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更新

不得不說, 于書楷今日這步棋是真的走的很精妙,堪稱科教書般的模範和典型。

伴随着他徑自将供養于家下一輩男娃們去鎮上讀書的功勞全部扣在許小芽的頭上,許小芽在整個于家所有人心目中的地位都直線飙升, 已然可以媲美于書楷在于家的威信了。

如于大嫂和于三嫂, 以前更多的是看在于書楷的情面上不敢得罪許小芽。自這一刻開始, 她們就是發自真心實意的打算巴結許小芽本人了。

于大哥三兄弟就更不必提了。

他們原本因着于書楷這個小弟, 對許小芽這個四弟妹是有些微詞的。畢竟在他們的心裏,于書楷是真的處處都好,許小芽卻實在太普通, 不管是性子還是樣貌都與于書楷實在不般配。

但因為于書楷認了這個娘子,于大哥三人雖然還沒到愛屋及烏的地步, 姑且對許小芽也是勉強認可的狀态。

但是今日之後, 就全然不同了。

許小芽這個四弟妹确實并非他們預期的模樣, 但許小芽身上有她自己的優點, 現下又随着于書楷學會了讀書識字……

仔細比起來,反倒是許如心遠遠及不上許小芽了。

至此,于大哥三人毋庸置疑,真正認可了許小芽這個四弟妹。

別看于大哥三兄弟平日在家裏話并不多, 可他們三人的态度絕對可以影響到于大嫂三妯娌對許小芽的态度。而此後如若于大嫂三妯娌再跟許小芽起沖突,于大哥三兄弟的立場就很是鮮明了。

全然不知道于家人對她的認可再度高了一個臺階,許小芽面帶羞澀的聽着于大娘對她的鼎力誇贊,好幾次想要出聲都被打斷。最終, 她只好紅着臉暗下決心, 一定要好好記賬,絕不辜負于書楷和于大娘他們對她的信任。

也是以,當天夜裏,許小芽記下了她有生以來的第一筆賬目, 正是于大寶幾個孩子去鎮上讀書的第一年束脩。

次日,于書楷帶着于大寶他們一起去了鎮上,拜過夫子交完束脩,于大寶四兄弟的讀書生涯自此便開啓了新的篇章。

聽聞于大寶去了鎮上讀書,而且于家一次竟然送出去四個男娃娃,直把上米村一衆鄉親驚呆了。

趁着去河邊洗衣裳的功夫,大家夥一致将于二嫂給圍住了:

Advertisement

“天啊,你們老于家這下可是真厲害了!四個孩子都送去鎮上花銀錢,可不得花好多好多銀錢?”

“你們家居然真的不去找咱們村的夫子賠禮道歉?昨個下午聽說你家大寶被趕出學堂,我還等着你娘帶着你大嫂去夫子家裏認錯呢!”

“大寶他們四個孩子以後都留在鎮上讀書?真的假的?怕是只送去一個月,等咱們村的夫子消了氣,他們四兄弟便又回來了吧?”

……

總而言之一句話,大家更多的還是懷疑和不相信,總覺得這只是于家的緩兵之計,不可能長久堅持。畢竟四個孩子去鎮上讀書,花的可是白花花的銀錢,他們想都不敢想。

許如心也蹲在一旁默默等着于二嫂的回答。

跟其他來河邊洗衣裳的大娘和嫂子們一樣,許如心也不相信于家真能拿得出這麽大的手筆。

那可是送孩子們去讀書啊,又不是娶媳婦,一次給過銀子便沒了下次。于大寶他們一共四個孩子,哪怕一個孩子一年只需要一兩銀子的束脩,四個孩子也得備足四兩銀子。再加上逢年過節的節禮,一次就是四份,一年算下來得準備多少份啊……

許如心越想越覺得不可能。哪怕她很清楚于家的家底還算不錯,可她就是不相信,于家真能年複一年的承擔起這麽大的支出和開銷。

只可惜,于二嫂接下來的答案注定要讓許如心失望了:“我家四弟做的決定,四弟妹給拿的銀錢,以後家裏幾個孩子去鎮上讀書都歸他們四房管了。”

不需要許如心開口詢問,就有諸多好奇不已的鄉親幫她炮/轟/起了于二嫂:

“什麽什麽?四房管?不是你爹娘給拿銀錢?”

