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無罪論》。

顧深終于明白了,這個系列的系列名為什麽要叫做《無罪論》。

因為顧臻想要向所有擁有和故事中人物有着相似經歷的人傳達一個訊息:他們是無罪的,都有原諒自己,獲得幸福的權利。

《有罪判定》本身并沒有太多說教的內容,它只是表現了一個普通患抑郁症的女孩可能曾經在生活中遭受的苦難,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苦難是非常普通常見的,也許很多正常女生都會在生活中遇到的。

因此,才顯得尤其真實。

顧臻和導演商議的時候,基本就做出了要求,要讓整個故事的調子明亮而溫柔,哪怕是最為陰暗的劇情,也必須暗藏着溫柔的信息。比如說曹雪在網絡上發出的那個帖子,在她出門尋死之前,是她即使努力辯解也無法扭轉的攻擊,謾罵和不理解,但是當她沖出門去想要尋死的時候,在她看不見的屏幕上,正有人為她發出第一句支援、辯解和援護。

這是女編劇根據顧臻的要求創作出來的情節,倒并不是為了制造巧合的陰差陽錯什麽的,而是暗示着一個訊息:若是曹雪願意多作一刻停留,也許就會看見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這樣的細節,幾乎覆蓋了全劇的每一個部分,唯一不同的是在前期的曹雪看不見,而後期的她卻會漸漸發現。

劇本改了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地調整細節,讓每一個情節都變得緊張起伏。

這并不是顧臻主動要求,而是女編劇在每次和故事原型的女孩們聊過之後主動進行的修改。她和幾個女孩都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經常根據她們的看法調整劇本內容,并且把修改好的劇本給她們看。

女孩們也把自己的經驗反饋給了女編劇。

“怎麽說呢,發帖是很無奈的事情。因為我沒法跟家人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也沒有辦法跟同學朋友說……因為沒有那麽好的朋友,也因為怕被人傳得人盡皆知。會去網上求助,是因為總覺網絡和現實之間有一道安全網……這個也要分情況的吧,或者說看運氣。我發過兩次帖子,并不是都會得到同情或者安慰——總會有人說‘樓主就是太作’,‘你為什麽不能自己更加努力一點呢’,或者‘我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怎麽就沒有過成你那個樣子呢’……這種話是最令人難受的,因為這正是我會覺得痛苦的原因。”

女編劇問道:“那什麽樣的話會讓你覺得能夠稍微重燃生活的信心呢?”

女孩想了想,說道:“聽說有人與我處境相似然後最後慢慢在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理解下扭轉了局面,或者說有人給我和爸媽一起做了心理分析,說你們都沒有錯,鼓勵和建議我去溝通去做點什麽的時候吧……其實很多時候我都想做點什麽,只是對自己沒有信心,很彷徨……那時很需要別人的關心和認可,所以哪怕是陌生人,如果看到有人打出一長段的話來安慰自己,就算是其實都是言不達意的話,只要語句看上去很真誠,我都會因此覺得得救了。”

女編劇便拿着本子,把她說的話一一記錄下來。

她還問了其它很多很多的問題,女孩子也很樂意傾訴自己的想法,所以努力回憶,說了很多的自身經歷和心理變化。

Advertisement

顧臻到達的時候,幾個骨幹主創包括女編劇和導演正在讨論劇情設置的問題。這一天一行人在讨論的是一個很細節的問題,就是論壇對戰。

在故事中,論壇論戰的部分有着很濃重的象征意義,它是對于整個社會态度的一種縮影。在對戰中出現的每一個角色,每一段對話——都如同女編劇之前告訴顧深的一樣——代表了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群體的一種态度。

這場論壇對戰本身預定使用一種較為新穎的表現手法,就目前的分鏡來看,是在曹雪因為罪惡感狂奔出房間開始,直到她被推出手術室為止,不停閃過的論壇畫面和不同的人敲擊鍵盤的手來表現的。

一開始女編劇是設定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發言和态度背後人物的詳細身份和性格,使其發言與形象形成對應性,但是導演認為這麽做會喧賓奪主,所以最後就變成了只用手和服飾來表現這種社會背景差異。

