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錦盒 讓富察格格親自打開的賞賜

應嬷嬷知道自己一時情急說錯話,連忙低頭告罪道:“老奴只是着急,一心為了福晉和二阿哥着想,要是王爺突然對富察格格另眼相看,對大阿哥極為寵愛……”

福晉打斷她道:“行了,就這麽點玩具叫嬷嬷心裏牽腸挂肚的,實在沒必要,嬷嬷下去吧。”

說完,福晉就低頭看着手裏的書卷,顯然不想聽應嬷嬷繼續說下去了。

沒點證據,全靠臆想的猜測,不是杞人憂天嗎?

應嬷嬷無奈,只好行禮後退下,在門口遇着雲芝還忍不住抓住她嘀咕了兩句。

雲言遠遠看了兩眼,等二阿哥重新到福晉跟前念書的時候才湊過來低聲問道:“雲芝,應嬷嬷剛才跟你都說什麽了?”

雲芝的聲音壓得很低,擔心隔牆有耳,只讓兩人能聽見:“還能有什麽,應嬷嬷生怕王爺的寵愛給大阿哥給分了去,威脅到二阿哥的地位,叫我多提醒福晉。她這話說的,福晉自是心裏有數,用得着我們提醒嗎?”

雲言連連附和着點頭,心裏也是贊同雲芝的話,只覺得應嬷嬷太緊張了一點,有些草木皆兵了。

福晉是王府的女主子,如今又有嫡子傍身,根本不用做什麽。

反倒她要是随意動了,卻叫四皇子不滿,何必呢?

尤其福晉莫名出手對付富察格格,師出無名,就因為她生了四皇子的長子,還是四皇子最近多照顧大阿哥了一點,傳出去這不是要壞了福晉的名聲嗎?

讓人以為福晉善妒,那怎麽得了?

福晉這些年費盡心思平衡後院,對幾個格格都是一碗水端平,為的就是身前身後別人都誇她一句賢惠。

應嬷嬷嘴皮子這麽一動就想讓福晉把前幾年的苦心白費了,這不是搗亂麽?

這邊應嬷嬷憂心忡忡,那邊四皇子讓人擡着大木馬進宮呈上給皇帝過目。

皇帝看了一眼便點頭道:“是有幾分巧思。”

Advertisement

在他看來卻也就這樣,畢竟這大木馬一看就簡單,只要會做木工的人都能做出來。

底下弧形的木板也不難想得出,他誇贊一句心思巧妙已經不錯了,畢竟是後院一個伺候的格格想出來的,皇帝對她的期待原本就不會高到哪裏去。

四皇子聽後笑笑道:“富察格格除了愛吃之外就只會讓人做這點小玩意給孩子逗趣了,不過大阿哥瞧着還挺喜歡的。”

皇帝看着這個四兒子對大阿哥的生母那幾句抱怨中帶着一點親近,又對大兒子有幾分疼愛之意,倒像是平常人家一樣,一家子的關系和氣溫馨,他聽着心情不錯。

畢竟家和萬事興,連後院都擺不平,更別提是前朝繁雜的差事了。

“老四你也別偏心了,大阿哥有的,二阿哥也該有。”

四皇子笑着點頭:“富察格格早讓底下人準備做二阿哥的一份,木馬做得小一點,适合二阿哥玩耍。”

二阿哥永琏畢竟比大阿哥要小一點,送來的這個搖木馬就太大了,根本坐不穩也上不去。

皇帝摸着胡子有點驚訝以前那個老實沉默的富察格格也會來事了,甚至懂得送禮送到四皇子的心坎裏。

沒見四皇子與有榮焉的樣子,仿佛送木馬的不是富察格格,而是他了。

不過富察格格沒厚此薄彼,确實也不錯。

皇帝手一揮就賞了蘇葉和大阿哥,給蘇葉的除了布匹和首飾之外,還有一個錦盒。

四皇子還奇怪這錦盒裏面是什麽,卻被皇帝壓下,說是回去給蘇葉親自打開。

另外給大阿哥的是一套文房四寶,卻是小一號的,正适合孩子的小手能用上。

四皇子帶着賞賜就要出宮,卻被熹貴妃派太監請他過去。

熹貴妃坐在上首,年約四十,卻依舊風韻猶存。

兩年前她從熹妃被封為熹貴妃,更是風光無限,容光煥發。

熹貴妃對四皇子很是疼愛,他剛進來,最喜歡的大紅袍已經泡了一壺,還有他以前喜歡的點心。

“這是皇兒你最喜歡的鄭師傅他大徒弟手藝,鄭師傅年紀大了,打算出宮養老,本宮已經準了,就是這大徒弟做的味道總差了那麽一點兒。”

