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不遂

清漓,在救你出來的那一刻,在登上大殿的那一刻,都已經做好了準備……不管是什麽,只想要抓住一次,就抓住一次自己想要的就好。

時間在寂靜中游走,攜帶着灼人的情愫,雖不曾睜開眼,但床上那始終緊閉雙目擁有嬌俏容姿的女人還是感覺到了。

那是十指相扣,那是一個屬于一個男人的大掌,景闌,是她的景闌回來了嗎?她知道,那麽愛她的景闌決計不會真的這般抛下她毫無預兆的離開。他還是如往昔一般的緊緊扣着她的手指,他還在和她說着:清漓,永遠不分離,我們永遠不分離好不好。

這般情濃,也真真應了那句:我把我心都交給了你,而你在夢中卻喊着他……

且說另一邊,茶過幾巡罷,以是三更天色,被喚作孫總管的青年男子不敢再坐,客氣起身。

再入了雕月閣內室,不敢喚人相随,嶺南王自當親領。然,衆人行到浮雕镂空拱圓門時,前行的男子卻停下了腳步。

透過镂空木雕隐約能見床榻之上光景,那俨然以安靜睡去的俊挺身影怎能不讓孫總管不由心中一窒,他的主子……

尾随其後的嶺南王與大丫鬟抱琴并不知道何故,見他不動自然也都沒有動作。只都不覺順着他的目光向內室望去,映入眼簾的怎麽也不曾想到會是一幅“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圖。

那人雖已不是一次兩次在戌時以後前來嶺南王府,更不曾是第一次如這般的退避左右,然,這卻是第一次,不管是嶺南王還是始終跟随自家小姐的抱琴都是第一次見到那個總是仿佛遙遠如天際的尊貴男人,靜靜而眠,渾身上下毫無防備的松懈,就如那揮灑而下的月華般溫潤。

沐湛不易察覺的眉角微皺,這就是他說的,看不透,他就是看不透那個人,從很久很久以前就看不透。

“公子。”雖不忍心,但孫總管還是上前輕喚了一聲,最近的事情實在太多,足夠讓人心力交瘁的了。如若真的可以,他也希望自己自小便跟着的主子能一直這般,若說,在這世間誰最清楚有關祁銘琰的一切,他必是唯一。

這一聲輕喚極為輕柔,但本靠在床架之上睡去的男子卻應聲睜開了那雙漆墨深邃的星眸,沒有混沌,沒有恍惚,就仿若他從不曾睡過,也從不曾有一個渾身都在流轉着溫潤的男子存在過,他還是那個讓群臣摸不準的新帝王,他不能有一刻的松懈。

“已經三更天了,若不回去,怕……”

“知道了。”祁銘琰在聽到輕喚的時候,就知道是時間到了,他……離開她的時間到了,不管多麽不想,為了以後更多的相處,他還是要忍。為了一個叫沐清漓的女人,他甘願再繼續忍下去。

柔和的将女子如青蔥般可人的玉手放進了錦被中,再次細細端詳她的容顏,因為,這點滴的凝望都是他在泥潭中讓自己繼續前進的力量。

“好生照顧。”祁銘琰起身,一身華服雖不閃爍,卻正因這不閃爍才更讓人猜不明。

“是,祁公子放心。”抱琴恭敬以宮中禮儀福身,她怎會不知他是何身份,這月餘來的一切她都看在眼中,真情是真,那又為何……也罷,也罷,全看小姐如何,這天下已然變了不是嗎?孝謹皇帝已經駕崩。

言落,随着俊挺男子的轉身相随,嶺南王與一幹知情人等自是恭敬送出,直至王府大院之外,若不是孫總管傳話,他也還得不可有分毫懈怠。

見男子上了黑漆齊頭平頂的馬車緩緩遠去,不仔細相看,并未有奢華之氣,這道足以減少極多不必要的麻煩。雖人車以沒(mo),可沐湛還是等待了些時候方才提步再進王府不提。

且說上車而去的祁銘琰與跟随的仆從二人,離了赤京延渡街北,一路直行過了三重宮門,進入了皇家禁地。

金黃镂刻的腰牌,車馬暢通無阻。眼見着椒磬殿即在眼前,一直提心吊膽的總管首領太監孫德海算是重重的緩下了一口氣。這天下何曾能夠太平,他的主子又何時能過一天安穩的日子。

這皇帝的君位,如果真的可以讓他來選擇,他寧願自己的主子,還是那個隐沒在王府的慶王,至少不用成了現在的衆矢之地。

“皇上,小心着些腳下。”

