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生疑

送走了顧惜時,顧惜君便要去找皇上謝恩了,準許妃子家眷來後宮探望可以說是莫大的恩寵,後宮的規矩是必須要面見皇上謝恩的。

顧惜君不知該如何面對宋惜之,抑或是說她不想面對他,她頂着他的妃子的貴人稱號,可她為表示自己不願留在宮中的決心仍舊自稱臣女,這讓他們之間的關系非常之尴尬。

她斷然不會妥協,她不願再被困在宮中,顧惜君深深吸進一口氣,由太監領進了尚書房。

宋惜之換下了朝服,着一襲明黃色錦袍,玉冠束發,正在看書。

“皇上金安,參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顧惜君按照規矩恭敬行禮,絲毫讓人挑不出錯處來。

“所謂何事?”宋惜之并未許她起來,她便仍舊保持半俯跪的姿勢,她知道,這是宋惜之故意為難她。

“臣女來謝恩,臣女确實想念宮外親人,謝皇上聖恩,讓弟弟惜時進宮探看。”

宋惜之看了一眼顧惜君,無論說話,行事,皆是恭敬嚴謹,滴水不漏,仿佛不帶一絲感情,所以的溫良順從皆是因為規矩而不得不做,哪怕心中其實厭惡之極也不給別人留下任何把柄,确實跟她很像。

顧惜君許久聽不到宋惜之回應,又因半俯跪的動作确實難受,早知他如此為難,剛剛就該跪下來,不會如現今這般難受,累得她直發抖。這也就是她了,習武出身有幾分耐力,若換了其他妃子,早就倒在地上了。

宋惜之終于發現她的異常,他訝于自己又走神了,在她面前,他老是走神。

“起來吧。”

“謝皇上。”

顧惜君咬牙切齒,為什麽宋惜之總是不放過自己。

“今日又是來與朕說要出宮的嗎?”宋惜之的語氣聽不出喜怒。

“回皇上,确有此意。”

“顧惜君,你……”宋惜之氣節,卻又不知該說她什麽好。

“皇上先前也是答應了臣女放臣女出宮,只是發生了一些事耽誤了,如今事情已經解決,皇上也該兌現諾言了。”

顧惜君毫不客氣,畢竟再不敬的話她都說過了。

“顧惜君,你當真執意要出宮?”

“回皇上,是。”語氣堅定。

“好,朕就準你出宮。”

顧惜君猛然擡起頭,驚喜于他的話,一時不知宋惜之此言是真是假,很快她又反應過來,面前的人可是宋惜之啊,怎麽可能這麽輕易就放過自己,于是她又冷靜道,

“但是呢?”

宋惜之卻沒有接顧惜君的話,一瞬不瞬地看着她,眼中是意味不明的情緒,許久,幽幽嘆了一口氣,說道,

“你知道嗎?你真的很像她。”

顧惜君自然知道宋惜之口中的那個“她”是誰。

“臣女不知皇上在說什麽,皇上的話還未說完,放臣女出宮究竟要何條件?”

“你就真的這麽想出宮,一點也沒有要留在朕身邊的想法?”宋惜之搖了搖頭,繼續說道,“罷了罷了,若你真想出宮那便用自己的實力離開吧。”

“皇上此話何意?”

“如今也并非是朕執意不放你出宮,就像當初納你進宮的原因一樣,顧候家如今在前朝鋒芒太盛,你弟弟惜時又剛得了武舉榜眼,而你是顧候的義女,若是對你區別對待,定會引起前朝非議,對顧候的名聲,對你弟弟的前程,甚至對朕,都非好事。因此朕不能貿然讓你出宮。”

“但是半月之後便是秋收燈節,皇宮會舉行盛大的燈會儀式,那天設有才藝比賽,所有宮人皆可參加,優勝者便可向朕提出一個要求,能不能出宮,便看你自己了。”

“謝皇上成全。”

“話別說得太早,顧惜君,若是這次你沒有抓住機會,那你就得等下一個四年了。”

顧惜君是知道秋收燈節的,從前朝就流傳下來的盛大節日,每四年舉辦一次,為了慶祝豐收以及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連皇宮也會舉辦燈會祭天。

只是宮中奇人異士重多,顧惜君能不能獲勝還是個未知數,而只有優勝才能向皇上提出要求,但既然有了離開的辦法,她便有信心獲得優勝。

但是顧惜君還未來得及開心便想起了另一件事,“皇上,臣女還有一事望皇上成全。”

“何事?”宋惜之似乎有些不悅,以為這是顧惜君在得寸進尺。

“皇上,臣女希望出宮省親。”

“顧惜時不是才來看過你嗎?顧惜君,你莫要得寸進尺。”語氣愈發尖銳。

顧惜君突然跪了下來,她必須要出宮去一趟。

“皇上,過幾日便是臣女娘親的忌辰,臣女無論如何都要出宮去祭祀亡母,我朝歷來以孝治國,若是連亡母忌辰都不去緬懷,世人将置臣女于何地?又将置皇上于何地?”

“好了,你着急什麽?朕有說過不答應你嗎?”

宋惜之很高興看到顧惜君難得露出擔憂害怕的神情,原來她也不是無所畏懼的。

“皇上的意思是答應了嗎?”顧惜君小心翼翼地問,她是真的害怕皇上會不答應。

其他事情可以後置,但只有此事不行。

“但是朕有一個條件。”

“皇上請說,只要是臣女能辦到的,定然竭力而為。”

“沒有你想的這般嚴重,你那日做的點心朕很喜歡,你再給朕做一次,朕便準許你出宮省親。”

顧惜君沒想到他說的竟是這個,這又有何難?當下便應了下來,生怕他會反悔。

得了宋惜之的承諾,顧惜君這才松了一口氣,此次出宮關系重大,除了要祭奠亡母,她還需要做一番調查,她總覺得宮外發生了不一般的事情。

自己在宮中多日,消息閉塞,惜時險些遭人算計,憑她行軍多年的敏銳直覺,她嗅到了陰謀的氣息,突然出現的聶風讓她很疑惑,見微知著,顧惜君非常相信自己的直覺,有些事情必須查個明白,誰也不知是好還是壞。

防人之心不可無。

本來只是以防萬一的調查,誰知道這一查,便讓顧惜君查出了不得了的事情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