“真的假的?你家老四居然這麽大方?他哪裏來這麽多的銀錢?”

“我的天老爺,我還從來沒聽說過爹娘爺奶都在、卻要叔叔嬸子供幾個娃娃讀書這種事。就算還沒分家,也不是這般算法吧!你們老于家這是鬧什麽呢?”

“照我說啊,你們家新娶的老四媳婦是不是有點傻?就算她手裏真的有銀錢,也不必供其他三房的孩子去鎮上讀書吧!”

“話不能這樣說。本來就沒分家,那就是一家人,所有的銀錢都該充公。再說了,出這些銀錢是給家裏的孩子們讀書,又不是花到別的地方去,也算得上是天經地義麽!

……

于二嫂便不吭聲了。他們家有銀錢歸他們家有銀錢,沒必要向任何人報備和交代。反正他們二房沒吃虧,她兒子不但可以提前讀書,還能去鎮上拜更好的夫子,她心下滿意的很。

手腳麻利的洗好衣裳,于二嫂抱起放在一旁的大紅盆,直接走人。

許如心立刻就跟了上去。

留意到許如心的舉動,于二嫂心下直呼倒黴,忙不疊加快了腳步。

上次就是因着她理睬了許如心,害得她被于大嫂和于三嫂聯手擠兌,更是被于大娘當面罵了個狗血淋頭,甚至還驚動了于二哥和于老漢,處處沒落到好。

而今再來一次,于二嫂是能躲就躲,能避就避,唯恐再度被許如心給纏上。

昨日夜裏于二哥可是叮囑過她了,以後必須得對許小芽這個四弟妹敬着點。

于二嫂很有自知之明,在家裏她肯定争不過于大嫂和于三嫂,那麽至少在外面她不能再生出旁的事端。尤其是許如心,她是再也不敢招惹了。

眼看于二嫂越走越快,許如心急得不行,索性就小跑了起來。她還真就不信了,她能追不上于二嫂?

于二嫂是真的沒有料想到,許如心竟然還跑了起來。等她反應過來也想拔腿就跑得時候,許如心已經從後面拉住了她的胳膊。

咬咬牙,于二嫂委實無奈,偏偏又掙脫不開,就只能被/迫/停下了腳步:“有事?”

無視于二嫂語氣裏的不耐煩,許如心面帶擔憂,語氣很是真誠:“二嫂,我妹妹沒給于家添麻煩吧?”

“沒有。”不想跟許如心廢話,于二嫂冷言少語,寄望能盡快擺脫許如心的糾纏。

“二嫂,我是真的很擔心。剛剛聽二嫂說,我妹妹要拿出銀錢供于家小一輩的孩子們去鎮上讀書?可我妹妹哪裏來的銀錢?這怕不是撒謊騙人的吧!真要是這樣,估計要讓于家人空歡喜一場了。這,這可如何是好?”許如心緊緊抓着于二嫂的胳膊不讓其走,言語間盡是對于家的關心。

“我們于家的事情,不需要你費心。”被許如心糾纏的有些煩,于二嫂冷下臉來。

“二嫂,話不能這樣說。咱們好歹是親戚,小芽又是我的親妹妹,我自然不能放着她不聞不問。她如若真做出對于家不好的事情,我這個姐姐真是難辭其咎。”許如心說着就壓低了聲音,面上盡是疑惑,“二嫂,你真相信我妹妹能拿出這麽多的銀錢?反正我可以肯定的是,我爹娘私下裏沒可能貼補我妹妹,她的嫁妝銀錢絕對沒……”

“行了,你就少說兩句吧,煩不煩?又不是讓你出銀錢供養我們于家的孩子去鎮上讀書,關你什麽事?許小芽手裏有沒有銀錢,礙着你了?你真要那麽閑,還是用心過問過問你們王家的家底吧!”果然是想說許小芽的壞話!以前也就算了,現下的于二嫂可是才剛被于二哥交代過的,立場尤為鮮明,直接當面怼起了許如心。

猝不及防遭遇于二嫂的怒火,許如心被吓了一大跳。

雖然早就看出來于二嫂根本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般老實好欺負,可于二嫂何時在外面發過火、罵過人?而且還是沖着她來的,直讓許如心氣悶不已。

合着連于二嫂都覺得她好欺負?都敢朝着她大吼大叫了?她許如心何時淪落到這步田地了?