四皇子吃了一口,确實味道差了一點,比不上鄭師傅的手藝。

不過鄭師傅掌廚都幾十年,如今年過古稀,是該出宮頤養天年的時候。

“多得母妃心慈,鄭師傅盡忠多年也能出宮好好歇息了。”

熹貴妃聽得高興,忽然低頭盯着自己的長指甲問道:“你府裏的富察格格怎麽回事,才幾天功夫,就連本宮這裏都聽說她的事了。”

更別提滿宮幾乎就沒不知道的,四皇子極為疼愛這位格格,為了富察格格特地跟內務府要了一整根楠木就為了給大阿哥弄個木玩具!

大阿哥是長子卻也不是嫡子,四皇子這樣就是寵愛過了,對大阿哥來說卻不是好事。

見熹貴妃擔憂,四皇子連忙告罪道:“叫母妃擔心了,其實只是底下人辦差不夠妥當,鬧得沸沸揚揚的,兒子已經打算回去就責罰一二。”

知道不是富察格格主動要,而是四皇子主動給,卻叫跑腿的太監鬧得滿城風雨,熹貴妃略略放心下來:“你心裏有數,你的福晉又是懂事的,卻也不能叫福晉寒了心。”

四皇子對大阿哥太好,對二阿哥的關心就少了。

福晉到底才是王府的女主人,富察格格只是個侍妾,要是四皇子的心偏太過,就是叫福晉在府裏沒臉,以後還怎麽管着後院?

熹貴妃還是很喜歡這個兒媳婦的,忍不住提醒了四皇子幾句。

四皇子連連應下:“母妃放心,兒子心裏明白。”

熹貴妃不敢久留他,很快讓人賞了東西,有給福晉和二阿哥的,也有給蘇葉和大阿哥的,只是給前者的賞賜要厚上兩成。

把東西送上馬車,原本四皇子一輛馬車進宮,出去的時候就是兩輛走了。

回去把賞賜一一拆開送各處,四皇子也先去了福晉的院子,見她正溫柔低頭給二阿哥輕聲念書,就讓門邊的雲言不要通報打擾。

二阿哥虎頭虎腦跟着念,念得很是一回事,他便忍不住笑了。

福晉這才發現四皇子在門口不知道看了多久,看了雲言一眼,知道必定是四皇子讓宮女們噤聲,便笑着迎了上去:“王爺回來了?這是?”

四皇子後頭跟着吳書來,再後面五六個小太監拿着賞賜進來。

“進宮的時候母妃念着福晉和二阿哥,便賞了些東西。”

熹貴妃知道福晉素來守禮,不愛鮮豔張揚的料子,送來的都是素淨卻有着暗紋的,既看着不會太寒酸,暗紋在光下又隐約可見。

高貴柔美而不奢華,最合适福晉不過了。

給二阿哥的則是一套四書五經,一套小的文房四寶,還有一塊碧色的暖玉,正适合他這個年紀的小孩戴着。

福晉笑着道:“多謝娘娘賞賜,回頭我就帶着永琏進宮親自謝恩。”

四皇子點頭又道:“大阿哥那個金項圈的事我還沒跟母妃提起,讓內務府重新打造的話,就像前兒才從內務府要了楠木,後頭滿宮裏都知道了,實在叫我為難。”

他根本不知道怎麽開口,要說了就所有人都知道了,不說吧,拖下去叫大阿哥進宮的時候又沒有項圈可戴。

到時候二阿哥永琏戴着項圈,大阿哥的脖子卻空空的,四皇子光是想想就覺得尴尬。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