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接題
☆、接題
文岫将花草放置好之後,招呼大家入座。公主們坐在東面,大臣千金們坐在西面。
之前在亭子裏嘲笑文岫的那幾個公主,主動占了好位置,最後留給文岫的座位是最邊上一個。文岫也不介意,高高興興地坐下來。
兩方各派出一人猜拳,最後是公主方獲勝,由她們先出題。
沉思片刻,有人嚷道:“紅花。”
這題不難,對面很快有人接道:“青蒿。”這人接上之後,歡欣地從花花草草中選出一枝放到自己面前。
很快,又有人出題,“沙姜。”
話音剛落,邢憐月便接道:“水參。”說完,邢憐月也從花草堆中抽出一枝,放置自己面前。
見邢憐月毫不費勁就接上了,公主們想了一會兒,才有人繼續出題:“山栀。”
這下沒有人急着出言,大家都低頭思考着,過了片刻,邢憐月見周圍無人出聲,主動道:“川柏。”
“好,接得好。”昭怡公主坐在一旁,看向邢憐月時,欣賞的眼光毫不掩飾。
邢憐月是京城裏出了名的才女,昭怡記得以前皇後有過把她許給劉通做太子妃的想法,只是那時候皇上動了廢太子的念頭,皇後無暇顧及這些,等到皇上的心思穩定下來,皇後再來想這樁事情的時候,邢憐月剛巧為母守喪,遠走務州。這事也就作罷了。
昭怡公主再次看向邢憐月,邢憐月面容生得好,肌膚如雪,氣質出塵,又知書達理,若真當她嫂嫂,倒也不錯。
昭怡公主收回目光,向着東邊道:“到你們了。”
按照先前定下的規矩,三輪之後,輪到大臣千金出題,公主們來答。有人出題:“白青。”
“白青”這個題有如公主們出的第一道題“紅花”,都是非常容易的題,大臣千金們算不得為難,只是她們沒想到,這麽簡單的題,公主們都回答不上。
Advertisement
有人勉強接道:“紫蘇。”
昭怡公主聽了,搖搖頭,“這個很勉強,算不上。”
由于沒人接得上,大臣千金們開始出第二道題:“銀耳。”
這題也不難,但是過了好一會兒依舊沒人出聲應對。文岫規規矩矩地坐在最邊上,饒有興趣地看着坐在前面的幾位公主,她們似乎在絞盡腦汁搜刮肚子裏的存貨,個個眉頭緊鎖。
文岫看他們這個樣子,不覺有些好笑。
公主們想了很久,才有人試着接道:“石皮。”
昭怡公主又搖搖頭,但這次沒有發話。那個接話的公主見昭怡公主搖頭,也不敢說自己是答對了,畏畏縮縮地坐下,沒好意思從花草堆裏抽出一枝放在自己面前。
對面的大臣千金們見狀,出了一道相對簡單的題:“合歡。”
這次,馬上有人接道:“見愁。”
見愁對合歡?昭怡公主覺得不太滿意,雖然乍一看好像沒問題,但仔細一想又不是那麽回事,總覺得算不上最佳的回答。
昭怡公主既沒有出聲,又沒有搖頭,但公主們見她沉着一張臉,也不敢自诩答對了。所以一輪下來,對面總共獲得三枝花草,而公主們沒有一人獲得花草。
接下來又是輪到公主們出題,有人道:“玉竹。”
對面很快有人接:“石松。”
有人再出:“蓮芯。”
對面又有人接:“柿蒂。”
公主們見對面毫不費勁,出了一個較難的題:“雄黃。”
雄黃若想對仗工整,确實有些難度。這下沒人搶着回答了。謝茵茵見沒人出聲,小聲問邢憐月,“你知不知道?”
邢憐月點點頭。
“那你怎麽不說?”謝茵茵詫異地看着邢憐月,“我想半天都想不出來,你知道你卻不說,這是為什麽?”
邢憐月也不知道為什麽,總覺得有些不對勁,所以按住沒說。
至于哪裏不對勁,可能要追溯到文岫身上。這游戲的新玩法明明是文岫提出來的,但是她卻偏坐一邊,不出題也不接題,仿佛沒有參與進來。
邢憐月總覺得文岫不是這麽安靜的人,若是她安靜下來,總讓人感覺她在憋着一股氣,後面留有大動作。
邢憐月受不得謝茵茵催促,道,“要不這樣,我告訴你,你來說。”說着便往謝茵茵耳邊湊,要告訴她答案。
謝茵茵連忙推開她,“我才不幹這種搶人功勞的事。”說完拉起邢憐月的手,向衆人道:“憐月能接上。”
衆人紛紛向邢憐月看過去,邢憐月沒料到謝茵茵會這樣做,一時之間,進退兩難,不說也得說了,小聲回道:“廣白。”
“接得好!”昭怡公主聽了,忍不住為邢憐月拍掌,衆人也跟着拍掌,這其中拍得最響的就數文岫。
文岫坐在最邊上,拍起掌來卻一點也不含糊,整個大殿都能聽到她漂浮于衆人之上的拍掌聲。這掌聲落到邢憐月耳中,卻是另一種意味。
邢憐月不禁在心裏細想,她到底要搞什麽鬼?
