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穩步東進
畢竟來到了這個戰亂的時代,就應該為這個時代的秦人做出點什麽,就算是不能讓秦人有更大的發展,至少也要運用自己的現代人的智慧幫助秦人走出犬丘這座破敗的小城啊!
于是在衆人的注視下,嬴康起身道:“所謂逐步東遷就是我們在原有的基礎上一點一點的向東遷徙。諸位都知道,秦人之所以西陲能夠存活幾百年的時間,那是因為我們擁有犬丘這座城池,雖然破爛,但至少還能夠保護我們的安全,使得周邊的戎狄一時之間難以消滅我們。一旦我們失去了犬丘城的保護,那麽秦人一定會被周邊的戎狄蠶食殆盡。”
“嗯---,你說的很有道理。正是因為有了這座城池,秦人才得以存活下去。這也正是我不願意離開犬丘的主要原因。”秦仲聽罷說道。
“但是,我們在受到城池保護的同時,也受到了城池的限制,那就是我們只能待在犬丘這個小地方,不能有大的發展。”嬴康繼續道。
聽完嬴康的話,衆人都微微點頭。
“多少年來,秦人一直想向東方發展,就是害怕離開城池的保護而喪命于戎狄的刀劍之下,這也正是幾代秦人沒有發展的重要原因。再加上一直以來,秦人是心有力而力不足,實力不濟,所以也沒有膽量離開犬丘。今天,隴山之上的戎狄已經被王室趕走,如果我們再次喪失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之後,或許秦人就将永遠待在這小小的犬丘了。”嬴康繼續說道。
“你說的對,我也是這麽認為的,我們絕對不能喪失這次機會。”嬴其說道。
“對,小弟說的對,我們秦人不能喪失這次機會。”嬴照、嬴亥也跟着說道。
嬴康點頭道:“看來不光是我一個人認識到了這次機會,看來大家都認識到了。但是在如何東遷的方法上,我認為我們不應該貿然行動,必須穩紮穩打。”
嬴康知道秦人勇敢,但是勇敢的另一層意思就是做事頭腦不足,容易莽撞,于是提出了穩紮穩打的建議。
“何為穩紮穩打?”趙伯圉問道。
“所謂穩紮穩打就是我們以犬丘為中心,逐步向東推進。這麽跟諸位說吧,為了穩當起見,我們向東派出兵馬,每隔十裏設立一座堡壘,派駐兵馬的同時用夯土修築起烽火臺。一旦戎狄進攻,我們就燃起烽火,相互告知,得到消息的秦軍将士就可以相互支援。老弱病殘的秦人可繼續留在犬丘幫助我們守城。如此以來不至于讓所有的秦人都暴露在戎狄的打擊之下。諸位以為如何?”
嗯?
還有這樣的處理辦法?
秦人首領們不僅相互看了看。
随後嬴照道:“五弟這個辦法好是好,就是太慢了。照這樣的速度我們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夠越過隴山到達關中周邊。”
Advertisement
趙周道:“我倒是覺着少公子的辦法可行,畢竟秦人就這麽點人口,一旦分散開了,勢必會削弱力量,如果被敵人逐步蠶食的話,打光了,我們就會完全覆滅。”
“犬丘令不必擔心,我們這次行動絕對不是冒險,而是一步一步謹慎行事,比如我們修建堡壘的時間可以選擇在白天進行,天色一晚我們所有修築的軍隊和百姓就回到犬丘城中,不會讓大家子啊野外冒險的。”嬴康解釋道。
“哦--,如果是這樣,我看可行。”說罷,趙周望着秦仲微微的點點頭。
聽完二人的話,秦仲對嬴康道:“孩子,為父沒有想到你小小年紀,想問題竟然如此全面。我也認為這個辦法可行,那以你之見,看看我們何時開始東遷?”
