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蕭見深只覺最近傅聽歡的反應越來越慢,似乎和他第一次在華亭宴中見到的那位意氣風發才思敏捷的青年才俊不似同一個人。
他多少有些納悶,推斷也許是受傷的後遺症,同時再一次詢問:“養了幾日臉色好多了,茂卿要不要試試下地,與我一起出去走走?”
傅聽歡并非沒有聽見蕭見深的這一聲詢問。只是剛才心态太過複雜和詭異,叫他一時漏了自己的聲音。現下再聽見詢問,他的目光一轉,落到蕭見深每每出行都要使用的鬥笠與布條上,微微一笑說:“蕭兄知曉易容嗎?弟不才,恰好通曉一二。”
蕭見深目光落在傅聽歡身上。須臾,他坐到了傅聽歡面前。
兩人面對面坐着,傅聽歡因為自身傷勢問題,所以靠坐在床上,正披衣散發,有一種弱不勝衣之感。
蕭見深的目光停留在傅聽歡身上。
更準确地說,他的絕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傅聽歡手中的動作上。
易容之術,不管是書中還是其他渠道,蕭見深都曾聽說一二,也曾碰見過易容之人,但要詳細到具體步驟,就不得而知了。因此當傅聽歡一一演示步驟的時候,蕭見深看得尤為仔細,當傅聽歡的一只手碰到他面孔的時候,他的目光也随之投注在傅聽歡的臉上。
這個世界上絕少有人能在這樣近的距離裏與蕭見深四目相對。
饒是這幾日已于蕭見深有過極端親密接觸的傅聽歡,在見到對方專注得好像所看着的人就是他整個世界的目光的時候,也忍不住偏了偏自己的眼睛。
氣氛忽而變得有些奇妙。
但蕭見深并沒有發現這種細微的變化,他只奇怪于對方目光游移手下的動作卻分毫不差——這對習武之人來說當然并不困難,但問題是薛茂卿難道忘記了他并沒有在自己面前展示武功了嗎?
這究竟是因為對方受傷所以反應不靈敏,還是用故意走神這樣的方法來一點點麻痹他的警惕性?……蕭見深不能揣測幕後真相,但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薛茂卿既然已經露出了破綻,就代表着只要他再加一把勁,早晚能順藤摸到薛茂卿背後的人。
腦海裏這樣的思索并沒有影響蕭見深對于傅聽歡易容步驟的關注。
對方的動作越快,他的精神就越專注。等到傅聽歡越來越漫不經心,本要抹向他眉梢的東西直要碰見他眼角的時候,蕭見深一下子抓住了對方的手。
外表看似纖細的手腕實則筋骨結實,血肉豐盈。
Advertisement
傅聽歡這時回過了神,他最近在蕭見深面前走神走得自己都看不過去了:“差不多了。不過我曾在京中和蕭兄接觸過,若這樣走出去,只怕會引人聯想,蕭兄稍等,我也修飾一番……”
他的話音還未落下。他手中的東西已經被蕭見深拿走。
蕭見深用手指托起面前人的下巴,他将手上易容用的種種東西,按照傅聽歡剛才的演示,一一按步驟用回對方的臉上。
他的手指撫過對方的眉、眼、唇,就像他這兩天攬過對方的腰、臂、腿。
這一段的時間裏兩人并非沒有更親密的接觸,但像這樣直接碰觸對方的面孔、将自己的目光長久地停留在對方的臉上,對蕭見深而言,還是第一次。
對方有一張……很特別的面孔。蕭見深想。
并不是缺乏男人的英氣,不管是對方高挺的鼻梁還是略薄的嘴唇,都正顯露着一種隐約的鋒芒與冷酷。但這樣的鋒芒與冷酷似乎又恰到好處的掩藏在對方整個柔和的輪廓之下,讓人只能看見他顯露在外的風流、不羁、以及……美麗。
他手中的筆在傅聽歡眉上輕輕一掃。本來英挺的眉頭便宛轉如蛾眉。他再用手指沾了些碗中的胭脂,掃在對方的唇與頰上。
宛轉蛾眉斜鳳眼,玉鼻紅唇桃花面。
院裏的花,屋中的人。不知人美或花美。
蕭見深憑着感覺給傅聽歡畫了一個既不相同又最适合對方的易容。放下筆的時候,他也只想到“面如好女,顧盼傾城”這幾個字。
他對傅聽歡說:“如此即可。”說完又贊道,“茂卿貌若神人。”
傅聽歡方才轉臉看向屋內銅鏡,不出他的所料,鏡中已變成了與“薛茂卿”那張面孔并不如何相似的另外一張臉。
一張極為美麗的,讓人只覺安能辨我是雄雌的臉。
太子心機深沉——太子心機深沉——
這心機用在釣男人上面,還真是深沉得如神來之筆不帶火氣啊!