只有在最後第二天的清晨,曹雪在病房中終于張開眼睛的一瞬間,導演才設置了最後一個展露人物整體形象的鏡頭。

一個十八九歲的女孩,從逼仄雜亂的窄小卧室的單人床上爬起來,頂着母親的責罵,打開了那臺每次開啓都會嗡嗡作響的古董機,第一時間去翻開帖子,留下最後的留言。

——樓主你還好嗎?如果你還在的話,請回複我一句,讓我安心吧。你要相信抑郁症是能夠治好的,你媽媽一定是想要你好好活着的。

——我要去上班了,等你的回複。

顧臻看劇本和分鏡以及聽他們的讨論時,并不是很清楚是出于什麽考量促使對方最終選擇與曹雪年紀相近的女孩的形象作為最後社會的善意一面的代表。不過在他這邊看來,這種設置還是比較合情合理的。

他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而導演和女編劇則嘗試去以他們的想法去完成這些要求。雖然因為他不是主創,所以最後展現的劇本和分鏡都與他期待中有着微妙的不同,但是顧臻知道,只要對方表達的主線與自己的要求是一致的,他就不應該進一步地幹涉。

而事實證明,到目前為止,對方把一切都做得很好。

《無罪論》的拍攝準備工作在穩步進行中,只是替撿來的小孩尋找家人的事情始終沒有進展。

警局方面,顧臻也是三天兩頭地在催促,但是始終都沒有消息傳來,據說聯系了其它地區的一些警局,也沒有發現條件相符兒童失蹤案的報警。

顧臻對此毫無辦法,只有等。

結果過了一段時間,祁則晟突然打了個電話,通知顧臻說孩子父母找到了。

顧臻收到消息,跟着祁則晟到了一家市中心的KTV,結果七拐八拐到了一條走廊盡頭,就見一間包廂門口守着兩名穿着普通的青年人正在聊着什麽。

祁則晟走過去,兩人和他眼神相對,就讓開了地方,讓祁則晟和顧臻過去。

守門的青年看上去很平凡,一個穿着深藍色的休閑薄毛衣,一個穿着格子長袖襯衫,抽着煙,聊着天,就好像普通的小飯館或者公交車上可能會遇到的青年人。

但是顧臻還是感覺到了不同,不着痕跡地多瞄了兩眼。

祁則晟從以前開始就在各個詭異的圈子裏有着出人意料的能量,似乎這輩子也沒有變化。

等打開門走進了包廂,顧臻看到的卻是一對神态動作都十分拘謹的中年夫婦和一名正懶洋洋靠在沙發上喝着啤酒拿着手機刷微博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精神氣全無,帶着一雙熬夜打游戲到天亮才能熬出來的黑眼圈,看上去沒有一點氣場。中年夫婦看見兩個俊美的青年人推門進來,剛開始是愣了一愣,然後就是明顯的緊張和茫然。

中年男子看到祁則晟,立刻站起來開口叫了一聲:“祁少爺。”

中年夫婦這才知道要見他們的竟然是這樣兩個年輕俊美的少年人,頓時愕然。

祁則晟讓中年人往旁邊讓了讓,然後拉着顧臻一起在中央的長沙發上坐下,開口問道:“我讓人請兩位過來,是有些私人的事情想要問兩位。”

夫婦兩人之中的男子開口道:“我們應該……不認識您吧?”

祁則晟說道:“素不相識。”然後又笑道,“但卻也不是毫無牽扯。”

男人小心翼翼地問道:“那……不知道我們是不是哪裏得罪您了?”

祁則晟回答道:“我就開門見山地說吧:不知道兩位最近有沒有丢了什麽不該丢的東西?”

夫婦兩頓時都是心頭一震。

他們丢了什麽?

如果說起最近的話,其實也就一樣不該丢……但是卻還是被弄丢了的東西,就是兩人的女兒。但是這能跟眼前看上去就很有錢的大少爺什麽關系?

對于祁則晟的問話,夫婦兩一時噤聲,許久無言。

祁則晟目光犀利,瞪着兩人,再一次問道:“有沒有!?”

他這一次的問題依舊不算大聲,嘴角還也帶着似有還無的笑意,但是語氣中卻隐隐帶了些許令人心驚的威脅意味。

半晌,中年男人顫抖着聲音回答道:“我們……我們沒丢什麽東西。”

祁則晟看了他們許久,看得對方都快要不自在起來,然後才伸手進自己的口袋裏面,摸出了一張照片。

那是一張小孩在醫院吊挂針的時候,祁則晟随意拿了手機拍下的照片,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被他答應成了那種仿佛尋人啓事一樣的照片打印紙。

他展開了照片,在夫婦倆面前輕輕抖了抖,問道:“這麽說,她不是你們的女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