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百日風波
“伊伊…呀…”
“您要什麽啊?小公主。”奶娘抱着我疑惑道。
今天是我重生一百天!雖說嬰兒容易犯困,但我還是激動了一夜,把奶娘累了個夠戗,誰叫我一激動,吃的多了,拉撒的也多了呢。我還興奮的高歌了大半夜,但沒人聽的懂,到了快天亮了才睡着。可還是太興奮了,才睡了不到2小時(一個時辰)就又醒了。我要什麽?!我也不清楚,反正不想喝奶就是了!
我不禁想起了上輩子的百日照,照片上胖乎乎的我在傻笑,眼睛眯成了兩輪彎月,挺逗人的。可惜現在沒照相機,也沒人為我畫像,還是感到十分之遺憾!不過別說照相了,我來到這裏這麽些時候了,連鏡子都還沒照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長什麽樣,郁悶死了。想來不會很醜吧,我那媽的基因還不錯的,皮膚白皙有彈性,有雙勾魂的眼睛(雙眼皮),五官标志,那身材更是特別的容易讓男人一些不健康的聯想。我再差她的八成應該有的吧?!
~~~~~~~~~~~~~~~~~~~~~~~~~~~~
“皇上,今天是我們女兒的百日之喜,您是不是也該給她起個名字了啊?”熒妃正在給皇帝更衣,一邊嬌聲道。
皇帝一聽她那嬌聲細語骨頭都軟了,摟着那并未因為生育而發福的楊柳腰,恨不得立刻把她再次就地正法!
“恩~皇上,您倒是說句話啊?”熒妃搖着李承乾,埋怨道。
“奧,呵呵,愛妃說的及是,我們那女兒我還沒見過呢,要不叫人把她抱來,讓朕再給她起個好名字!”李承乾頓時反應過來。
“來人,去把小公主抱來!”熒妃吩咐下去。
“是!皇上!”一個太監急忙應了聲,退了出去。這太監可不敢怠慢這位娘娘,有一回一個五十幾歲的老太監就因為動作稍微遲了點,就被這熒妃給杖責了整整三十下,要不是動手的太監手下留情,一條老命就完了。
“呀啊……哇……”我在奶媽手裏,咿呀着打量着我這父皇,我還是第一次見他。哇!不愧是歷代先皇遍選美女從而代代遺傳下來的優良基因,別看已經快到四十了,長的還真是那個帥啊!就是看起來氣血不佳,但精神尚可,身上流露出淡淡的皇族特有的威儀氣質,還挺容易讓女子上鈎的。
“哈哈!瞧瞧我們的女兒長的多神氣啊!瞧,還一直盯着朕看呢!”李承乾也在打量着自己唯一的女兒。
“那是,父女連心呢!皇上,該起名了吧?!”熒妃接道。
我心裏暗哼一聲,狠狠的鄙視了他們一番,心裏有些忐忑,更加盯着這父親不放。老天保佑啊!
“恩,那就名嬌,封號天平公主,意喻天下太平之時生下的,愛妃看如何?”李承乾問道。
Advertisement
“皇上聖明!起的真好!”熒妃點頭贊道。
“恩啊,啊,啊!”我極力用原始語言抗議着,有沒有文化的啊?見過天平嗎?虧他想的出叫天平公主!
“呀,皇上,瞧那小丫頭都很贊成呢!”熒妃樂道。
“哈哈哈……那好今日百日宴上朕就頒诏!”李承乾很興奮,很滿意。
嗚……你們誤會了,我不要!但是沒人理會我這小屁孩的強烈不滿!
~~~~~~~~~~~~~~~~~~~~~~~~~~~~
中午,天宴殿,大宴群臣,歌舞升平,宮裏也很久沒舉行過什麽大型宴會了,所以這次顯得格外熱鬧。其實,歷來平常的一些公主是享受不到這麽大的排場的,以前有些公主一生連個名字都沒有,更不要說為她們舉行宴會了,只有地位高貴受皇帝喜愛的公主才有這樣的待遇!所以夠我們的李嬌得意的了!
一支精彩的歌舞剛畢,表演者還沒全退下去,皇帝李承乾還沉浸在欣賞“歌舞”之中(其實明顯是盯那些少女的隐私部位),熒妃就在一邊提醒皇帝示意大家安靜下來,李承乾這才回神,擺出帝皇之勢,緩緩掃視了一下底下的人,開口道:“各位愛卿,今日是小公主百日之喜,朕特此頒诏!來人!宣诏!”
百官跪接。
一個老太監從後面走了出來,擺足了威勢,展開聖旨,尖聲宣道:“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朕年屆不惑之時,得此愛女,特封為天平公主,明日全國大慶一天,欽此!”
群臣接完聖旨,都唏噓不已,那唯一的皇子也都沒這麽威風過。這時皇後向臺下的林若莆等人微微使了個眼色。
太子太傅錢辰才抖了抖衣服出列奏道:“皇上,公主殿下誕生真乃國之幸事,皇上已兒女雙全,可喜可賀。皇子敬已滿六歲(虛歲),臣等以為……”
熒妃咳嗽了一聲,楊妃會意的打斷了錢辰才的話:“皇上,錢大人講的對啊,小皇子已經六歲了,皇上封小皇子當個王爺好不好啊!”
“恩…朕以為……”
“皇上,臣妾以為該立皇子為太子,以慰天下臣民!臣妾想諸位大臣也有此意吧。”這皇帝還沒說出個意見來,皇後就仗着自己國母的身份不避嫌的即刻插嘴道,說的直截了當,毫不避嫌。
“臣等以為皇後娘娘所言甚是!”林若莆、錢辰才等幾人都下跪表示附議,手裏還舉着事先備好的奏折。
“皇上,您還正值壯年,剛剛還添了個小公主呢,何況皇子還小不懂事呢!”這楊妃則是絕口不提立儲、太子二字,別人也說不得她幹政,但意思已經明确擺在那了。熒妃在一邊冷眼看戲,仿佛一切與她毫無關系。
這時從宴會開始就一直很安靜的,安靜的快被人遺忘的堂堂朝政的基本把持者宰相曹絕終于在這關鍵時刻站了出來,“皇上,臣以為先帝當初決意立儲,導致了皇上的兄長們明争暗鬥,擾亂朝綱,最後先帝不得已把他們貶為庶民。現在皇上雖然只有皇子敬一個皇子,但皇上還年輕,将來還會有皇子,所以臣……”
“皇上,……”皇後剛要打斷再說,但被李承乾含怒的目光止住了。
李承乾撇了眼皇後,心想這是大事,不能草率,先看看,晚幾年再說!先封個王吧。“朕的意思是皇子敬尚幼,先封為景王,賜居祥和宮,待他十歲看是否大才,再決定是否立為太子,好了,就這麽拟诏吧,即日诏告天下!”
聽李承乾這麽說大臣們包括曹絕也都不太好堅持,皇權的權威還是牢固的,皇後更是更加嫉恨那兩個狐貍精,幾乎到了想把她們投井淹死的地步。而熒妃和楊妃雖沒得到想要的最佳結果,但還是比較滿意這結果的。
結果這次大宴只有李承乾這個皇帝是吃的萬分舒心,絲毫沒有因此影響心情。一次立儲風波就這樣淡淡的結束了,沒有血雨腥風。不免讓一些看戲的感到萬分之遺憾,不過瘾啊!
注:本書所有人物的年齡均按中國傳統以虛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