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心切 只想抱着朝思暮想的人……

快馬加鞭日以繼夜趕了三日, 路上累倒了兩匹駿馬,林瑞終于趕到了南地運河建造之地,他納悶懷恩怎麽都沒給他留下記號, 便自己去各家客棧打聽, 這才找到了李青奕一行的落腳之地。

看見林瑞突然出現,李青奕吓了一跳。

“可是府中出了什麽事?”

“府中一切安好。”林瑞看着李青奕疑惑道:“殿下, 你沒受傷?信中明明說你受了重傷,可是這幾日已經恢複了?”

李青奕警覺了起來,“什麽信?”

“懷恩派人送來的信。”林瑞從懷裏掏信的時候突然想起送信的人給他信時始終沒擡過頭,他着急着看信, 也沒理會那送信之人,現在想來,有些可疑。

懷恩拿過信道:“我沒派人給你信呀。”

“太子是不是派人四處查找我的行蹤?你來的時候可有人跟蹤?”李青奕首先想到這是太子為了找到他的計謀,沒想到這個傻林瑞就這樣中計了。

“殿下放心, 确有幾人跟蹤, 但已經被屬下甩掉了。”

李青奕點點頭,“太子想通過你找到我的行蹤, 也不容易。我沒事,你趕快回府吧, 王妃一人在府中,我不放心。”

“王妃很好。倒是太子派人到處尋找殿下的行蹤,找不到殿下行蹤想必會在入都城的路上安排好殺手, 就讓屬下留下保護殿下回都城吧。”

懷恩也道:“殿下, 這裏的事已經基本上處理完了,林瑞說的對,太子雖然找不到我們在哪,但是, 太子肯定讓殺手埋伏在回都城的各條路上等着我們,就讓林瑞留下吧。”

李青奕又問道:“你來的時候府中沒什麽異樣嗎?”

林瑞笑了起來,“沒有,王妃在後院種了好多桂花樹,秋靈說,那是王妃特意種了到秋季采摘桂花為殿下釀桂花酒的。殿下,依屬下之見,就別送王妃走了,您回去之後,好好哄一哄王妃吧。”

“我看是因為送王妃到鄰國,你也要随行保護,不願離開殿下身邊吧。”懷恩道:“你不知道殿下要送王妃走是為了保護王妃呀。”

林瑞和懷恩你一眼我一嘴的說了起來,李青奕卻陷入了沉思,總覺得心裏不安穩。

“懷恩,即刻把收集到的公文和走訪百姓的記錄整理好,今日再去一趟運河,今明兩天就把這裏的事解決了,後日就啓程回都城。”

“是。”

林瑞不在府中,懷恩也不在,他實在不放心,第三日就啓程了,回來的路上,李青奕特意挑選了條官道,先一步讓人把奏折送到了紫宸殿,既然不論走哪條路太子都會截殺,他不如走一條最寬的路。

雖然早已有了防備,但太子的殺手也不是三腳貓功夫,各個武功高強。

林瑞帶着幾個武功高又機靈的侍衛守在李青奕身邊,李青奕站在中間,拿着一把弓箭好似日常消閑一般不慌不忙選中一個人,射中胸口位置,那人即刻倒地不起。

就在兩方人馬厮殺的難解難分之時,皇宮禁衛趕了過來,原本勢均力敵的兩方人馬很快有了勝負,殺手一看敵不過,慌忙撤退,禁衛軍追了上去,也沒抓到一個活口。

禁衛高統領來到李青奕面前,“殿下,陛下等您回去複命,久等您未歸,想到可能是遇了意外,殿下可安好?”

李青奕道:“安好。”

這奏折他提前一天讓人送進了宮,奏折上說第二日一早就能到都城,但他故意拖延了時間,如果父皇擔憂他的安危,定然派禁衛軍前來,若對他并不關心,便不會派人前來,這樣看來,他更相信了道長說的話,儲君之位自己可以放手一博。

生在皇家,不動聲色的試探君心太難,太子給他創造了這樣好的機會,怎麽能錯過呢。

“高統領先回去複命吧,我衣袍上賤了血漬換一身就去面聖。”

“是。”

禁衛軍走後,李青奕吩咐道:“林瑞快,把那個我用箭射中的人擡走。”

李青奕知道不能錯過這次機會,自然要把這次機會利用徹底,他箭上塗了使人暈厥的藥,射中的位置比心髒稍偏一些并未中要害。

在打鬥中,他見這人更注重防守,想來比那些主動進攻的殺手,更惜命一些,希望能從他嘴裏套出些話來。

李青奕道:“把太子府的令牌放在他身上,把這人交去刑部,就說禁衛軍走後,找到個重傷未死的。記住送去之前把他的衣領剪去,讓賀大娘檢查他口中可有毒藥,以防他醒了之後服毒自盡。”

“是。”林瑞和侍衛擡着人往刑部走去。

李青奕看看自己并未有血漬的衣袍,依然脫掉了外衣,“走,進宮面聖。”

拿着卷宗文書和記錄李青奕走進了紫宸殿。

皇帝一看見他就走下階梯,雙手扶住他的肩膀道:“朕都聽高統領說了,你沒事就好。”

“高統領!”

