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屈從現實

第39章 屈從現實

賀戚駱遠遠的望過對面的青山,轉身說:“他一定是遇到棘手的事情了,不然現在他已經出現在這裏了。”

宋繼宗聽出他的擔心,開解道:“他會解決的,你不可能保護他一輩子的。”

“在某些程度上來說,我希望這個可能是存在的。”賀戚駱笑着回道,,但想起沈謙的脾性又無奈的搖頭,“不過以他的脾氣肯定會把我一腳踹開。”

宋繼宗艱難措辭了一番,才說道:“在我們兄弟當中,你一直都對謙哥兒很不一般,我很好奇是為什麽!”

談起沈謙,賀戚駱眉色間都是笑意,他對宋繼宗說:“大概因為我們是完全不一樣的人吧,我們互相擁有着對方所渴求的東西而相互吸引。”

宋繼宗咳了咳,“恕我直言,現在跟你談話讓我覺得越來越讓我渾身起雞皮疙瘩!你現在不像一個指揮官,到像一個……像一個陷入愛情的毛頭小子?”

賀戚駱撇嘴微微點頭,默認。

從太子府回來,一家人都累得不行。沈文是和那些油條子揣測來揣測去打機鋒心累得很,而高陽則是看着那位異族公主的做派而發自內心的不認同,她的一舉一動都讓受過良好教育的公主認為她在挑釁後秦風俗對女人的底線。

“菀兒,你今天本不用去的!”高陽斜靠在榻上,丫鬟拿着玉錘輕輕地敲擊她的腿部。

“不過不得不承認,你今天做得很好,很有你母親我的風範!”高陽擡頭輕點,笑着對沈菀表示贊賞。

“很高的贊揚,我也很喜歡!”沈菀抿唇一笑,逆境讓她豁然開朗,過着與以前完全不一樣的生活。以前走到哪裏都要想着做一個淑女,言行舉止都要和名門閨秀們靠近,而現在她只覺得解脫。原來,做個高傲的郡主遠遠比做一個小心翼翼的“大家閨秀”要容易得多。

沈謙笑着對妹妹表示贊賞,同時對母親說道:“您已經決定站在了太子的那一邊?”

高陽公主閉着眼,沉聲說道:“我只确定我站在了姜宸英的對立面,至于支不支持太子這個問題我們還有待商榷!”

沈謙道:“母親,就如父親所說的一樣,除了這個方式我們不是沒有其他的方法來整治他,你不必因為他跟皇上對着幹!”

高陽公主睜開眼:“這不是一時沖動的決定,如果我僅僅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公主那當然不必如此,但你也知道,我的身份已經遠遠不止這個了!他傷害我的兒子毀了我女兒的清譽,你認為我還有必要對他手下留情嗎!”說道最後,她明顯有些激動了。

Advertisement

“明白了,您冷靜一點,我是站在您這一邊的!”沈謙一笑。

高陽公主眼角細紋微微蕩起,沈菀笑着拉着沈謙告退。

沈菀跟着沈謙一路往自己的院子走去,她擔心的問道:“父親真的不會站在我們這邊嗎?他絕對比我們了解對手的多,他對付政敵的手段肯定比我們老辣!”

“父親不會高興他的女兒用‘老辣’這個詞還作為褒獎他的用語的!”沈謙慢悠悠的踱步。

“我是說真的,你不覺得他太置之事外了嗎?這正常嗎?”沈菀依依不饒的問道。

沈謙敲了敲沈菀的額頭,道:“這不是你該考慮的事情,雖然這次事件來得措手不及,但你還是我們愛護的小郡主,你只要負責認真長大就可以了!”

沈菀捂着額頭,不滿的道:“哥哥你什麽時候才能正視我長大了這個事實而不是把我當做一個小女孩兒哄?再嚴肅申明一遍,我已經長大了,大到足夠抵抗所有的流言蜚語了,這難道還不夠證明嗎!”

沈謙低頭輕輕的揉了揉妹妹的腦袋,嘆氣:“雖然我很想你成為一個無憂無慮的小郡主,但這樣看來是不太現實的事情了。現實在逼迫我們快速的成長,而我們只能屈從!”

