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懂得惜福才得福
接回女兒後,我們母女二人又回複了緊張、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因為時間緊張,她每天中午放學後就在小飯桌吃飯,我也是在單位食堂吃午餐。因為同事們大都知道我不吃肉,有兩個關系較好的男同事,我就和他們約好了每天中午,只要他們不出差,我們就坐在一起用餐,這樣我好把菜裏的肉肉挑給他們,以免浪費。佛家是非常注重“不浪費”原則的,所謂惜福得福。看到單位食堂裏,常常有人半碗、大半碗地倒掉不愛吃或打得太多吃不了的飯菜,我心疼得直想大吼。為此,我還專門寫過一篇小文章,就叫《惜福得福》也發表在《求索》上面:
傳說中,每一粒米上都站着七個小神仙,他們的職責是看管好每一粒沾滿辛勤汗水的米粒,不要被世間人浪費。在每一年的年末晚上,這些小神仙們要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彙報他們一年的工作,而那些不愛惜糧食的人們,将會被記載到他們的天庭檔案裏,以後會受到相應的懲罰。人間的每一個人都有一本天庭檔案,記錄着他們的一言一行。
在我國的民間還有一種說法是,家家都有一位竈神,即竈王爺,竈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竈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根據竈王爺的彙報,再将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于竈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竈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民間信仰極為昔遍,自漢代以來無論是在宮廷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十分虔誠。
祭竈,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臘月二十三日是竈王爺升天的日子,這一天要進行送竈神的儀式稱為“送竈”或“辭竈”。屆時鞭炮齊鳴,氣氛濃烈,有“小年下”或“過小年”之稱。送竈時,要向設在竈壁神龛中的竈王爺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用饴糖供奉竈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将糖塗在竈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竈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在唐代著作《辇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塗于竈上使司命(竈王爺)醉酒”的記載。
民間關于壽的說法很多,什麽三十不惑、四十而立,什麽花甲、古稀、米壽,我剛看到“米壽”二字時真的不明白它的意思,後來才知道就是專門尊稱八十八歲的老人,将“米”字拆開仿如八十八的模樣,故借指八十八歲,此外,還含有年事雖高,但食欲旺盛之意。也說明了古人很早就懂得糧食的重要和珍貴。
以上種種說法,其實都是為了警醒、教育世人要懂得愛惜,珍惜我們擁有的一切。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們總是在做了好事後,想讓天下鬼神都知道,而在做了壞事後,不想讓一個鬼神知道,這讓鬼神很為難。老人們也常說“惜福得福”,意思就是懂得珍惜擁有的,才能得到想要的。
看了這個傳說,大家也許會不以為然,但是,我們真的應該要珍惜糧食。其實,世界上一些國家還有很貧困的人,他們被饑餓折磨得不成人形,沒有肌肉,皮包着骨,被餓暈,甚至死亡。每每看到這些報導,就會讓人非常難過,不僅僅因為同情他們,更為自己的浪費感到羞恥。還有如此多的人渴望得到食物卻求之不得,我們卻常常将食物扔進垃圾堆!
我們應該将吃的零售、水果、食品等吃完了,再去買新的,不再堆積,以免浪費食物。每天吃飯時,量力而為,有多大飯量,盛多少飯菜,不要再浪費。這樣,那些小神仙們到天庭就會彙報我們的善行,我們以後的日子就會更好!
讓我們相信,明天會更好!
