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 活成了別人家孩子羨慕的家長 活成了別……
“老公, 你押數學題,我押語文題吧。”阮顏分工明确。
江澹以前會覺得不可思議,一年級的小屁孩需要壓什麽題啊, 可現在他不這麽想了, 因為在內地,中考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比高考更重要, 因為荔城中考只有一半的人才能上,高考不管怎麽樣, 現在二本三本合并了, 只要過本科線都有個本科可以讀讀。
現在小學把基礎考好, 争取考個好點的初中, 這樣才能考好高中。
倒不是內卷什麽的,制造焦慮。
就像江澹也對阮顏說:“其實國外的私立學校的學習也是很緊張的, 那種奉行快樂教育的一般都是公立學校多。”
人家早就把階級劃分好了,甚至都不用你主動去怎麽樣。
所以阮顏一說,江澹就立馬行動起來。
他現在能夠輔導呂陶, 也看過無數張荔城小學的出題規矩了,對一年級小朋友的試卷, 那簡直是信手拈來。
計算題二十以內天天算, 倒是不需要怎麽多算, 反正現在還沒到進位退位算法, 那是一年級下學期才學的。
但是還好沐軒有提前訓練, 一百以內, 應該沒問題。
填空題, 嗯,江澹看了看,一般都是那種一個十和幾個一, 或者幾個一和一個十,還有小明前面有幾個人,後面有幾個人,這一隊一共有幾個人……
填空題over了,接着判斷題,判斷題還是考綜合知識,這些看平時積累,他用手機拍照之後上傳word,直接提取插入。
那就多練習吧,好像也沒有別的辦法。
……
最後就是比較容易弄混的,誰在誰的左邊,誰的右邊有什麽,動物怎麽走才能到達迷宮。
江澹問阮顏道:“你上次說人物左右前後是以人物為準,但是別的死物,就是直接判斷,對嗎?”
Advertisement
“對,如果是人物,就是以人物自己的左右為主,如果是大樹什麽的,那就以咱們自己的角度去判斷。”
“一個一年級的題目都不簡單呀。”
阮顏扶額:“你那數學還好搞一點,語文我還得讓他背,這幾題不僅僅是要重寫,還得默,還有看圖寫話。”
孩子的學習,其實全是父母負責任。
江澹喝了口水,又繼續打着電腦,以前這臺電腦都是打游戲或者看股票,現在倒好,用來專門跟兒子出試卷。
“明天我去上班的時候去打印店打印出來,一定要讓軒軒争取有名次。”
“那是當然。”
如果一味的快樂學習,那麽孩子終究會意識到這個世界會有多殘酷,長大了因為沒有競争力,活的更加辛苦。
學習也是一種能力,除了實在是天賦極差沒有辦法的人之外,大部分的家長應該要對孩子負責任。
倆人分工,也花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才把試卷弄出來。
別說是他們,就是李老師那裏,每天也要為了胡茜的學習多待一會兒,胡茜奶奶和胡茜爺爺是換着晚上過來接。
二老倒是難得的任勞任怨,從來不會抱怨胡茜補習太晚如何。
李老師是難得的老教師,一心都是為孩子好的,就是比較嚴厲,但是人家也是看對什麽學生,聽話點的就是稍微笨一點老師也喜歡,還是個态度問題。
這天阮顏去接李老師的時候,李老師誇獎沐軒:“軒軒感覺越來越好了,看來你們夫妻還是下了苦功夫的。”
“沒辦法,孩子的學習還是要督促,再說了,他來您這裏,這麽多同學比着,他也有競争力,我跟他爸爸說了,明年還是照樣來您這裏,其實這孩子來您這裏,我覺得都長高了。”
這就是李老師為什麽喜歡軒軒媽媽的原因,人家孩子雖然只在這裏托管,沒有在她這麽報周六日補習班,但是人家說的話句句都在她的心坎上。
李老師作謙虛狀,“還是你們夫妻都好看,個子也高,所以生的孩子又高又好看。”
她又道:“哦,對了,軒軒媽媽,我們有個寒假超前班,一共十六天,把小年上過,資料我全包,中餐我包,反正十六天一天不間斷,每天來學。”
“成啊。”
“一共一千六。”
不貴啊,阮顏笑道:“好,那我報個名,現在就跟您轉吧。”
她這樣大方,讓李老師都震驚了。
這裏的家長有錢的不少,就像那個睿睿奶奶,家裏開小廠的,算是有錢了吧,可交個錢,那叫一個難交,嘴上大方,每次說着拿好吃的送什麽來,到現在就送了一包那種不吃的湯圓來,李老師免費給她孫子做的試卷錢都抵不到。
阮顏卻無所謂,“有您替我管着他的學習,我就放心上班了,正好他爸爸之後也有空過來接他,這倒是兩下都挺好的了。”
“軒軒有你們這樣的父母,肯定會走的長遠的。”李老師教書這麽多年,還是很感慨的,她聽胡茜奶奶還是誰說江沐軒的爸爸還在做保姆,他媽媽也只是在做客服打工,但人家倆口子無論為孩子花多少錢,眼皮都不眨一下。
“那就承您吉言了。”
沐軒笑嘻嘻的和大家玩着,他是個很大方的孩子,平時爸媽買的玩具彩泥還有其他奧特曼的什麽玩具都和別的小朋友分享。
“軒軒,我們走了。”
阮顏看他依依不舍的和同學們再見,心裏很高興他能交到幾個好朋友。
沐軒有禮貌的跟大家道別:“李老師再見,同學們再見。”
大家都豔羨的看着沐軒,沐軒每次作業都做的這麽快,而且李老師不會留他,一寫完作業,人家就走了,像別人做完作業還得留着。
李老師開了幾年托管班,當然懂這個套路,不是每位家長都像沐軒媽媽這樣有素質不計較的,人家不在意這些。
有的人卻根本不懂這些,早早讓他孩子走了,就會說自己給了錢,埋怨孩子回家太早,或者是立馬就不來了,覺得自己孩子進步了,就立馬不來。
過河拆橋者,比比皆是。
從托管班出來,阮顏跟江澹發了條信息,【我好想終于活成了別人家孩子羨慕的家長,我們軒軒也讓好多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