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更新

李君懿當晚就知道了于書楷即将當爹的事情。也沒多話, 李君懿直接将猜出許小芽有喜的那位老婆子送到了于書楷的院子幫忙照顧一段時日許小芽。

于書楷原本想要拒絕的。無奈李家婆子根本不聽他的,李君懿就更加不可能聽他的了。最終,于書楷只得接受了這份好意。

聽聞李家婆子會幫忙照顧許小芽, 于老漢和于大哥不禁松了口氣。

其實于老漢已經在心裏盤算, 等他們回上米村, 就讓于大娘過來五水縣照顧許小芽的。眼下有了李家婆子, 無疑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于書楷也贊成讓于大娘來五水縣。不過,他并不是讓于大娘現下就來,而是等許小芽快要臨盆的那兩個月再過來。

否則家裏沒有于大娘坐鎮, 就于大嫂三妯娌的脾氣和秉性,早晚鬧出事端來。屆時, 就真的是傷感情了。

于書楷的考量, 沒有說給于老漢和于大哥聽, 而是說給了許小芽聽。以免許小芽覺得于家不看重她和肚子裏的孩子, 都沒有特意趕來五水縣照顧她。

雖然于書楷也知道,以許小芽的性子,哪怕真的這樣覺得了,也不會記恨。可于書楷并不希望許小芽感覺委屈和難受, 自然一開始就要解釋清楚了。

“沒關系的。我知道娘待我很好。”聽完于書楷的解釋,許小芽點點頭,同時又覺得有些疑惑,“大嫂她們真的很難相處嗎?”

“嗯, 很難相處。”知道許小芽是真的疑惑, 于書楷不禁笑出聲來,“早先你還沒嫁來于家的時候,大嫂她們幾乎每日都在明裏暗裏的起沖突,一針一線都要争争誰吃虧。不過有娘壓着, 她們都沒敢鬧大。”

“啊?可我覺得大嫂她們都很大方,也不是斤斤計較之人。”許小芽當然不認為于書楷在騙她。那麽,就是她自己的認知有誤了。

“大嫂她們對你确實不錯。”有些事情沒必要讓許小芽知曉,于書楷自然不會多說。但有些事情,于書楷還是要跟許小芽說清楚的,“不過大嫂她們三人互相之間的嫌隙和矛盾是一直存在的,都好些年了。”

“這樣。”許小芽并不是八卦的性子,也沒有過多的探究于大嫂三妯娌到底有什麽矛盾和恩怨。畢竟這些事情除了本人,其他人即便親眼目睹,也是無法感同身受的。

就好像她自己和許如心,真要許小芽說出這些年的經歷和遭遇,許小芽自己都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更別說問旁人了。

“所以啊,你嫁來咱們于家之前,咱家在村裏的名聲一直都不怎麽好。鄉親們提到咱家,要麽就說我不如王錦言學問好,要麽就津津有味的編排大嫂她們誰對誰錯、誰占了上風誰又吃了大虧。”于書楷說着就點了點許小芽的鼻子,接着笑道,“不過你嫁來咱家後,大嫂她們連吵架的次數都少了,娘不知道多感激你呢!”

許小芽也跟着笑了起來,不自在的搖搖頭:“其實我什麽都沒做。”

Advertisement

“就是你什麽都沒做,娘才特別喜歡你。”許小芽真要像于大嫂她們那般各有心思,于書楷敢保證,不管他如何從中周旋,于大娘都不可能發自內心的喜歡許小芽。

就說于大嫂她們會對許小芽這般維護,除了他給予的那些好處,只怕也夾雜了幾分真心。這些就又是于書楷無法左右和掌控的了。

于書楷的話,許小芽聽的不是很懂。不過她聽得出來,于書楷是在誇她。既然是誇她,那就沒關系了。以後只需要繼續做好她自己,不給于書楷、不給于家增添麻煩,她就心安了。

有了李家婆子的幫忙,于老漢和于大哥在五水縣呆了五日,确定于書楷和許小芽住的極其安穩之後,便出發回了上米村。

“怎麽還晚了兩日?原本想着你們頂多在那邊呆三兩日就回來的。”上米村于家,于大娘她們已經等的很是焦急了。怎麽算時間,于老漢和于大哥也該回來了才對,難不成是路上遇到了什麽意外?

“老四媳婦有喜了,我和老大就在那邊多留了幾日。”于老漢一邊往院子裏搬東西,一邊說道。

“什麽、什麽?老四媳婦懷上了?天啦,這可是大喜事!你們怎麽就只呆了幾日就回來了?合該住個十天半個月,再不然一個月也可以。看看老四他們小兩口在五水縣到底住的好不好,實在不行就應該把老四媳婦再帶回來。就放着他們小兩口在外面呆着,萬一老四照顧不好老四媳婦可怎麽辦?”于大娘頓時急了,一連串的話語脫口而出。

于大嫂她們本來在幫忙往家裏搬東西,聽到這裏也是忍不住看了過來。四弟妹有喜了?大好事啊!

