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十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一年又悄然走過,爆竹聲聲辭舊歲,整個京都都熱鬧了許多。

張戟作為小輩,和許牧走街串巷,壓歲錢把錢包裝得鼓鼓的。

兩個人難得的休假,竟撒了歡似的把整個京都逛了個遍。

“許牧,你怎麽和個女人似的?比我娘都能逛。”

“你特麽才女人呢!還不是我爹我娘又丢下我跑了,怎麽,你作為我哥們還不陪我,還嫌棄我?”

“好好好,我錯了,許大少爺你去哪兒?”

“恩……去妙音樓聽曲兒去!”說罷抽出腰間的折扇,扇着向前走了過去。

張戟做了一個嘔吐的動作,這才和他一起過去。

千機閣。

丫鬟小厮們嬉戲打鬧,每個地方都挂着火紅的燈籠,整個山莊充斥着喜慶。

但最該熱鬧的主樓內卻安安靜靜,仿佛不受外面的影響。紅衣男子坐在桌案上看着一疊疊的信紙。

白皙的皮膚在紅衣下更顯瑩潤,清冷的五官平添幾分妖媚。

知月滿意地點點頭,果然她的眼光不錯。

“有事兒說事兒,沒事下去和他們玩吧。”

知月嘿嘿一笑道:“別呀,少主。少主,這不東離那邊來信說他們十八親自過來接您麽。知月想着和少主一同前去,為您保駕護航,想必是極好的。”

男子看了她一眼,

“好好說話。”

“我想和您去東離!”

蘇信放下手中的信,知月趕忙遞上去一封,眼巴巴的看着他。

“我這次下去,自是要帶上兩個人。”

知月眼睛一亮。

“不過沒有你。”

“為什麽啊?”

“你武功造詣雖高,但這張臉太惹眼,不給我惹麻煩就不錯了。”

“我可以易容的!真的!好少主,你答應我呗。”

“想去?”“想!”

“理由。”“釣漢子!”

“……”

東離的隊伍來了,走的是小路,把蘇信秘密接到禹王府。禹王聽說人回來後,立刻就去見,只見一個相貌還算清秀的人,穿着一身青衣,坐在院子裏喝茶。

“想必這位就是蘇先生了吧。”

蘇信起身行禮,禹王大驚趕忙把他扶起。

“先生別客氣。”

“那在下就不客氣了。”

“……”

“禹王殿下,在下此次來的目的就是協助殿下奪得王位。來時,我已經分析好了局勢。”

“先生請說。”

“我如果記得不錯,去年好像有一位六皇子逝世?”

“先生所說不錯,算來也是幾個月前的事。”

“殿下可知那人是誰?”

禹王沉默,過了半晌道:“是本王。”

“這麽說來,王爺似乎有些心急了。”

“先生可有妙計?”

“若想殺人于無形,就要越要把他暴露在空氣裏。”

“先生的意思是……”

“聽聞景王文武雙全,為人耿直,可就是有一點,沖動浮躁,不易變通。四國戰片刻不等,需要有一位領軍人物。”

禹王想了想,大喜道:“先生妙計!”

“禹王殿下,在下還有一事相求。”

“先生請說。”

“在下想拜訪景王一番。一來方便行事,二來在下素來只聽人說卻不曾見過,好奇罷了。”

禹王還沉浸在自己的美夢裏,自然說什麽應什麽。

過了幾天,蘇信便下了拜帖。禹王也同景王妃打了招呼。

軟轎停在景王府門前,便有小厮出來迎接引路。

景王穿着金色滾邊的黑色長袍坐在正座上,深邃的眼睛透露着威嚴。

“蘇先生。”

蘇信起身作揖:“草民參見景王殿下。”

景王擡手,道:“先生是客,不必多禮,還請入座吧,”

“多謝景王殿下。”蘇信坐下後,道:“草民随身在江湖,卻也聽聞過許多王爺的事跡,在下心生敬仰,故來拜訪,希望不要打擾到殿下。”

“無妨,你既是四弟的客人,便也是我的客人。蘇先生不必太過客氣。”

“聽聞殿下素來酷愛用兵之道,草民最近也在研究,可否請王爺指點一二?”

“指點不敢當,我自認為,兵之,民也。民富則兵強;民生則國強。”

“王爺此言,倒是與草民一位故人像的很。”

景王來了興致,“先生不妨說說?”

蘇信笑道:“那人也是善于用兵,不立之年卻有自己的用兵之道,他認為将,士本無分別,雖說是兵,卻也是民。說來奇怪,這人身處高位,卻不喜打仗,每次打完仗都會跪一晚上為死者哀悼。”

“先生好機遇。”

蘇信但笑不語,微微抿了一口茶水。

日暮黃昏

蘇信起身告辭。

次日上朝,禹王便推舉景王。

讓東離帝君很是奇怪:“哦?你素來與景王不和,怎麽今日這般懂事?”

禹王擡頭說得正氣凜然:“兒臣之前與景王争鬥,只是覺得景王太過正氣,處事不夠圓滑,而如今關系到國家興旺,自然能者上位,兒臣自知這方面遠不如景王。”

東離帝君聽了欣慰笑道:“難得你深明大義。這件事就這麽定了。”

“兒臣領命!”

“哈哈哈,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禹王一下朝便會了王府,和蘇信把朝上的事說了一遍。

“先生認為下一步怎麽辦?”

蘇信拿起杯盞輕抿一口茶水,輕笑道:“等。”

北辰二十七年秋,東離帝君命景王為大将軍,西錦東離夾擊南楚。

北辰二十九年夏,南楚投降。

北辰三十一年春,東離西錦開戰,北齊加入西錦對抗東離……

……

……

“如今北齊加入西錦,合夥對抗東離。這對我們來說很是不利。”

蘇信淡然道:“無論如何,這一天總會到。”

禹王還是有些擔心:“可現下局勢争持不下,時間一長難免……”

蘇信微揚嘴角,“他有他的張良計,我自有我的過橋梯。”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