嬴康道:“父親,事不宜遲,在戎狄沒有南歸之前,我們至少要向東建設兩到三座烽火臺,如此一來我們秦人的領地無形之中就向東擴展了三十裏以上。”
“嗯---,你說的對,我們一定要趕在戎狄南歸之前先修建幾座烽火臺才是。”秦仲肯定的說道。
這是自己穿越道西周末年之後的第一個建議,這個建議得到了在座諸位的認可,嬴康心中不由得稍稍有些得意,心想如此簡單的辦法,放在現代社會根本就算不了什麽,但是放在西周末年那可就是很了不起的思路了。
畢竟那個時候人們受教育的程度有限,智慧根本沒法和今天的人們相比。
随後秦仲對幾個兒子道:“嬴其,為父命你帶三百将士以犬丘為界向東十裏修建第一座烽火臺。在修築烽火臺的同時,還應該修建簡單的城邑,防止戎狄偷襲。”
嬴其起身道:“諾---,孩兒定不負所望。”
随後,秦仲又對嬴不壽、嬴照、嬴亥等三個兒子依次吩咐道,“你三人各帶三百将士,依次向東推進,修建烽火臺和簡單的城邑,你等可知道?”
嬴不壽等一起答道:“父親請放心,我等一定不負所望。”
見孩子們回答如此肯定,秦仲露出了笑容道:“孩子們,這是我們秦人向東遷徙的第一步,你等一定要事事謹慎,小心為上,切不可有所閃失啊!”
衆人當然知道這次行動的重要性,于是都重重的點頭。
随後秦仲對趙周和王坤道:“犬丘令,司農令,你二人一定要做好糧草儲備,為修築城邑的将士們準備好糧食和馬料,築城艱苦,一定不能虧待了将士們。”
趙周和司農官王坤都起身道:“大夫放心,此事乃是秦人的百年大計,我等一定會竭盡全力做好此事,不負大夫的厚望。”
“好---,夜深了,大家都回去休息,明日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秦仲對衆人說道。
衆人起身走出議事大廳,就在嬴康準備離開的時候,秦仲叫住了他,“康兒,你稍等,為父有話跟你說。”
嬴康停下腳步。
待衆人走後,秦仲對嬴康道:“孩子,為父讓你一個公子作為斥候前往隴山探查情況,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如此重要的決定非自己人親自了解不可,委屈你了。你不會怨恨為父吧?”
說白了,西周末年的秦人雖然很是窮困,也讓人瞧不起,但還不至于要讓自己的公子作為斥候的份上。
聽完父親秦仲的話,嬴康多少有些感動,心想這從古到今,時代在變,朝代在變,但父子之間的感情始終沒有變,于是對秦仲說道:“父親多慮了,現在秦人艱苦,孩兒作為嬴氏子孫理應為秦人做點事情,沒什麽好委屈的。莫要說作為一個斥候,就是一名普通秦兵我也願意。”
“嗯---,如此就好。”秦仲滿眼慈愛的對嬴康說道,“不過經過這次探查,你一下子長大了,變得聰明了,智慧了,為父很高興啊!你不知道,小的時候,你呀,比現在不知道要笨多少,跟你的三哥、四哥差不多是一個德行。”
嬴康笑了,他當然不能夠告訴父親自己的真實情況,“父親,如果沒什麽事情,那我就先睡了。”
“嗯---,你去吧。不過臨睡前去見見你的母親,好長時間沒見,她也是怪想你的。”秦仲對嬴康道。
“哦?我的母親,她住在哪裏?”嬴康下意識的問道。
“嗯?”秦仲楞了一下,随後說道,“來吧,跟為父一起去見見。”
說罷,領着嬴康回到自己的房間,順便把嬴康的情況跟夫人說了說。
見到小兒子能夠順順當當的回來,秦仲夫人自然高興不已,畢竟在戎狄林立的隴山周邊,作為打探消息的斥候能夠活着回來,就已經是萬幸了。至于路上受到驚吓這事情,根本算不得什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