孩,也是最特立獨行的女孩。
她說只因為她是女孩,所以遭到了父親的厭惡。
她說殺人犯和反社會人格的标簽曾貼在她身上難以撕下。
她曾被親生父親打斷兩根肋骨,生活一次又一次逼着她低頭,但她從未認輸。
她是言忱,歡迎走進她的世界。
後邊跟着視頻的鏈接。
而言忱轉發了李莉的微博,配文道:不要從別人口中認識我,他們說的只是碎片化的我。
這則紀錄片的名字是《反骨》。
開場後的小标題是——生活會好嗎?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