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姑姑一家
何大姐皺着眉頭去拉馬美麗:“馬同志,你不要學那種潑婦作派,有話咱好好說。”
顧紅玉一直跟馬美麗不對付,今天看着她當着衆人的面吃憋,心裏別提有多痛快了。同時,她對這個侄子也是刮目相看。怎麽就短短幾年,這孩子變化這麽大?這道理一套一套的。
顧紅玉一臉嚴肅地對何大姐說道:“何大姐,我支持我侄子的話,馬美麗同志的問題确實很大,我建議你們好好給她上上思想教育課,這覺悟實在太低了。要是大家都像馬美麗這樣,以後誰家的親戚還敢來。哦,你不認識就誣賴人家是小偷,敢情人家的祖宗十八輩都得向你交待,這像話嗎?”
何大姐:“紅玉,你說得對。”
大家夥也紛紛說道:“紅玉這話有道理,怎麽別人家來個親戚都得向你馬美麗報道。”
馬美麗一張黑臉變成了黑紅色,她心裏怒火沖天,但面上卻不敢表現出來。今天她可真是犯了衆怒。
顧紅玉也懶得再跟馬美麗計較,馬美麗這個人品差勁,但真要說她是敵特分子,那還真是高看她了。她也知道侄子說這話是吓唬馬美麗。
因此,顧紅玉見好就收:“馬美麗,若不是咱們是鄰居的份上,我真的要帶我侄子去舉報你。”
馬美麗一聽還有轉圜的餘地,趕緊認錯說好話,她這人嚣張時很嚣張,該低頭時也很識時務。
何大姐也不想把事情鬧得太大,革委會是什麽地方?那是好惹的嗎?一個弄不好,說不定還會牽扯到無辜群衆。
她也趕緊勸顧紅玉:“你家侄子受委屈了,這次是馬美麗做得不對,我會好好地讓她反省。”
馬美麗十分配合:“我一定會深刻反省,你們都可以監督我。”
顧紅玉強忍住才沒當場笑出聲來。
“算了,就這麽着吧,我們該回家了。”
顧紅玉去幫着顧立春提東西,看到這麽多東西,不禁吃了一驚:“這些都是你帶的?”
這年頭大家都不富裕,去誰家走親戚能提兩包點心一瓶罐頭,或是幾個水果就相當大方了。這個侄子倒好,帶着一筐青菜和一簍子蘋果不說,還有幾個大包袱。這是怎麽帶來的?
Advertisement
顧立春道:“都是我帶的,裏頭是二奶奶和我娘準備的家鄉特産。”
顧紅玉道:“家裏什麽都有,你下回可別這樣了,那麽遠的路,別把人給累壞了。”
顧立春笑道:“沒事,東西看着多,其實都不沉。”
剛才,顧立春在跟馬美麗争執時,順便把包袱蓋在背簍上的,大家就沒看到蘋果,只看到幾個包袱和一筐青菜,這下顧紅玉一拿開上面的包袱,大家看到這麽一簍子紅彤彤的大蘋果,一個個眼睛都直了,還有的孩子饞得直咽口水,他們雖然能吃飽飯,可很少吃到水果,特別是品相這麽好的水果更難得吃一回。
顧紅玉看着大家夥的那種眼神,也沒敢讓,這麽多人,她一讓,萬一人家當真可怎麽辦?她不小氣,可也不會對什麽人都大方。
顧紅玉一手提一個包袱,楊珠珠也想幫忙,可惜她一個都拎不動,只好跑在前面帶路。
楊家住在三樓,房子不算大,隔成了三室一廳,房間裝修擺設簡單樸素,但收拾得很幹淨。
顧紅玉指着靠近廁所那間的小屋道:“這是中華的屋子,他上班的地方離家遠,平時住宿舍,放假時才回來,你住他這屋。”他表哥叫楊中華,這名字挺有時代特色的。
“哦,好的。”顧立春把自己的行李放到表哥的屋子裏,屋裏擺設十分簡單,只有一張單人床,一個書架一張寫字臺一把椅子而已。
顧立春再出來時,顧紅玉已經給他砌了一杯糖水,顧立春着實也渴了,先灌了半杯水,歇了一會兒,跟姑姑說幾句話,就開始整理帶來的東西。
“姑,來之前我娘做了風幹雞和鹹魚,時間太短,我怕壞了,拿出來晾着。”
顧紅玉忙道:“你歇一會兒,不着急,一會兒我來收拾。”
顧立春道:“我不累。”
顧立春一樣一樣地交代:“這兩個包袱是二奶奶準備的,都是些幹貨,一會兒你收拾一下;這一包是我娘準備的,裏面有風幹雞和鹹魚,這些是棗子和山貨。”
顧紅玉看着一大堆東西,她娘就罷了,嫂子怎麽也準備這麽多東西?對于這個嫂子,她再清楚不過,老實善良,不小氣,可是她不當家,自家哥哥什麽德性她不清楚嗎?
顧立春看出顧紅玉眼中的疑慮,趕緊解釋道:“姑,這是野雞,立夏在山上捉的,魚是我釣的,跟我爹沒關系,我和立夏都長大了,我爹比以前老實多了。”他沒說變好,只說老實了。
顧紅玉嘆了口氣,開始問老母親的近況。
顧立春簡單說了幾句:“身體還行,沒什麽大毛病。就是經常想你們。對了,二奶奶還托我捎了封信。”說着,他從貼身的包裏拿出一封信遞給顧紅玉。
顧紅玉接過信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一邊看一邊忍不住掉眼淚,她娘在信中絮絮叨叨地說了一些家常瑣事,還提到了哥哥一家。說前些日子,立春跟顧大海争執,一口氣沒過來昏倒了,顧大江不肯出錢治病,她實在不忍心就拿錢請了醫生。
立春跟他爹不一樣,是個知道感恩的,從那以後,孩子就經常上門走動幫她幹活,有好吃的也不忘送一份。顧大江因為家裏孩子大了,不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了,也比以前正幹。中秋節她就是跟立春他們一起過的。還特意囑咐她,大人之間的事不要牽連到孩子。立春大老遠地過去不容易,能幫則幫,不能幫忙也要好好招待。顧紅玉擦擦眼淚,不用娘提醒,她也知道該怎麽做,孩子大老遠地來她家,她能給他臉色看嗎?