而,就在衆人進入殿門之時,卻萬萬沒有想到一個充斥着清冷的聲線平地炸開:

“皇帝,到是舍得回來了。”那是身在尊位的人才能發出的聲音,而孫德海知道這個聲音的主人是誰。

忙不遲疑的五體投地跪禮:“奴才,給皇太後請安,太後萬福。”最不想見的人,最擔心的事情還是來了。坐于雕刻着雲龍紋樣的寶椅之上,體态雖以經過歲月的洗禮卻仍舊盡顯尊貴的皇太後聽此恭敬後,笑了。

“萬福?你會盼着哀家萬福?若真希望哀家萬福,也不至現如今三更已過才帶着堂堂的皇帝回椒磬殿。”

“奴才該死,奴才該死,請太後息怒。”

“該死?你何止今天該死,早便該死了。”話俨然是對着下面人說的,只那雙太過犀利的眼眸,卻始終望着那個立于殿內未有任何言語的男人。征服?她知道自己從不曾真的征服了那個賤種!

見他微微楚眉,心中升起的火焰算是熄滅了一半,不管你是什麽,走到哪一步,這一生,除了還債你就不要想着能逃離我的桎梏。

“皇帝,見了哀家為何不行禮?”

祁銘琰緩了緩忽然從周身竄出的一陣疼痛,對上了坐在他面前的女人,他名義上的母後。成明二二五年受寵一時的文妃因與侍衛行茍且之事,被告發,皇帝震怒下诏宮規處死,溫氏一族因此也受到了牽連。

而後,由于皇族血統的保障,他才一歲的弟弟參與了滴血認親,答案毫無懸念,皇十子并非龍脈,被宮人溺死。一年後,他的父皇,也就是當時的成明帝下诏,将八歲的他過繼于皇後教養,從那以後,一切都變了模樣。

一個受皇帝寵幸,還有兩子身為貴妃的女人,會去和一個侍衛茍且,這樣的事情,到底做的理由是什麽?自古以來在這深宮之中,果真只有一個王道,那便是帝王,帝王覺得是什麽,什麽便是最終的答案。

但是,他現在坐在了帝王的寶座上,卻仍舊覺得可笑……

緩緩下拜,望着那塊塊三尺見方大青石磚,打磨光滑,拼貼無縫,中間光潔如鏡,四周琢磨出四喜如意雲紋圖案,能照清影的大理石,在這裏的一切都是奢華的,奢華的讓人無法正常的喘息。

仍舊不言語,她想聽什麽?在這個時候她要的不過就是他向她下跪,給,為什麽不給,至少在他從她手中奪來自己應該有的一切之前,他沒有理由不做。

“皇帝這樣,到是讓哀家吃驚,本來哀家也沒奢望過皇帝會給哀家請安。”見皇帝果真在他面前依言下跪,皇太後的臉上升起了異色,并沒有讓跪着的帝王起身,反而對這難得的恭順升起了另一番計較。

“不知道皇帝到底是從哪裏回來?竟轉了性子一般,叫哀家心中有些惶恐了。”

他怎會不知她話中意思:“太後,都親到椒磬殿為朕掌燭要的不就是這個嗎。”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呼吸,從脊背處再次傳出的一波陰寒之氣,漸漸擴散開來,雖是八月的天氣,可他卻絲毫溫暖也感觸不到,周身血脈也開始漸漸停滞,化成前赴後繼的疼痛。時刻提醒着他的身體,現在想要什麽。

同樣沒有溫度的細汗已經開始彌漫,攪擾着他正常的呼吸,身體上的衣服都開始成為一種負擔,這個時候最好用的真氣也不過是種擺設。

而跪在大理石地面上不停磕頭的孫德海在聽到‘掌燭’兩字後,以是立時停下了身上的動作,一臉驚慌的望着那個如他一般跪在聖母皇太後面前的大鄢國帝王,在看到那無法掩飾的僵硬以後心下便是明白。

“奴才請求皇太後息怒,請皇太後息怒!”他的主子是大鄢國的皇帝,是整個國家最尊貴也最至高無上的存在。好好的一個天人一般的人物,怎就這般的被折損。只是,對于一個奴才的請求,身在高位的人從來便不需要在意。

可也就是如今的這份不在意,才鑄就了最終那樣的結局。自始自終便從來沒有誰可以淩駕于他祁銘琰之上。得到的都是他願意給的,他不願意給的,不管到什麽時候都要全數吐出來。

作者有話要說: 有人會說我們的男女主角是不是軟弱類?在這裏九月要交代,親,能站在江山頂端的人,有誰是軟弱的?大家放心往下看,九月定會為大家奉上一部強大的宮廷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