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江随舟這天夜裏再到顧長筠房中時,不出預料,卧房中仍舊是顧長筠和徐渡兩人。

桌上已經布好了飯菜,一個伺候的人都沒有留下。

見着江随舟進來,二人對他行了禮,顧長筠便替他倒上了茶。

江随舟在上首坐下。

“主上今日一早說要來,屬下便專門讓人做了道松鼠鳜魚。”顧長筠笑着一邊說,一邊将那盤魚挪到了江随舟的面前。

“主上嘗嘗?”

江随舟不免有些疑惑。

自己原本就不愛吃甜,尤其是這等酸甜的江南菜。來了江南幾日,他房中的飯桌上,也向來是北方菜居多。

難道原主愛吃甜食?

他有些狐疑地看向顧長筠,就見顧長筠挑了挑眉毛,面上露出了幾分詫異。

“主上不吃嗎?”

江随舟沒有作聲,伸筷從那盤魚上夾走了一塊。

魚肉入口,一片甜香,膩得江随舟的眉頭不由自主地便要皺起。

他筷下頓了頓。

雖說如今靖王身上的魂魄是他,但身體結構卻仍是靖王的。能影響人飲食喜好的,除了經歷,就是味蕾了。他原本就天生不愛吃甜,沒什麽心理障礙,那麽他的身體對這筷魚做出的反應,定然是來源于身體本身。

原主亦不愛吃甜,顧長筠的這個舉動,分明是在試他。

Advertisement

江随舟咀嚼了幾下,淡淡看向了顧長筠。

就見顧長筠面上露出了幾分淡笑,似是疑慮打消之後的如釋重負。

江随舟沒有言語,只冷冷看着他,目光中帶着兩分審視和警告。

顧長筠立馬便覺察到了,微微眨了眨眼,笑眯眯地道:“果然,主上還是不愛吃甜。只是可惜了這道江南名菜,三年都入不得王爺的眼。”

江随舟卻緩緩放下筷子。

“你膽子很大。”他垂眼看着桌面,淡淡說道。

顧長筠看着他,一時沒有說話。

江随舟問道:“可試出了你想要的結果?”

顧長筠頓了頓,繼而輕輕笑出了聲。

“主上這說的哪裏話?屬下不過是瞧着這幾日府上運來的鳜魚新鮮,想讓他們做與主上嘗嘗罷了。”

江随舟的指節緩緩在桌面上一下一下地扣。

若是了解他的人在這兒,一定能看出,這是他看穿了對方的謊言,思考對策時習慣性的動作。

江随舟知道,他們是看出自己不是原主了。

他有過心理準備。畢竟這二人,是原主頗為信任的幕僚,不說朝夕相處,也定然知根知底。而這兩人既能被原主納入麾下,便絕不可能是等閑之輩,想要糊弄住他們,本就是一件很難的事。

但他沒想到,在見第二面時,對方就開始試探他了。

這證明,從他們見第一面開始,這兩人就覺察到了他與原主的不同。

指節和木制桌面一下一下地碰撞,聲音輕緩,在安靜一片的室內蕩開。

就在這時,一直候在一側的徐渡開口了。

“主上恕罪,長筠不過是有些淘氣罷了。”他站起身來。

江随舟看向他,就見徐渡沖着他深深行了一禮。

“但是,主上放心,無論發生什麽,他對主上的忠誠都天地可鑒。”

這就是在表忠心了。

江随舟知道,他是在告訴他,無論他如今變成了誰,只要仍舊是他們的主子,他們都會忠于他。

他垂下眼,喝了口茶,将滿口的甜膩壓了下去。

口說無憑,他自然不會相信。

但是他也知道,如今他的身份,是三人之間不言自明的事。他做出了警告,對方也表明了忠心,此時再作任何逼迫,都沒有用了。

他需要事實來證明,徐渡所說的忠心是真是假。在這之前,他要做的,是想辦法去找到能夠制約對方、使他們不背叛自己的砝碼。

江随舟重新拿起筷子,像是方才的對峙并沒有發生過一般,平靜地同他們談起了自己昨日收到的那封信。

徐渡和顧長筠也如同無事發生一般,同他細細商讨起那封信的內容來。

與他們上次會面一樣,這兩人的思維有條有理,頭頭是道,并且頗有一番見解,提出對策時,通常一針見血,與江随舟根據史料做出的分析不謀而合。

就仿佛他真的就是原主,盡心竭力,沒有半點保留。

江随舟分辨不清,他們是在刻意僞裝,還是真的不在意面前的人究竟是不是原本的靖王。但無論原因是什麽,他們提出的分析卻是可取的,江随舟斟酌過後,将自認有用的部分記了下來。