他再轉向蕭見深,眸中神色已經似惱非惱,似笑非笑了:“原來蕭兄才是此中好手。”
“賢弟教得好。”蕭見深坦然說。他自幼聰慧,少有事物能将他難倒,易容不過小道,他看着傅聽歡做了一遍之後便掌握了七八分。但他并無炫耀自己的必要,便将一切功勞歸于傅聽歡。
不想傅聽歡聽後,眉間越惱,臉上越笑,倒再沒說什麽了。
從小院出門,行不過數步,就見阡陌小道,河堤垂柳,炊煙袅袅,雞鳴狗叫,一只老黃牛正在田中散着步,而坐在田埂間的老農抽着旱煙,穿着短卦,衣袖與褲腿均高高的卷起,面孔如同幹裂的土地那樣布滿皺紋。但當看見蕭見深與傅聽歡遠遠來到的時候,他立刻探起身子,相隔老遠就熱情而帶着局促的招呼說:“郎中和秀才爺出來散步了——”
傅聽歡這時才知曉蕭見深是怎麽向外介紹自己的。
有了這一位老農的招呼作為開頭,接下去,一個一個村人從兩人身旁經過,那些男男女女總會打聲招呼,十分尊敬地問聲好或說聲“大夫和秀才爺慢慢散步呢”,便不多做打擾的離開了,偶爾還有幾個年紀還小的孩子遠遠地以一種敬畏或者憧憬的目光看着兩個人的身影。
沒有哪怕一個人在意蕭見深臉上的布條與鬥笠。
他們繞着并不大的雲桂村走了一圈,踩着沙沙的黃土地,路過剛插入秧苗的田地,途經村口那株碩大的老樹,來到了天波河邊。
一場春雨一場綠。
兩人并肩站在河岸之上,重傷未愈,剛剛能夠下地的傅聽歡哪怕是慢慢走了一圈,也感到胸悶氣急,額頭冒汗。就這樣還是蕭見深陪着他,以比女子行走還慢的速度緩緩走上一圈的結果。
傅聽歡深吸了兩口氣,附近沒有他人,他随口笑道:“不想太子在這個小村子裏這樣受人歡迎,就是纏着自己的面孔,那些東家西家南家北家的女兒也争先恐後地想要——”
他有些站立不穩,正輕微顫抖的身體忽然被人挽了一下。
蕭見深的一只胳膊橫在他的腰腹之間,這是他上半身唯一沒有傷口的地方。
蕭見深的目光先停留在傅聽歡腳前不過一尺之處、紮根在泥土之中的新綠秧苗。他感覺到手臂之下的身軀正一陣一陣地發熱與顫抖,疼痛總讓人難以忍耐。因此為防傅聽歡站立不穩踩到腳下的作物,蕭見深一直保持着側身單手攬住對方的姿勢,一直到那些能感覺的顫抖漸漸平息之後,他才收回手,順勢一彎腰,拔起了田地裏一株和秧苗搶養料的野菜。
這株野菜高不過一尺,頂端有白色小花,葉片如指甲殼大小,呈心型模樣,是蕭見深少時曾食過的東西,叫做荠菜。
他對傅聽歡說:“感覺還好?”