顧紅玉看完信,平靜一會兒,正要說話,就聽見有人在用鑰匙開門。
楊珠珠噔噔跑了過去,嘴裏還喊道:“爸爸回來喽。”
顧立春一聽姑父楊愛國回來,腦子在飛快地搜索着關于楊愛國的記憶,可惜記憶不多,只記得這個姑父很嚴肅。
他正想着,楊愛國已經推門進來了。楊愛國還沒到家就有鄰居告訴他家裏來客了,客人沒進門就跟馬美麗幹了一架,還把馬美麗給罵得低頭認錯。
楊愛國一臉震驚,什麽人能把馬美麗那個潑辣貨給罵哭了?他那個不吭不響的侄子有這個能耐?
所以,楊愛國看向顧立春時是一臉的審視和好奇。
顧立春笑着打招呼:“姑父下班了?”
楊愛國努力讓臉上的表情親切些,點頭道:“立春來了,一路上還好吧?”
顧立春點頭:“路上挺順的。”
楊愛國看了一眼堆成山的禮品,又震撼一回。那個便宜大舅子不是又窮又扣嗎?怎麽帶這麽多東西來?而且兩家當初還鬧翻了。
楊愛國雖然內心暗潮湧動,但面上一點也沒表現出來。
顧立春一邊跟兩人說着話,一邊繼續整理東西,他拿出一包茶葉,“姑父,這是我在路上跟老鄉換的,他家鄉産茶葉,我聞着挺香,就換了半斤,你留着泡茶喝。”
楊家國接過茶葉用手撚一撚,聞一聞,确實不錯。當下就去泡了一壺,茶葉在開水中徐徐展開,茶湯清亮,氣味清香。
楊愛國給每人倒了一杯,先品了一口,贊道:“這茶真不錯。”
顧紅玉抿嘴一笑:“立春這禮可送到你姑父的心上了。”
顧立春笑道:“姑父喜歡就好。”
說着,他又拿出一網兜橘子:“珠珠,這是給你的。橘子又甜又水,也是跟車上的人換的。”
顧紅玉詫異道:“你挺能的呀,坐一趟車能換那麽多東西?”
顧立春道:“他們有幾個也是探親的,帶的都是家鄉的特産,可能覺得東西太單調,就互相換換,圖個新鮮。”
楊愛國卻認真道:“這橘子可不是咱這兒的特産。”
顧立在怔了一下,道:“哦,你不說我還沒注意,橘子是一個大嬸跟我換的。”
東西收拾好,顧紅玉起身去做飯,今天去買肉也來不及了,她就用顧立春帶來的臘肉炒了個青菜,把鹹魚紅燒了,再弄幾個素菜,焖一鍋米飯,就可以開飯了。
飯桌上,顧紅玉熱情招呼顧立春。
“立春,可別客氣。多吃些,你太瘦了。中華就比你幾歲,壯得跟頭牛似的。”
楊珠珠嘟着嘴提醒道:“媽,你別說哥哥是牛了,同學說我爸是羊,我是小豬,哥哥再是牛,咱們家就是動物園了。”
大家聽到這有趣的童言童語,都忍不住笑了。
顧紅玉用公筷給顧立春夾菜,楊珠珠也給他夾了一塊魚肉,顧立春笑道:“放心吧,姑,我不會客氣的。你們趕緊吃飯,不用招待我。”
顧紅玉一邊吃飯一邊跟顧立春聊天,問問家裏、村裏的一些事情。
顧立春揀些有意思或是有影響地跟她講了。當然,顧大海一家出場次數不少。
顧紅玉聽罷嘆氣道:“大堂哥那人怎麽說呢,太能裝了。就一個大隊長而已,整天在那兒耍官威。驚蟄這孩子是聰明過頭了。”
談話的主場是顧紅玉和顧立春,楊愛國偶爾也插句話,他突然問道:“立春,你現在不讀書了?”
顧立春道:“我初中畢業後,我爹不讓我讀書,現在在家裏幫着幹活掙工分,下面還有四個弟弟妹妹也要上學,今年小滿也去念書了,明年送小雨上學。”
顧紅玉知道就大哥那家境,立春能讀到初中就不錯了。當年沒鬧翻時,嫂子找她借學費,她每次都借,但有好幾次學費都被顧大江拿去胡吃海喝或是打牌輸掉,愛國提醒她,要救急不救窮,再後來她跟大哥徹底鬧翻,顧紅玉自然就再沒幫過立春他們家。
現在,她瞧這個侄子,比他爹強多了。懂道理知是非,不像她哥那麽糊塗蠻橫,也不像嫂子那麽軟弱,再加上老娘在老家也需要人照應,她想着能幫則幫。
顧紅玉心裏有了打算,不過暫時沒說,她還得跟愛國商量。
吃完晚飯,顧紅玉就讓顧立春回屋休息。她把珠珠哄睡後,就回到卧室跟丈夫商量。
“愛國,你也瞧見了,立春這孩子跟我哥不一樣。孩子大老遠的來,我估計是遇到什麽難事了。你看咱們……”
楊愛國謹慎道:“再觀察一陣吧,讓他多住幾天,我問過了,他的介紹信開了五天。”
顧紅玉點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