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二更】
棗紅轎子中,專心敲奏的祁子臻沒有留心到外面的動靜,他幾乎全身心都投入到面前的石琴中。
但即便如此,前世種種回憶依舊死死烙印在他的腦海中,一遍又一遍地提醒着他之前活得多麽可笑。
在前世,他意外從現世穿越到這個小說世界,成為了年僅十七歲的丞相府嫡長子。
只不過作為意外得來的孩子,原身一直都不受重視,尤其在五歲那年生母逝世後,父親很快又另娶了一位懷有身孕的人為正妻。
以至于他府中地位還不如後來這另娶之妻生的小兒子高。
前世祁子臻穿過來後,被派去給觀親王府世子當伴讀。他不記得原著劇情具體是什麽,只記得那世子後來是炮灰。
在給世子伴讀後,世子對他一直都很好,漸漸地祁子臻以為他是個無辜的炮灰,致力于幫助他。
再然後,他就被世子親手送進大牢,得知此前一切不過是利用。
他付出的所有真心不過是場笑話。
蒙冤而死之後,祁子臻又重生回十七歲穿書進來時的那個元日,心灰意冷之下他不想改變,不想重來,于重生當日自盡。
然後又重生了。
如此反複幾次,祁子臻選擇放棄。
反正到頭來不過又是一死,死前活得如何又有什麽關系呢?
一曲終了,祁子臻幾乎毫無停頓地又換了一首曲子。
依舊是充斥着刻骨冷意的曲子。
就在這時,一陣悠揚笛音陡然闖入冷冽的琴音之中,婉轉缥缈,柔和得好似初春暖泉,淌進結冰湖水中,試圖消融漫長寒冬留下的冷硬。
Advertisement
在笛音出現那刻,祁子臻手中動作稍頓,很快又繼續敲奏。
手敲石琴聲音一般都不會太大,在清脆的笛音下很容易淪為附和,可那奏笛之人似乎刻意降了速度與調子,跟随在琴音之後。
暖煦笛音與冷淡琴音交織在一起,竟出乎意料地和諧。
周圍隐隐多出幾分驚嘆之音。
祁子臻卻沒有在意那麽多。
他選擇從元日時開始來這裏敲奏,只因他前世冤死于元日,算作祭奠罷。
其餘圍觀之人作何想法、有何動靜皆與他無關。
清冷琴音始終凜若冰霜,雪花紛紛揚揚飄到本就陰寒的小轎內,融進冷硬石琴中。
祁子臻恍若未覺,脊背挺得筆直,只有指尖留存幾分鮮有人察覺的輕顫。
孤寒,傲然。
就好似一朵墨梅,迎着寒風散着幽香,為世人交口稱贊。卻無人察覺數九寒冬之際、北風凜冽之時那嬌嫩花瓣拼命克制的微微顫抖。
“叮——”
最後一個琴音重重落下,冷徹骨髓,似是要将周遭一切沒入冰天雪地之中。
但很快,琴音又被柔緩笛音輕輕裹住,以柔化剛,撞進一汪暖煦泉水。
一冷一暖,宛似冬末初春,在漫長冷寒後乍然崩裂出最初那份和煦生機。
這和祁子臻敲奏的心境截然相反。
他略一擡眸,就見到了手中還握着白玉笛的一名白衣男子——那是當今太子宋堯旭。
前世祁子臻伴讀的那位世子和太子表面關系不錯,所以他有幸見過幾次,也對這太子有些許了解。
說得好聽點,是溫和寬厚,說得實在點,就是個軟弱無能的廢物太子。
當殺不殺,優柔寡斷,沒有半點帝王該有的血性。
說起來,前世他的那樁冤案原本還是這位廢物太子主審的。
想必最後也是那世子說什麽他便信什麽了罷。
祁子臻忽視掉宋堯旭關憂的神情,輕輕撫摸了一下懷裏的石琴。
重生數次,他并不記恨前世的任何人,說到底也只是他太傻,将真心雙手奉給別人狠狠踐踏。
——反正這樣的事情他也不是第一次經歷了。
從現世到前世,被傷害得多了,又能有什麽所謂?