“哥哥,我到沒有你這麽悲觀。我仔細的想了一下,如果沒有發生這件事情,那我可能是會開開心心的待在侯府直到出嫁,運氣好的會能和丈夫舉案齊眉一輩子,運氣差點兒的話就只能待在那四方天地裏,衣食無憂,內心卻形如枯槁……我非常現實的分析了一下,發現這完全與我的意願相背,我的人生不該僅僅是這樣的,哥哥你難道不覺嗎?作為侯爺和公主的後代,你不覺得應該幹點什麽出格事情才對得起你與生俱來被賦予的身份嗎?!”沈菀目光堅定,與其說是在質問沈謙到不如是在質問她自己。

“哥哥,是現實把我們從安樂窩裏剝離了出來,即使會很痛苦,但我認為這個真實的世界會很歡迎我們,痛苦而熱烈,這是與衆不同的人生,我想要的人生!”

沉默了半響,沈謙開口:“不得不說你句句都砸到了我的心坎上……”

“我就知道你會懂我的!”沈菀喜極,傾身向前伸出雙手給了沈謙一個溫暖的擁抱,“我知道,我們并不是只會作為他們的後代而活着,你可以的,我也可以!”

“菀兒,你讓我大開眼界,說真的!”沈謙伸手抱住妹妹,“今天以前,我還在想怎麽保護你不被傷害,可現在,我為低估你的能力而道歉,寶劍鋒從磨砺出,我的妹妹是如此的勇敢,作為獎勵,她的一定可以苦盡香來。”

沈菀的笑容在黑夜裏綻放開來,就像牡丹花開,等待的花期雖然漫長而煎熬,可一旦怒放開來,便是以勢不可擋的姿态而來,傲視群芳!

“非常榮幸得到世子爺的青睐!”緊緊的回抱,如同懷裏擁着的是這世間所有的榮華。

沈謙帶着仆人上門拜訪,趙家管家忙不疊的把人請到了正廳,丫鬟訓練有素的上茶上點心。

姚文選對于沈謙的來到還是比較吃驚的,進了屋子,兩人拱手見禮,相視而笑。

“實在不知道世子爺,哦,不,廉之前來,若有招待不周之處千萬要指出來,救命之恩沒齒難忘!”姚文選很感激沈謙上次的出手相救。

沈謙潇灑一笑,說:“不是說了是賀戚駱的功勞麽?怎麽又算在我頭上來了?”

“說實話,我還是比較願意欠您一條命!”姚文選聳肩。

姚文選對沈謙也了解了些許,沒有以往的拘束,兩人聊起天來更像是頗為意趣相投的舊友。

“事實上這次我是特地前來拜訪令尊的。”沈謙道出來意,又轉而一笑,舉起茶杯,“但是見到朋友總是欣喜的!”

姚文選哈哈一笑,難得開懷。

“家父近來癡迷棋藝,廉之方便的話就随我一同到書房去吧!”姚文選覺得和沈謙親近了不少,言談之間随意不少。

“好!”沈謙欣然答應。

姚光正也沒有想到沈謙會來拜訪他,立馬讓人奉茶相迎。

“趙大人不必客氣,我這個客人可都沒有客氣,已經在正廳用過一盞了!”沈謙笑着以子侄輩見禮。

姚光正連連退步不敢受,還是姚文選笑着揮退了仆人,親自為兩人奉茶。

與沈謙寒暄一番,姚光正頗為欣賞這位年輕英俊的世子爺,若是以往了解不夠,但現在的幾番話下來,他覺得沈文真是好命,娶了個身份高貴的妻子不算,還有如此風流倜傥談吐不凡的兒子,真真是羨煞人也!

“聽聞世子前些日子出門游歷了?出行了這麽久,回到京城可還覺得習慣?”姚文選笑着問。

沈謙點頭,回答得也很風趣:“當然,不管我在外面待多久,我的家始終在這裏,我肯定是最适合這片土壤的!”

“瞧我,問了一個多麽幼稚的問題!”姚文選拍了拍腦門。

沈謙笑着說:“事實上,正因為有了這次游歷的經驗,我才上門來叨擾趙老了!”