接下來又輪到大臣千金們出題,公主們答題。有人說道:“婆婆丁。”
公主們聽完,小聲議論起來,“婆婆丁是什麽?”
出題人聽見了,解釋道:“婆婆丁是蒲公英的另一種說法。”
公主們這才恍然大悟,“蒲公英就說蒲公英嘛,為何要說婆婆丁呢?”
出題人有些赧然:“若說蒲公英的話,似乎很難接得上。”
公主們一想,好像是這麽回事,蒲公英比婆婆丁難多了。于是大家開始絞盡腦汁,有人接:“白頭翁”,也有人接“孩兒參”,還有人接“女貞子”,但是都被昭怡公主否認了。
邢憐月見對面幾個公主明顯神情不悅,主動出了一道簡單的題:“沉香。”
沉香确實不難,但那是對邢憐月而言。公主們讀的那點書哪能夠與她相比,她覺得不難的題,換給公主們顯然就不是那麽一回事了。
“沉香”這題看着簡單,實際頗難,公主們七嘴八舌地讨論起來,有人接“飛廉”,有人接“升登”,還有人接“升麻”。
這一個一個接連出聲,聽得昭怡公主面色越來越沉。後來不知是誰接了一個“浮萍”,昭怡公主的臉色才逐漸放緩。但是“浮萍”對“沉香”依舊不夠工整,只是相比于其他答案,這個稍微能入眼。
大臣千金們見對面沒有接上,又出了一題:“雞內金。”
原先兩道題,雖說沒有人完全工整地接上,但是大家還是一直在讨論,一直在嘗試,這題一出,大家都緘口無言,連胡謅一個都謅不出來。
昭怡公主望着自己左手邊的姐妹們個個冥思苦想,卻依舊連個稍微搭邊的答案都給不出,心底不由地蹿出三丈高的火苗。
游戲玩了兩輪,公主們一枝花草都沒有得到,面前全部空空如也。再看看大臣千金那邊,已有四人獲得花草,其中邢憐月一人就獲得了三枝。這對比多麽慘烈,這要是傳了出去,說不定讓人以為皇宮裏的公主個個養尊處優,都是繡花枕頭。
昭怡公主受寵慣了,無需看太多人的臉色,所以神情總是挂在臉上。往她臉上一看,就知道她此刻的心情是怎樣。
邢憐月瞟見昭怡公主臉上有氣,又見對面的公主們個個苦色,她偷偷瞥了一眼文岫,心裏生出一個猜測。
莫不是剛才這些公主背地裏說了文岫的壞話,文岫借她之手來打壓?若不然,為何要分成公主們一組,大臣千金們一組呢?
可是這樣不是讓她出了風頭嗎?文岫會制造機會讓她出風頭?想想都是不太可能的事。
邢憐月想着,又朝昭怡公主瞟了一眼,這一眼正好碰上昭怡公主也同時望過來,昭怡公主沒看其他,只在她們面前擺放的花草上掃視一圈,眼中露出不滿。
邢憐月一下子就懂了,公主們一枝花草也沒獲得,傳出去名聲恐怕不太好。這比賽中就屬她獲得的花草最多,昭怡公主即使不認為她是故意出風頭,那也肯定會覺得她不知分寸。
這麽一想,原來文岫的目的,是想挑撥她和昭怡公主的關系?
昭怡公主在桌上掃視一圈後,望向自己那幾個不争氣的姐妹,語氣不佳:“你們沒人接得上嗎?”
問了一圈,沒人搭話,昭怡公主看着她們個個耷拉着腦袋,心底的怒火更盛,正要發作,卻聽見最邊上一直沉默寡言,宛如隐形人的文岫站起來,說道:“我來試試。”
此言一出,大家齊齊望過去。
坐在前面承受昭怡公主怒火的那幾位公主以為終于有人解圍,轉過頭去一看,站起來的那人居然是文秀,居然是那個被她們譏笑一番的文秀,頓時心裏生出一股嘲諷。
前面那麽簡單的題,她都一直沒有發出半點意見,這時候怎麽突然開竅了?
本來以為是解圍,這會兒大家看着她,反而像是看笑話。昭怡公主正在氣頭上,她若是答了一個毫不相幹或者不太滿意的答案,昭怡公主怕是會當場甩臉色,給她難看。
別說衆公主,就連昭怡公主看見站起來的人是文岫時,也有幾分失望。她對文岫不抱什麽希望,但是總比沒人站出來好。她對着文岫,漫不經心道:“好,你說說。”
文岫思考片刻,道:“你們出‘雞內金’,我便接‘人中黃’。”
人中黃對雞內金,工整無比。
衆人聽了,無不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