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要論對齊家村的熟悉,齊瑞是怎麽都比不上劉春花的。對這些人秉性的了解,他也趕不上劉春花。所以這請人的事情,全都交給劉春花去幹了。

劉春花只是去村裏轉了一圈,很快便将人給請回來了,一共四個人,兩男兩女。

都是齊瑞那一支的人,要論關系,這請回來的這四個人,每一個都和他是沒有出五服的實在親戚。

不過親戚歸親戚,該幹的活,該給的工錢,一開始就給說好了的。

男的因為幹的是磨紅薯這一類的重勞力活,所以給的工錢高,一人有一百文錢一天。而女的呢,就是坐在那裏清洗紅薯和削皮,這工錢低一些,也就六十文錢一天。不過不管是哪一樣,都包吃中午飯。

這個待遇在村裏,算是不錯的了,所以這四個人才能答應的這麽爽快。

請回來四個人後,手裏的活是真的一下子輕省了不少。可不管怎麽樣,一家人仍然是忙忙碌碌的。

因為生意是真的不錯。

幾乎是一批紅薯粉條才剛做好,那邊齊貴就催着送貨了。畢竟現在這紅薯粉賣的多了,知道的人也多了,大家也會吃了,于是這來買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要知道當初齊瑞為了把紅薯粉給推銷出去,還簡單講了幾道紅薯粉條的做法。

當然這些個做法是齊瑞吃過的,他會說個大概,但是呢,真要論竈上功夫,那就是真不行了。

不過在銷售的時候,也不用現場給人家去做。只要會說,這些個來買紅薯粉條的人,大多都是會做飯的婦人,有了大致的做法,買回去之後自個琢磨一下,很快便會弄了。

會弄的人越多,來買的人自然就更多。

如今整個齊家村,大家現在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湊到一塊唠嗑幾句。畢竟這會是年關了,大冷的天,地裏的活也不用幹,正是農閑的時候。不唠嗑的話,這一整天的日子還真不好過啊!

而這唠嗑的對象呢,由以前的東家長,西家短,漸漸的全都将話題給轉到了齊瑞他們家去了。

大夥每日裏看着板車一車一車的拉出去,既有粉條,又有蘑菇,都是一些稀罕又掙錢的東西。要說不羨慕,那是真不可能的。

他們甚至還在那裏掰着手指頭算,齊瑞他們家這段時間到底賺了多少錢。

畢竟現在的蘑菇和粉條在整個城裏都有名了,好些個村民們甚至還去買過一些回來呢!這市場上賣的價格,他們還是清楚的。

當然了,就算是知道價格,這具體的産量和銷量那還是沒辦法清楚的。然而具體的不知道在,和大致的,那總能估算的出來的吧!

有人就還真這麽認認真真的估算了一下,而這估算出來的數字,令大家嘩然了。

更嘩然的事情,還在後頭。

某一天,齊貴店裏,接了一個大團購。有人一口氣預定了一千斤的紅薯粉條。

這麽大的量,齊貴一下子是真沒敢接。先跟人家說要去咨詢一下,然後急急忙忙的跑到集市上的酸辣粉湯去找齊瑞了。

這會齊瑞頂着寒風,站在酸辣粉攤子上收拾吃完的碗筷桌椅,好方便下一個人有地方坐着吃。

許是忙活了大半天了,齊瑞這會腰酸背痛的厲害。但是沒辦法,生意太好,所以即便是真的很累了,他這手腳都還不敢放慢了。

要說齊瑞家裏不是請了四個人了麽,怎麽他還要頂着寒風到集市上來擺攤啊?其實真要說起這個事情來,齊瑞是滿肚子的心酸。

這種心酸,還是要從劉春花請人的這件事說起。

一開始,齊瑞想請人,是真的想讓自己解脫,讓自己能夠輕省一點。事實上,請了四個人回來後,是輕省了不少。可随着後頭的聲音越發的好了,後面都不用齊瑞去說了,劉春花不聲不響的,便又請回來了一個人。

要說這個人啊,原主絕對特別特別的熟悉。他便是跟原主關系最最要好的周彬,

初初一看到這人在自家幹活,直把齊瑞吓的,額頭上的細汗都給冒出來了。因為周彬這人一見到齊瑞,打頭第一句話就是,“阿瑞,我說你最近怎麽都不來找我了,感情是在這啊!”

“哈哈,是啊,是啊!”齊瑞打着哈哈,心道,我都不是原主了,我怎麽去找你啊!再說了,找的越多,不是越容易露陷麽!

而且許是兩人第一次見面太過驚天動地了,齊瑞一看到周彬,一看到他那條對着自己狂搖尾巴想要撲上來的狗,他就忍不住想躲。

可現在人都在自個家裏了,還能躲哪去啊?再躲的話,便只能往城裏躲了。于是,齊瑞還是沒能擺脫他那勞苦的命。

現在一想到這些個事,齊瑞就滿肚子的心酸。偏生這些個心酸,他還沒法子往外說,只能偷偷的往肚子裏頭咽。

聽到齊貴那邊說,有人要訂一千斤幹紅薯粉條,齊瑞先是心頭一陣狂喜。好不容易待那可狂跳的心髒平複了一點後,便開始認真盤算起來了。

一千斤紅薯粉的單子是不小,可是問題是,先不說人手夠不夠,能不能在約定的時間裏将人家要的那些個貨做出來不說,還有就是,自家地窖裏的紅薯,好像真不多了。畢竟因着接近年關了,不管是酸辣粉的生意也好,還是紅薯粉條也好,都越發的好起來了。

這生意越好,這地窖裏的紅薯,可不就越發的消耗得快了麽!

