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端午節,?彼時的人粽子是不會包的,只是條件好一些的人家會在公社的大集上買上幾個白糖蜜棗粽子,家裏人一人分一個應應節氣,?條件差一些的從櫃子裏翻騰出江米(粘米)煮一鍋粥就算是過了節。

艾蒿是免費的,水也是免費的,大鍋裏燒上一鍋艾蒿水,?大人小孩洗上一洗,祛病驅邪。

五彩繩家家的孩子都有,手腳脖子上系好,大人還要千叮萬囑千萬不要拿下來,?要等到端午以後的第一場雨,把五彩繩摘下來扔進雨裏。

家家用紅紙或彩紙折或大或小的葫蘆挂在門前,用金紙剪成剪刀貼在所有的門上,一樣是驅邪。

大人都覺得這一天普普通通,?小孩子們高興得不得了,?在村裏竄來竄去的向小夥伴們顯擺自己新得的五彩繩。

往年王樹是沒有五彩繩的,今年在朱逸群那裏得了,雖說是他自己截的自己戴的,?仍然高興得不行。

“老師!你看我的五彩繩!”王樹把手高高的擡起來,讓馬大麗看。

“是朱逸群給你的嗎?”大麗佯裝不經意地問道。

“是!四叔去趕集特意給我買的,?我今天還吃了粽子,?他自己包的,?足足包了有二十多個呢!裏面帶蜜棗的,給你家和朱大爺家一家送了十個。”

“我吃到了。”一大早王樹自己送的,這會兒又忘了。

“我四叔包得粽子可好吃了!比外面買的強多了。”王樹搖頭尾巴晃的,好似做出好吃粽子的是他自己一樣。

“王樹,你能分我一個呗?”他同桌朱文駒說含着手指頭說道。

“二十七個粽子,?送了人二十個,還剩下七個,我們兩人還不夠吃呢。”王樹掰着手指頭算。

“你們倆個能吃七個粽子?我才吃着一個。”馬開明說道,說完他也舉起了手,“老師!我媽給我手上串了桃核花籃,能避邪的!”

“那麽小才不是桃核,是李子核!”他同桌朱文耀大聲說道,他倆為了小籃子是什麽核刻的,争論了一早晨了。

“桃核!我媽說了是桃核!”馬開明大聲說道。

Advertisement

“好了,不管是什麽核,都是媽媽一片心意,要好好保存。”馬大麗說道,“同學們安靜,我們今天上課。”

讀完課文寫作業,又有兩個學生的作業本用完了,大麗嘆了口氣,現在不是冬天,用柴火換作業本行不通了,直接給的話,全班的同學都會“沒”有作業本。

“沒有作業本的同學讓家長去集上買,作業本現在很便宜,幾分錢一本。”

馬開明就是沒有作業本的學生,“老師,我媽說看我像作業本,家裏沒錢。”

馬大麗嘆了口氣,“山裏到處都是野菜,我聽說集上會有人收野菜。”

“老師,婆婆丁都老了,不能吃了,城裏人也不要啊。”馬開明說道。

“城裏人喜歡刺五加和貓爪菜。”大麗也只知道這些,這些也都是村裏人拿出去能換錢的。

馬開明不說話了,他心裏盤算着到哪裏去采這些東西,去公社他倒是不愁的,現在村裏拖拉機多了,自行車也悄悄多了起來,找個人捎他去還是容易的。

至于為什麽是他自己去——爸媽去賣的話,拿到錢頭一件事肯定不是給他買本子和鉛筆。

另一個沒有筆的叫朱宏亮,正是預備抄表員朱有斧的兒子,他眨巴着眼睛,扒拉了一下馬開明,“明天我跟你一起去。”

“馬開明,你爸的身體怎麽樣了?”

“我爸已經好了。”馬開明笑嘻嘻地說道,“老師可真厲害。”

“好了,都專心寫作業。”

大麗慢悠悠踱步,一個個地查看學生們寫作業的進度,她當班主任這一年,學生們的進步還是很大的。

肉眼可見的算術的速度準确度和識字量在增加。

到了放學時間,除了家庭作業之外,大麗布置了一個任務,“同學們回家要對照牆上的報紙給家裏人讀報,有不認識的字就描下來,來學校問老師。”

讀牆上的報紙是大麗臨時想出來的,家家戶戶牆上都貼着報紙,養成讀報紙的習慣,哪怕将來不上學了,也不至于把在學校認識的字全忘掉。

王樹舉起了手,“老師,要是你也不認識呢?”

“要是我也不認識就去問尚老師。”

把熊孩子們都從學校裏面放出去,大麗拿着書溜溜達達到了尚老師的教室。

尚老師給一年級的學生放學了,三年級的學生們還在,尚老師教他們寫作文,題目是端午節。

“同學們回家把今天端午節家裏發生的事寫一遍。”

“老師,記流水帳也可以嗎?”

