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做出選擇 (捉蟲)如果再讓我從這兩條……

坐在門廊下,看着堂堂北鎮撫司的五品千戶大人,撸起袖子熟練地撿磚修補門牆上的破洞,對昭昭來說,算得上是一件新奇事兒。

北鎮撫司是個什麽樣地方,她還算是了解的。

年紀二十出頭,就能在那樣的地方升至千戶,武功、手段那自然皆是常人不可比拟的。特別是他手上還沾過人血,血見多了,心就越冷,身上也會流露煞氣。

可偏偏此刻,慈姑庵的娃娃們倒一個比一個喜歡他,也不懼他的冷臉,在他身邊轉來轉去幫忙。

世人品性果真是千奇百怪。

子桑羽也帶着人一起幫忙,速度倒是極快,也同岳長翎配合的極好,眼見着門牆上的殘破處,就快要修好了。

庵主走來,感激道:“今日多謝郡主幫忙,老衲感激不盡。”

昭昭搖了搖頭,“您不必如此客氣。”

閑來無事,昭昭問起了慈姑庵的情況,“慈姑庵的這些娃娃,總不會一直住在這裏?”她來了大半日,也就只見到了四五個看上去十歲左右大的,剩下的都是些四五歲的娃娃。看上去,那幾個大娃娃就是留在這裏照顧人的。

“郡主說的沒錯,孩子們也只能在這裏住些時日,有些孩子會被善心人收養回家,還有些孩子等過了冬天,就會自己出去找活計。”

慈姑庵到底是不可能讓每個娃娃都能在這裏生活到長大成人,庵主也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能好好的将每一個可能活不到明天的流浪兒供給住處和吃用養活下去,已經是實屬不易。

昭昭有些不忍心,“若有要我幫忙的地方,庵主盡管告訴我。”以她一己之力供養這一處慈姑庵,将這些娃娃們養大,也并不是什麽難事。

庵主明白她的言下之意,卻笑着搖了搖頭,“郡主,您的好意,老衲心領了。”

“這些孩子生來被父母抛棄,只能靠自己才能生存下去。”

庵主是出家人,卻也不是斷了紅塵俗念。

富貴人家的後代自是吃喝不愁,窮人家的孩子卻得學會如何讨生活,學會一技之長,才能在這世道活下去。

Advertisement

昭昭笑道:“是我思慮不周了。”她也明白了庵主的苦衷,只是到底見着這些小娃娃,想着她自己從小到大不缺吃穿,到底于心不忍,打算着日後若能幫忙,便也搭把手。

二人說話間,那頭的修繕活計也幾乎快要完成已經完成。

她又問,“庵主,您同岳千戶是熟識?”

庵主坐在一旁,數着佛珠,“長翎也算是老衲看着長大的,只是他人之事,恕老衲不好告知郡主。”

砌好了最後一塊磚,娃娃們開始自發的收拾起地上的雜亂石子,岳長翎則朝她們二人走來。

院子不大,他想必也已經将她們二人說的話,都聽了進去。

他倒是十分坦然,“若不是有您收留,長翎恐怕早就餓死在街頭。”

他六歲前都住在慈姑庵,後來幸得被岳家收養,跟着他義父習武練刀,憑借着身手入了北鎮撫司,從此以後他的身世旁人甚少提起,履歷裏自然也不會提上一筆,他從前是個孤兒,可他也沒覺着有何丢臉的地方。

他被父母抛棄,這并不是他的錯。

昭昭先前猜到了些許,此刻聽岳長翎自己坦然說出,也略驚訝。

岳長翎瞧見了她的驚訝,便笑了笑,他笑起來時,那張本是生的有些冷漠的臉,終于有了幾分生動。

昭昭抿了抿唇,不提先前話題,只随意問道:“岳大人是常來這裏嗎?”