文章發表後,沒想到真有幾個同事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因為孩子不愛吃飯,或是常常扔掉鬧着買了卻又不愛吃的東西,他們專門把我的這篇小文章拿回家,給自己的孩子們讀,讓他們從小就學會珍惜食物。
不只是糧食,我們在生活中,需要珍惜和愛護的還有很多。其實,我們每個人用的東西不需要那麽多,當別人有需要,自己卻在積壓,确是很不好的一種習慣。浪費,它不僅在折損我們的福報,也在蒙蔽我們的愛心。當看不到別人的需要,只顧着自己的享樂時,人與人的距離便會越來越遠。
我們的生活,夠用就好。簡單的生活,其實讓人很舒服。
晚上下班,我買了一些女兒愛吃的菜和水果。到家一看,女兒正在看《美女與野獸》,這部動漫,是她最愛看的,從她四歲生日那天我買回來後到現在,她已經看了很多遍,只要過一段時間,她就會把這部動漫拿出來看一看,現在她已經六年級了,基本上都把臺詞背下來了,可是她還是愛看,有時她的小同學來了,或是鄰居來串門帶了小孩子,她就會把這部動漫拿出來放給他們看。故事情節很簡單,就是一個小王子因為不懂得愛護、關心他人,而被一個女巫施咒,變成了野獸,他的城堡也從此暗無天日,到他十八歲生日那天,如果還沒有得到美少女的愛,他和他的城堡将從此再也無法回複,而無意間闖入的美少女貝兒,不只教會了王子怎樣去愛,也贏得了少女的真愛,城堡從此回複了生機。
我和女兒照例互換了我們的母女“愛之密語”後,我就去做飯,順便問了一句:“作業寫完了?”其實不用問,女兒的作業一定寫完了,她的學習習慣非常好,回到家裏先寫作業,再做其他的,我心裏暗暗為有這個懂事的女兒而欣慰。
“寫完了。”女兒答道。
很快,我們吃完了飯,我和女兒就來到步行街散步,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和女兒一起這樣漫步了。這時候,已經進入初冬季節,外面已經是涼意深深,女兒照例是讓我挽着她的小胳膊,看到步行街上有很多小孩子在滑旱冰鞋,還有教練在旁邊指導,這些孩子們全副武裝,戴着護腕、護膝、帽子,家長們三三、倆倆地坐在路邊,談笑着,一邊注意着自己的孩子,有些家長則寸步不離地跟在孩子身後,不停地叮咛着,小心地呵護着這些玩得興高彩烈的小家夥。
Advertisement
女兒輕輕抓了我一下,說道:“媽媽,我也想學滑旱冰。”一邊征詢地看着我。
我牽起女兒暖暖的小手,答道:“好呀,要不咱們現在就去,看能不能買上旱冰鞋?”
“喔,太好了!”女兒高興得快步拉着我向附近的商場走去。
剛好商場還沒下班,我們如願買到了一套裝備,又來到步行街,這時天已經微微黑了下來,學習滑旱冰的小孩子很多都回家了。不過,女兒還是興致勃勃地穿戴整齊,緊緊地扶着我,試滑了幾下,這才笑道:“媽媽,我以為一下就能學會了,可是我站都站不穩。”
我笑道:“是,沒練習過,不太可能一下就站穩當,天不早了,明天咱們再來練吧?”因為我們家住在小區的最後一排,回去太晚了,我還有點怕呢,所以就催女兒快點回家。女兒有點不舍,但是看着行人已經漸漸稀少了,她利索地脫下裝備,裝到袋子裏,我們很快就回到了家裏。
到家裏,女兒才說:“媽媽,你這段時間沒接我回家,我和姥姥、姥爺晚上出去轉的時候,就能看到好多小朋友在滑旱冰呢,姥姥和姥爺還問我想不想滑,我說不敢滑,要不,姥姥肯定會去給我買的。”
我高興地拍拍女兒:“嗯,真懂事。”
看看表,已經快十點半了,這是女兒的入睡時間,我們趕快洗漱好,象以往一樣,在我給女兒洗小衣服的時候,她就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我收拾好,坐在書桌前,正要打開電腦,手機響了一下就挂了,我連忙一看,原來是柳雲霏打來的,但為什麽打通就又挂了呢?我連忙給她打過去,響了好久,我都以為沒人接聽了,才聽到她接聽電話的聲音,她小聲問道:“睡了沒?”
我感覺她的聲音有點怪,忙答道“沒呢,準備上會網,聽會音樂。”想了想,她一定有事,又趕忙問她:“沒事,我也沒什麽事,你,……怎麽樣?”
她迅速地答道:“那你上網吧,咱們語音聊聊。”
我打開了電腦,聽到了令我吃驚的消息,這一點,真是令我萬萬沒有想到,也是她以前猶豫了好久,今天才決定告訴我的。
------題外話------
佛學是人世間最高哲學,學佛是世間人最高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