不過紅薯的事情好解決,齊瑞記得,就他們齊家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種紅薯,而且種的還不少。

自家的紅薯不夠,到時候最多花點錢去村裏收就是了。本來按照原定的計劃,自家地窖裏的那些個紅薯,也就最多撐到年底。等到過了年,照樣還是要去跟村裏人買。現在嘛,不過就是将這事給提前了而已。至于這人手嘛,也好解決,畢竟現在是農閑時間,大部分的人都閑在家裏,自家給的工錢又不低,怎麽着都能請得到人。

真正讓齊瑞為難的,反倒是自家地方不夠,這麽多紅薯粉要是一下子全給做出來了,沒地方晾曬啊!

齊瑞将為難的地方跟齊貴一說,齊貴立馬就道,“這個好辦,跟人借個地方就是了。”

“都是鄉裏鄉親,還又都是實在親戚,地方是肯定能借得到的。”齊貴信心滿滿的道,再一看齊瑞那樣,便又道,“你忘啦!咱們曾爺爺這一支,人可不少。”

齊瑞:他怎麽沒想起這個了。

想當初,就王秀蘭那事,自家只是在村裏吆喝一聲,一大幫的人都能扛着鋤頭和耙頭跑城裏來給他們家撐場子,打群架的。這會不過是借家門口的坪地晾曬個紅薯粉的事,誰還能不幫這個忙啊!

就說齊瑞請人幹活這事吧,若只是一天兩天的,齊貴可以說,連給人工錢都不用,陪上幾頓好飯菜,立馬就能找得到人來幫忙。

所以說啊,要不怎麽還是要生的多呢!這要換了別的人家,或許會頭疼一下,但是擱齊瑞他們這一支,那還是真不存在的。

齊瑞,“所以,接下了?”

“當然接下啊!”劉春花可比齊瑞爽快的多,直接拍板訂下。

于是齊貴得了消息後,立馬又急急忙忙的跑回店裏,跟人家把訂單給弄了。當然了,這麽大的單子,齊貴是必然要收一部分定金才行的。

而齊瑞這邊呢,回到村裏第一件事,就是跟村民們說了,要大肆收紅薯。除了要收很多的紅薯,還要招幾個短工。

趕急趕忙的,花了近一個禮拜的時間,總算是将人家要的一千斤紅薯粉條給趕了出來。待到那邊收了貨,給了錢,大夥才發現,這一忙,就忙到年二十七了。

距離過小年,都過去四天了。

劉春花這幾天老在那裏嘀咕着,總覺得有什麽重要的事情給忘記了。也是到了這一天,才猛的想起來,這忘記的事情到底是什麽。

這會只見她猛的一拍腦袋,一臉懊惱的在那裏道,“糟糕,都把家裏的豬給忘記了!”

可不是忘記麽!

這段時間全家人一門心思的全紮根在了蘑菇和紅薯粉上去,雖說家裏的豬照舊有王秀蘭在喂,可喂歸喂,沒人和她說,自然像王秀蘭這種剛嫁到家裏第一年的新媳婦,是不會自己拿主意要怎麽處置那兩頭豬的。

于是本該早就要賣了的兩頭豬,現在仍好端端的躺在齊家的豬圈裏,被喂養的白白胖胖的。

如果說,對于莊稼人來講,地裏種的糧食什麽的,是一年的口糧的話,那麽養的這兩頭豬,便是一年的主要銀兩來源了。

齊家原本作為地地道道的農家人,事實上,本來也就跟大部分的村民們是一樣的。可是沒想到的是,今年因為齊瑞的那一番折騰,弄得他們連家裏的這兩頭豬都顧不上了。

這不,一晃都年二十六了,兩頭豬還好端端的在自家豬圈待着。要是這會再不殺,怕是要過完年之後了。

于是劉春花也顧不上紅薯粉的事情了,特意抽了個時間,跑村裏屠戶家,找人家來上門殺豬。

可誰知道是,卻撲了個空。

原來齊屠戶媳婦娘家最近出了點事,這一大家子昨天就趕過去了。至于什麽時候回來,隔壁鄰居倒是知道。

可知道了有什麽用,因為人家要年三十那天才能趕回家了。真要到了那天,那家裏過年的豬肉可咋辦啊?還有往年要弄的臘肉什麽的,都一樣還沒弄呢!

劉春花愁眉苦臉的回了家,跟大夥說了這事,“實在不行,咱們今年去外頭買肉吧!”好在,齊瑞今年的那一番折騰,家裏銀錢還真賺了不少。

“行,那就買肉。”對于這個,齊家一大家子都沒意見。唯獨王秀蘭,低着頭半天不吭聲。

而就在大家要散開各自去忙各自的事情的時候,王秀蘭擡起頭,對着劉春花道,“娘,要不,今年我來殺這豬吧!”

同類推薦