“公務不忙時,臣偶爾會來幫忙。”

冬日裏的天氣,剛過午時不久,天色就霧沉沉的,看着就要下雪了。

憋了快一整天沒說話的青眉,終于上前提醒,“郡主,時辰不早了,咱們也該回去了,您忘了,明日咱們就要回宮了。”

這句話提醒了昭昭,同樣也提醒了岳長翎,他低垂了眼眸,态度轉為恭敬道:“青眉姑娘說的沒錯,郡主不該在此地多留。”

昭昭起了身,回道:“也好。”

一行人走到慈姑庵外,小娃娃們亦步亦趨的跟着,目送着昭昭上了馬車,還使勁兒的昭昭揮手。

昭昭撩開簾子,同他們道別,最後也看了一眼站在娃娃們中間的岳長翎,朝他點了點頭算作道別。

娃娃們團團将岳長翎圍住,歲數大的小丫頭也機靈同他很是親近,見岳長翎久久未動,便開口問了,“岳大哥,你喜歡郡主嗎?”

岳長翎收回了目光,到底沒回答。

過了半晌,他方道:“都不許告訴旁人,郡主今日來過,記住了嗎?”

娃娃們極聽他的話,紛紛點頭。

太後的千秋宴,就在冬至後一日,冬至又是個極重要的節氣,太後不會讓外孫女留在庵堂裏過,自是吩咐了人來接昭昭回宮去。

昭昭啓程前,留下一盒銀錢給庵主,“這是我的一點兒心意,只想讓那些娃娃冬日裏好過些,您可別推辭。”

庵主念了聲佛號,也沒推辭,“多謝郡主。”

昭昭這才登上了回宮的馬車。

快有一個月不曾見着昭昭,太後心裏的氣終于消了,見昭昭呈上她這月來所抄的經文,還算用心,便點了點頭。

她又問起了當初讓昭昭去普渡庵思過的問題。

“你如今可知自己錯在哪兒了嗎?”

昭昭抿了抿唇,她也日日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太後說她做錯了一件事,可她自覺自己并沒有錯的地方。

她答道:“昭昭以為,昭昭無錯。”

子桑采都被她這回答吓了一跳,生怕太後會生氣。

太後只是深深的看着她,“你當真不覺得自己有錯?”

昭昭迎着她的目光,“是。”

白女史帶着宮人們悄無聲息地退到殿外,只留下這對祖孫說話。

昭昭也不想再同太後繞圈子,直言道:“昭昭明白,外祖母是想讓昭昭聽從舅父的安排,若他讓昭昭嫁給誰,昭昭便嫁給誰。”

“這樣,涼州也會暫時太平無事。”

太後冷了臉,“你既明白,為何不願?”

昭昭不懼她的目光,擲地有聲道:“因為這樣,日後涼州若出事,昭昭就再也沒有能力護住涼州百姓,護住爹娘。”涼州會再次成為她舅父或者是新帝的眼中釘,而她就成了後宅中的某個只能依附夫君而活的婦人,甚至她還會成為一枚捅向涼州的軟刀子,到時候涼州依舊會生靈塗炭,她卻只能眼睜睜看着。

“如果再讓我從這兩條路中選,我依舊會選擇這一條‘死’路。”

太後久久沒能說話,殿中只有那一爐炭火,時不時的發出木炭炸開的輕響。

“罷了,路是你自己選的。”

終于等到了這句算是松口的話,昭昭放下了心,“讓您擔憂,是昭昭的過錯。“

太後似笑非笑:“那你可有想過,能叫你瞧上眼的男子,他會願意跟你回涼州做上門女婿?”

“你的親事該如何是好?”

“你成不了親,不就成了笑話?”

昭昭抿了抿唇,她知道老人家慣愛看晚輩低頭撒嬌,她上前一步,放軟了态度,“昭昭年紀小,自是還要請外祖母拿主意。”

這話說的有些沒臉沒皮,太後也不想揭穿她這點兒小把戲,只擺了擺手,讓她回房休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