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剛走到階梯的道路上,腳剛上平臺就聽見爺爺和幾個小女孩的聲音.
“這是什麽?”
“這是四魂之玉。”
“四魂之玉?”
“這是由我們神社祖祖輩輩代代相傳的寶物,只要有了這個就能包郵全家健康,生意興隆,學業進步,戀愛順利,映照着玻璃窗外射進的陽光,精英剔透的玉珠顯得更加光輝璀目。能保用未來找個高富帥.白富美,而且出了當護身符,還能用來當手機挂飾或鑰匙圈,總之買到就是掙到了啦。”
我們擡起頭,就見爺爺拿到兩個鑰匙圈向幾個國中的小女孩銷售。這幾個學生不約而同的搖頭,轉身就快步跑走。
戈薇拿起手中的玉珠再一次仔細端詳。玉珠上挂有一塊寫着“日暮神社護身符”的小牌子,以線子與金屬片相連。
“沒錯。只要有了這個就能包郵全家健康,生意興隆,學業進步,戀愛順利,而且出了當護身符,還能用來當手機挂飾或鑰匙圈,總之買到就是掙到了啦。”
跪坐在神社辦事處榻榻米上的爺爺非常自豪的在哪裏自賣自誇。
“不過這只是普通的玻璃珠吧?這種東西真能拿來賣嗎?”
“話一出口,爺爺就立刻板起臉來重新坐好。”
“屠蘇戈薇,我告訴你,這四魂之玉的來歷啊……”
(哎,爺爺又開始了……)
屠蘇與戈薇同時輕輕地嘆了口氣,對看一眼苦笑一聲。
屠蘇現在的家是一間名為日暮神社的建築。
按照爺爺和神社內看板的說法,這件神社的歷史相當悠久,據說可以追溯到古老百年前的戰國時期。
這裏雖然不是觀光旅游導覽上會介紹的大神社,但在當地卻頗具盛名,每當夏季廟會或新年參拜時都會湧入大群人潮。
另外,為不祥之物去寫或者是安太歲聽說也十分靈驗。所以偶爾也會有人慕名不遠千裏來。
☆、到
數年前爸爸因事故過世後,屠蘇、戈薇、媽媽、與弟弟草太郎就一起搬來爸爸的老家日暮神社。而擔任神主的爺爺,自從奶奶去世之後就一個人獨居在這裏了。
屠蘇和戈薇、草太,當然媽媽也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爺爺。唯有一點不滿,大概就是爺爺總愛把來歷挂在嘴上,這點讓大家都有些吃不消,不管提到盛诙際且瘓洌
“這個xx的來歷啊……”
接下來就自吹自擂地講個不停。
再怎麽說這裏都是古老神社,可以用來說嘴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像是樹齡五百年的神木啦、有着“食骨之井”這種恐怖名字的老古井啦、從江戶時代就受到供奉的石燈籠啦,還有不知從哪座山鑿下的踏石啦……
而且光是這些還不夠,爺爺就連氏子婆婆送的醬菜、辦事處屋檐上的燕子窩、甚至是自己下巴的胡子都能扯出一堆歷史,真是沒完沒了。
“對了爺爺。”
屠蘇給了戈薇一個眼神是讓戈薇把話題岔開。
“你記得明天是什麽日子嗎?”
“呵,當然記得。”
如同如的預料,爺爺不再說來歷的事了。
“我怎麽會忘記可愛孫子孫女的生日呢?”
即使說得這麽肯定,但他去年就忘掉了。
“雖然早了一天,不過這是你們兩個的生日禮物。”
爺爺從木桌底下拿出了裝禮物的盒子。
盒子用漂亮的包裝包着,上面還綁上了精細的緞帶和人造花。這恐怕是店員或氏子婆婆幫忙的吧!因為這樣的裝飾已經超乎爺爺的品位了。
“哇!謝謝爺爺!”
戈薇心裏非常期待的想。
(既然包裝這麽精美,或許這裏裝了好東西……)
但她太天真了。盒中裝的是一只灰灰髒髒、怎麽看都很奇怪的幹燥物。
“這是什麽……”
“那是可以召喚幸福的河童之手啊。”
爺爺老神俱在地回答,接着不忘補上一句:
“提到那只河童之手啊。”
接下來,爺爺就再度回到他自己感興趣的世界。希望落空的戈薇白了爺爺一眼,屠蘇連表情都沒有變過,早就對爺爺的不靠譜已經絕望了,也只有戈薇那麽天真的抱有期待。
随即就作勢将手拿給窩在膝蓋上的花貓啃。這時只見爺爺大聲叫嚷:
“哇,等等,別這麽浪費啊!”
接着就慌張地把那個曬幹的東西搶了回去。
“真是的,一點也不識貨。”
“我看,世界上應該不會有對這種東西識貨的國中生吧!”
基本上會送國中學生這種生日禮物的人,世上應該可能在也找不到也找不到第二個了吧!。
“ 爺爺,拜托你換別的生日禮物喽!”
戈薇拉着屠蘇如同往常奔向神社內的島居。就在她要通過時……
“姐姐~哥哥!”
在屠蘇與戈薇背後傳來一聲呼喚。
停下腳步一看,原來是弟弟草太郎正哭喪着臉站在祠堂入口。
日暮神社中被稱為“祠堂”的地方,是位于本殿斜角處、一座古老的木造小建築。而建築內部則涵蓋了“食骨井”。
根據爺爺的描述:
“那口井之所以稱作‘食骨’,是因為在很久以前那裏是用來丢棄怪物屍骸的地方,所以千萬不要單獨接近那裏喔!”
屠蘇應為目前沒有感覺到任何的妖氣而戈薇只把這番話當作是單純的傳說。但還在念小學、個性又膽小的草太就對此深信不疑,說什麽也不肯一個人接近祠堂。
“你不是很害怕靠近這裏嗎?你跑到這種地方做什麽?”
屠蘇面無表情,滿腹狐疑地走了過去。
“小蚋它跑到裏面去了啦!”
草太用哀求的眼神仰望着屠蘇。
“小蚋?”
“嗯,哥哥,拜托幫幫我找找它好不好?”
“……唉。”
屠蘇,反正距離上課開始還有一段時間,耽誤一下應該沒有關系,先幫草太把小蚋招不來把。
屠蘇先鑽過綁着粗草繩的木門,一角踏進祠堂中,戈薇跟在後面。
祠堂之中一向如此,簡直就像是與外界隔絕似的,空氣中總是充斥着獨特的氣氛。從入口走下五階的樓梯處,就能看見一座木制的古井。井的四周盡是黃土,顯然一開始便是為了保護原在野外的這口井,才會在周圍建造祠堂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