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裴茵陪着王家姐妹逛了幾……

裴茵陪着王家姐妹逛了幾家鋪子,最後正要進入京城最有名的凝翠閣時,一丫頭三兩下上來沖到裴茵跟前,滿臉焦急道,

“裴姑娘,可算是找到您了!”

裴茵見過這個丫頭,是國子監那一日劉家夫人身邊的人。

裴茵依舊記得劉夫人罵裴允的話,對這一家人自是反感。

“你找我做什麽?”

那丫頭姿态極為恭謹,連忙福身行禮,

“姑娘,我們家夫人一大早去了王家,沒想到您來了這裏,便又追到了這裏,我們夫人便在門外馬車上,可否請姑娘說一說話。”

裴茵原本是不想的,可思及要做的那樁事,改了主意道,

“帶路。”

裴茵在凝翠閣斜對面的巷子口看到一輛還算華貴的馬車,

劉夫人已經下了車來迎候她,朝她恭敬施了一禮,

“對不住,裴姑娘,又來叨擾您了。”

二人上了馬車,劉夫人便焦急的說明了來意。

裴茵聽完眉頭輕皺,

“還沒治好?宮裏的太醫請了嗎?”

劉夫人急的抹淚,“請了,只剩下太醫院院正沒請,人家最近給陛下治病,哪敢驚動,只能來求姑娘您了。”

Advertisement

裴茵淡淡撫了撫衣裙,神色無波道,

“劉夫人,你也知曉,我弟弟因為你兒子,聲譽大受影響,你想要我出手怕是沒那麽容易。”

劉夫人也早做了準備,朝裴茵深深一揖,

“裴姑娘,先前的事是我們的罪過,我再次跟你們道歉,還請裴姑娘出手相助,至于要求,姑娘盡管提!”

裴茵見她态度誠懇,也不多話,

“好,我有兩個要求,第一個要求便是要診金。”

“姑娘要多少診金?”

“這就看你兒子的命有多值錢了?”

劉夫人一噎住,心中卻是盤算着,一旁大夫治病該拿多少銀子,不料裴茵笑眯眯打斷她,

“我可不是大夫,劉夫人可要想仔細了。”

劉夫人把心一橫,咬牙道,

“若是姑娘能救好我兒子,我給姑娘三千兩銀子的診金!”

平心而論,三千兩銀子不少了,普通人家姑娘出嫁也就三千兩銀子的嫁妝。

劉夫人是拿出了誠意的。

裴茵不動聲色撥了撥手上的一個玉镯子,聲音平和道,

“劉夫人,我只要兩千兩銀子,但是第二個要求你必須做到。”

“什麽要求?”

“我實話告訴你,那日貴公子出事并非是偶然,而是有人算計。”

劉夫人聞言登時一驚,“裴姑娘是什麽意思?”

“有人想利用此事算計我弟弟,而他恰恰知道劉仁患有心疾,便故意設下這個局,夫人,你仔細想想,你有心疾的事還有什麽人知曉?劉仁平日跟什麽人來往密切?”

劉夫人也不是個笨的,神色凝重注視着裴茵,

“姑娘這麽說,怕是已經有了猜測吧。”

“不錯,那個人不是旁人,便是給你兒子提供烈酒的李少榮。”

劉夫人心咯噔了一下,臉色霎時就變了。

李少榮是大理寺少卿李回的兒子,這事哪裏容的了她去告狀?

裴茵看出她的擔憂,唇角略勾道,

“刑部尚書與李回一向不合,你先找幾個太醫,寫下貴公子致病的原因是那烈酒所致,再細細想明李少榮是如何知曉此事的,再去京兆府報案,此案涉及京中兩大官宦府邸,以京兆府尹那都兩不得罪的性子,必定找了由頭把案子推走,依律,便會落到刑部手中。”

“劉夫人,殺子之仇難道不報?”

劉夫人眼角猛跳,眼底已閃過一絲戾氣。

“此事容我回去與老爺商量再回複姑娘。”

“好,那我先回去了…..”裴茵莞爾一笑準備下車。

“唉喂喂喂,裴姑娘,您能不能先跟我回府救人?”劉夫人沒想到裴茵說走就走。

哪知道裴茵扭頭面露冷色道,

“劉夫人,我可不是菩薩,你想清楚再來尋我。”

劉夫人一口血差點噴出來,想起自己那氣若游絲的兒子,咬了咬牙,一把扯住了裴茵的袖子,

“我答應你。”

--------------------

裴茵從劉府出來,已是暮色四合,華燈初上。

劉仁的父親乃是五軍都督府的一個中郎将,在朝中也極有聲譽,頗為聖寵。劉夫人派人上了王府說項,裴茵回去時,倒也沒人說什麽。

第三日清晨蒙蒙亮,王老夫人并大夫人帶着王府三位姑娘前去赴宴,原本裴茵是沒資格去赴宴的,昨日傍晚長孫璘派人給她送來一封請帖,遂也被大夫人喚上一道出門。

車馬粼粼緩緩駛向通化坊。

裴茵與王慧同坐一車,王慧是個能說的,三言兩語便找了話題,裴茵時不時應上幾句,撩開一角車簾,京都的繁華展露眼前。

如今京城坊市也不那麽嚴格,碰上寬路人多的地方,兩側都有些小商販擺攤,道路兩旁各有吆喝之聲。

因着是清晨,各處賣早餐的攤子居多,一對老農婦撐開一個白色的帳篷,擺上幾條凳子,便是一個炊餅的攤位,白面和上揉成團,塞上肉餡芝麻,随後捏成一個餅狀往爐子裏一燙,過一會拿出來,再撒上一層蔥花,便是色香味俱全的蔥花餅。

蔥香時不時溢了進來,讓裴茵想起前世跟六爺在一起的軍旅生活。

那個時候,吃上一個熱騰騰的蔥油芝麻餅,已是将士們最大的快樂了。

瑞安侯乃兵部尚書,在朝中地位崇高,老太君聲望隆重,這一次七十大壽,就連皇後都派人送來了賞賜。

賓客盈門,王家的馬車耗了一會兒才進府。

裴茵跟在衆人之後朝瑞安侯府後院的正堂走去。

也不是什麽人都能進去內堂拜壽,老太太只帶了大夫人和王嬌進了內堂。

裴茵等人便在正堂隔壁的敞軒歇着,侯府一位夫人帶着幾位姑娘在此宴客。

裴茵倒是對賀壽沒什麽興趣,她有預感,六爺應該會在今日動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