于是等用完了膳,這幾日發生的大小事務商議完畢,江随舟便起身離開了。

——雖說在這裏過一夜,也沒什麽大不了,但他如今怎麽說也是個掉了馬甲的人,再在原主屬下這兒過夜,他光想想就覺得是一件很煎熬的事。

那二人紛紛跟着他起身,行禮送他離開了。

一直到随從的下人們簇擁着江随舟出了院子院子,二人才重新在桌邊坐了下來。

顧長筠輕輕笑出了聲。

“被他發現了。”他說。

徐渡不贊同地看了他一眼:“早同你說過,不要捉弄他。”

顧長筠不以為意地一挑眉。

“只是沒想到,他能這麽敏銳。”他說。“不過你看,他不是也沒有生氣?”

徐渡瞥他一眼。

“未見得。”他說。

顧長筠笑了幾聲。

“管他呢。”他說。“我只是想看看,這位聰明心軟的新主子,接下來會做什麽。”

——

江随舟回到安隐堂,卻沒有回卧房,而是趁着天色尚早,到書房去了一趟。

原主在書房裏存下的,除了信件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可查的信息,但因着放得極度隐蔽,且數量很大,所以江随舟到現在也沒有将原主書房中的信息徹查一遍。

而今,他心裏有個猜測,想要試着從書房中所存的信息裏找出些什麽。

這一找,就是兩個時辰,一直到了即将三更天時。

他翻到了一本原主放在書桌深處的賬本。

那賬本原沒什麽特殊的,但江随舟發現,這賬上的支出數額很大,且每次出賬都是當月的十五日,而這些銀兩,竟是原主親自交到徐渡的手裏。

除此之外,賬上還有一筆開支,每月雖有輕微的浮動,但數額卻很小。

按說,這麽少的一筆錢,不至于原主拿來記賬。既然記錄在冊,那麽這些錢的用途,一定非常重要。

每月出賬的日期,也是十五號。

江随舟心下有了打算。

他思量了許久,直到孟潛山前來敲門,提醒他夜深了,明日還要去大朝會,他才将賬本妥當地收起來,回了自己的卧房。

此時夜已經深了下去,下人們大多早早歇下了,只剩下了幾個輪值守夜的。

孟潛山替他推開了房門,江随舟方踏進去,就見霍無咎正坐在燈下看書。

他皺着眉,單手支在額側,有一下沒一下地點,似乎是對書上的內容不大理解,顯得有點煩躁。

聽見門口的響動,霍無咎擡眼,就見江随舟一邊脫披風,一邊往房中走。

他目光微不可聞地一頓,停在了江随舟身上。

……怎麽回來了?

江随舟将披風放在孟潛山的手裏,一轉頭,就見霍無咎坐在那兒,單手拿着書,像沒看見他似的。

江随舟心下竟有點莫名的放松。

他在禮部即便再當鹹魚,也要防備着各個同僚,時刻擺出一副靖王該有的模樣;待他回到府上,光那兩個目光如電的僚屬,就夠他應付的了。

反而這個霍無咎,成天對自己愛答不理的,極少開口跟他說話,甚至連眼神也欠奉,反而讓他覺得放松。

這種氛圍之下,江随舟甚至隐約生出了幾分回到家中的輕快感。

這麽想着,江随舟有些自嘲地輕嘆了口氣。

他是得過得多苦,才會覺得霍無咎面目可愛啊?

聽他嘆氣,孟潛山只當他是累了,連忙扶住他,引着他到後間洗漱去了。

待兩人的身影消失在了屏風後,目光一直落在書冊上的霍無咎緩緩擡眼,看向他的背影。

……有些難辦。

原本今天上午,他聽孟潛山說什麽“他去顧夫人那兒都是為了您”,還覺得這太監有病,但如今看夜色這般深,靖王還要趕回來,霍無咎便也覺得不大對勁了。

這人一廂情願地心悅自己便罷了,如今竟連自己原本的妾室都不寵幸了,眼巴巴地要跑回來睡坐榻……

霍無咎皺眉,手指在輪椅上緩緩點了點。

莫非真是因為自己?

他向來不喜歡虧欠別人,無論物質上還是感情上。因此,他尤其讨厭他人一廂情願地給他些他不需要的東西,他也從來不會領情。

比如靖王這般。

霍無咎收回了目光,重新垂下眼,看回手裏的那本書。

這書是個景朝大儒寫的,滿篇仁義道德,講話也羅裏吧嗦。霍無咎原本看這書,心裏就夠煩的了,靖王又突然回來,怎麽說也該讓他心情更差才對。

但再看這書時,霍無咎的眉頭,卻莫名有些皺不起來了。

似乎這陳腐愚昧的大儒,也忽然變得沒那麽面目可憎了一般。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