餘光中,祁子臻瞥見宋堯旭似乎想往這個方向來,抽回飄散的思緒,淡漠道:“回府。”
“可是……”小厮望了眼正往這邊來的太子殿下,面露猶豫。祁子臻看了他一眼,神色不變:“回府。”
冷淡的嗓音像是摻了冰碴子,直凍得人背脊發寒。
恰好冷風忽地刮起轎簾,小厮被吹得一哆嗦,不敢再多言,連忙喊轎夫起轎回府。
暖轎後隐約還能聽見一個暖玉般溫和的聲音。
“小公子,可否麻煩留步片刻?”
許是距離稍遠,聲音朦朦胧胧聽不真切,被裹着碎雪的寒風一吹,更是零散。
祁子臻神色不變,坐得筆直,雙手輕輕搭在石琴上。
倘若這時小厮大着膽子擡頭看一眼,就會發現祁子臻的手指不知何時已被劃開數道紅痕,幹涸血跡糊在指尖,和石琴上點滴暗紅幾乎融為一體。
可他毫不在乎。
他早已被冷風吹得沒了知覺,數個指尖被劃傷後從未想過處理,也不曾想過中斷這十九日來的敲奏。
他連命都不在乎了,何況這些小傷?
祁子臻扯扯袖角,将蒼白的手藏進墨色衣衫當中,閉目養神。
紛飛白絮拂過轎簾,擦着棗紅車壁,落在素黑長衫一角,落在烏金長靴邊上。
宋堯旭站在石橋下,看着徑直往相反方向離開的小轎漸漸淹沒在飛雪當中。他耳邊還是方才那少年凜冽的琴音,腦海中更是不斷回想起少年微顫的指尖。
雪開始下大了。
跟在宋堯旭身後的侍衛打起傘,盡職盡責地擋去雪花,“公子,該回去了。”
宋堯旭站在原地看着轎子逐漸消失,眸底還盛着幾分藏不住的關憂。
不知為何,他感覺他從少年的琴音裏聽出了暗含在朔雪之後的沉沉死氣,少年仿佛想将自己埋葬在一片冷冰冰、毫無生氣的雪原當中。
“公子是還在想剛剛那位小公子嗎?”侍衛見宋堯旭視線不變,斟酌着開口,“倘若公子感興趣,屬下……或許知道那位小公子的身份。”
聞言,宋堯旭總算收回視線,看向身邊的侍衛。
侍衛往轎子離開的方向看了一眼,眼底帶着幾分憐惜:“那位小公子應當就是丞相府的長子,祁子臻。”
在京城裏,丞相府長子祁子臻也曾是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
他三歲能識字,五歲能作詩,小小年紀便才華橫溢,成為京城裏轟動一時的神童,無數人贊嘆丞相府未來必定能再出位良相。
然而在祁子臻五歲生母病逝以後,丞相府另娶的那名正妻也生育一子,原本還能依靠才華博得分毫關注的祁子臻愈發被冷落,逐漸淡出衆人視線。
自那以後,但凡提及丞相府長子,無人不嘆惋,無人不憐惜。
本該能成為一代英才,最終卻如同煙火一般只綻放出轉瞬即逝的絢爛。
被冷落之後祁子臻也鮮少出府,很少有人能知道他的近況。侍衛也是之前有任務前往丞相府時偶然見過幾次,這才知曉他的模樣。
宋堯旭聽聞侍衛說那個少年是祁子臻時卻稍顯錯愕,确定似的又問一句:“你确定麽?”
侍衛很肯定地點點頭:“屬下上一次于丞相府見到祁公子就是在元日時,不會記錯的。”
宋堯旭眉間輕攏,眸底疑慮不減。
起初他确實覺得那身影熟悉,可他記得前世時那個叫祁子臻的孩子,這時候分明是個錦衣華裳、活潑可愛的人,所以未曾往他身上考慮。
他怎會變得如今日這般冷淡漠然?
莫非……那孩子也是重生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