“沒有什麽。”
他随意問道:“那些流言你也聽說了?”流言指的是傅聽歡剛才說的東西南北家女兒。
“我雖卧床養傷,又不是耳聾眼瞎。”傅聽歡道。他說話的時候看着蕭見深,蕭見深此刻已向前走了數步,就着天波河中的水洗了洗手上的野菜。他不能看見那一層黑色的薄紗和薄紗之後的布條下,蕭見深對于這一句話的反應。沒有了那一張奪人注目的面孔,那些只由行為表現出現的體貼好像也就跟着讓人無法再忽略了。
傅聽歡不想看蕭見深的面孔,目光随意停放,停留在了蕭見深的手上。
蕭見深這時正摘了一片葉子放進口中咀嚼。
微澀,有點毛刺。并不是非常好吃,和記憶中的味道差不多。
但他又揪了一片放進口中。
小時候這還算是美味了。
這樣的東西,蕭見深不覺得傅聽歡會有興趣,但出乎他的意料,對方的目光似乎一直停留在這上面。他先是有點詫異,然後很快就釋然了,心想對方這些天裏這麽好養,想吃這個也沒什麽奇怪的。不像當年他的師傅,他煮了一桌子的菜,對方只動了一筷子。
因此雖是難得的緬懷過去之物,蕭見深看了一眼手中的野菜,還是遞過去問:“要嘗嘗嗎?”
傅聽歡:“……”
他也是怔了一下,不太明白怎麽會轉到這個話題上……但這不是什麽難以忍受的要求,他還是接過那株野菜,揪了一瓣葉片塞進自己的嘴裏,一邊嚼一邊想,還是和記憶裏一樣又澀又毛……
“味道不怎麽好。”蕭見深說。
“味道确實不怎麽好。”傅聽歡實事求是。
“我以前吃過。”蕭見深說。
“我以前也吃過——”傅聽歡接話,話都說完了才意識到蕭見深剛才究竟說了什麽!他驀地轉臉看向蕭見深,卻只見對方看見站在自己身前幾步之外,被布巾層層纏繞的側顏。
手上的野菜似乎在憑空間多出了好些本來沒有的重量。
堂堂太子,怎可能嘗過鄉間賤菜?就算曾經因緣際會嘗過,又怎麽會特意在他面前提及?
唯有太子曾使人調查“薛茂卿”的經歷,知道那些真真假假的過去,方才能有今日之舉,說今日之話。
調查本是應有之義。
但能貼心至此,卻非尋常之人。
若他身是女兒之軀,少不得也就此從了。
傅聽歡一時心中五味雜陳,他垂眸看了看手中的野菜,又屈膝蹲下,以手掌壓了壓一株秧苗附近松動的泥土,又以手指掐走了葉片上的一只小蟲。他沒有殺生,而是輕輕将小蟲給放了。
蕭見深看見了這一幕。他這時忽然意外的發現對方雖然面貌豔麗,但在獨自沉默的時候,卻額外顯得有些呆——因為對方又在發愣了。
他近日正為土地之事煩心,亦更為了解到對于農夫而言糧食究竟又多麽珍貴,所以方才見着了傅聽歡可能踩到幼苗,才伸手将他扶了一扶。沒想到對方随即就蹲下來打理作物,動作還極為娴熟。
他一時有些刮目相看,心中不是沒有惋惜:若眼前這人不是奸細,不拘是東宮講書還是授官外放,都是一個難得之人才……
傅聽歡從地上站了起來。他來回走了幾步,目光并不看蕭見深,只灼灼盯着手上的野菜,嘆道:“太子世之偉丈夫,這天下若真有女兒拒絕太子,也不知她究竟是如何鐵石心腸。”
他自以為已說得夠明白了。
鄉間女兒和他有何幹系?蕭見深眉梢一挑,也并不想和奸細讨論這個。
但見天高樹疊,山重水複,碧波潺潺,清風蕭蕭,他負手而立,只問傅聽歡:“茂卿可願與孤回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