于二嫂才不管許如心是怎樣的想法,瞅準時機甩開許如心,大步就往自家沖。唯恐腳下慢了,又被許如心給追上,那才是倒了大黴!

夕陽西下,于書楷駕着牛車帶着于大寶四個孩子回到了上米村。

“怎麽樣、怎麽樣?私塾那邊都說好了?夫子收下大寶他們四兄弟沒?”一見到于書楷帶着四個孩子回來,等候已久的于家人立刻迎了上去。

“嗯。小周夫子挺喜歡他們四個的,他們也都挺乖,還算聽話,表現不錯。”拍了拍于大寶的腦袋,于書楷一邊回答于大娘,一邊吩咐道,“大寶帶弟弟們去做功課。”

“好!”昨日突然被私塾夫子趕回家,于大寶着實被吓壞了。

雖然他也沒那麽迫切的想讀書,可他爹娘都說只有讀書才能有出息,以後才能像他四叔一樣厲害。可他正月才開始讀書識字、三月就被趕回家,于大寶整個人都懵了。

再然後,他今日就被四叔帶去鎮上拜了新的夫子,跟他一起的還有家裏三個弟弟……

盡管只在上米村上了兩個月的私塾,可鎮上跟上米村真的很不一樣。小周夫子很溫和,新認識的同窗也都很友善,比起上米村,于大寶更喜歡去鎮上讀書識字,連帶就漲了幾分熱情。

“娘子,你幫幫忙,去盯着大寶他們幾個完成小周夫子布置的功課。”于書楷轉過頭,對許小芽說道。

“好。”于大嫂和于三嫂說到做到,打今日清早開始就不讓許小芽幹活了。哪怕許小芽争着搶着幹,都會立馬會被攔下來。加之于大娘也是這樣的态度,許小芽根本就拗不過。

最終,許小芽沒辦法,只能回屋認真學了一天的字。

此刻終于被于書楷指派了活計,許小芽驚喜不已,不假思索就應了好,轉身跟着于大寶四兄弟一塊去了堂屋。

被于書楷這麽一安排,于家人對許小芽就越發中意和喜歡了。

看吧,老四媳婦不單單會記賬,還能督促家裏幾個孩子讀書識字,多厲害?

他們就說麽,以後老四媳婦就不該忙着給家裏幹活,她有更重要的事情得幹!而且還是他們家其他人都做不來的,他們怎麽都得将老四媳婦高高供起來才對!

圍牆另一邊,正貼在牆角悄悄偷聽的許如心瞬間就白了臉,用力握緊了拳頭。

于家竟然真的将于大寶他們都送去了鎮上,還全部拜了新的夫子?更讓人不敢置信的是,于書楷居然讓許小芽去盯着幾個孩子讀書識字?

怎麽可能?許小芽她配嗎?她不配!

這般人上人的日子,明明就應該是她許如心的。許小芽不過是撿了她施舍出去的好親事罷了,又憑什麽躲在暗處洋洋得意?

“錦言媳婦,你又在偷聽什麽呢?整日盯着于家那邊的動靜,不如你幹脆改嫁進于家得了?”冷眼看着面色變來變去的許如心,王大娘的心情實在不怎麽好。

“娘,我只是羨慕于家連幾個小孩子都能送去鎮上讀書……”早先聽到王大娘如此羞辱她,許如心肯定氣的面色鐵青,又着實無能為力。可而今的許如心已然學會了避重就輕,專挑王大娘的軟肋狠/戳,絲毫情面都不為王大娘留。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