“臣在。”

“去查!是誰這麽大膽子,連六皇子都敢刺殺。”

“是!”

高統領正要退下,李青奕道:“高統領留步。父皇,剛在那些刺殺的人裏面發現了個重傷昏迷未死的,我讓人送到刑部了,不知道能不能審問出是何人指使的。”

“哦?”高統領疑惑道:“這些訓練有素的殺手如果沒死,一般都會自盡,怎麽還有漏網之魚?”

李青奕沒有理會高統領,向皇帝禀告道:“父皇,那人被發現時并沒有死,正要含衣領服毒自盡時,被兒臣的屬下發現,及時阻止了。”

高統領道:“可是林侍衛?”

李青奕道:“正是林瑞!”

高統領抱拳道:“以林侍衛的武功,确有可能。”

皇帝道:“高統領,既然如此,你就同刑部一起,把這件事查清楚。”

高統領退下,李青奕拿出這次南地之行的收獲,向皇帝說明了建造運河的相關調查。

“父皇,兒臣這次南行,調查到:年後,春耕在即,被拉去充當勞力的百姓惦記自己家中的耕地,要求減免賦稅,雖說被征用的百姓稅賦有所減少,但他們白日裏要建造運河,晚上不能耕田,減少的賦稅對他們來說依舊壓力很大,當地官員卻選擇不予理會,百姓自然不滿。”

“于是,被征去建運河的百姓為了生計便開始裝病,寧可不減賦稅也要回家耕種,監工便不讓他們回去,有的人真的生了病,也讓幹活,不聽話就用鞭子抽打,運河兩岸百姓人心惶惶。”

皇帝嘆氣,“建運河一事乃是利國利民之事,實不應該如此對待勞苦百姓。青奕,此事就由你負責,傳令下去,每戶若有一人被征用建造運河勞力,此戶則免去當年賦稅,若一戶人家僅有一壯勞力願意建運河,不但免去賦稅還要發放工錢,來年若繼續征用,依上一年法度而行。”

李青奕道:“父皇,若如此,南地各城每年的稅收卻不減免,官府定然會增加商戶賦稅,到時,商戶為了盈利,貨品擡價,受苦的還是百姓。依兒臣之見,不如根據征用耕地百姓人數,合理降低南地各城賦稅。”

“自然,兒臣也想到這件事帶來的是朝廷用度來源的減少,兒臣建議,建造運河期間,先從宮中開始,避免奢華浪費,同時讓都城各世家貴族效仿皇族節儉之行而為。”

皇帝大笑起來,“好呀,好呀,準奏!青奕呀,真不愧是朕看中的兒子。王平,拟旨!”

聖旨剛拟完,通傳說太子殿下觐見。

皇帝道:“宣。”

太子一進紫宸殿,看見李青奕,故作驚異道:“月餘未見六弟,沒想到六弟如今神清氣爽,看來這喜事當真沖去了六弟頑疾。”

“太子哥哥吉言,青奕進來身子确實大好。”李青奕也不謙虛,直接應了下來。

皇帝道:“太子什麽事呀?”

太子揖禮:“父皇,前兩日工部來報,說春季雨水頻發,今年較往年更甚,宮內很多宮殿都需要加固修葺,這是工部上報的修葺賬目,請父皇過目。”

只見皇帝拿着賬目微微皺眉,“太子你可能不知,青奕從南地帶來消息,朕決定減免南地賦稅,宮中即日起杜絕奢華,你這份賬目重做吧,以牢固為主即可。”

“太子你先下去吧。”

李青鳌看了一眼李青奕,神色不悅卻不敢表露,“是。”

皇帝又問了李青奕一些沿途城池的情況,父子兩人相談甚歡,等李青奕從紫宸殿出來,天色都晚了。

他心中暢快無比,很顯然此次南行讓皇帝很滿意,現在就等着徐統領審問那殺手的情況了,即使什麽也問不出來,那塊令牌也夠太子喝一壺了。

坐在馬車上,李青奕又拿出了在南地的每個夜晚都會握在手中的荷包,輕撫着上面的并蒂蓮,嘴角帶笑。原本他計劃從科考開始,循序漸進對付太子,沒想到這次南地之行順利的超出了他的想象。

今日在紫宸殿,明顯父皇是因為自己的提議拒絕了太子的賬目,如果按照他的計劃,接下來等待太子的又何止一二事,太子很快就會自顧不暇。

思及此,李青奕不禁想到,如果他保護的足夠好,是不是就不用送落柔去鄰國了?

李青奕歸家心切,将荷包重新貼身放進懷中,他想要把自己的這份喜悅分享給落柔,掀開車簾望着萬家燭火,想到府中也有一盞燭火等着自己,滿足感幸福感溢滿心間。

今夜,他不想再同她争什麽,只想抱着朝思暮想的人,安然入睡。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