“娘,要不然咱倆去五水縣照顧四弟妹?”沒有任何的二話,于大嫂率先開口說道。

“娘,我去也行。”于三嫂不假思索點點頭,跟着表明她的态度。

于二嫂卻是沒有吭聲。想也知道如若于大娘真的出門,不管是帶于大嫂還是于三嫂,都不會帶她。她有自知之明,就不湊上去讨人嫌了。

“娘,不用你們去照顧四弟妹。小四那個學問很厲害的同窗借了一位很有經驗的婆婆照顧四弟妹。那婆婆好厲害的。咱們都還在擔心四弟妹是暈車才會吐的那麽厲害,婆婆一眼就看出四弟妹是有喜了。而且婆婆照顧人也很有經驗,做的一手好飯菜,很合四弟和四弟妹的胃口。我和爹在五水縣多呆了幾日,親眼看見婆婆在其他方面也都很穩妥,娘大可放心。”于大哥回來之前,被于書楷交代過,千萬要安撫住于大娘,不必勞煩于大娘大老遠的颠簸和辛苦。

于大哥向來很聽于書楷的話,此次亦不例外,連忙将于書楷交代他的話語轉述給于大娘知曉。

“哪個同窗?李榜首?”于大嫂反應極快,立馬問道。

“對,是那位來過咱家的李學子。”于大哥點點頭,回道。

“這樣說起來,那位婆婆應該是靠得住的。”于三嫂仔細思考片刻,認真分析道。

“确實靠得住。”這話是于老漢說的,分量便又不一般了。

有了于老漢的打包票,于大娘到底還是被安撫住了:“成吧,那我最後那兩個月再過去照顧老四媳婦。到時候老大媳婦和老三媳婦都跟我一塊去,家裏留給老二媳婦看着。”

“好!”于大嫂和于三嫂幹脆利落的應了好,臉上都是帶着喜滋滋的向往神色。

于二嫂的心情就不是那般好了。看吧,果然是這樣。好事永遠都不會輪到她,只有壞事才會第一個想到她。

悶悶的低下頭,于二嫂默默将手裏的東西搬去堂屋,便轉身躲進廚房,不再出來了。

其實于二嫂這般想法委實有些極端。她自己沒有表達想去照顧許小芽的念頭,于大娘肯定下意識就覺得于二嫂不願意去。

既然于二嫂不願意去,于大嫂和于三嫂卻很願意去,于大娘毫無疑問肯定是帶于大嫂和于三嫂啊!總不能逼着于二嫂去,到時候喜事變壞事,反而鬧出更多的矛盾和事端,豈不更加的不值當?

再者說,到底怎樣才算“壞事”,于二嫂自顧自的下了定義,俨然是不講道理的。

留在家裏就是壞事了?瞅瞅隔壁許如心,那般驕傲又愛出風頭的人,愣是躲着避着不願意出門……這難道不是最佳的證明?

不過于二嫂自己有心事非要憋着不說,其他人也不可能時時刻刻盯着她,更不可能看透她的諸多想法和念頭。此刻她直接躲進廚房,大家都以為她是主動去做飯,自然不會多想,也沒有在意。

“當家的,這些東西都是老四讓你們帶回來的?怎麽這麽多?上次老四回來也是帶了不少好東西,還不知道花了老四多少銀錢……”望着面前一大堆的東西,于大娘又高興又無奈,忍不住說道。

“我也說了不要買,可老四的性子你也知道,根本就不聽勸。他非要買這麽多,誰也攔不住。”于老漢嘴上這樣說着,面上卻是滿滿的驕傲和得意。他家四個兒子,最厲害的就是老四,不管任何時候都不曾讓他失望。

“哎,這個老四啊!”跟于老漢一樣,別看于大娘嘴上在念叨,臉上的笑容就始終沒有退下過,足可見她此時此刻的好心情。

于大嫂和于三嫂也很高興。原因很簡單,許小芽居然真的說到做到,給她們帶回新衣裳了。

“喏,大嫂,你的桃紅色。”從才剛拆開的包袱中拿出那件桃紅色的新衣裳遞給于大嫂,于三嫂的臉上盡是取笑。

“笑笑笑,随你愛怎麽笑就怎麽笑。反正我就喜歡桃紅色,我就要穿這件新衣裳到處顯擺。哼!”有新衣裳在手,于大嫂格外好說話,下巴也昂的尤其高。

“啧啧啧,大嫂你可真是不怕丢臉。”于三嫂上句說完,不等于大嫂變臉,她接着補上下句,“不過呢,到底是四弟妹挑選的衣裳,款式還是很好看的,布料質地也不錯,咱們鎮上沒得買。”

“對吧對吧,我就說四弟妹人好吧,心眼又實在,說給咱們買就給咱們買,一丁點也不推诿,待咱們這些嫂嫂實打實的真心。”于大嫂一邊樂呵呵的拿起新衣裳在自己的身上比劃,一邊開始鼎力誇贊起了許小芽。

“那可不。咱家四弟妹還有什麽好說的?一個字,好。兩個字,很好。三個字,好得很。”于三嫂話音還沒落地,就瞥見于二嫂走了過來,當即招招手,“二嫂,過來看看四弟妹給你買的新衣裳。”

于二嫂便走了過來。剛剛她在廚房就聽到于大嫂和于三嫂在急哄哄的瓜分東西,若是她再不出來,好東西肯定又都被挑走了。

快走幾步來到近前,一看于大嫂和于三嫂手中都已經選好了新衣裳,就剩一件是給她的……于二嫂的心情頓時就蕩了下來。

果然如此!每次都是這樣!憑什麽啊?就因為她性子好,于大嫂和于三嫂就老是這般欺負她?以前姑且還輪着來,現下于大嫂和于三嫂竟是每每都聯手欺壓她,着實欺人太甚。

“二弟妹,你怎麽幹看着不動?趕緊拿啊!四弟妹買的可都是好東西……”于大嫂催促道。

“你們先挑的,當然是好東西。”忍了又忍,于二嫂實在沒能憋住,嘀咕出聲。

盡管于二嫂的嗓門并不大,可三人就圍着一張桌子站定,于大嫂和于三嫂又不是聾子,怎麽可能沒聽見?

“二弟妹/二嫂這是什麽意思?”于大嫂和于三嫂同時轉過頭,語氣已然是非常的不高興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