“哦?世子爺可是有了什麽有趣的經驗?”姚光正來了興趣,興致勃勃的問道。

“我路過徐州的時候覺得當地讀書的風氣很濃厚,新奇之下打探了一番才知是徐州有名望的大家們出資建立了一座別院,只要是讀書人皆可入內交談學習,筆墨紙硯皆是無償提供,我只能說非常善意慷慨,而且值得推廣!”

姚光正激動的站了起來,眼神迫切熱烈的看着沈謙說:“這正是月前我向皇上寫的奏折上所說,我認為京城應該有這樣一個讀書人的去處,這不光是為了讓京城讀書的風氣更濃厚,也是為了培養大批能為國之所用的棟梁,就算作是資助也好,畢竟留在京城的也有很多窮苦秀才,他們為了等待春闱不得不為了生計奔波,根本沒有時間認真複習讀書!”

“我非常高興世子爺能和我有一樣的觀點,天哪,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我的奏折被皇上駁回了,可卻還有一樣跟我想法的人在啊!”姚光正激動的說,他是國子監祭酒,沒有人比他更了解讀書人,也沒有人比他更能在意到他們的困苦之處。

沈謙風度翩翩的一笑,站了起來,“我可以知道皇上為何不同意嗎?在我看來這是利國利民的事情!”

“是啊,的确是利國利民,可這也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一旦做錯,天下的讀書人都會對你筆誅讨伐!”姚光正無奈的說。

姚文選在旁補充道:“還有銀錢方面也是問題,皇上總是想把更多的錢投在軍需軍備上面,這種短期看不到效果的事情,想必皇上不會做的!”

“休得妄議聖上!”姚光正出聲斥責。

姚文選嘆氣,“父親,您得承認,在這件事的判斷上面,聖上的确是錯了!”

姚光正默然不語,沈謙打圓場:“既然聖上不做不代表不準別人做啊,我這不是前來與你們商議了麽?”

“世子爺,這需要一大筆錢!”姚文選不得不提醒道。

“我想我有這個準備,而我也找到了解決的方法。”沈謙微微眨眼,笑說,“我今天來的目的就是邀請姚大人來做這個別院的先生,我們必須要一個德高望重先生來坐堂!而姚兄嘛,我已經為你想好了,你可以出面管理這個別院,你在讀書人當中有很高的聲望,這是有目共睹的事情,還希望你不要推辭!”

姚文選伸手指了指自己,難以置信道:“你是說我嗎?你确定你找對人了?”

姚光正明顯比他兒子要理智得多,不解的問:“這是您的出資是您的注意,為何要我們父子來挑大梁?”

沈謙慚愧一笑:“姚老一語中的,晚輩拜服!”

“就如我剛剛所說,姚老是正直博學之人,我認為這坐堂先生非您莫屬,當然你也會說我的父親也不錯,但恕我直言,他并沒有您這麽具有震懾力,他總是太平易近人了,很難制服年輕人!”

姚家父子因為沈謙吐槽自己父親的話而被逗樂,抿唇一笑,沈謙道:“也許您是瞧不上我的小打小鬧,這也說不定……”

“不不不,怎麽會呢!老夫只是擔心世子爺您會入不敷出,畢竟徐州那樣的別院是由富商們共同資助的,并不是一人掏了腰包,這确實一個很大的開支!”姚光正已經在心裏認同了沈謙,但他一輩子都是做學問的老實人,這擺明是得好名聲占便宜的事情讓他于心難安。

“您怎麽知道我們沒有這麽一個富商呢?”沈謙挑起嘴角,“容我善意的提醒,我認識的這位商人可比你們想象的富有!”

姚光正舒了一口氣,道:“真是如此便放心了!如果您真的要做這件事情,那麽老朽我和小兒鼎力相助,這是大計,我們甘願為馬為卒!”

“不需要您做馬前卒,晚輩自會安排妥當,到時還請先生您萬勿推辭!”沈謙退了一步,行了一個學生禮,謙和而适時的表達了他的敬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