“可以,從早晨寫到晚上也行,要寫清楚,不會寫的字用拼音标好。”

學生們笑了起來,尚老師的班,三年級的學生至少掌握了兩千多個字。

另一個比較喜人的消息是因為現在有拖拉機的人家多了,準備送孩子去公社讀小學的家庭也多了起來,占到三年級學生的九成以上,說到底誰也不樂意看着剛十歲出頭的孩子沒書讀在家裏晃當。

怎麽樣也要供孩子讀到小學畢業啊!

因此尚老師的班還多了幾個“重讀生”,都是去年和前年放棄讀書的。

這些孩子裏面那怕有一半讀完初中,靠山屯的整體文化水平都能上一個臺階。

大麗等着尚老師下課出來,迎了上去。

“有什麽事?”尚老師問她,最近大麗有點忙了,放了學時常去村民家幫着看病。

“尚老師,我們班有兩個學生沒有本,家裏也沒錢買,我讓他們采刺五加和貓爪菜去換錢……”

“嗯。”

“我想讓您教教孩子們咱們山上都有啥能賣錢的草藥。”這個念頭自從知道尚老師家裏過去是開草藥鋪的,就一直在她心裏藏着。

靠山吃山,村民們大部分認識常見草藥,少部分家裏是藥農的認識的藥多一些,都是老人帶年輕人,口口相傳,全憑經驗,要是老輩人去世得早,或者年輕人學得不用心,藥農的傳承也會失傳。

平常采得草藥都是些常見藥,小部分自用,大部分賣給收山貨的人了,她總覺得沒有完全發揮出這些藥物的作用,有一種守着金飯碗要飯吃的感覺。

尚老師瞧了瞧她,“我給你的書裏什麽都有。”

“實物和圖畫是有區別的。”大麗也曾經拿着草藥和書裏的圖對比,有些是能看出來,有些真看不出來。

尚老師看了看天,“明天天氣應該能不錯,你五點鐘來我家。”

“好的!”大麗眼前一亮。

西藥終究還是太貴了,有些也不易取得,認識身邊的草藥,能幫的人就更多了,更不用說村民和學生們學會了采草藥,多了一項進項,不要說能發家致富,改善一下生活也是好的啊!

早晨五點,來尚老師家裏的不光有大麗,還有朱逸群、王樹、馬開明、朱宏亮,還有尚老師班裏的三個女生。

“尚老師……”大麗有些疑惑。

“一只羊也是趕,兩只羊也是放。”尚老師說道,“朱逸群,馬玉麗,你們倆個不光要學習草藥知識,還要看護好孩子。”

朱逸群和馬大麗互視了一眼,有一種重回學生時代的感覺,“是,老師。”

尚老師撿了一根棍子,一邊走一邊打着草,一群人裏面也有幾個人有樣學樣拿棍子打草,端午節之後,萬物複蘇,打草是為了驚蛇。

雖說這一片山上的蛇絕大多數都是無毒的,村民的習慣還是能趕走就不傷害。

大麗幾乎沒有見過尚老師除了組織學生勞動之外上山,沒想到尚老師對這一片林子很熟悉的樣子,陽坡上長了什麽植物,學名叫什麽,當地的土名叫什麽,陰坡上長了什麽植物,學名叫什麽,當地的土名叫什麽,全部如數家珍。

很多植物大麗還是第一次知道學名叫什麽。

“你們要找的貓爪菜這裏有成片的,注意不要采太小的,記住這一片地方,下次來還有。”尚老師指着一片背陰的地方。

她站在一旁看着學生們采貓爪菜,全都采完了之後,她又帶着學生們去下一個地方去采刺五加。

這兩樣采完了,她帶着他們去采黃芪。

除了這些之外,各種的野菜他們都是認識的,自己采。

“采草藥終究是靠山吃山,能種植是最好的,比如采參人就會注意在采完參之後,把參籽揚在原來的地方,要知道野山參至少要十年才能長成,采參人就有這樣的見識。”

“老師,我只說長白山那裏還有人種林下參。”

“是啊,林下參一直以來就是有的。”尚老師點了點頭。

他們一直采摘到接近七點,這才在尚老師的堅持下下山,下山之後,尚老師把山貨交給了朱逸群,“這些都交給你了,買了東西換學習用品回來,交給這些孩子們。”

尚老師轉頭又看向孩子們,“我知道你們一定在想老師為什麽不讓你們自己去賣,孩子們你們要記住,什麽時候做什麽事,對你們來說沒有比學習知識更重要的了。”

尚老師沒說的是最近治安不是很好,她并不想讓一群剛剛十歲的孩子一個人去集市。

“尚老師,我能跟他一起去趕集嗎?”

尚老師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無故不得曠工。”

作者有話要說:  閑人把單位要報的表拿回家,加班到八點多才交上去,今天就一更,明天三更補齊。

另:血壓高且不穩,醫生拒絕給閑人注射疫苗。

感謝在2021-04-15?21:07:43~2021-04-16?21:54:3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邪王的小甜妻?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了瓦特了?50瓶;再瘦10斤、ll6851?10瓶;七清、抱住胖胖的自己?5瓶;fromnowon、莫念、wrm?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